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围城”里的人间烟火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是张爱玲笔下华丽摩登的悲情之城,也是王家卫电影里纸醉金迷的梦幻之城。而现实中的香港,还是一座被高耸入云的钢筋水泥包围得透不进光、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喘不过气的建筑森林。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排名第四的地区,约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740万人口。寸土寸金的香港,房价高到让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并且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不仅买不了房,租也很困难。
  公共屋邨[cūn]是香港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公屋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以较低价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
  关于公屋的起源,还得从60多年前的一场大火说起。1953年的石硖尾大火导致5万多灾民无家可归,为了安置这批灾民,政府开始建造廉租大樓,而这也成为香港公共房屋发展的序幕。如今香港共有1/3的居民居住在各个公共屋邨里,公屋成为老一辈和新一代的共同回忆,承载着大多数平常港人的人间烟火和对新生活盼望。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早期公屋的设计多次作出新尝试,因而产生不少具有启蒙性质的新颖建筑。今天就来看看那些香港早期的特色公屋,感受老一代港人的居住环境。
  彩虹邨
  彩虹邨,为香港最早期兴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九龙黄大仙区。彩虹邨于1962年开始建成,而它的前身只是一片农地。由于这里背靠狮子山与飞鹅山,面对维多利亚港湾,每逢雨后,由维港海面折射出来的虹光,就会悬挂在这片地方,故取名为彩虹。作为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彩虹邨采用旧长型设计,长排的形状恍如一道墙,横卧在大地之上。虽然如此,却也是张画布,承载着缤纷的彩虹色与万家灯火。彩虹邨凭借其用红、橙、黄、绿、青、蓝、紫涂成彩虹色的外墙,把天地连接来的独特设计而获得首届香港建筑师学会银牌奖。
  拥有7400个单位共18600多人居住的彩虹邨一共有11座楼,分别以不同颜色命名,如白云楼,碧海楼,红萼楼,紫薇楼等,和应彩虹邨之名。而附近的道路也是跟颜色挂钩,如绿柳路,青杨路和橙花路等。彩虹邨最为人乐道的自拍圣地,就是在金华楼和丹凤楼之间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空地。在三面彩虹色大楼的包围下,与同样是七彩相间的篮球场,形成一个被鲜艳颜色拥抱的上镜空间。
  爱民邨
  于1974年开始入住的爱民邨,是九龙城区占地最大的屋邨,12座楼宇一共可供6300户居住。1975年,英女皇访港期间也来探访被誉为“九龙模范邨”的爱民邨,轰动一时。屋邨除了使用常见的旧长型设计,还同时让5座大楼采用较为罕见的双塔式设计。外表平凡的大楼里,却是令人震撼的井型造型。若从大楼的正下方往上看,层叠而上的楼层绝对能给你巨大的视觉冲击:被四面包围,空有一片天窗在上,楼下的人恍如井底之蛙,仿佛伸手可及的蓝天却遥不可及。若长时间站在这整齐而封闭的空间里,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压抑感。
  若登到楼上俯视楼下大堂,便能清楚看见大堂的井字设计,就像玩过三关的九宫格。每家每户都挤在这小小的高塔里,打开门就要面对邻里,个人隐私是个问题,而且这种密集的空间也让人喘不过气来。正因为这种漩涡似的设计,视觉上有着把人卷进去的魔力,导致不少悲剧发生,例如在2014年11月25日,爱民邨在3小时里连续发生3起跳楼自杀的悲剧。
  大坑励德邨
  位于湾仔区大坑的励德邨在1975年开始入住,一共有8座楼宇,共有2677个单位。由于靠近维多利亚港,大部分高层单位都能看到海港景色,可谓公共房屋中的“豪宅”。励德邨的名字取名于被誉为“公屋之父”的前港英政府工务司及香港房屋协会委员邬励德。而励德邨的三栋楼宇分别称为“励洁楼”、“德全楼”和“邨荣楼”,若取每个名字的第一个字,便是“励德邨”,而这种运用“藏头诗”的取名方式也是非常罕见。
  在8座大楼里,有4座大楼采用圆筒形设计,打破了当时的传统建筑理念,成为香港首个圆筒形设计的建筑,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圆筒形廉租房大楼”。由于其圆筒形设计,大楼的楼梯也设计成三角形,以符合大楼的结构。虽然与爱民邨相似,都是采用内天井的柱体设计,但励德邨的采光设计更为科学,每层楼梯都会把阳光透进,所以形成与爱民邨截然不同的风貌。若在里面仰视27层楼高的圆筒形大楼,一圈又一圈的楼层构成一道通往天上人间的道路,道路尽头的光芒令人温暖如春。
  但如今香港的公屋,就像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进来难,出去更难。公屋里的老一辈在里面耗尽了自己的梦想,与那些早期的公屋一同老去。而没有太多背景的新一代,只好拼命往上爬,盼望终有一天能触及那份光芒。然而,遥不可及的楼价和日益高涨的日常消费,就像不断延伸的迷宫,渐渐耗尽了一代、一代,或许又一代人的梦想。
其他文献
马来西亚吉里望一座逾90年私宅“南和別墅”,因未获业主同意无法列入文化遗产。这座建筑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及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创办人敦陈祯禄曾在此讨论争取国家独立。它是一座典型的旧时代私人豪宅,建筑具有浓郁的华人娘惹及欧洲特色。由于未获得业主的允许,目前州政府也无法对南和别墅进行修复和提升。
期刊
7月12日,电视剧《紅楼梦》(1987版)越南语译制研讨会在河内举办,本次会议由越南VTC数字电视台、中国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会议结束后,广西广播电视台将把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移交给越南VTC数字电视台,并在越南进行独家播出。50多年前,越南就有了《红楼梦》的译版。希望随着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这次的新翻译和说明版本将帮助观众忆起和记住剧中令人难忘的情节。
期刊
有别于游客云集的金边和暹粒,马德望宁静恬淡才是其主旋律。马德望不仅融汇着城市的现代化气息,还兼具着小城镇的淳朴氛围,身着袈裟的和尚手拿经书安然地行走在大街小巷,古老的寺庙点缀在河畔两岸的树林、山野,星罗棋布,夕阳下显露出静谧的模样。只消一眼就能知道人们喜欢用“迷人”一词来形容马德望,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相较于宏伟壮观的吴哥窟而言,马德望更像是一个暂作停留的驿站,《孤独星球》这样建议游览马德望
期刊
开一扇窗,望一片天,  房子是房子,世界是世界。  夕阳,明黄色的墙体,  百叶窗,长街道,小寺庙,  不经意间,窥见,高棉的法国风情。  暹粒的热闹繁华,马德望是没法比的。事实上,马德望在中国游客中并不出名,但在西方国家非常有名气,吸引了大批的西方游客前来。《孤独星球》形容其为“具有浓郁法式殖民地风情的宁静河畔小城”。这里拥有柬埔寨法国殖民时期保存最完好的精美建筑,泰式庙宇分布于小城各处,大城市
期刊
要说什么样的旅行方式最能打动自己,我想应该是大自然带给人的震撼,在大城市游走,可以尽享人类丰硕的文明成果;而在大自然冒险,是关于内心和自我认知的探索。  瓜拉雪兰莪是距离吉隆坡约一小时车程的渔村,这里的房屋比较老旧,民风非常淳朴,每家每户几乎都铺晾着晒太阳的鱼干,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南洋风情。因为靠海,这里的海鲜既新鲜又便宜,一定不能错过享受一顿海鲜大餐。除此之外,瓜拉雪兰莪还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
期刊
虽然马德望是柬埔寨的第二大城市,但很多人对其还是少有所闻。相比暹粒,来马德望的旅行者少之又少。那些专程前来的人,大都是为了坐一坐马德望的竹火车。  说到马德望的竹火车,还得从柬埔寨的铁路系统说起。  柬埔寨的铁路系统始于20世纪30年代,为的是能让货物在法属印度支那地區相对顺畅地流动。柬埔寨的稻米收割季节正好是干季,这意味着河湖的水位下降,船只很难将收获的稻米大规模运往其他地方。于是法国人修建了铁
期刊
说到西双版纳,几乎是无人不晓的。那清凉悠扬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盛况空前的泼水节,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曼春满佛寺,闻名遐迩让人神往的热带雨林,以及雨林中亚洲象的神秘栖息地……这些都是人们提到西双版纳时,马上浮现的对于这片土地的认识标签。  其实,作为西双版纳州的州府——景洪市,承载了许多人们对版纳的美好认知。这座与缅甸接壤,与老挝、泰国相邻的中国边境口岸城市,是北回归线上的迷人绿洲,有着所有热带
期刊
大约十几年前,偶尔会接到朋友从泰国打来的电话,凡是做企业当老板的一般都在芭提雅,文艺青年都在清迈。这些喝高后拨出的电话,最后总要提到,这个地方你们搞写作的,真的要来一趟。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直到年假,想不好去哪儿,有朋友说就去泰国吧,那儿刚实行落地签。  其实提议的朋友是抱有私心的,她有愿要还。在机场她告知此事时,大家都说要的,天上有神灵看着呢,为人处事得说话算话。这个事情马上提至泰国之行最重要的位
期刊
糖棕树作为柬埔寨的国树,不仅是街头巷尾的风景,还是当地人的“衣食父母”,因为它全身是宝。  在热带国家柬埔寨的旅游景点、街边巷口,总会看到小贩售卖的一种扁圆的、亮晶晶、水汪汪、晶莹剔透的水果,十分诱人,咬一口,不是很甜,但汁水丰富,柔滑爽口,这是雌糖棕树的果肉。成熟的糖棕果大小跟椰子差不多,紧密地成串生长,像长在树上的大圆茄子,果肉可以直接食用或拿来做甜点。  景区的纪念品店里都会有成块的用棕榈叶
期刊
马戏一词在中国,初见于汉代桓宽的《盐铁论·散不足》:“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专指驯马和马上技艺。发展至今,马戏与杂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常常在马戏团能够看到跳火圈、吊钢丝、射飞镖、空中飞人和黑暗魔术等一系列非常人能够学会的技艺,填满视线里的每一个角落缺口,观众则在金属的碰撞声和口哨声中不住讶异、赞叹、惊呼。  但在柬埔寨马德望,法尔马戏团却致力于将另一种形式的马戏呈献给天南海北的观众,没有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