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把握“意外”。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疑难处点拨启迪,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的“导”只是一种帮助,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探求,自行解决,而不是“全盘授予”,教师的“导”应是为学而设,从学生的学习中来,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力争“以学代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能真正归还给学生。
如一位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分“感受圆的周长——探索获得圆周长的方法——引导并组织学生探究一般方法——练习运用”等环节进行。
师: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圆形硬纸片,如果不能直接测量周长,大家有办法知道这两个圆的周长谁大吗?
生:老师,我认为只要把这两个圆叠起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其他学生表示认同)。
师:拿出一条粗棉线,其中一头有一重物,现在我捏住这一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异口同声):圆!
师: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怎么知道呢?
生1(过了一会儿,急切举手):我知道了,只要老师捏住一头,另一头放一支铅笔在大的纸上画一圈,再用前面测量的方法就可以知道周长了。
师:你们看,这条线越长,周长呢?
生1:周长就越长。
生2:我猜想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倍数关系!
可见,有时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我们非常意外,但是若教师始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根据学情勇敢地摒弃原有的教学路径,意外就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再以此为材料顺学而导,会构建更精彩的课堂。
二、节外生枝,开发潜能
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如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
突然的一问,出乎意料之外,使我的教学过程突然中断,然而我转念一想,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展开交流。
生1:第一个“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下把分数化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除此之外,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2:我有补充,或者是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
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当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除此之外,如果有特定要求时,就按照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师:这几位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前一个“通常”是针对化分数为小数的方法而言的,后一个“通常”是针对保留几位小数而言的,两者各有不同的作用。
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活动。
三、随机应变、化解矛盾
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师未预设的问题出现的机率增大了,需要教师有相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
“一张纸是长方形,不是长方体。”“我觉得是长方体。”“不是长方体。”“是长方体。”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出现的画面。课刚开始,教室里已经为”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吵得不可开交了。教师心里可急了:”才刚开始上课啊,再这样讨论下去,这节课还上不上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正当一筹莫展时,隐约听到下面有两个学生在小声嘀咕:“一张纸那么薄,怎么会是长方体呢?如果是长方体,就应该有厚度。”“谁说纸没有厚度,它只不过很薄很薄,我也觉得它是长方体。”刚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放多了当然会厚起来,但一张就不是。”“如果一张没有厚度,两张也没有厚度,三张也没有,那放无数张都没有厚度了。”正方观点一出,马上有人叫好。反方这才不得不败下阵来。学生之所以会小声嘀咕,源于自己的某些模糊的想法,不敢大声地表露。这时教师不应该置学生的想法于不顾,应稍作停留,也许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会给课堂带来“峰回路转”的精彩,带来意外的惊喜。
四、尊重学生,辨证处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方法往往来自以往的生活体验,但是又可能是教师所没有体验或者不去关注的,这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用心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方法的来龙去脉,恰当地进行即时处理。某位教师在一节应用题课到尾声的时候,出示了一道题:船上有26只山羊,19只绵羊。问船长几岁?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一些举手了,第一个学生发言:“我觉得这样列式:26 19=45,船长45岁。”发言完毕,一些学生纷纷附和,但是还有很多学生一直在疑惑着,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道题没有办法做,并且说了理由。学生听后,原先认为是45岁的学生都认可了此题没法做。但是,就在此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认为45是有道理的,我想船长买了26只山羊和19只绵羊,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45岁的生日。”听课教师看到的是呆住了的教师,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教师。学生的发言确实令人相当意外,出乎所有听课教师和执教者的预料。教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下课铃声结束了尴尬的场面。怎么处理这个教学意外?笔者认为,处理这样的意外,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因为他的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要鼓励学生说明想法;其次,要从数学思考和人文思考两个不同的角度辨证处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作出相应变化。
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把握“意外”。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疑难处点拨启迪,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的“导”只是一种帮助,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探求,自行解决,而不是“全盘授予”,教师的“导”应是为学而设,从学生的学习中来,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力争“以学代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能真正归还给学生。
如一位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分“感受圆的周长——探索获得圆周长的方法——引导并组织学生探究一般方法——练习运用”等环节进行。
师: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圆形硬纸片,如果不能直接测量周长,大家有办法知道这两个圆的周长谁大吗?
生:老师,我认为只要把这两个圆叠起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其他学生表示认同)。
师:拿出一条粗棉线,其中一头有一重物,现在我捏住这一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异口同声):圆!
师: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怎么知道呢?
生1(过了一会儿,急切举手):我知道了,只要老师捏住一头,另一头放一支铅笔在大的纸上画一圈,再用前面测量的方法就可以知道周长了。
师:你们看,这条线越长,周长呢?
生1:周长就越长。
生2:我猜想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倍数关系!
可见,有时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我们非常意外,但是若教师始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根据学情勇敢地摒弃原有的教学路径,意外就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再以此为材料顺学而导,会构建更精彩的课堂。
二、节外生枝,开发潜能
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如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
突然的一问,出乎意料之外,使我的教学过程突然中断,然而我转念一想,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展开交流。
生1:第一个“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下把分数化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除此之外,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2:我有补充,或者是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
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当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除此之外,如果有特定要求时,就按照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师:这几位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前一个“通常”是针对化分数为小数的方法而言的,后一个“通常”是针对保留几位小数而言的,两者各有不同的作用。
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活动。
三、随机应变、化解矛盾
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师未预设的问题出现的机率增大了,需要教师有相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
“一张纸是长方形,不是长方体。”“我觉得是长方体。”“不是长方体。”“是长方体。”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出现的画面。课刚开始,教室里已经为”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吵得不可开交了。教师心里可急了:”才刚开始上课啊,再这样讨论下去,这节课还上不上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正当一筹莫展时,隐约听到下面有两个学生在小声嘀咕:“一张纸那么薄,怎么会是长方体呢?如果是长方体,就应该有厚度。”“谁说纸没有厚度,它只不过很薄很薄,我也觉得它是长方体。”刚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放多了当然会厚起来,但一张就不是。”“如果一张没有厚度,两张也没有厚度,三张也没有,那放无数张都没有厚度了。”正方观点一出,马上有人叫好。反方这才不得不败下阵来。学生之所以会小声嘀咕,源于自己的某些模糊的想法,不敢大声地表露。这时教师不应该置学生的想法于不顾,应稍作停留,也许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会给课堂带来“峰回路转”的精彩,带来意外的惊喜。
四、尊重学生,辨证处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方法往往来自以往的生活体验,但是又可能是教师所没有体验或者不去关注的,这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用心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方法的来龙去脉,恰当地进行即时处理。某位教师在一节应用题课到尾声的时候,出示了一道题:船上有26只山羊,19只绵羊。问船长几岁?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一些举手了,第一个学生发言:“我觉得这样列式:26 19=45,船长45岁。”发言完毕,一些学生纷纷附和,但是还有很多学生一直在疑惑着,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道题没有办法做,并且说了理由。学生听后,原先认为是45岁的学生都认可了此题没法做。但是,就在此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认为45是有道理的,我想船长买了26只山羊和19只绵羊,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45岁的生日。”听课教师看到的是呆住了的教师,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教师。学生的发言确实令人相当意外,出乎所有听课教师和执教者的预料。教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下课铃声结束了尴尬的场面。怎么处理这个教学意外?笔者认为,处理这样的意外,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因为他的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要鼓励学生说明想法;其次,要从数学思考和人文思考两个不同的角度辨证处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作出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