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NiM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有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我国制造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对国家宏观经济框架、供给侧结构改革及制度设计转型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文化和经济因素,高职院校培育体系存在“唯技术论”等现实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长期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难以入脑入心,不能对大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产生实际效用。这不仅在短期内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存在消极影响,更不利于大学生和其所在行业的长效发展。而《求职实务》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媒介,是利用课程思政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路径,必须以此为基础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足。因此,本文将着重探究“工匠精神”在《求职实务》课程中培育的可行性路径,以期培养出既有扎实技术本领,又有职业精神的新时代工匠。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求职实务》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shifted from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not only technical skills,but also professional quality.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provid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macroeconomic framework,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system design transformation. However,due to cultural and economic factors,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echnicalism",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has long been formalized and superficial problems,which are difficult to enter the mind and heart,and cannot produce practical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not onl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mooth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hort term,but also goes agains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industries. As the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ob hunt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cultivate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and a feasible path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y mean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n this basis,we must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cultivating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feasible path of cultivating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course of job hunting practice,so as to cultivate a craftsman with solid technic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raftsman Spirit;Cultivation Path;Employment Practice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与此同时,从2016年到2017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工匠精神。其中2016年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指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可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我国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是社会价值和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需求,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举措。
  一、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之一,是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主要表现形式即为高等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通过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工匠精神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作为德育和精神教育中的一部分,“工匠精神”是对一种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的描述。“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培育主要来源于潜移默化的课程教育,因此,一方面需要再实训课程中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养的认知。另一方面,要从相应的德育课程,即《求职实务》中加强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灌输和培养。
  (四)《求职实务》
  《求职实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的课程。其主要的任务是提供择业方面的职业评测,进行从业方面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培训等等。由此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力。
  二、高职院校以《求职实务》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和输出地,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促进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的统一结合,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的质变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高职教育中,不能仅仅依赖于技术理性,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维度。反而要将“工匠精神”深入到培养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从学校的日常课程和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技术性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不仅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市场规则,更是明确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生存发展的必要设置。
  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常常只重视技术的培养,变成了“唯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氛围。存在对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缺乏对职业精神教育的培养。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性,认为高职学院的学生只需要实现就业的最终目标,对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课程指导,明显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此外,即便学生顺利就业,但仍不乏学生因为缺乏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而被工作单位辞退的事例。可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高职学院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求职实务》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而《求职实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德育课,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职业的概念和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课程途径。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有过半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近60%以上的学生对职业和职业精神的概念缺乏准确的理解。
  基于以上背景信息,强化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建设对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都有重要作用,而课程体系最为德育培养最直接的手段应充分加以利用和重视。《求职实务》作为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手段,应合理安排相应课程,潜移默化的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全面统筹以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
  三、《求职实务》培育路径创新
  (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三全育人
  《求职实务》绝不是课程思政的孤岛,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起点,更多的是为德育提供基石,让其他课程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解决问题。而三全育人是推动实施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理念,是面对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势而提出的实践指导。注重顶层设计,就是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强化“一盘棋”的全局意识,在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工匠精神内得以浸染,让德育能真正的入心入脑。具体的,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的试点改革,对“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深入实践,对课后效果的长效追踪机制的建设,以保障课程思政的有序进行。此外,可开展学生及教师座谈会,以面对面的形式,以推动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搭建对话的桥梁,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丰富《求职实务》的课程内容,并完善现有的课程思政模式。
  (二)学习与实践并重,突出“大国工匠”精神
  除了在理论输入中加强创新,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更要看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到企业实地走访,观察行业模范工作,定期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践行“大国工匠”品质的主动性。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长期性的实践教育,并将实践成果和过程性道德品行与课程成绩挂钩。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变化特点的同时,挖掘其在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的潜力。
  此外,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思政教育,要对工匠精神在课程中进行明确的界定,梳理课程中的人文元素,挑选联系最紧密的内容,保障教育的精准度。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更不能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割裂开来,必须将两者融合。在显性和隐形两个维度保障“工匠精神”培育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高国希,叶方兴.自然科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路[N].光明日报,2018-06-11,第11版
  [2]  董刚.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3]  陶红,张玮桐“.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策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9(4):53-57.
  [4]  朱永坤 . 工匠精神:提出动因、构成要素及培育策略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3-141.
  [5]  邓宏宝.培育工匠精神,职业院校何为[N].中国教育报,2019-1-29(4).
  [6]  赖晓华 . 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量化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4):27-2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舞台音响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提升舞台音响效果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舞台音响;艺术效果  一、艺术表现和舞台音响之间的关系  传统模式下,舞台音响起到的是辅助表演者声音传递到观看者处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逐渐提升,舞台音响起到的作用已经日益多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为表演者的表演增色,带动观赏者尽快地进入到故事情节,进而让故事的情感思想和主要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学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为个人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国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提供保障。因此马克思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的课程实施出现了些许认识的偏差,本文将从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程发展现状揭示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让马克思主义课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期刊
摘 要:习近平高校党建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要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这一根本原则,明确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紧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关键环节,抓好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这一重要保障。  关键词:习近平;高校党建;启示
期刊
摘 要:在危机时期进行谈判以取得成功结果所需的领导技能尤其重要。谈判技巧和谈判能力对于商业管理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因为通过实践谈判技巧培养出来的技能能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有效的沟通技巧。本文重点讨论了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来领导有效的谈判过程。  关键词:领导技巧;冲突;谈判  无论是在我们的商业工作环境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谈判都无处不在。如何能让自己在谈判中处于优势?如何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合理化?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作为新兴传媒方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学习欲的成长阶段,更易接受新事物,而作为辅导高校学子健康成长的共青团组织,更要与时俱进,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地渗透到年轻人心中。在新媒体时代下,共青团组织应迅速找到符合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方案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工作创新  共青团组织是由共产党指
期刊
摘 要:为了培养“一线工程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本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认识实习为例,从认识实习内容、考核方式、组织方式探讨了认识实习体系教学现状,并对如何提高认识实习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认识实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认识实习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应用类本科院校而言,它是重中之重,因为针对于需要培养“一线工程师”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来讲,实践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已经进行了多番有益探索和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需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  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拓展和延伸,实践教學在思政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基于实践教学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固有难度,尽管各高校思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为此,本文结合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以及意义,针对其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具体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便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
期刊
摘 要:大思政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的现实要求。树立大思政理念、融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破解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教学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高职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ZDX227)阶段性成果  一、大思政的内涵与本质  1、大思政的源起与发展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转变与体育课的转变进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强身健体的观念转变为多元化、人文化的理念。当前大部分的体育课教学单一,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将从大学生需求入手,提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体育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与教学理念中以人文主义价值观为主,大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