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识别是非善恶,形成一定的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它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即如何做人的问题。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
农村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较严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
2、重学校,轻自身
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把德育教育全推给学校,孩子在家期间放任自流。许多家长甚至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忽视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农村“搓麻将”的赌博风气盛行,家长无暇顾及子女,更使家庭德育流于形式。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就行,其他的就完全交给学校,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扔给了学校。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诚然,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责任,但不应看作学校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
3、重体罚,轻说教
一直以来,中国人信奉古训“棍棒之下出孝子”。当子女犯错误时,农村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训斥一顿,棒打一通,全然不顾子女的感受。当然,农村家长有时也进行说服教育,但缺少耐心、细致的态度,未能在思想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表明:经常受到惩罚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尊心、自信心十分脆弱,学习成绩因而进步缓慢。农村家长“重体罚,轻说教”的家庭教育方法严重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倘若家长发现子女的问题后,能民主平等地与子女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给予温暖的关怀和照顾,子女就不会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
4、重物质,轻精神
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农村家长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给予与满足、忽略精神需求与激励。广大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钱,满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质需求,借此鼓励子女积极求学,或者送子女参加数学、英语、物理等智育培训班。很少有农村学生家长陪同子女逛书店买德育书籍、参观烈士陵园等具有深刻德育意义的活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才是高层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学生尽管家境贫穷,但是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注重全面发展,成绩优异,思想上积极进取;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精神上无形的鼓励和满足,内心充满亲情动力。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农村中学在德育工作上成为烫手的山芋,表现出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应该着眼现实,对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思考与探索,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加大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力度
班主任作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严重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稳定性、积极性;同时,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缺乏实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还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发展真理,实践检验真理。一个优秀班主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活动中锻炼成长的,只有将学到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使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和特色。抓好试点,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这是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一种创新与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一支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队伍,增强学校德育力量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学生,然而德育工作的主导是教师。师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德育工作的成果。所以,学校应该把针对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纳入德育工作的范畴。有些学校的师德培训仅限于班主任等从事德育工作的专职人员;面上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的读读报纸,传达文件,很少就提高师德修养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更不去在典型的挖掘与培养上下功夫。结果,学校只有少数人从事德育工作,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忽略师德教育违背了“育人者必先育己”的原则,有悖于“全员育人”与“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师德教育的目标应升华为发自内心的崇高的职业道德感、纯洁的爱心以及心灵拷问式的自省,决不能满足于遵守师德“底线”的一般要求。
3、加大学生社团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组织,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的龙头作用,落实德育工作。学校支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工作的领导、帮助与督查,除认真抓好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升国旗”、“国旗下讲话”、“法制讲座”等常规德育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尊老爱幼、义务活动等,在多样化、丰富化、经常化的活动中,展开、充实学校德育工作。
1、重智育,轻德育
农村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较严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
2、重学校,轻自身
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把德育教育全推给学校,孩子在家期间放任自流。许多家长甚至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忽视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农村“搓麻将”的赌博风气盛行,家长无暇顾及子女,更使家庭德育流于形式。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就行,其他的就完全交给学校,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扔给了学校。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诚然,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责任,但不应看作学校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
3、重体罚,轻说教
一直以来,中国人信奉古训“棍棒之下出孝子”。当子女犯错误时,农村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训斥一顿,棒打一通,全然不顾子女的感受。当然,农村家长有时也进行说服教育,但缺少耐心、细致的态度,未能在思想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表明:经常受到惩罚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尊心、自信心十分脆弱,学习成绩因而进步缓慢。农村家长“重体罚,轻说教”的家庭教育方法严重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倘若家长发现子女的问题后,能民主平等地与子女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给予温暖的关怀和照顾,子女就不会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
4、重物质,轻精神
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农村家长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给予与满足、忽略精神需求与激励。广大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钱,满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质需求,借此鼓励子女积极求学,或者送子女参加数学、英语、物理等智育培训班。很少有农村学生家长陪同子女逛书店买德育书籍、参观烈士陵园等具有深刻德育意义的活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才是高层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学生尽管家境贫穷,但是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注重全面发展,成绩优异,思想上积极进取;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精神上无形的鼓励和满足,内心充满亲情动力。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农村中学在德育工作上成为烫手的山芋,表现出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应该着眼现实,对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思考与探索,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加大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力度
班主任作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严重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稳定性、积极性;同时,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缺乏实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还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发展真理,实践检验真理。一个优秀班主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活动中锻炼成长的,只有将学到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使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和特色。抓好试点,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这是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一种创新与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一支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队伍,增强学校德育力量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学生,然而德育工作的主导是教师。师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德育工作的成果。所以,学校应该把针对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纳入德育工作的范畴。有些学校的师德培训仅限于班主任等从事德育工作的专职人员;面上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的读读报纸,传达文件,很少就提高师德修养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更不去在典型的挖掘与培养上下功夫。结果,学校只有少数人从事德育工作,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忽略师德教育违背了“育人者必先育己”的原则,有悖于“全员育人”与“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师德教育的目标应升华为发自内心的崇高的职业道德感、纯洁的爱心以及心灵拷问式的自省,决不能满足于遵守师德“底线”的一般要求。
3、加大学生社团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组织,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的龙头作用,落实德育工作。学校支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工作的领导、帮助与督查,除认真抓好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升国旗”、“国旗下讲话”、“法制讲座”等常规德育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尊老爱幼、义务活动等,在多样化、丰富化、经常化的活动中,展开、充实学校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