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这一问题已令多个部门引起了重视,高校学生体质下降不仅仅是学校问题,现在已经发展为一个社会问题,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改善,究竟谁能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买单?现在我们很有必要对高校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对症下药,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这是许多研究者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高校学生 体质下降 成因 对策
一、高校学生体质下降成因
(一)健身意识淡薄
在中学阶段对体育锻炼的忽视,很容易就被学生们带到了大学生活中,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健身意识和运动观念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部分学生过着凌晨两三点睡觉,第二天中午起床的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加之现在的大学生中宅男宅女比例增多,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了体育运动锻炼,缺少了必要的体力活动,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很难靠谱。这些都是造成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
(二)大学体育课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不少高校在体育课程安排上的不尽合理,也是导致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下滑的一个客观原因。在时间安排上,目前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且每周只上一次课,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在课程性质上,当前大学体育教育采取选修形式,学生们会因为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某项运动而忽视了身体全面的锻炼,造成身体素质的不均衡发展。
(三)沉溺于网络与游戏,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
许多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把网络视为自己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业余时间主要是上网和玩游戏”这是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描述。
现代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并从中需求快乐,从而导致在主观和客观上与现实生活的脱节,降低了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反映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导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学和小学时代,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内容和被动的体育考试相联系,很少有人能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四)学校的重视程度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是大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2011年高考录取平均人数达到了75%。正因为如此,造成了高校资源的匮乏,虽然国家不断地提高对教育的投入,但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是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运动场地的面积远远低于教育部门的要求。高校的体育教育模式不合理,部分高校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教学手段落后,不适合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配套设施、师资力量方方面面都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到了大三便不再开设体育课,没有老师的督促,大学生便更不重视体育锻炼了。
二、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对策
(一)娱乐和体育活动共存,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一资源,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高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如举办排球赛、足球赛、跳绳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越野赛、拔河等校级体育赛事,同时相关负责人、老师也应到比赛现场为同学们加油鼓气,让比赛进行得和谐而激烈。这些赛事的举办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帮助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交流,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学习等方面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大学生适应社会,从事建设祖国的宏伟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染上抽烟、喝酒、睡懒觉、熬夜泡网吧、用垃圾食品代替一日三餐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学生不在少数,这部分学生往往因长期缺乏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而使身体机能下降,有的在超负荷的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因此笔者提醒大学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每学年定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三)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要以学生为本
投入资金建立合理的体育锻炼硬件设施、器材、场地,必然能促进学生锻炼。但这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学校应该高效利用已有的体育锻炼资源,不应该再设置场地保护栏杆,以使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自由、免费参加体育运动。学校还应根据自身条件改变体育锻炼手段,开展课间操、武术、跳绳等等体育锻炼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并不需要体育锻炼设施,简单可行。在体育课的改革上应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各系辅导员要负起责任,带头建立健身锻炼社团,同时建立学校体质健康管理与服务机构,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四)科学指导,掌握必需的医务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每个参与体育课程的学生来说,任课教师有义务知晓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史,并在课前提醒学生,不要在感冒、发热、饱餐或饥饿的状态下参与体育活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压迫感、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该停止运动,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接受相关医学检查。参加体育竞赛前应做足准备活动。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浴。
(五)定期举行体育与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评选“体育与健康之星”“体育标兵”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各种体育队,每天坚持训练,以点带面。同时,每个班级针对不同爱好组建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有教师指导,有时间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六)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培养学生身心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重要性的认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独立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以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为此,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体育观,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兴趣、能力,寓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身心和谐统一,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结语
从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分析,学校、家长需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提倡“快乐体育”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去,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从而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为形成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香婷;浅谈城市青少年体质下降干预[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张颖;赵克勇;张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指导体系的建立[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张延庆;谷峰;中央民族大学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化测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关键词:高校学生 体质下降 成因 对策
一、高校学生体质下降成因
(一)健身意识淡薄
在中学阶段对体育锻炼的忽视,很容易就被学生们带到了大学生活中,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健身意识和运动观念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部分学生过着凌晨两三点睡觉,第二天中午起床的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加之现在的大学生中宅男宅女比例增多,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了体育运动锻炼,缺少了必要的体力活动,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很难靠谱。这些都是造成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
(二)大学体育课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不少高校在体育课程安排上的不尽合理,也是导致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下滑的一个客观原因。在时间安排上,目前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且每周只上一次课,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在课程性质上,当前大学体育教育采取选修形式,学生们会因为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某项运动而忽视了身体全面的锻炼,造成身体素质的不均衡发展。
(三)沉溺于网络与游戏,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
许多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把网络视为自己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业余时间主要是上网和玩游戏”这是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描述。
现代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并从中需求快乐,从而导致在主观和客观上与现实生活的脱节,降低了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反映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导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学和小学时代,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内容和被动的体育考试相联系,很少有人能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四)学校的重视程度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是大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2011年高考录取平均人数达到了75%。正因为如此,造成了高校资源的匮乏,虽然国家不断地提高对教育的投入,但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是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运动场地的面积远远低于教育部门的要求。高校的体育教育模式不合理,部分高校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教学手段落后,不适合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配套设施、师资力量方方面面都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到了大三便不再开设体育课,没有老师的督促,大学生便更不重视体育锻炼了。
二、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对策
(一)娱乐和体育活动共存,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一资源,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高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如举办排球赛、足球赛、跳绳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越野赛、拔河等校级体育赛事,同时相关负责人、老师也应到比赛现场为同学们加油鼓气,让比赛进行得和谐而激烈。这些赛事的举办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帮助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交流,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学习等方面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大学生适应社会,从事建设祖国的宏伟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染上抽烟、喝酒、睡懒觉、熬夜泡网吧、用垃圾食品代替一日三餐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学生不在少数,这部分学生往往因长期缺乏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而使身体机能下降,有的在超负荷的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因此笔者提醒大学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每学年定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三)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要以学生为本
投入资金建立合理的体育锻炼硬件设施、器材、场地,必然能促进学生锻炼。但这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学校应该高效利用已有的体育锻炼资源,不应该再设置场地保护栏杆,以使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自由、免费参加体育运动。学校还应根据自身条件改变体育锻炼手段,开展课间操、武术、跳绳等等体育锻炼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并不需要体育锻炼设施,简单可行。在体育课的改革上应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各系辅导员要负起责任,带头建立健身锻炼社团,同时建立学校体质健康管理与服务机构,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四)科学指导,掌握必需的医务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每个参与体育课程的学生来说,任课教师有义务知晓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史,并在课前提醒学生,不要在感冒、发热、饱餐或饥饿的状态下参与体育活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压迫感、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该停止运动,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接受相关医学检查。参加体育竞赛前应做足准备活动。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浴。
(五)定期举行体育与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评选“体育与健康之星”“体育标兵”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各种体育队,每天坚持训练,以点带面。同时,每个班级针对不同爱好组建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有教师指导,有时间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六)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培养学生身心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重要性的认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独立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以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为此,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体育观,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兴趣、能力,寓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身心和谐统一,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结语
从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分析,学校、家长需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提倡“快乐体育”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去,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从而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为形成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香婷;浅谈城市青少年体质下降干预[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张颖;赵克勇;张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指导体系的建立[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张延庆;谷峰;中央民族大学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化测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