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的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结互助、坚韧顽强等宝贵的思想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已成为当前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新课改下德育教育在小學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讨论,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体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对于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德育又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也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在在小学教育体制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结合课程安排开展德育教育
新课标下完善小学体育教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从日常教学入手,建立健全体育课堂中的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教师自身的良好作风,充分发挥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真正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严格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一切活动都应依照学校及班级既定原则执行,遵守各项考核制度,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监督学生,对于学生一些不达标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及时地予以制止,并加以纠正。如在体育课前对学生人数进行清点,若有学生课前休假,则必须有家长签字的请假条,如有紧急情况,则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予以说明,从而避免学生出现逃课漏课现象,同时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加以监督,以确保上课期间学生的安全。此外,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要予以及时地纠正,但应以正面积极的教育为主,不可一味采取指责训斥的教育手段,要把帮扶和爱护学生作为主要目标,教师在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的同时,还应与学生一起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正的方法,使学生心服口服,乐于接受。在体育课程结束后,应把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日常学习的总结、复习以及体育设备的回收等方面,对于一些经常积极主动帮助教师收集各种体育器材、组织维护体育活动秩序的学生,教师应当众予以表扬,从而将这种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工作态度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以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
二、根据教学需要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改下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要把德育教育同体育教材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如通过组织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进行有效地培养,或者运用队形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集体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意识等等,使学生在有效学习各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时,根据教学规范,教师在短跑开始前,教师着重向学生讲述了短跑比赛的组织规范、相关的纪律要求,并以此开展德育教育,比如短跑比赛要求学生必须在枪声响起后才能起跑,教师可以以此来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出现“抢跑”这种投机行为,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集中精力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再比如在组织引领学生进行跳跃障碍或支撑跳跃等教学时,一些学生虽然本身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方面问题不大,基本可以完成相关跳跃动作,但是他们就是对箱子存在畏惧,不敢从上跨越。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纵身跳跃低杆的时候,表现很好,但当横杆的高度升高以后,学生的动作就出现了扭曲的现象,这其中学生心理因素也发挥很大影响。故而教师通过强化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学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性格品质和不惧挑战、不畏困难的思想品格。
三、把握教学时机随时随地开展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意外”或者“事故”,因而教师在与学生之间长时间地互动交流中,把握好教学时机,充分结合这些突发的“事件”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教学时,某同学在预跑时由于起速不够,导致其后的学生在交接时把他撞倒了,之后虽然完成了比赛,但这两位同学所在的小组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进而导致整组学生闷闷不乐,兴致低下,而两位当事学生也有争吵甚至打架的趋势,此时教师及时地将这两名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并在全班学生面前搭着他们的肩膀说:“刚才这两位同学在比赛中虽然摔倒了,但仍然站起来坚持比赛,跑完全程,表现的非常勇敢,我们大家给这两位同学鼓鼓掌好吗?”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纷纷向两名学生发出了敬佩的掌声,教师乘势继续教育到:“在体育比赛中,不管是场上的队友还是场下的同事,要想打一场精彩的比赛,都离不开相互的信任和支持,需要大家有‘不论输赢,我们都一起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希望大家都有一颗阳光健康的心,正视比赛中的各种挑战,坦然面对失败。”这样通过 有效“放大闪光点”或者降低负面影响的方式,巧妙地化解可能发生的冲突,同时以此对于学生加以教育,培养学生宝贵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如为了赢得比赛故意冲撞别人或者伤害他人的举动,要及时地加以制止,教育学生公平、公正的思想作风,让学生了解既要赢得比赛、又要赢得尊重的重要体育品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体育教育的学科特色,从具体的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心理需要,发挥自身的模范引领作用,严格自律,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正面引导、规范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不断纠正、改变自己。同时要把握好教学时机,随时随地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季文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151-152.
[2] 赵书凤.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索[J].农家参谋,2020(03):231.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体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对于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德育又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也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在在小学教育体制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结合课程安排开展德育教育
新课标下完善小学体育教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从日常教学入手,建立健全体育课堂中的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教师自身的良好作风,充分发挥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真正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严格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一切活动都应依照学校及班级既定原则执行,遵守各项考核制度,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监督学生,对于学生一些不达标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及时地予以制止,并加以纠正。如在体育课前对学生人数进行清点,若有学生课前休假,则必须有家长签字的请假条,如有紧急情况,则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予以说明,从而避免学生出现逃课漏课现象,同时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加以监督,以确保上课期间学生的安全。此外,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要予以及时地纠正,但应以正面积极的教育为主,不可一味采取指责训斥的教育手段,要把帮扶和爱护学生作为主要目标,教师在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的同时,还应与学生一起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正的方法,使学生心服口服,乐于接受。在体育课程结束后,应把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日常学习的总结、复习以及体育设备的回收等方面,对于一些经常积极主动帮助教师收集各种体育器材、组织维护体育活动秩序的学生,教师应当众予以表扬,从而将这种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工作态度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以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
二、根据教学需要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改下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要把德育教育同体育教材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如通过组织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进行有效地培养,或者运用队形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集体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意识等等,使学生在有效学习各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时,根据教学规范,教师在短跑开始前,教师着重向学生讲述了短跑比赛的组织规范、相关的纪律要求,并以此开展德育教育,比如短跑比赛要求学生必须在枪声响起后才能起跑,教师可以以此来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出现“抢跑”这种投机行为,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集中精力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再比如在组织引领学生进行跳跃障碍或支撑跳跃等教学时,一些学生虽然本身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方面问题不大,基本可以完成相关跳跃动作,但是他们就是对箱子存在畏惧,不敢从上跨越。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纵身跳跃低杆的时候,表现很好,但当横杆的高度升高以后,学生的动作就出现了扭曲的现象,这其中学生心理因素也发挥很大影响。故而教师通过强化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学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性格品质和不惧挑战、不畏困难的思想品格。
三、把握教学时机随时随地开展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意外”或者“事故”,因而教师在与学生之间长时间地互动交流中,把握好教学时机,充分结合这些突发的“事件”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教学时,某同学在预跑时由于起速不够,导致其后的学生在交接时把他撞倒了,之后虽然完成了比赛,但这两位同学所在的小组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进而导致整组学生闷闷不乐,兴致低下,而两位当事学生也有争吵甚至打架的趋势,此时教师及时地将这两名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并在全班学生面前搭着他们的肩膀说:“刚才这两位同学在比赛中虽然摔倒了,但仍然站起来坚持比赛,跑完全程,表现的非常勇敢,我们大家给这两位同学鼓鼓掌好吗?”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纷纷向两名学生发出了敬佩的掌声,教师乘势继续教育到:“在体育比赛中,不管是场上的队友还是场下的同事,要想打一场精彩的比赛,都离不开相互的信任和支持,需要大家有‘不论输赢,我们都一起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希望大家都有一颗阳光健康的心,正视比赛中的各种挑战,坦然面对失败。”这样通过 有效“放大闪光点”或者降低负面影响的方式,巧妙地化解可能发生的冲突,同时以此对于学生加以教育,培养学生宝贵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如为了赢得比赛故意冲撞别人或者伤害他人的举动,要及时地加以制止,教育学生公平、公正的思想作风,让学生了解既要赢得比赛、又要赢得尊重的重要体育品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体育教育的学科特色,从具体的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心理需要,发挥自身的模范引领作用,严格自律,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正面引导、规范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不断纠正、改变自己。同时要把握好教学时机,随时随地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季文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151-152.
[2] 赵书凤.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索[J].农家参谋,2020(0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