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为百兽之王,人类对虎的形象可谓既畏惧又崇敬。虎不仅形态魁伟,毛色庄严美丽,而且嗅觉发达,行动敏捷,一旦发怒,则虎啸龙吟,威风凛凛。因此,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威武、勇猛、雄健和生气勃勃的代名词。
一般认为,虎是在200万年前起源于东亚。中华大地本来就是虎类生长繁衍的地方,不仅有最凶猛的东北虎,而且还有华南虎。华南虎是虎的八个品种中唯一中国独有的品种。虎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上古,虎是一种被众多民族所崇信的动物图腾,其地位甚至曾经在龙这一后世帝王象征的神物之上。1987年8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仰韶文化墓内,曾经发现了一组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左虎右龙,根据战国以前的帝王礼仪(左为上,右为下),当时虎的地位显然是要高于龙的。古人以阳为主,阴为辅,在《淮南子》中我们也能看到,苍龙被视为“阴物”,而与虎阴阳相对。汉代公孙宏解的《风后握奇经》,相传为伏羲所制,其中有一种阵势以“……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以进”,反映出了虎的核心地位。上古的许多帝王都与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中的中国人的始祖伏羲, 《三填》、《洞神记》称其姓“风”,《易·乾》中又曰:“风从虎。”可见虎是伏羲氏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鼹、狼、豹、虎为前驱。”可见虎氏族是黄帝部落的重要一支。《礼纬·稽命征》说夏“禹建寅(虎),宗伏羲”,与虎的关系紧密;殷周有“虎方” (即以虎为图腾的民族聚居区)。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彝族等)沿袭着古时祭祀虎祖的仪式。与虎崇拜相关的一些习俗经过漫长的历史的发展,演化成崇虎的文化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共有的文化观念。千百年来,虎文化贯穿于华夏文明之中,并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至今仍绵延不止。君王崇虎,因虎有成慑群兽的特点,符合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需求,所以,礼仪制度、兵符、使节等表现权力的事物常常与虎的形象、名号相连。百姓崇虎,因仰其威而惧其猛,又想借此佑护全家,这种因爱而崇、因惧也崇的复杂心理使虎在民间被赋予无穷的力量及神性。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有言:“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虎的避邪驱魔也决定了老虎的吉祥、勇敢、护卫生灵的寓意,所谓“万物有灵,焉不拜之”。对虎的崇拜与信仰辗转数千年至今,已演变成各种形式出现在民间生活中。
千百年来,这些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文化观念催生了虎的艺术,虎的艺术又汇聚成虎的文化。从古至今,虎的艺术造型比比皆是。从发掘或流传的古代的工艺美术品中,我们不仅能见到各种虎的英姿,而且其中的一些作品也已成为我国的艺术瑰宝。比如,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虎食人卣,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它的饰形与别类性质让人感受到虎的神秘与狞厉。以虎造型的虎符,因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而为世人所周知。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最著名的虎符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所藏有的“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在汉代石刻艺术中虎的成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汉人的心目中,“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风俗通义”。它可以张开巨口大肆吞噬象征鬼魅的怪兽,亦可以在升仙图中起镇慑作用,一身兼御凶、瑞祥之二任。汉代的工匠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不拘泥于固有的、一成不变的记载和客观自然物的简单摹写,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抓住其外部形态和性格特征,刻画出了虎的迅猛、雄健的各种姿态。如著名的汉代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工匠以虎造型,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这种借石还魂所形成的艺术效果摄人心魄。
在我国民间,虎形艺术的影子处处可见:孩子一出世,为人父母者就喜欢让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靴,希望孩子勇敢、机智的心情跃然而出。过年时,木版年画镇宅神虎纸和木版印刷术使虎年画贴遍百姓门户,虽然,传统的虎形图式在这里已留下了刀刻版印的痕迹和艺人的匠意,镇宅神虎也已失去汉代时画像虎的山野之气,但民间的虎形艺术却又在威严中显现出了几份人情。同时,民间剪纸老虎也进入农家,随乡入俗,在妇女们的刀剪下,虎形更多地被赋予了人间诗意、亲情与祝愿。传统虎形图式的世俗化,在民间艺术中得以实现。
如果说龙和风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美丽的神话,那么,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美丽、真实的野生动物了。几千年悠久文化的沉淀,虎已成为“智” “勇”、 “力”的象征。
虎年象征着力量、生气勃勃和好运,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在虎年抖擞精神,再铸辉煌。
一般认为,虎是在200万年前起源于东亚。中华大地本来就是虎类生长繁衍的地方,不仅有最凶猛的东北虎,而且还有华南虎。华南虎是虎的八个品种中唯一中国独有的品种。虎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上古,虎是一种被众多民族所崇信的动物图腾,其地位甚至曾经在龙这一后世帝王象征的神物之上。1987年8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仰韶文化墓内,曾经发现了一组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左虎右龙,根据战国以前的帝王礼仪(左为上,右为下),当时虎的地位显然是要高于龙的。古人以阳为主,阴为辅,在《淮南子》中我们也能看到,苍龙被视为“阴物”,而与虎阴阳相对。汉代公孙宏解的《风后握奇经》,相传为伏羲所制,其中有一种阵势以“……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以进”,反映出了虎的核心地位。上古的许多帝王都与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中的中国人的始祖伏羲, 《三填》、《洞神记》称其姓“风”,《易·乾》中又曰:“风从虎。”可见虎是伏羲氏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鼹、狼、豹、虎为前驱。”可见虎氏族是黄帝部落的重要一支。《礼纬·稽命征》说夏“禹建寅(虎),宗伏羲”,与虎的关系紧密;殷周有“虎方” (即以虎为图腾的民族聚居区)。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彝族等)沿袭着古时祭祀虎祖的仪式。与虎崇拜相关的一些习俗经过漫长的历史的发展,演化成崇虎的文化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共有的文化观念。千百年来,虎文化贯穿于华夏文明之中,并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至今仍绵延不止。君王崇虎,因虎有成慑群兽的特点,符合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需求,所以,礼仪制度、兵符、使节等表现权力的事物常常与虎的形象、名号相连。百姓崇虎,因仰其威而惧其猛,又想借此佑护全家,这种因爱而崇、因惧也崇的复杂心理使虎在民间被赋予无穷的力量及神性。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有言:“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虎的避邪驱魔也决定了老虎的吉祥、勇敢、护卫生灵的寓意,所谓“万物有灵,焉不拜之”。对虎的崇拜与信仰辗转数千年至今,已演变成各种形式出现在民间生活中。
千百年来,这些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文化观念催生了虎的艺术,虎的艺术又汇聚成虎的文化。从古至今,虎的艺术造型比比皆是。从发掘或流传的古代的工艺美术品中,我们不仅能见到各种虎的英姿,而且其中的一些作品也已成为我国的艺术瑰宝。比如,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虎食人卣,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它的饰形与别类性质让人感受到虎的神秘与狞厉。以虎造型的虎符,因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而为世人所周知。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最著名的虎符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所藏有的“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在汉代石刻艺术中虎的成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汉人的心目中,“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风俗通义”。它可以张开巨口大肆吞噬象征鬼魅的怪兽,亦可以在升仙图中起镇慑作用,一身兼御凶、瑞祥之二任。汉代的工匠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不拘泥于固有的、一成不变的记载和客观自然物的简单摹写,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抓住其外部形态和性格特征,刻画出了虎的迅猛、雄健的各种姿态。如著名的汉代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工匠以虎造型,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这种借石还魂所形成的艺术效果摄人心魄。
在我国民间,虎形艺术的影子处处可见:孩子一出世,为人父母者就喜欢让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靴,希望孩子勇敢、机智的心情跃然而出。过年时,木版年画镇宅神虎纸和木版印刷术使虎年画贴遍百姓门户,虽然,传统的虎形图式在这里已留下了刀刻版印的痕迹和艺人的匠意,镇宅神虎也已失去汉代时画像虎的山野之气,但民间的虎形艺术却又在威严中显现出了几份人情。同时,民间剪纸老虎也进入农家,随乡入俗,在妇女们的刀剪下,虎形更多地被赋予了人间诗意、亲情与祝愿。传统虎形图式的世俗化,在民间艺术中得以实现。
如果说龙和风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美丽的神话,那么,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美丽、真实的野生动物了。几千年悠久文化的沉淀,虎已成为“智” “勇”、 “力”的象征。
虎年象征着力量、生气勃勃和好运,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在虎年抖擞精神,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