背对着阳光的人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很傻,判断不准到底是鱼头好吃,还是鱼身子好吃。
  家乡只有深井,没有大河,鱼和虾都是很遥远的事情,提到吃鱼,跟过节似的让人欢喜。
  记得有远方的亲戚走过来,手里提着几条银光闪闪的鱼。他接过来,喜上眉梢;她接过去,连带着让整个厨房都充满了喜气,然后是令人垂涎的香气。
  烧好的鱼,端端正正地放在餐桌的正中央,花椒点缀,香菜覆盖,我举着筷子兴奋地叹息了一声:吃哪里好呢?
  他让我吃鱼身子,她也说是,我毫不客气,忙不迭地去吃那里的鱼肉,肉多而鲜美异常,嫩得入口即化般的。可是他们的筷子迟迟不曾伸到这里,她的伸向鱼头,他的伸向鱼刺,——她原来是把鱼头夹给他,他又把鱼头压到她碗里,只顾咀嚼嘴里的鱼刺。
  我问她:你怎么净吃鱼头?
  她说鱼头好吃,她最爱吃鱼头。
  我又问他:难道鱼刺也好吃?
  他说当然,越嚼越香,不过你正在换牙,可不能吃。
  到底是鱼身子好吃,还是鱼头和鱼刺好吃?我管不了这么多,鱼肉吃在嘴里,反正我觉得香美;吃光了鱼身子,她还会让我多喝些鱼汤,她给他盛了两勺,自己留一勺,其它的都是我的;我想不了太多,端起来,一饮而尽,就像醉酒的人,喝光最后一碗酒。
  不仅仅吃鱼是这样,吃其它的东西,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吃食物的皮,而把皮里面的瓤留给我,如果只能吃皮,他们则把核留给自己。粗粮、细粮,我通吃,而他们只吃粗粮。隔夜的饭菜,他们吃,新鲜出炉的,我吃。她说,每头猪身上都有三两牛肉,每头牛身上又有三两猪肉。后来,我才懂,她说的那三两肉是精华中的精华,最香最美最养人。只要能够遇到这种传奇般的“三两肉”,不论多少钱,他都会买回来,让她炒了,却谁也不肯多吃,只让给我,理由是“小孩子正在长身子骨”,“你的嘴巴子还没长熟,越好吃的东西越训练味觉,长大了就不会变成粗人,也不容易上当”——我不知道吃和上当有什么关系,但我知道这“三两肉”真的好吃,好吃得就像一个解不开的谜。
  在吃上,他们养成了这种习惯,在穿上也难免这样。衣服是这样在身上循环:我是老大,衣服穿旧了,改小后,让老二穿,老二穿破后,她在上面补了补丁,接着让老三穿,老三穿得不耐烦了,她将两三件小旧衣、小破衣拼接改装成一件大旧衣、大破衣,再穿到自己身上,去劳动,去赶集,去会亲戚朋友,一点儿也不像我们那样难为情。他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件衣服穿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也是寻常事,从来不讲究什么款式,衣服褪色了,领子发皱了,纽扣松线了,他也不在乎,也不想劳驾她,省下时间多栽一棵树、多割一行麦子、多说一会儿话,让她多睡一会儿、多给我们找些好吃的、多补一个补丁。自从我们三个从村子里走出去,到镇上念书后,她就再也不给我们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尽量在过年时给我们买新衣服,即便是旧衣,也洗得勤,使我们换得也勤,干净整洁,是她最低的要求,有时候她还会在搪瓷缸里添上开水,将衣服熨得有棱有角的,穿着这样的衣裤,我们觉得自己简直是当兵的人。“人穿得漂亮些,就不会在人群里低头,灰头灰脸的,低头哈腰的,谁会喜欢?”这种理论不知道是不是她跟他学的?可是奇怪的是,我们不穿补丁了,那些补丁也不会无故消失,似乎统统跑到她的身上;他是一家之主,自然要稍微比她穿得漂亮些。后来生活好了一些,补丁彻底退出生活圈,而他们的衣服永远比我们的旧,比我们的过时,比我们的廉价。
  说罢了吃和穿,那就来说一说住。别看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待遇可真不相同。传下来的雕花木床,这头睡一个个头最大的,那头躺两个瘦猴型的,地方就满了。在孩子甜美的鼾声和咕咕噜噜的梦话中,他和她睡到了那张又笨又重又丑又硌人的榆木床上,是他拿着斧头、锯子和铁钉自己做的,他又不是木匠,自然会创作出这种羞于见人的“大作”。屋子里漏雨了,他和她将我们的雕花木床搬到最干燥、最安全的地方,而他们只能睡在最潮湿、又不够安全的地方;有一天夜里,我起床尿尿,路过他们的屋子,发现他们竟在床底下用瓢舀水,床头的洗脸盆早已接满了不请自来的雨滴,油灯光将他们照成了两尾疲惫不堪的鱼,可是他们又不能钻到水里去睡觉。我回到床上,很快又睡着了,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睡着的,恼人的雨可是叮叮咚咚下了整整一夜。他的床还会移动,当红薯在地里堆成小山时,他就在红薯堆旁打个地铺睡下;西瓜滚满垦出的荒地,他就抱了麦秸或者稻草,睡在月光下和虫鸣声中,下雨了,他搭了一个瓜棚,那就是他的另一个家;打短工时,他有可能睡在砖窑前,也有可能睡在工地上,还有可能睡在扁担上——他不是在练功夫,而是必须睡在扁担上,他甚至一夜无眠,只有他的衣服、鞋子和口袋里的干粮,以及没有知觉的头发、胡子才会睡着……耕牛要生了,他就睡牛棚;家里住客人了,他就在麦场里铺开塑料单,睡在世界上最薄最薄的床上;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曾经直接睡在大地上,直接睡在街头,什么也不多盖,只盖月光和露水,还有灰尘,她无意间说他睡过,他马上说:哪有的事!后来,我们一一成家了,都睡在城市里的某一间装有空调的屋子里,而他们,依然睡在乡下没有蚊帐的老旧雕花木床上,他做的那张榆木疙瘩床,已经劈成木柴烧掉了;她摇着蒲扇,摇啊摇啊,总是很难入睡,她想我们,想我们的孩子,可是我即便在失眠时,也很少想到他们那里热不热,蚊子多不多?
  说完了以上这些,我不知道还需要说什么,说他和她为了我们,怎样去苦苦求人遭受委屈?说他和她突然变了脾气,敢“无理取闹”,双双闯进校长的办公室,只为了不让我被学校开除?说他和她究竟有多少次,为了我们的一点点尊严,而不顾别人会怎样看待他们,一意孤行,自找苦吃,即便如愿了,也被看做是拿老子的尊严保护娃子的尊严?
  ……
  再回首,一切都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的真的不需要多说了。
  有一天,我看别人写自己小时候的往事:“那是在我小的时候,爸爸抱着我,在后院晒太阳,从院坝的这边走到那边,当他正准备返回时,他想:如果这样返回,那我的女儿不就晒不到太阳了吗?爸爸希望所有的阳光都聚集在我身上,于是,他倒着走回去,这样,我就永远正对着太阳。”
  看到这儿,我突然涌出了热泪:他和她,不也是这样为了让孩子们永远正对着太阳,而自己却始终背对着阳光、倒着走回去的人吗?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东汉名士、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四岁能让梨,感动中国,成为古今中外的道德标兵。那么,孔融是否还有不为我们所知的另一面呢?  成名四步曲  孔融4岁的时候,孔老爹从外面带回来一筐梨,孔融特意挑选了一颗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解释:“我年龄小,理应拿小的。”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他的故事很快传遍曲阜。  10岁那年,洛阳太守李膺在家里大摆筵席,但有规定,非名士和世家子弟不予接待。孔融决定去见见李膺。大摇大
期刊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人,并想方设法把日军屠城真相送出重围,使日本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将大屠杀主要责任人松井石根及以下将校80余人撤换回国。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还有2名西方人
期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表达丧亲之痛的“风树之悲”,在今时的中国,又注定成为诸多异乡游子最终不得不面对的无奈。西方“母亲节”如今在中国也颇受重视。而在所谓“节日”喧嚣的背后,更引人思索的是“空巢老人”面对的中国式养老困局。  最不能等便是亲情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人口流动性的加速,以及生活习俗的改变,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模式已经一去不返。原来的“四世
期刊
1986年5月的一天,他出生在福鼎市一个偏远的小镇上。初中时,他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且突然沉迷在阅读文学著作中不能自拔,致使他的课目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无望之下退学,回到家中。  2000年春节过后,14岁的他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以体验生活为意,搭上一辆开往温州的长途客车,成就了他平生以来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达心目中的大城市等。温州的鞋业相当发达,号称中国的鞋都,年少轻狂的他满脑子
期刊
她身材微胖,貌不惊人,衣不压众。有人在盛赞她的唱功之余,忍不住批评她“实在有点太胖了”。她则回应道:“我又不是想上杂志封面的模特儿。我只是一名歌者,何况我的身材代表多数的女人。我做音乐不为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吸引耳朵。”  阿黛尔(Adele)全名阿黛尔·劳丽·布鲁·阿德金斯,今年24岁,是个英国女歌手。如果你还不知道她,没关系。“全世界的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已经认识阿黛尔的,另一类是马上就会认识
期刊
8月的上午,阳光明丽温馨。拉萨波密镇的一家电器商店,一位瘦削的年轻人显然是相中了一台高大豪华的洗衣机。他轻轻地抚摸着它,疲惫的眼睛里放射出喜悦的光华。他把洗衣机搬起,又放下,再搬起,再放下,足足折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咬咬牙对店员说:“俺要买一台最轻的!”店员给他挑了一款最轻的海尔双筒洗机,忍不住惊诧地问:“为什么不买你喜欢的那?”“俺要翻越喜马拉雅山,把洗衣机送给未婚妻阿桑,太重了背不过去啊。”
期刊
马相伯(1840-1939)江苏丹阳人,父母均信奉天主教,故出生即受洗为天主教徒。耶稣会神学博士,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  从一场战争到另一场战争,这就是马相伯的个人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马相伯出生;1939年,抗日战争仍在持续,马相伯逝世。  百年间,他从容游走,留下一所享誉中外的大学和一个高山仰止的背影,正如柳亚子诗云:“一老南天身是史。”  当年风靡中国的《良友》画报,历来凭借时髦
期刊
今年10岁的卡罗一直珍藏着一个精美的水晶盒子——那是他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盒子尽管空空如已,但母亲告诉他,那里面盛满了天使的吻。  两年前的一个秋季,卡罗被父亲爱德蒙带到了医院重症室,远远地,他望见母亲躺在病床上。卡罗走过去,母亲抬起干瘪的手,把那水晶盒子放在卡罗的手上:“妈妈要走了,得和上帝呆在一起。”母亲瘦削的脸上努力向卡罗泛起了一个最后的微笑。  “那你还会回来看望我和爸爸吗?”6岁的卡罗很
期刊
大海中有一种丁香鱼,它是一种小杂鱼,身长只有3厘米。那年,浙江瑞安的陈善平通过做水产生意,在掘得第一桶金后,知道只要能跨过丁香鱼这3厘米的距离,那给人带来的将是滚滚财富。可他就是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机会终于来临。一天,一个日本商人问陈善平:有丁香鱼卖吗?他说,1斤人民币3.5元要吗?他是要“狮子大开口”,将对方吓退。可没料到的是,日本商人反而好像捡了一个大便宜似的,连声说:要,要!要是质量符合要
期刊
《伊索寓言》里是一本传承了多年的寓言集,在这本寓言集里不仅有新奇好玩让人深思的寓言故事,而且还处处闪耀着交际智慧的光芒。《伊索寓言》用直观明了的小寓言教给了我们如何在交际生活中和他人更好地相处,如何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化解交际危机等交际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揣摩。  一  知道点:自信是好事,可太自信往往就会出事  寓言现场: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地站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