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口渴极了的乌鸦终于喝到了罐子里的水,用智慧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它的另一个寓意也许更为重要,那就是:创新源于需求。如果我们对教学的创新也有如饥似渴的需求,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局面!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创造性思维乃是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助于他们将来进行更大的创造。语言的学习要是变成了教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学一句式的鹦鹉学舌,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思维,通过启发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
比如,一次教学horse,学生老是与house混淆。笔者将这两个词都写在黑板上,问他们:“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啊?”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笔者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一个o,又问:“它像什么?”有学生小声嘀咕:“字母o。”笔者立即表扬他:“非常好。再看看,你还能想到什么?”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轮子、嘴巴、眼睛、太阳、碗……”学生一下子说了几十种还意犹未尽。等他们稍稍安静下来,笔者就指着horse和house这两个词问:“这两个词,只有一个字母不同,是不是可以从它们的形状……”话还没说完,就有学生举手说:“r像一条马尾巴,有尾巴的是horse。”另一个学生说:“u像一个杯子,有杯子的是house。”“r像小草,o像嘴巴,张着嘴巴吃草的是horse。”最后学生归纳成下面两句话:“horse张着嘴巴o吃草r,house里有人用杯子u喝水。”在接下来的单词听写中,没有一个学生出错。因为此时的单词记忆不再枯燥,它成了学生难忘的新创造。他们在享受这种创造的乐趣的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小苗已经悄悄地在他们心底发芽了。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普遍主张“学须有疑”。因此,敢于提问与会提问具有重要意义。提问式教学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也是笔者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因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我们经常采用的提问方法有:
1.就挂图进行提问,看谁提的问题多。开始时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很少,现在他们已经熟悉了这种方式,能提出许多问题了。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快速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自问自答、探索思维的能力。
2.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答案,根据表现给小组打分,这时学生往往都会非常兴奋地回答笔者的提问:How many children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o are they?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in shorter words?这些问题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化,使他们完成总结性、认知性的工作。
3.鼓励学生出问题考教师。在此环节中,学生或者采访教师,如What’s your English name?Do you like pets?What have you got for breakfast?或者用一些他们认为很难的问题来难为教师。在访问与发问的过程中,那疑问迭出的悬念、探求未知的好奇心、豁然开朗的顿悟等,皆可使学生享受到参与创造的兴奋感和愉悦的情绪体验。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中的真正主人
在啟发思维的教学艺术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做学生思想的保姆。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批评的:“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乎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决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
比如,有一次学How do you go to…?时,班里一个平时爱标新立异的学生造出一个新句子来:How do you go to the sun?I go to the sun by plane.其余同学都笑,说太阳那么热,怎么能上去呢?笔者首先表扬了那名同学,然后问道:“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到太阳上去走一遭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方法,此举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直接体验到课堂思维活动本身的乐趣。另外,在课堂进行对话表演的时候,笔者也从不要求学生刻板地背诵课文,而是允许他们在课文对话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发挥。这样,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紧张而愉快的思维,又可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像力是很丰富的,加上年少好强,他们在这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人,经过他们合理想象后表演出来的对话有声有色,令人赞叹。
当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不止以上这几点,好多方法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或者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是广大教师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一、教会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创造性思维乃是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助于他们将来进行更大的创造。语言的学习要是变成了教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学一句式的鹦鹉学舌,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思维,通过启发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
比如,一次教学horse,学生老是与house混淆。笔者将这两个词都写在黑板上,问他们:“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啊?”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笔者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一个o,又问:“它像什么?”有学生小声嘀咕:“字母o。”笔者立即表扬他:“非常好。再看看,你还能想到什么?”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轮子、嘴巴、眼睛、太阳、碗……”学生一下子说了几十种还意犹未尽。等他们稍稍安静下来,笔者就指着horse和house这两个词问:“这两个词,只有一个字母不同,是不是可以从它们的形状……”话还没说完,就有学生举手说:“r像一条马尾巴,有尾巴的是horse。”另一个学生说:“u像一个杯子,有杯子的是house。”“r像小草,o像嘴巴,张着嘴巴吃草的是horse。”最后学生归纳成下面两句话:“horse张着嘴巴o吃草r,house里有人用杯子u喝水。”在接下来的单词听写中,没有一个学生出错。因为此时的单词记忆不再枯燥,它成了学生难忘的新创造。他们在享受这种创造的乐趣的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小苗已经悄悄地在他们心底发芽了。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普遍主张“学须有疑”。因此,敢于提问与会提问具有重要意义。提问式教学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也是笔者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因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我们经常采用的提问方法有:
1.就挂图进行提问,看谁提的问题多。开始时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很少,现在他们已经熟悉了这种方式,能提出许多问题了。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快速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自问自答、探索思维的能力。
2.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答案,根据表现给小组打分,这时学生往往都会非常兴奋地回答笔者的提问:How many children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o are they?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in shorter words?这些问题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化,使他们完成总结性、认知性的工作。
3.鼓励学生出问题考教师。在此环节中,学生或者采访教师,如What’s your English name?Do you like pets?What have you got for breakfast?或者用一些他们认为很难的问题来难为教师。在访问与发问的过程中,那疑问迭出的悬念、探求未知的好奇心、豁然开朗的顿悟等,皆可使学生享受到参与创造的兴奋感和愉悦的情绪体验。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中的真正主人
在啟发思维的教学艺术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做学生思想的保姆。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批评的:“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乎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决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
比如,有一次学How do you go to…?时,班里一个平时爱标新立异的学生造出一个新句子来:How do you go to the sun?I go to the sun by plane.其余同学都笑,说太阳那么热,怎么能上去呢?笔者首先表扬了那名同学,然后问道:“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到太阳上去走一遭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方法,此举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直接体验到课堂思维活动本身的乐趣。另外,在课堂进行对话表演的时候,笔者也从不要求学生刻板地背诵课文,而是允许他们在课文对话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发挥。这样,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紧张而愉快的思维,又可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像力是很丰富的,加上年少好强,他们在这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人,经过他们合理想象后表演出来的对话有声有色,令人赞叹。
当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不止以上这几点,好多方法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或者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是广大教师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