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独立人格思想及其时代意蕴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论语》中,孔子的独立人格思想是靠以“仁”为内容的精神内核、以道为内容的思想依托以及奉行“一以贯之”之道的君子的外在形象共同体现的。孔子的独立人格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为当今时代塑造公民健全人格、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孔子 独立人格思想 时代意蕴 现代转换
  
  内在思想和精神的独立、自由与外在言语和行为的自主、自为是独立人格应有的两大特质,它们在表现和反映独立人格时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共同促进社会思想文化与实践活动的创造性进步。由孔子开创的“儒家的文化传统有一个长久的文化渗透,它要求人要有德性、有内在的独立人格,并且要求人在五伦关系的‘共同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它既强调对‘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生长出自己的独立人格。”①通过《论语》,我们可以感知孔子在其中所传递和表达出的强烈鲜明的独立人格思想,这种思想,是以“仁”为内容的精神内核和奉行“一以贯之”之道的君子的外在形象共同体现的。
  仁:独立人格思想的精神内核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核。在《论语》中出现的“仁”达109次,表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将人从“神”(帝、天)的神秘笼罩下解放出来,所以郭沫若说它“是对于人的发现”,梁启超认为它是人类“同类意识(同情心)的觉醒”。《论语》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仁者”有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
  首先,仁者自觉自为,身体力行地塑造和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塑造与保持这种独立人格需要主体自觉能动的思想和行为实践,而非仅仅依靠别人、依靠教育或依靠外力所能完成,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充分显示孔子对于为仁的自觉与自信,而自觉自信则是独立人格的特质所在。
  其次,仁者爱憎分明地维护和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孔子强调直道而行,是非分明,那种不分是非善恶,毫无原则地忍让妥协,曲意逢迎,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貌似忠诚,实则欺世盗名的人,是孔子斥之为“德之贼也”的“乡愿”(《阳货》),而决非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因为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再次,仁者十分珍视和爱惜自己的独立人格。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认为君子为了坚守仁德和人格独立,为了自己的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即使在“三纲”之首的君臣关系上,孔子亦力倡和谐君臣关系下的人格尊严,个人应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听天由命、不逆来顺受、不委曲求全、不畏惧权威,从而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最后,仁者同样尊重、成就别人的独立人格。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无论对方的地位、身份如何,对其人格都应尊重。孔子不仅在人格上视“匹夫”、平民为与自己一样平等、独立、值得尊重和爱护的个体,更是将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君和有志于“仕途”的士应具有独立人格视为当然的要求。《八佾》载: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见,在孔子看来,君与臣相对来说,身份地位无论多么权威,也应对臣以礼相待,不可在人格上藐视对方。
  道:独立人格思想的依托
  孔子一生“志于道”(《述而》),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若“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公冶长》),可见其对于“道”矢志不渝的执着追寻。那么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之“道”到底是什么呢?张岱年认为:“在《论语》中,所谓‘道’,即专指‘人道’。”既是“人道”,必不能离开人间而将“道”落于空谈,道恰恰是在日用伦常中才能得以体现。就孔子个人来说,他在一以贯之的“道”的指引和独立人格的支撑之下,在不同的年龄段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写就了他在学问、修为及人格上逐步完善,不断成熟的人生轨迹。孔子认为,那些口口声声标明自己“志于道”却“耻恶衣恶食”的士,是“未足以议”即不值得与他们谈论什么的,他所称道的是“躬行君子”,是将仁爱之心化为对身边凡人的关切、理解、体谅与尊重,在举手投足间看似无意的自然流露。《卫灵公》篇所记孔子与盲人乐师见面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另如《子路》篇所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由孔子的回答我们知道,“恭”、“敬”、“忠”这三种体现仁的德行不在文人之士的侃侃而谈、宏篇大论中,恰是在凡常俗事如“居处”(在家)、“执事”(办事)和“与人”(和人交往)中;不仅在文明发达的国中城市,即便是荒蛮落后的夷狄之地,也是不可放弃的。
  君子:独立人格的形象展现
  论语开篇便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情感抒发(《学而》)。在别人不知晓、不理解自己的情况下,君子何以还能够做到“不愠”呢?因为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学而》),他宁要做与人“和而不同”的君子,也不屑为面同心不和的小人(《子路》)。“和”字本身就意味着各种乐器恰因音色旋律各有“不同”而能共奏美妙乐章之状态。既然人人都有不同于别人之处,难免会有不被人“知”的时候,君子虽有“谁人知我”甚至“无人知我”的感慨遗憾仍能“不愠”,缘于其内心对自我的确信无疑。正因为具有了独立人格,君子才能在保有自己不同于别人气质、特点、意见、主张和行为等的前提下,同时能够看到并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并主动与人协同合作,达到共存共生、共赢共荣的“和”的结果。君子有原则性,不盲从附和,既能坚持自己的正确思想,又能满怀诚意地听取别人的主张,进而恰到好处地协调各种不同意见。孔子主张有差别的统一,反对绝对的同一,强调保持个人的独立性,通过交流、协商、协调,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孔子看来,爱好仁德的君子并不是愚不可及、鲁莽妄为的人。在《雍也》篇里,当宰我问到:“对于有仁德的人,虽然告诉他:‘有一位仁人掉到井里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的回答是:“为什么要他那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看一看并设法救人,却不可以也跟着陷下去;君子可以被欺骗,却不可以被无理愚弄。”说明君子要求自己和与之相处共事之人都是头脑清楚、不可迷惑,不会有勇无谋、好勇蛮干,而能对事务进行独立分析、判断和处理的人,也即君子既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和理性地待人接物的处事能力。
  坦率真诚、不掩饰、不虚伪,内心拥有强大力量,始终保有自己个性,坚持自己的“不同”,不接受政治势力宰制和社会流俗规约的君子,才不至于沦为“器”,才能“坦荡荡”傲然立于世上。深知其师的曾参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泰伯》)此处,拥有“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志的君子,恰是拥有了卓然挺立于世的独立人格,才成为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孔子独立人格思想的时代意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加速了国民人格由传统依附型向现代独立型的转换。但太过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商品经济和现代化生产方式一方面使人依附于人的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导致一种新的人的异化即人的物化(商品化)、工具化现象出现,“面对现代化社会这样的‘巨大机器’,我们没有得到现代性所允诺的自由,我们只是它巨大钢体上的‘零件’而已。”②无论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形成的人对人的依附人格,还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对物的依附人格,都是一定程度上的“非独立人格”,距离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相去较远。
  独立人格相对于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来说,犹如生物学意义上人的脊柱或骨架,有它,每一个个体才能真正“站立”起来,精神独立而自由地思考,从容坦荡地待人处事,内心不会感到矛盾和纠结。独立人格之于人亦如庞大强健之根须之于参天大树,有它,才能提供持续充足的营养,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出平等、尊重、宽容、理性之花;有它,才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结出和谐、创新、文明之果。故而,我们应将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作为构建新型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资源,将其进行现代转换,并应用于实践当中,使得中国文化在纷繁多姿的世界多元文化当中保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与地位。在此过程中,孔子的独立人格思想应发挥它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作者分别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邵龙宝:“在中西文化传统比较中诠释儒学的实质与核心价值”,《道德与文明》,2010(2)。
  ②杜维明,卢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杜维明先生访谈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21页。
其他文献
【摘要】学术从其一开始存在就与利益有关,其生命力在于满足社会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纯粹的无功利的学术和学术研究者都是不存在的。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度地追逐个人利益,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学术。根治学术失范有两条途径:一是要靠提升学者的学术责任感,二是靠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师 学术失范 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失范问题产生于1980年代,高校教师学术失范问题虽然受到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好发于亚洲中年女性,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上容易与肺部其他良性病变相混淆。组织学上,PSH可以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曾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桥(MB)的金指标,但有些MB由于其近端的冠状动脉血管几乎完全闭塞,或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固定性狭窄限制了冠脉的血流灌注而掩盖了收缩期狭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显像中非增强CT对FDG摄取阴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2006年5~12月期间在本中心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具有病理结果的119例非小细胞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