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妙在意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00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把握“意外”。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疑难处点拨启迪,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的“导”只是一种帮助,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探求,自行解决,而不是“全盘授予”,教师的“导”应是为学而设,从学生的学习中来,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力争“以学代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能真正归还给学生。
  如一位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分“感受圆的周长——探索获得圆周长的方法——引导并组织学生探究一般方法——练习运用”等环节进行。
  师: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圆形硬纸片,如果不能直接测量周长,大家有办法知道这两个圆的周长谁大吗?
  生:老师,我认为只要把这两个圆叠起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其他学生表示认同)。
  师:拿出一条粗棉线,其中一头有一重物,现在我捏住这一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异口同声):圆!
  师: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怎么知道呢?
  生1(过了一会儿,急切举手):我知道了,只要老师捏住一头,另一头放一支铅笔在大的纸上画一圈,再用前面测量的方法就可以知道周长了。
  师:你们看,这条线越长,周长呢?
  生1:周长就越长。
  生2:我猜想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倍数关系!
  可见,有时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我们非常意外,但是若教师始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根据学情勇敢地摒弃原有的教学路径,意外就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再以此为材料顺学而导,会构建更精彩的课堂。
  二、节外生枝,开发潜能
  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如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
  突然的一问,出乎意料之外,使我的教学过程突然中断,然而我转念一想,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展开交流。
  生1:第一个“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下把分数化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除此之外,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2:我有补充,或者是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
  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当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除此之外,如果有特定要求时,就按照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师:这几位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前一个“通常”是针对化分数为小数的方法而言的,后一个“通常”是针对保留几位小数而言的,两者各有不同的作用。
  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活动。
  三、随机应变、化解矛盾
  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师未预设的问题出现的机率增大了,需要教师有相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
  “一张纸是长方形,不是长方体。”“我觉得是长方体。”“不是长方体。”“是长方体。”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出现的画面。课刚开始,教室里已经为”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吵得不可开交了。教师心里可急了:”才刚开始上课啊,再这样讨论下去,这节课还上不上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正当一筹莫展时,隐约听到下面有两个学生在小声嘀咕:“一张纸那么薄,怎么会是长方体呢?如果是长方体,就应该有厚度。”“谁说纸没有厚度,它只不过很薄很薄,我也觉得它是长方体。”刚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放多了当然会厚起来,但一张就不是。”“如果一张没有厚度,两张也没有厚度,三张也没有,那放无数张都没有厚度了。”正方观点一出,马上有人叫好。反方这才不得不败下阵来。学生之所以会小声嘀咕,源于自己的某些模糊的想法,不敢大声地表露。这时教师不应该置学生的想法于不顾,应稍作停留,也许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会给课堂带来“峰回路转”的精彩,带来意外的惊喜。
  四、尊重学生,辨证处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方法往往来自以往的生活体验,但是又可能是教师所没有体验或者不去关注的,这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用心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方法的来龙去脉,恰当地进行即时处理。某位教师在一节应用题课到尾声的时候,出示了一道题:船上有26只山羊,19只绵羊。问船长几岁?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一些举手了,第一个学生发言:“我觉得这样列式:26 19=45,船长45岁。”发言完毕,一些学生纷纷附和,但是还有很多学生一直在疑惑着,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道题没有办法做,并且说了理由。学生听后,原先认为是45岁的学生都认可了此题没法做。但是,就在此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认为45是有道理的,我想船长买了26只山羊和19只绵羊,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45岁的生日。”听课教师看到的是呆住了的教师,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教师。学生的发言确实令人相当意外,出乎所有听课教师和执教者的预料。教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下课铃声结束了尴尬的场面。怎么处理这个教学意外?笔者认为,处理这样的意外,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因为他的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要鼓励学生说明想法;其次,要从数学思考和人文思考两个不同的角度辨证处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作出相应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创新思维养成习惯  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要遇到学生的错误。大多数教师为学生的错误而烦恼,特别是批改作业遇到错误率高的时候,更是火冒三丈,却又束手无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学生的出错而困惑。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 2=5
现在广为流行的图包括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及图表。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是都具有使知识可视化的性质,将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变成图形图像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信息加工学理论,图解方式可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加速思维的发展。运用图进行教学,学生手、眼、脑等不同的感官系统的运用,加强了知识表征的多元化以及各种知识表征之间的联系,促成了比较精细复杂、较深
高中化学教学着重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有:观察力、实验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教育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那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作一番探讨。  一、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提高求异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
【摘要】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在农村地区实施存在明显的适切性差现象。本文选取新课标高中地理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教材“活动”栏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结果显示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有明显的农村不适切性问题。笔者从教材观转变、教材编制者、地理教师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四个角度对提高地理教材的农村适切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理教材;农村;适切性  一、新课标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统计分析  1.“活动”栏目
功能关系是重要的,它贯穿于整个物理学。教纲考纲中涉及到功能关系的要求,一般均为Ⅱ类(理解掌握应用)层次。每年涉及的内容题目约占了10﹪—20﹪。有时高考中较难的题目,也往往出现在这一类问题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一线——尤其高三毕业班的师生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搞好功能关系的复习备考工作呢?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笔者通过学习、实践,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主动提问是求知的开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好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或许我们经常会抱怨学生怎么总是对讲过的、做过的甚至考过的题目仍然不会或出现同样的错误。课堂上,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虽然大部分同学都举手抢答,但当老师要求说清解题思路时,很多学生的思路会很混乱而不清晰。为什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丢就忘,一做就错”的现象呢?其实,课堂上学生主要通过感性进行学习,即使有少量的思考活动,也是在老师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引导下完成的,缺少独立
【摘 要】任意一个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这两个奇数,可以通过一个奇数加上一个偶数,另一个奇数减去这个偶数,可以得到两个奇素数。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正整数域﹑奇数﹑偶数﹑奇素数﹑命题﹑否命题﹑逆命题﹑真命题、 等价命题  参考文献:  张卿 妙趣横生的数学难题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D.希尔伯特 数学问题 数学史译文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陈景润 邵品琮 哥德巴赫猜想
人格魅力的影响是做班主任工作的最佳方式和最高境界。本文从三个方面现身说法,谈到了人格魅力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即以爱为出发点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征服学生,以科学的管理塑造学生。  人格魅力的影响是做班主任工作的最佳方式和最高境界,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最普通的道理,却是最难以做到的。我在自己的工作中也试着朝这个目标做了一点努力,感觉还真有些成效。  一、以爱为出发点感染学
【摘要】传统的初中科学习题教学往往是以学生做教师讲为主,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機械的练习,深陷在“题海”之中。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应该是枯燥的、简单的以及被动的听讲为主的学习形式,而应该是主动的、充满生命力的学习过程。”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身实践、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科学习题中的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