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明确教学目标,彰显实验教学价值、合理安排内容,扩展学生认知视野、应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高校
一、 前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并存的鲜明特征,作为实验类科学课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具体的技术实验活动当中,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效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更是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案的有效探索与全新尝试。对此,本文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之下,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做出如下探讨。
二、 明确教学目标,彰显实验教学价值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结合专业教学要求明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在夯实学生基础理论能力、提高学生实用技术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实验教学价值。
对此,在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原理讲解的基础上,还需要为学生讲解实验室仪器设备、培养基配制方法、器皿灭菌方法等基本技术,指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加以设计并实施操作,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思路框架。同时,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应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学时的75.00%以上,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内容。
三、 合理安排内容,扩展学生认知视野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高效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为学生提供更为详尽且贴合现实生活的例子,达到拓展学生认知视野的效果。
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课时超过一半时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组织培养,以此来打破课时、实验室条件限制,最大限度地彰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特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理解的同时,满足学生日后的就业需要。
四、 应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应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无菌操作的方法”“愈伤组织和玻璃苗的形态种类”等知识点的课件、视频、图片等,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促使高校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在“玻璃化苗”“畸形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受到污染的瓶苗带到实验课堂当中,通过具体的实物接触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细菌污染与真菌污染。
此外,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变革,构建以实践为基础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大胆尝试过程中对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五、 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考核机制加以创新和完善,从多个层面考察高校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在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对此,在以书面笔答为考试形式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学生的实验活动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当中,笔试成绩与实验成绩所占比重分别为40%、60%。具体来说,实验考核应包括报告、操作、结果等环节,在不通知学生的前提条件之下,由任课教师为学生选取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相关的实验,对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做出明确说明,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六、 总结
综上所述,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结合专业教学要求明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彰显实验教学价值,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同时,高校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感官认知、分析能力均有所强化与发展。此外,高校要逐步完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考核机制,从多个层面入手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全方位考察,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晓霞,于丽杰,岳中辉,肖玮,朱宏.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2):111-112.
[2]鄒利娟,杨敬天,罗明华.“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N].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2):91-94.
[3]陈纪鹏,于恩厂,李生强,胡月清,却志群.高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77-278.
作者简介:
王志刚,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高校
一、 前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并存的鲜明特征,作为实验类科学课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具体的技术实验活动当中,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效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更是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案的有效探索与全新尝试。对此,本文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之下,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做出如下探讨。
二、 明确教学目标,彰显实验教学价值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结合专业教学要求明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在夯实学生基础理论能力、提高学生实用技术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实验教学价值。
对此,在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原理讲解的基础上,还需要为学生讲解实验室仪器设备、培养基配制方法、器皿灭菌方法等基本技术,指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加以设计并实施操作,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思路框架。同时,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应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学时的75.00%以上,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内容。
三、 合理安排内容,扩展学生认知视野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高效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为学生提供更为详尽且贴合现实生活的例子,达到拓展学生认知视野的效果。
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课时超过一半时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组织培养,以此来打破课时、实验室条件限制,最大限度地彰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特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理解的同时,满足学生日后的就业需要。
四、 应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应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无菌操作的方法”“愈伤组织和玻璃苗的形态种类”等知识点的课件、视频、图片等,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促使高校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在“玻璃化苗”“畸形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受到污染的瓶苗带到实验课堂当中,通过具体的实物接触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细菌污染与真菌污染。
此外,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变革,构建以实践为基础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大胆尝试过程中对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五、 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考核机制加以创新和完善,从多个层面考察高校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在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对此,在以书面笔答为考试形式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学生的实验活动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当中,笔试成绩与实验成绩所占比重分别为40%、60%。具体来说,实验考核应包括报告、操作、结果等环节,在不通知学生的前提条件之下,由任课教师为学生选取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相关的实验,对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做出明确说明,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六、 总结
综上所述,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结合专业教学要求明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彰显实验教学价值,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同时,高校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感官认知、分析能力均有所强化与发展。此外,高校要逐步完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考核机制,从多个层面入手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全方位考察,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晓霞,于丽杰,岳中辉,肖玮,朱宏.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2):111-112.
[2]鄒利娟,杨敬天,罗明华.“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N].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2):91-94.
[3]陈纪鹏,于恩厂,李生强,胡月清,却志群.高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77-278.
作者简介:
王志刚,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