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已掌握的技能,想出新方法,,创造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创造能力的分析,探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途径.
其他文献
在Ba、Cs、C l促进的Ag/α-A l2O3催化剂上,考察了丁二烯的环氧化反应,获得较高的丁二烯转化率和乙烯基环氧乙烷选择性.在未添加卤代烃致稳剂条件下,催化剂短期稳定性超过140
研究了交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种类、交联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助交联剂T的用量对交联HDPE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选用辛烯为共聚单体和支化度(每1 000C中的甲
合成了一种新型药物催化剂聚氯乙烯多乙烯多胺碱性树脂(PVC-PP),其结构经IR和元素分析表征.以乙酰苯胺的N-烃基化反应考察了PVC-PP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二苄烯肼经氯化反应合成了二(α-氯-苄烯)肼(1)和苄烯苯甲酰肼(2).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n,a=11.468(9) (A),b=7.518(4) (A),c=14
硝基取代的卟啉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单体,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的合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性,使硝基苯基卟啉的合成难度加大。本文以四苯基卟啉(TPP)
目的 研究O-(2-18F-氟代乙基)-L-酪氨酸(18F-FET)新的一步直接亲核放射氟化法合成路线及其生物学评价.方法 以N-叔丁氧羰基-(O-(2-对甲苯磺酰乙氧基))-L-酪氨酸甲酯[N-BOC-(O
模型分析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出现中央银行的正常基础货币增加无法满足外汇储备增加的局面,迫使央行只有通过持续发行债券来抵补国外资产与基础货币的差额,这势必会导
政绩考核是对政府领导执政能力的综合评价,其方法直接影响着政府领导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因此,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了客观、科学、可行的考核体系,将集对分析的同一
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一般采用迭代法,其中GMRES(m)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算法,然而该算法在解方程组时,可能发生停滞.为了克服算法GMRES(m)解线性系统Ax=b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矛盾,是东西部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东西联动双赢战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国家投资主体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能源消费效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