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尿路上皮癌发生在上尿路的部位对预后的价值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大样本的数据资料来评价肿瘤部位的预后价值。本研究分析了1988—2004年2824例因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行肾输尿管切除患者资料,设计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分析肿瘤部位对肿瘤特异性死亡率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路上皮癌发生在上尿路的部位对预后的价值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大样本的数据资料来评价肿瘤部位的预后价值。本研究分析了1988—2004年2824例因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行肾输尿管切除患者资料,设计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分析肿瘤部位对肿瘤特异性死亡率的影响。
其他文献
作者评估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标准和手助)和标本处理方式(粉碎术和完整取出术)对患者短期恢复和远期肿瘤疗效的影响。255例经病理证实并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入组,其中147例和108例分别接受标准和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32例接受了标本完整取出术,
2004-2007年我科收治医原性输尿管长段撕脱伤3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37、37、45岁.均因输尿管上段结石(左侧2例,右侧1例)于外院行输尿管镜下ESWL.2例退镜后发现输尿管长段撕脱,输尿管套于输尿管镜体,急诊转我科手术;1例术后1 d发现排出长约15 cm鱼肠样物,经检查为输尿管,急诊行肾穿刺造瘘术,术后1个月转我科手术.全麻下手术探查
患者,男,59岁.哈萨克族,牧民,已婚,体质量104 kg.患者5年前因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引流.康复出院.出院后患者未出现不适,未遵医嘱复查及拔除双J管.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不适2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积水伴多发结石;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伴结石;膀胱内强光团,考虑结石。
为应对男科学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满足中青年医生及基层临床男科医生及广大患者的迫切需要,2009年11月21—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男科联合举办了2009创普健康男科论坛并组建创普健康男科医师讲师团。
目的 探讨投射逼尿肌等容收缩压1(PIP1)在评价女性逼尿肌收缩力中的应用.方法 女性患者112例,平均年龄55(18~8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均行尿动力学检查,PIP1以公式P_(det) Q_(max)+Q_(max),计算.统计学分析PIP1与患者年龄、WF_(max)、膀胱初始感觉、膀胱最大容量的相关性.112例患者分为PIP1降低组(<30 cm H_2O,1 cm H_2O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最多见于肾脏,其次为肝脏,也见于子宫、腹膜后、肺、结肠、阴道、精索、膀胱、骨等组织器官[1-5].经典AML的3种组织成分包括缺乏弹力纤维的厚壁血管、梭形和上皮样平滑肌细胞以及成熟脂肪组织,3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
由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郭应禄院士和周利群副所长担任主译的《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9版)中文版已于2009年5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患者,女,63岁.因体检B超发现膀胱占位1周于2007年6月20日入院.家族史:患者母亲死于胰腺癌,妹妹死于淋巴瘤,兄长罹患结肠癌.查体:全身未见肿大淋巴结及其他阳性体征.B超检查见膀胱右侧壁局部增厚,提示膀胱癌可能.盆腔CT检查见膀胱右下壁偏前不均匀增厚,呈宽基底,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考虑膀胱癌可能。
目的 评价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转移性肾癌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中位年龄55(25~75)岁.31例中行原发肿瘤切除30例,仅行活检术1例,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并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转移病灶.初始患者均口服舒尼替尼50 mg/d,用药4周、间歇2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行CT扫描以评价疗效. 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24例,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5例、疾病进
约10%的夫妇婚后遭遇生育困难,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精索静脉曲张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5%.同为男科常见疾病,男性不育与精索静脉曲张常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