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条件下铁氧化对水稻土CO2排放的影响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湖北省2种典型水稻土[咸宁市的中稻-冬闲水稻土(第四世纪红壤,XR)和潜江市的中稻-冬闲水稻土(钙质潮土,QR)]为材料,研究土壤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落干(孔隙含水率55%)到完全淹水(土水比1∶1)]添加Fe2+对土壤Fe3+、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CO2排放的影响,拟揭示水分转变过程中土壤活性铁氧化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期间,与CK(不添加Fe2+)相比,添加Fe2+促进了XR和QR土壤中活性铁的氧化,XR和QR土壤中Fe3+平均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33.87%和 95.
其他文献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一株分离自黄河三角洲地区沾化冬枣根际土壤的菌株PSB7进行鉴定,并对其耐盐特性和溶磷效果进行测定,为其在提高盐碱化土壤
在湖北江汉平原地区,棉花花铃期降水较多,棉田易遭受雨涝危害,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为探索有效缓解棉花涝害的措施,根据棉花花铃期受重涝危害的情形,模拟棉田淹水5~10 cm持续10 d,设置T1、T2两个处理,其中T1处理为受涝前不施用缓释氧肥,T2处理则于受涝前2 d每株穴施2 g缓释氧肥,涝后观察棉花生长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成熟季节实收计产,同时以正常管理未受涝害的棉花为对照。结果表明:涝前
<正>"十三五"期间,赤水市将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继续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全力在全域旅游"井喷式"增长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