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壮医药师资队伍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壮医药师资队伍的培养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科研院所、医院、企业、少数民族聚居地基层医疗点等资源,通过多种途径的合作与建设,实现互利共赢,使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相辅相成。
  [关键词]壮医药;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159-02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将壮医药的发展正式纳入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紧接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文件。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赖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壮医药师资队伍。只有打造一支教育理念新、创新意识浓、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壮医药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才能进一步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抢救民族医药文化遗产,有利于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与东盟传统医药合作交流。
  一、壮医药师资队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是我国唯一培养壮医药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壮医药理论挖掘整理、传承创新及壮医临床技能和壮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科研基地。随着壮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壮医药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壮医药师资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培养内容方面
  一是专业知识有待优化。壮医药学院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为中医学或其他专业毕业的教师,真正有壮医药学历背景的专任教师仅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7%。这些非壮医药学历背景的教师具备了较高的学历,精通医学知识或中医学知识,但是壮医药文化知识有待加强,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本土化。
  二是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壮医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队伍中,62%为35岁以下年轻人,这些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但是临床经验不足,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出现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教学结合不足,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学到的实践技能无法满足工作岗位需求,从而影响了壮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是一种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壮医药学院的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在走上教师岗位时虽具备了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但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以及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讲台上挥洒从容,进而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和特色。
  (二)师资培养方式和渠道方面
  现有的培养方式主要是外出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学习、进修及读博士等,由于经费及管理机制等原因,普及面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很难做到广泛、持续的培训。
  (三)师资培养机制度方面
  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的特色项目,壮医药学科在人才引进方面已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但是对于壮医药师资队伍的培养尚未形成一个专门的培养制度,目前主要靠教师个人的课题经费或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专项支持开展一些长短期的进修或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教师的培训没有能够与考核、职称晋级紧密联系。
  (四)师资培养效果方面
  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教师培养的成效进行检验,使有些学习或进修的机会没有被好好利用,流于形式。
  二、校地协同新体系的构建
  (一)新体系内涵和特点
  校地协同培养师资队伍是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为目的,立足地方,充分利用学校所处区域各种资源进行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立足地方,“校地协同”培养壮医药师资队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优势:
  使学校与地方的发展形成联动关系。“校地协同”培养壮医药师资队伍,使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乃至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都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更能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促进壮医药的传承创新,使广西的民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培养方式灵活,培养费用和时间成本低。广西中医药大学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西乡塘区,周边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南宁及城市周边民间壮医药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校地协同师资培养能充分发挥学校周边资源的作用,既节省了教师们长途跋涉的经济和时间费用,又便于培训项目的灵活开展。教师可以不用长时间离岗,使校地协同培养可以贯穿于教师的工作过程之中,使学习与实践相伴而行,能有效缓解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可以实现培训的基层化、经常化与长期化,体现终身学习的思想。
  (二)构建内容
  1.建立和完善校地协同培养制度
  制定具体、可操作,并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的培养制度和实施方案,是校地协同培养制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校地协同培养高水平壮医药师资队伍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目标和内容;二是学习时间,比如新入职教师第一年不安排授课任务,在一年里必须完成规定内容的学习,第二年到第五年可以安排每年不低于两个月的学习时间;三是培养基地和导师的遴选;四是经费和使用;五是考核方法和手段;六是考核结果与教师录用、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的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关系到授课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教师的学习和进修不是可有可无或锦上添花,而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校地协同培养必须同教师的录用、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相关联。
  2.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应该包括专业学习、教育理论和技能学习两个部分。专业学习侧重于跨文化学习和研究,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规定。广西除了有壮族以外,还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瑶、侗、苗、仫佬、京等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医药体系。学习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及医药体系,比较它们与壮医药文化在发展轨迹、理论基础与诊疗技能等方面的共同与差异,对于壮医药研究的纵深发展均大有禆益。因此,壮医药专业背景的教师应该在瑶、侗、苗、仫佬、京等民族聚居地基层医疗机构或民间跟师学习。而其他专业背景的教师应以壮医药学科为主要学习目标和内容,在本校或周边壮族聚居地学习、深造。除了专业学习外,教育学理论和技能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争取成为具备先进教育理论、能够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   3.基地和导师的遴选
  专业学习基地和导师的遴选因人而异,由教师主动联系广西各地的壮医医院或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民间医疗科或民间医师拜师学艺,学校配合开展工作。每位教师新入职第一年内应该至少到两家医疗机构学习,并且到民间跟师两人以上。教育学理论和技能的学习是教师共同的必修课,由学校指定合作单位签订好协议,再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安排时间。
  4.经费的管理
  经费的管理是校地协同师资培养制度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之前学校和地方无法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是经费的安排。学校要把培训机构的管理费、导师的报酬纳入预算管理,才能有效调动教学资源,保障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使培训单位对教师进行有效监管,促使教师积极主动进入新角色,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把教师的部分绩效工资、津贴等交由培养机构来发放,使受培训对象真正把自己当成新单位中的一员,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为培养单位作贡献,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5.考核方法和手段
  任何一种单一的考核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对教师培训成效的考核应该是多角度而非单一和片面的,应该是过程与结果、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考核应该包括主要利益方即学校、培训机构(导师)、教师本人三方对培训结果的认定。作为学校,应侧重结果性考核和培训成果的推广,可以采用培训成果汇报会、讲座或沙龙的形式进行,教师本人将培训的心得体会、学习成果公开与大家共同分享,由主管部门进行评定。这种检验方法对教师本人来说,既是成果的检验,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培训机构则侧重于培训过程的考核,对教师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进行评定。教师本人则侧重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由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每学年制订个人进修计划并报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后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发展计划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机构(导师),学年结束后教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定。通过三方的考核,对教师的培训进行全面客观评定,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冯素梅.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45-146.
  [2] 张丽丽.基于产学合作的“产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 文教资料,2011(9):169-169.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已从单纯的求“多”向求“质”转变。高职类专业设置与建设需要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做好专业的适度调整。对社会需求量大,但招生相对困难的专业,学校应加强招生宣传,加强对考生的引导和教育,以保证招生率和报到率,最终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对社会需求量逐渐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分析化学已经走出定性、定量分析的局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量”、“度”、“新”是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精髓,在教授学生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过程中,要好好把握 “量”、“度”、“新”的输入。  [关键词]分析化学;量;度;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104-02  我国化学前辈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近年来众多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力转型。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制订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的培养方案显得至关重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社会经济发展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上的切实要求是我校制订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
期刊
[摘 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是独立学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举措主要是落实“一把手工程”,做好院系二级服务平台;创新工作思路,开发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升级就业服务水平;针对困难就业生,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7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学科逐步成为基础技术学科的同时,其新技术的应用空前广泛。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开发、测试、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面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快速,IT行业人才流动频繁的现实问题,企业对应用型的计算机应届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专业基础较扎实,有一定的企业项目实践经验,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面对新
期刊
[摘 要]研究生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生课程“高等生物化学”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矛盾,主要包括传授知识与教授思维的方法、基础知识及理论与进展的比例、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讲授内容与讲授技巧、满堂灌与讨论型、主动提问与点名提问、课上与课下的关系等。不论问题和矛盾存在与否、多与少都应该引起反思。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高等生物化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植物类“遗传育种学”是林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教学大纲的变革,专业必修课学时普遍被大量压缩。同样,植物类“遗传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同样被大量减少。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一样,在学科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并明显成为阻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屏障。在总结教学经验及与学生座谈的基础上,对西南林业大学
期刊
[摘 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体现了团队内部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典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概念模型。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07-02  一、高校科
期刊
[摘 要]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立项规模逐年递增,因而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和效果,加强过程管理控制,成为各地方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按四个阶段进行分解后,引入平衡记分卡(BSC)的方法,使生命周期各阶段均从“项目经费”、“委托方需求”、“项目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一步将控制指标及KPI具体化,从而为过程管理和评估提供一种指南。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利用在线课堂来实现教育创新的成果,它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和内化两个阶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依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MOOC学院等开放平台,针对分析化学实验类课程特点,通过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分析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有利于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