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由数字时代进入数据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面貌。如何运用大数据探索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数据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隨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由数字时代进入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基于大规模数据基础上挖掘、运用和创新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源泉;大数据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1]。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面貌。如何运用大数据探索和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课题组通过网络问卷、纸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西昌学院的5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研,回收问卷480份,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为90%。按民族划分,有82.%的人是彝族,7%的人是藏族,6%的人是回族,5%的人是其他少数民族。了解大数据时代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从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创新三方面提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建议。
  大数据时代,每个学生都是一串数据的集合体。作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第三课堂”,小至“百度一下”查询搜索内容大至吃喝住行,都是在网络上解决的,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由于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接触网络时间晚,约76.5%的大学生是初中才开始接触网络的,对网络有更强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
  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热情、乐于助人,由于思想上网络媒体素养稍欠缺,在网络上容易即兴跟帖。
  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上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一些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深受网络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
  少数民族大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数字序列,他们充分使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时效性,产生一连串的数据。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多元化与多样化,让还未形成稳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造成思想上的困惑。
  (二)大数据时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上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保持与学生在“同一频道”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于相关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掌控,及时跟进,了解他们的诉求,并作为主题班会提出问题,进行疏导与排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于网络素养的思考,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对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生活影响分析
  (一)思想影响分析。
  关于网络上他人的观点是否会影响你的观点,33%的人回答“是”,38%的人回答“否”,29%的人回答“依据情况而定”;关于“你为什么点赞朋友的说说或者朋友圈”,42%的人认为有很多人点了,所以自己也就不经意地点了。25%的人认为自己赞同他人的意见,33%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关于“你是否会因为上网浏览各种内容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的学生的比例要高于上网时间不足5个小时的学生。24%的人选择“会”,61%的人选择“不会”,15%的人选择“不清楚”。
  (二)行为影响分析。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方面,85%的学生认为网络的社交软件和网络社会交往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现实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关于“你为什么上网”,接近八成的学生回答仅仅是因为一种生活习惯。由此可见,网络现在成为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另一个生存空间。关于“你一般使用网络来用于什么”,98%的人表示用网络社会交往、查询资料、娱乐休闲、网络支付,85%的人用网络购票、外卖点餐、网络提前预订住房等。由此可见,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
  (三)生活影响分析。
  关于“你一天花几个小时在手机上面”,86%的学生回答在6个小时以上,10%的学生回答“看一天的情况,没有课的话,可能玩一天手机”,4%的学生回答6个小时以下。关于“一般使用网络查询什么内容”,88%的人回答但是是有兴趣的都会去查询,95%的人宁愿百度一下也不愿意去从书本翻材料。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数据时代提供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便利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多种多样的数据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更宽泛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在哪里,并且相应地去学习、去生活。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利用快速的网络数据传递速度,便于培养复合型、综合型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可以帮助或者新崛起的组织在庞杂的数据库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将得到的信息转变成组织团体赖以生存的竞争力”[2]。
  (二)大数据时代给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的问题。
  首先,大数时代造成了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矛盾。大数据时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一部手机了解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由于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过程中,是非甄别能力还在完善中,一些人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其次,大数据时代造成了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与学校教育的集中化的矛盾。大数据时代打破了信息的资源垄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想要获取的信息,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最后,“信息是决策的物质基础和依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决策的科学密切相关”[3]。大数据时代造成了大数据飞速发展与高校思政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发展缓慢的矛盾。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大数据的分析能力,直接关系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数据时代创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开放性,收集碎片的大数据。
  思政教育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规范化的持续性的过程。充分收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方面的数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了解他们的问题与矛盾,关注他们内心世界,长时间观察和分析,收集第一手资料。
  (二)通过数据分析,研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通过对原始的第一手资料的数据分析,运用网络舆情分析、SPSS软件数据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所思所想。在大学的每个阶段,结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判断每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充分运用网络这个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对每一分析完的资料建立每个学生的电子档案,对学生感兴趣的网站、话题、部落格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尤其是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和心理脆弱的学生要建立重点学生电子档案,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并定期联合学校心理咨询处的教师研判该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跟进。
  (四)建立一支网络媒体素养高、研判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网络素养培训,建立一支网咯媒体素养高、研判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的能力,提高教师在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敏锐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互联网的语言与学生贴心交流,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给学生答疑解惑,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盛阳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5.
  [2]林志达.大数据时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J].湖北經济学院学报,2016(8):156-157.
  [3]胡弼成,彭湘韧.论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13-17.
  [4]谢继华,法鸿洁,黄飞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7):17-18.
  [5]乌斯满·达吾提,郭文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5):50-54.
  [6]马晓林.新疆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所属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项目“高校校园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以攀西地区高校为例”(项目编号:CJSFZ17-05);西昌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高等院校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笔者从苦中作乐、生活节制、文人的趣味等方面,对周作人前期《雨天的书》提倡平淡自然的生活艺术进行阐述。平淡自然的生活并不能完全遮住关注现实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周作人生活背后涌动的暗流,平淡自然背后包含着作者对文化专制的拒绝、对思想自由的向往、对艺术个性的探索。这种生活艺术表现在散文中甚为可取,周作人开创了近代闲适小品文新文体,他企图在远离政治斗争中获得自由的艺术天地。  关键词: 平
摘 要: 乡贤大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断回报乡里提高自身威望。徐州是一座历史古城,乡贤众多,他们为徐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多多少少对现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截取唐宋时间段,对徐州乡贤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探讨徐州乡贤在文化继承上的作用。  关键词: 徐州地区 唐宋时期 文化传承  一、乡贤的含义  乡贤,为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
摘 要: 关于明传奇剧本是否对各声腔通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存在着争议。其中马华祥、黄振林两位学者的争论最具代表性。本文梳理黄振林先生文中的观点,提出其中值得商榷的观点和表述, 并对明传奇剧本是否通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传奇 声腔 通用 昆山腔  马华祥先生于《戏剧艺术》2009年第一期中发表的《关于明传奇是否通用及其主导因素问题的新思考》提出这样的观点:每种声腔剧种都
摘 要: 文章对高校通识课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师申报、教学效果、学业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加强通识教学的教务管理工作,从课程库建设、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小班教学等方面入手解决相关问题,促进通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 教学管理 云南民族大学  通识教育是高校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拓宽其学术视野,弥补学生知识结构不足的重要举措。通识课开设的种类与质量客观反映了高校
摘 要: 明清以来,传统的四民社会秩序虽然被“四民相混”所冲击,商人群体的“群体意识”有所觉醒,但明清商人对于科举的“痴迷”与“癫狂”却让人为之咋舌,然而这种明显违背正常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背后却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本文以清代苏州大阜潘氏家族为例展开分析,探求明清商人“癫狂”科举之路背后的“无奈”。  关键词: 盐商 权力 自卑情结  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群体的“群体意识”开始有所觉醒,
摘 要: 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所以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至关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线教师努力探索文言文的多种教学方式。本文从训诂学的主要方式“以形索义”出发,以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扎实词汇基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以形索义 文言文教学 长春版语文教材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
摘 要: 本文以镇江外国语学校李娟老师执教的“动物笑谈”为例,得出了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实施途径:抓住文眼、设计主问;关注学生的课堂回答,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准时机、选对角度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关键词: 设计主问 课堂回答 读写结合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它的价值在于实现读者和作者的精神交流,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走进文本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凝聚共识、指明方向、规范引导、正向激励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的认知与认同,但是存在某种模糊化倾向。通过对四川省多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取公因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指导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认同与践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摘 要: 美术欣赏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审美启蒙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课程标准中欣赏评述的具体要求展开讨论,思考如何帮助小学生进行名画欣赏,更好地显现名画欣赏的作用和必要性。  关键词: 课堂欣赏 审美教育 情境化 画种分类 画面语言  引言  在视觉文化扑面而来的今天,大量的美术作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些美术作品不仅在城市雕塑家庭装修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咖啡馆、商店的各类
摘 要: “正经”一词早在先秦便已存在,起先多指“儒家经典”,唐宋以后逐渐口语化,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红楼梦》中,“正经”以口头语的形式出现了113次(前八十回中有91次)之多,但《汉语大词典》中为“正经”设置的6条释义,似乎并未能够很好地解释它们。本文旨在以《红楼梦》中的前91个“正经”为例,对它们进行一一考察,探索《汉语大词典》所未涉及到的口语性词义。  关键词: 正经 红楼梦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