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转变。气象服务作为传统公共服务行业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气象服务必须顺应在新互联网时代用户第一、追求个性化服务的原则,这就势必会使得气象服务走向商业化,走向针对不同用户的“私人定制”。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以及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服务的商品性大势所趋,气象服务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无偿免费的公益性服务逐步向有偿收费的“私人定制”商业性服务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气象经济;新互联网时代;气象服务;商业化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腾讯集团总裁马化腾说:“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不再吃香。”
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与气象服务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首先,天时,互联网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让每个从业者得以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符合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其次是地利,通讯成本的下降、带宽的增加,让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它像水和电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而气象服务和水、电一样,为每个人所必须。最后是人和,接触成本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使得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网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二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气象服务的群体既是网民又是现实生活种的人群。所以,在这个新时代,气象服务应该更崇尚的是“天空法则”,所谓“天高任鸟飞”,也就是说要用于尝试、创新,面对新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开辟新的服务模式,在某些领域要进行商业模式运营,打造“私人定制”的用户体验机制。
1.国外气象服务发展概况
人们常听说农业“靠天吃饭”,干旱、暴雨气候不利于作物生长,市场价格随之就会发生波动。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其撰写的《气候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天气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诸如航空、航海、商业零售、快递物流业、建筑业等,都对天气颇为敏感。施瓦茨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菲律宾的纳卯市的一场大雨,除了让户外作业无法进行之外,沿着山坡出现的溪流还会冲走所经之路的所有东西。而饭店周围会因为积水,让旅客遭受到种种不便。如果这场大雨下在德国的科隆市,情况就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会拥入商店、咖啡厅和百货公司,一边躲雨,一边在这些地方消费。按照施瓦茨的理论,如果天气变化前,企业预先掌握“天机”,进而趋利避害,可能钱途光明。依靠气象服务掌握“天机”这一过程产生的效益,学名就叫气象服务效益,简称气象经济,包括减少灾害损失和增加经济效益。
在国外,气象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条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的比为1:98,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上每投入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1977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颁发了关于产业气象学的指令,要求所属各单位支持私营气象公司开展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1980年美国政府对公—私气象信息服务的界限进行明确划分,形成公—私合作的气象信息服务体制。自此,美国私营气象公司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发展迅速。私营气象公司可以从国家气象部门无偿获得一般气象信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加工、处理,与媒体合作并向航空部门、船舶运输业、电力部门等领域提供各类气象服务。著名的私营气象公司有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GWS)、美国全球天气服务公司(ACCU)、美国天气频道公司(Weather Channel)、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RMS)和夏顿(Alden)电子公司等。
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1954年,至1996年,18家民间气象服务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20亿日元。截至1998年1月,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其中最具规模的是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I)。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0年的美国海洋气象服务公司驻日本分公司,1986年正式与母公司分离,主要业务包括媒体气象服务和防灾气象服务,并在多领域开展气象信息咨询服务。至2000年4月,WNI占有了日本50%无线电视频道,近90%有线电视频道天气预报制作市场,公司资本金已扩展到11亿日元,日本国内公司有职员380名,年营业额超过70亿日元。近年来业务范围从日本本土逐渐发展到海外,在我国上海、香港设立了办事处,开展气象咨询、气象导航和信息系统服务。
2.我国气象服务“私人定制”的困难
在我国,长期以来,气象服务一直被视为完全的公共物品,且以免费形式提供给政府机关、社会公众及国民经济各专业部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象科学的进步,气象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逐渐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重视,一方面人们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气象探测、分析、通信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新型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定制成为可能,气象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除了为政府机关在灾害防御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公众在安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信息保障等传统功能之外,随着部分私人经济部门和社会成员一些个性化需求的产生,气象服务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和个别化职能,单一的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已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气象服务并非完全或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有可能表现为准公共物品,部分气象服务甚至具有私人物品的特质,也就是说,气象服务可以“私人定制”。
但在现阶段,气象服务的“私人定制”尚且存在一些困难,气象经济的意义和影响还没有被人们广泛意识到。
例如,大多数企业普遍认为公共气象信息已经足够,没有通过掌握更精细化气象产品来拓展商机的意识。但对一些商家来说,仅知道未来7天的天气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有的需要中长期的专业性天气服务,有的则需要适时的天气信息,还有的需要历史天气资料分析。一位想种木耳的农民,想要过去两年所有的天气资料做分析。由于种木耳对温度要求很高,这位市民想了解大庆的气温是否适合培育木耳,所以他才来到气象局查找相关资料。当他了解到“订制”气象服务需要费用时,这位市民犹豫后转身离去。市民习惯于免费获取气象信息,还没有形成接受有偿气象信息服务的概念。在我国,还有些气象经济意识薄弱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户外营销活动负责人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停留在风霜雨雪上。他们顶多提前一周根据公共气象预报了解天气趋势,然后做两手准备。“备冬季轮胎,就像赌博,押对了就赢了。”一位汽车修理厂老板的话反映出了商家对气象经济的认识。 3.“私人定制”的商业气象服务顺应时代需求
世界各国的气候经济学家早就对天气变化与经济活动关系做过研究。日本学者研究表明,气温达到20℃时,啤酒迎来真正的销售旺季,气温每上升1℃,大瓶装啤酒的销售额度就会成几何式增长;气温升至24℃,泳装开始走俏;超过30℃,冰淇淋因为不解渴而销量下降,饮料会大卖。试想如果你是饮料销售商,熟知气温与人们供需的关系,会不会如获至宝,及时对销售品类进行调整呢?
德国经济观察家在谈及天气对服装业的影响时,列举过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如果德国的夏天变得比较温暖,每10个德国人中就有1个人会比去年多买1件T恤衫,如此一来,总共就多卖出800多万件;这样一来到了冬天,毛衣的销售量会减少。当然,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天气情况和不同的消费习惯,最终天气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这个数据说明,人们的行为会受天气影响而产生改变,这些共同行为的改变对整体影响是非常可观的。这些例子会给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气候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时,通过“私人定制”气象服务,企业要及时做出反应,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测,准备相应的对策,将会是明智之举甚至是生存之道。
中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每年至少在经济社会中产生了3328亿元效用;投入产出的效益可达1∶69。如果商家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够避免损失,而且还可以在竞争中获取一定的优势。 拿羽绒服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来说,根据当年冬季气温预测,就可以对生产和销售进行适当调节,在11月、12月平均气温略高时,推出薄款、短款、时装款,而在随后气温低于常年的2014年1月和2月,推出专业保暖羽绒服。1997年,北方出现酷暑天气,空调、电扇等纳凉电器销售空前高涨,很多品牌的空调断档脱销,为此,不少企业大呼“人算不如天算”,更有明白人说是因为漠视了对气象信息的利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而海尔集团根据年初从国家气候中心获得的天气趋势预报,扩大空调生产及销售规模,在北京曾达到日销售千台的销售纪录,厂家自然获利颇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今,许多发达国家的气象信息服务不仅日趋多元,还逐渐形成了产业,并衍生出了“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等跟气象有关的经济指标。另外,有营销专家推算出了一个有趣的数据,流通类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因为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气温相差1摄氏度或降水量增减1毫米,反映到商场的客流和销量都会有明显变化。气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订制”专业气象服务。比如针对农业、交通、建筑行业、服装生产销售、供暖行业的气象服务等。
不过,由于许多企业对气象经济认识不足,对有偿气象服务不了解,如何将有偿气象服务的“多云”状态“转晴”?这不仅需要企业对天气影响经济的认识和思维意识的转变,更需要气象部门服务和宣传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孔玉寿,章东华.现代天气预报技术(第2版).气象出版社,2005.
[2]张海东,白光弼,谭晶,高兴龙,周韶雄.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现状及经营模式研究.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经济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07.
[3]田静.国外商业气象服务业概况.甘肃气象,2001(3).
【关键词】气象经济;新互联网时代;气象服务;商业化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腾讯集团总裁马化腾说:“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不再吃香。”
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与气象服务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首先,天时,互联网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让每个从业者得以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符合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其次是地利,通讯成本的下降、带宽的增加,让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它像水和电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而气象服务和水、电一样,为每个人所必须。最后是人和,接触成本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使得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网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二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气象服务的群体既是网民又是现实生活种的人群。所以,在这个新时代,气象服务应该更崇尚的是“天空法则”,所谓“天高任鸟飞”,也就是说要用于尝试、创新,面对新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开辟新的服务模式,在某些领域要进行商业模式运营,打造“私人定制”的用户体验机制。
1.国外气象服务发展概况
人们常听说农业“靠天吃饭”,干旱、暴雨气候不利于作物生长,市场价格随之就会发生波动。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其撰写的《气候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天气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诸如航空、航海、商业零售、快递物流业、建筑业等,都对天气颇为敏感。施瓦茨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菲律宾的纳卯市的一场大雨,除了让户外作业无法进行之外,沿着山坡出现的溪流还会冲走所经之路的所有东西。而饭店周围会因为积水,让旅客遭受到种种不便。如果这场大雨下在德国的科隆市,情况就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会拥入商店、咖啡厅和百货公司,一边躲雨,一边在这些地方消费。按照施瓦茨的理论,如果天气变化前,企业预先掌握“天机”,进而趋利避害,可能钱途光明。依靠气象服务掌握“天机”这一过程产生的效益,学名就叫气象服务效益,简称气象经济,包括减少灾害损失和增加经济效益。
在国外,气象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条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的比为1:98,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上每投入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1977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颁发了关于产业气象学的指令,要求所属各单位支持私营气象公司开展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1980年美国政府对公—私气象信息服务的界限进行明确划分,形成公—私合作的气象信息服务体制。自此,美国私营气象公司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发展迅速。私营气象公司可以从国家气象部门无偿获得一般气象信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加工、处理,与媒体合作并向航空部门、船舶运输业、电力部门等领域提供各类气象服务。著名的私营气象公司有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GWS)、美国全球天气服务公司(ACCU)、美国天气频道公司(Weather Channel)、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RMS)和夏顿(Alden)电子公司等。
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1954年,至1996年,18家民间气象服务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20亿日元。截至1998年1月,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其中最具规模的是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I)。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0年的美国海洋气象服务公司驻日本分公司,1986年正式与母公司分离,主要业务包括媒体气象服务和防灾气象服务,并在多领域开展气象信息咨询服务。至2000年4月,WNI占有了日本50%无线电视频道,近90%有线电视频道天气预报制作市场,公司资本金已扩展到11亿日元,日本国内公司有职员380名,年营业额超过70亿日元。近年来业务范围从日本本土逐渐发展到海外,在我国上海、香港设立了办事处,开展气象咨询、气象导航和信息系统服务。
2.我国气象服务“私人定制”的困难
在我国,长期以来,气象服务一直被视为完全的公共物品,且以免费形式提供给政府机关、社会公众及国民经济各专业部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象科学的进步,气象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逐渐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重视,一方面人们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气象探测、分析、通信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新型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定制成为可能,气象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除了为政府机关在灾害防御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公众在安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信息保障等传统功能之外,随着部分私人经济部门和社会成员一些个性化需求的产生,气象服务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和个别化职能,单一的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已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气象服务并非完全或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有可能表现为准公共物品,部分气象服务甚至具有私人物品的特质,也就是说,气象服务可以“私人定制”。
但在现阶段,气象服务的“私人定制”尚且存在一些困难,气象经济的意义和影响还没有被人们广泛意识到。
例如,大多数企业普遍认为公共气象信息已经足够,没有通过掌握更精细化气象产品来拓展商机的意识。但对一些商家来说,仅知道未来7天的天气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有的需要中长期的专业性天气服务,有的则需要适时的天气信息,还有的需要历史天气资料分析。一位想种木耳的农民,想要过去两年所有的天气资料做分析。由于种木耳对温度要求很高,这位市民想了解大庆的气温是否适合培育木耳,所以他才来到气象局查找相关资料。当他了解到“订制”气象服务需要费用时,这位市民犹豫后转身离去。市民习惯于免费获取气象信息,还没有形成接受有偿气象信息服务的概念。在我国,还有些气象经济意识薄弱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户外营销活动负责人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停留在风霜雨雪上。他们顶多提前一周根据公共气象预报了解天气趋势,然后做两手准备。“备冬季轮胎,就像赌博,押对了就赢了。”一位汽车修理厂老板的话反映出了商家对气象经济的认识。 3.“私人定制”的商业气象服务顺应时代需求
世界各国的气候经济学家早就对天气变化与经济活动关系做过研究。日本学者研究表明,气温达到20℃时,啤酒迎来真正的销售旺季,气温每上升1℃,大瓶装啤酒的销售额度就会成几何式增长;气温升至24℃,泳装开始走俏;超过30℃,冰淇淋因为不解渴而销量下降,饮料会大卖。试想如果你是饮料销售商,熟知气温与人们供需的关系,会不会如获至宝,及时对销售品类进行调整呢?
德国经济观察家在谈及天气对服装业的影响时,列举过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如果德国的夏天变得比较温暖,每10个德国人中就有1个人会比去年多买1件T恤衫,如此一来,总共就多卖出800多万件;这样一来到了冬天,毛衣的销售量会减少。当然,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天气情况和不同的消费习惯,最终天气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这个数据说明,人们的行为会受天气影响而产生改变,这些共同行为的改变对整体影响是非常可观的。这些例子会给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气候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时,通过“私人定制”气象服务,企业要及时做出反应,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测,准备相应的对策,将会是明智之举甚至是生存之道。
中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每年至少在经济社会中产生了3328亿元效用;投入产出的效益可达1∶69。如果商家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够避免损失,而且还可以在竞争中获取一定的优势。 拿羽绒服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来说,根据当年冬季气温预测,就可以对生产和销售进行适当调节,在11月、12月平均气温略高时,推出薄款、短款、时装款,而在随后气温低于常年的2014年1月和2月,推出专业保暖羽绒服。1997年,北方出现酷暑天气,空调、电扇等纳凉电器销售空前高涨,很多品牌的空调断档脱销,为此,不少企业大呼“人算不如天算”,更有明白人说是因为漠视了对气象信息的利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而海尔集团根据年初从国家气候中心获得的天气趋势预报,扩大空调生产及销售规模,在北京曾达到日销售千台的销售纪录,厂家自然获利颇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今,许多发达国家的气象信息服务不仅日趋多元,还逐渐形成了产业,并衍生出了“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等跟气象有关的经济指标。另外,有营销专家推算出了一个有趣的数据,流通类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因为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气温相差1摄氏度或降水量增减1毫米,反映到商场的客流和销量都会有明显变化。气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订制”专业气象服务。比如针对农业、交通、建筑行业、服装生产销售、供暖行业的气象服务等。
不过,由于许多企业对气象经济认识不足,对有偿气象服务不了解,如何将有偿气象服务的“多云”状态“转晴”?这不仅需要企业对天气影响经济的认识和思维意识的转变,更需要气象部门服务和宣传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孔玉寿,章东华.现代天气预报技术(第2版).气象出版社,2005.
[2]张海东,白光弼,谭晶,高兴龙,周韶雄.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现状及经营模式研究.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经济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07.
[3]田静.国外商业气象服务业概况.甘肃气象,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