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第二战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应用,正在从一味赚人气,走向真正的商业。
  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股权。这意味着,号称拥有5亿用户、活跃度很高却始终亏损的新浪微博,终于开启了商业化征程。
  18天后,新浪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微博来自移动端的收入已占微博广告总收入的34%,比上一季度增长9个百分点。
  实际上,在2012年年底,新浪即宣布全面推进“移动为先”战略。继苹果、谷歌等在移动终端系统上的战潮之后,移动互联第二战——移动应用的战争正在开启。
  随着智能手机席卷全球——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以同比超过30%的速度增长,而在中国,随着真正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90后逐渐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根据易观监测报告显示,预计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过半,达到55%,消费级应用已深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已超过3亿的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只需随时随地划动指尖,除了取现,其他各类生活需求几乎都将轻松实现。而艾瑞咨询(iResearch)预计,这一数字到今年年底将可能达到5亿!
  “应用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进程。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率为96.4%。按此速度,今年有望破千亿元大关。
  但与炽热的潮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移动互联第二战的崭新产业格局中,目前95%的产品都是亏损的。这是一个产品、用户、商业模式交叠作用,需要同时把握的大蓝海。一方面,产品为先,迭代速度令人咋舌;另一方面,用户依旧为王,没有大量的用户数量,一切仍只能是梦想;同时,盈利模式仍是最终的商业价值转化的必须因素。
  那么,此时该如何颠覆他人,甚至颠覆自己,找寻到移动应用的切入口,从而在移动终端圈定属于自己的蓝海?
  《中外管理》汇聚了来自位置服务、移动购物、手机支付、APP应用、移动广告等5个领域的移动应用案例,力图让大家能从多个侧面对移动互联第二战中的取胜招数窥豹一斑。(朱 丽)
其他文献
2 月 22 日,据迈克菲最新的2012 年第四季度《威胁报告》显示,以往针对金融服务业的复杂攻击现在逐渐将攻击火力瞄准其它关键经济领域,同时通过采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技术,来规避行业标准安全措施。其中,密码窃取木马和高级持续威胁 (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依然只增不减,而且其攻击触角已延伸至政府、制造和商业基础设施目标。  迈克菲实验室高级副总裁 Vin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