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注重了 “教”,而忽视了“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些由教师“喂出来”的和“抱着读书”的学生,很难设想他们会有较高的能力水平。中学阶段如果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取代严肃死板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对自学后的成果得到满足,对自学感到兴趣,自学的劲头也就更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 “学会” 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自学的活动中培养。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一、学生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分粗读、细读、精读三种,粗读要求浏览一下教材,了解大意;细读要求逐字逐句地钻研教材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正确掌握例题的格式;精读要求通过分析、概括内容,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高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真正会读书的学生并不多,抓阅讀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方面。阅读能力是学习个门学科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获取自学能力的钥匙和基础,也是他们今后深造、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彻底改变学生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状况。
第一阶段,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进行预习和阶段复习时,以精选课文为范例带学生一起阅读。从心理学说,模仿是一种自学效果,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对行动的有效刺激,可以引起同别人相似的同样反映。因此笔者让学生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的习题的联系。这一阶段的训练大约需时一至两周。
第二阶段,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适应自学的方式,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对后续章节则由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拟定启发学生的自学提纲、小结检查提纲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维特点,把书面引导(阅读提纲)、口头提示和实验启发这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疑问和见解则引导学生议论和总结,甚至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按小结检查提纲提问,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小结巩固学习收获。这一阶段大约需时两个月左右。。
第三阶段,在学生初步养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要求学生写出章节或单元总结,归纳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不再给启发自学提纲,只指出应注意之点,鼓励学生边自学边概括,做笔记,全面因材施教,帮助差生转化到一般水平或先进水平,注意一般学生的提高,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力。这一阶段大约半年至一年。
第四阶段,要求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独立性。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贯穿下列七条原则:(1)寓心理学原则与教学之中;(2)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3)强化动机;(4)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相结合;(5)启、读、练、知相结合;(6)自检和他检相结合;(7)尽量采用变式复习,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信息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习信息,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活动。学生平时做的习题不是不多,但往往成绩提高不上去,究其原因是缺乏做题后的再思考,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往往陷入“题海战术”之中,其实也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高,不能正确处理有关题目的信息,不能从习题的解答中进行复习巩固。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平时评讲习题时的“导”,因此教师在评讲习题是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要认真地想一想,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这道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除了这种解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法?这些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最恰当?如果时间允许,每做一道作业题,都坚持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多动脑筋,把题目钻研得深些,从表面上看题目做得少了,做得慢了,但实际上却是做得多了,做快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三、指导学生学会自测,深化自学过程
自学,不是自己阅读的书越多自学能力越强,自学的效果如何要通过自测来体现。笔者在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时,很多学生仅对自己的成绩不高的评价时认为自己的基础太差,而问及差在什么内容时,则无法回答。阶段复习时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复习巩固。因而笔者把要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印发给学生,由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逐个知识点分析自己的掌握情况,并要求学生学会自己编试题。“有时候是出题困难解题易‘而难在怎样想出题目来。”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有关内容,自己编制试卷,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出题情况进行审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辅导,并整理出一份测试卷让学生检测。这样一来,测验一次不仅仅是做一份试卷那么简单了,更能暴露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共同提高。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其所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一、学生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分粗读、细读、精读三种,粗读要求浏览一下教材,了解大意;细读要求逐字逐句地钻研教材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正确掌握例题的格式;精读要求通过分析、概括内容,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高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真正会读书的学生并不多,抓阅讀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方面。阅读能力是学习个门学科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获取自学能力的钥匙和基础,也是他们今后深造、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彻底改变学生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状况。
第一阶段,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进行预习和阶段复习时,以精选课文为范例带学生一起阅读。从心理学说,模仿是一种自学效果,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对行动的有效刺激,可以引起同别人相似的同样反映。因此笔者让学生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的习题的联系。这一阶段的训练大约需时一至两周。
第二阶段,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适应自学的方式,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对后续章节则由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拟定启发学生的自学提纲、小结检查提纲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维特点,把书面引导(阅读提纲)、口头提示和实验启发这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疑问和见解则引导学生议论和总结,甚至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按小结检查提纲提问,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小结巩固学习收获。这一阶段大约需时两个月左右。。
第三阶段,在学生初步养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要求学生写出章节或单元总结,归纳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不再给启发自学提纲,只指出应注意之点,鼓励学生边自学边概括,做笔记,全面因材施教,帮助差生转化到一般水平或先进水平,注意一般学生的提高,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力。这一阶段大约半年至一年。
第四阶段,要求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独立性。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贯穿下列七条原则:(1)寓心理学原则与教学之中;(2)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3)强化动机;(4)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相结合;(5)启、读、练、知相结合;(6)自检和他检相结合;(7)尽量采用变式复习,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信息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习信息,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活动。学生平时做的习题不是不多,但往往成绩提高不上去,究其原因是缺乏做题后的再思考,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往往陷入“题海战术”之中,其实也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高,不能正确处理有关题目的信息,不能从习题的解答中进行复习巩固。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平时评讲习题时的“导”,因此教师在评讲习题是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要认真地想一想,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这道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除了这种解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法?这些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最恰当?如果时间允许,每做一道作业题,都坚持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多动脑筋,把题目钻研得深些,从表面上看题目做得少了,做得慢了,但实际上却是做得多了,做快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三、指导学生学会自测,深化自学过程
自学,不是自己阅读的书越多自学能力越强,自学的效果如何要通过自测来体现。笔者在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时,很多学生仅对自己的成绩不高的评价时认为自己的基础太差,而问及差在什么内容时,则无法回答。阶段复习时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复习巩固。因而笔者把要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印发给学生,由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逐个知识点分析自己的掌握情况,并要求学生学会自己编试题。“有时候是出题困难解题易‘而难在怎样想出题目来。”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有关内容,自己编制试卷,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出题情况进行审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辅导,并整理出一份测试卷让学生检测。这样一来,测验一次不仅仅是做一份试卷那么简单了,更能暴露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共同提高。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其所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