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发布,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这是国务院继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后,又一具体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日益完善和深化的进程。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北京近期几次大暴雨致交通瘫痪;四川万源遭遇暴雨致1.8万人转移;东部沿海的强台风“梅花”肆虐……诸如此类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普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亟需科学共同体专家站出来,向公众阐释这些事件背后的科学内涵。
8月29日,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7期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次活动以“极端天气”为主题,围绕公众普遍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邀请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天气分析与预报专家杨贵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两位专家,与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30余位记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本期活动由与CCTV1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冯殊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卓培荣共同主持。
专家介绍:
杨贵名
男,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人,195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理学学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第六届全国台风及海洋气象专家组专家、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天气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第七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气分析与预报专家,长期从事天气分析与预报业务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
徐 影
女,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近五年来,一直从事过去气候变化的归因检测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业务和科研,包括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进行太阳活动、火山爆发、温室气体浓度等不同自然和人类活动强迫下的过去1000年历史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并与各种不同来源的历史重建数据进行比较,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作为气象局专家多次参与国家级气候变化相关计划的编写。
徐影研究员说,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国家领导人“逢会必议,每访必谈”,比如说G20峰会、G8峰会和G8首脑会等等,中欧、中美、中日、中澳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的首脑峰会上,对气候变化问题都谈了很多。在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119个国家元首、194个缔约国、观察员国等参加了这个会议。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态发生变化。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明显。比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极端天气事件等等,这都属于气候变化。
近100年来,北极平均温度以两倍于全球平均速率的速度升高,1978年以来北极面积海冰面积平均每10年减少7.4%;1970年以来,全球已经发生了约7000次灾害,至少造成2万亿美元的损失和250万人员的死亡;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约0.09米;近20年来,我国区域性干旱加剧,华北地区有8年发生干旱。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徐影研究员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表,向媒体记者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徐影介绍说,现在全球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冰川显著退缩,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类健康、人居、工业、旅游、保险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徐影建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加强气候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和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关于什么是极端天气,杨贵名在发言中指出,极端天气和异常天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极端”是超过了正常状态下的最高或者最低状态,异常则是不应该发生的状况。举例来说,夏天下很大的雪,北方冬天下很大的雨,这些情况就是异常的。而所谓“极端”就是夏天应该下的暴雨非常强,冬天下的雪非常大,这种情况称“极端”。杨贵名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但是增多到什么程度,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某一年突然就增多了。
对于极端天气事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是否有增加,杨贵名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关于极端天气是否增加了,有这么几点可以提供参考:第一,最近几年来增加了很多观测站,以前全国大概是2400个观测站,现在有3万多个,密度增加了很多。以前只有2400多个站统计出来的,现在按照3万多个站统计出来的,这两个没有可比性,所以说百分之百绝对增加了。第二,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发达的媒体,现在新闻媒体很发达了,任何事情都透明化、公开化,就觉得极端天气事件多了。所以不能笼统地谈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了。具体说,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来讲,说增加是可以理解的。
谈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问题,杨贵名认为,评价预报准确率,不同精度下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标准的、统一的精度下评价才有意义。最近一二十年,我们国家发展自动气象观测站,在自动气象观测站建立之前,全国每个县只有一个气象站,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站点比较稠密,十多公里一个,经济条件差的,三十公里、五十公里一个。要增加预报的准确性,就要做到每个乡镇都要有观测站,不光是要有自动观测站,能观测到天气,还要做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靠全社会的支持,各个部门支持才能把预报做好,首先从监测上要有足够的监测手段,不能留有死角。同时,把预测信息发送给社会公众,要靠通讯部门、交通部门,所以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其实这些极端天气背后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抓住这些科学道理,了解极端天气背后的原理。我们要以科普的方式告诉公众,其实极端天气并不可怕。”正如主持人冯殊所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将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借助媒体的平台,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家了解公众需求,正是“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的重要目标。此项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承办,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科协网、中国数字科技馆协办,中国科协网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北京近期几次大暴雨致交通瘫痪;四川万源遭遇暴雨致1.8万人转移;东部沿海的强台风“梅花”肆虐……诸如此类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普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亟需科学共同体专家站出来,向公众阐释这些事件背后的科学内涵。
8月29日,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7期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次活动以“极端天气”为主题,围绕公众普遍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邀请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天气分析与预报专家杨贵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两位专家,与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30余位记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本期活动由与CCTV1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冯殊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卓培荣共同主持。
专家介绍:
杨贵名
男,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人,195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理学学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第六届全国台风及海洋气象专家组专家、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天气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第七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气分析与预报专家,长期从事天气分析与预报业务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
徐 影
女,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近五年来,一直从事过去气候变化的归因检测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业务和科研,包括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进行太阳活动、火山爆发、温室气体浓度等不同自然和人类活动强迫下的过去1000年历史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并与各种不同来源的历史重建数据进行比较,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作为气象局专家多次参与国家级气候变化相关计划的编写。
徐影研究员说,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国家领导人“逢会必议,每访必谈”,比如说G20峰会、G8峰会和G8首脑会等等,中欧、中美、中日、中澳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的首脑峰会上,对气候变化问题都谈了很多。在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119个国家元首、194个缔约国、观察员国等参加了这个会议。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态发生变化。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明显。比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极端天气事件等等,这都属于气候变化。
近100年来,北极平均温度以两倍于全球平均速率的速度升高,1978年以来北极面积海冰面积平均每10年减少7.4%;1970年以来,全球已经发生了约7000次灾害,至少造成2万亿美元的损失和250万人员的死亡;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约0.09米;近20年来,我国区域性干旱加剧,华北地区有8年发生干旱。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徐影研究员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表,向媒体记者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徐影介绍说,现在全球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冰川显著退缩,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类健康、人居、工业、旅游、保险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徐影建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加强气候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和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关于什么是极端天气,杨贵名在发言中指出,极端天气和异常天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极端”是超过了正常状态下的最高或者最低状态,异常则是不应该发生的状况。举例来说,夏天下很大的雪,北方冬天下很大的雨,这些情况就是异常的。而所谓“极端”就是夏天应该下的暴雨非常强,冬天下的雪非常大,这种情况称“极端”。杨贵名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但是增多到什么程度,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某一年突然就增多了。
对于极端天气事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是否有增加,杨贵名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关于极端天气是否增加了,有这么几点可以提供参考:第一,最近几年来增加了很多观测站,以前全国大概是2400个观测站,现在有3万多个,密度增加了很多。以前只有2400多个站统计出来的,现在按照3万多个站统计出来的,这两个没有可比性,所以说百分之百绝对增加了。第二,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发达的媒体,现在新闻媒体很发达了,任何事情都透明化、公开化,就觉得极端天气事件多了。所以不能笼统地谈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了。具体说,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来讲,说增加是可以理解的。
谈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问题,杨贵名认为,评价预报准确率,不同精度下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标准的、统一的精度下评价才有意义。最近一二十年,我们国家发展自动气象观测站,在自动气象观测站建立之前,全国每个县只有一个气象站,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站点比较稠密,十多公里一个,经济条件差的,三十公里、五十公里一个。要增加预报的准确性,就要做到每个乡镇都要有观测站,不光是要有自动观测站,能观测到天气,还要做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靠全社会的支持,各个部门支持才能把预报做好,首先从监测上要有足够的监测手段,不能留有死角。同时,把预测信息发送给社会公众,要靠通讯部门、交通部门,所以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其实这些极端天气背后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抓住这些科学道理,了解极端天气背后的原理。我们要以科普的方式告诉公众,其实极端天气并不可怕。”正如主持人冯殊所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将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借助媒体的平台,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家了解公众需求,正是“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的重要目标。此项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承办,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科协网、中国数字科技馆协办,中国科协网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