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是张爱玲笔下华丽摩登的悲情之城,也是王家卫电影里纸醉金迷的梦幻之城。而现实中的香港,还是一座被高耸入云的钢筋水泥包围得透不进光、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喘不过气的建筑森林。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排名第四的地区,约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740万人口。寸土寸金的香港,房价高到让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并且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不仅买不了房,租也很困难。
公共屋邨[cūn]是香港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公屋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以较低价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
关于公屋的起源,还得从60多年前的一场大火说起。1953年的石硖尾大火导致5万多灾民无家可归,为了安置这批灾民,政府开始建造廉租大樓,而这也成为香港公共房屋发展的序幕。如今香港共有1/3的居民居住在各个公共屋邨里,公屋成为老一辈和新一代的共同回忆,承载着大多数平常港人的人间烟火和对新生活盼望。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早期公屋的设计多次作出新尝试,因而产生不少具有启蒙性质的新颖建筑。今天就来看看那些香港早期的特色公屋,感受老一代港人的居住环境。
彩虹邨
彩虹邨,为香港最早期兴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九龙黄大仙区。彩虹邨于1962年开始建成,而它的前身只是一片农地。由于这里背靠狮子山与飞鹅山,面对维多利亚港湾,每逢雨后,由维港海面折射出来的虹光,就会悬挂在这片地方,故取名为彩虹。作为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彩虹邨采用旧长型设计,长排的形状恍如一道墙,横卧在大地之上。虽然如此,却也是张画布,承载着缤纷的彩虹色与万家灯火。彩虹邨凭借其用红、橙、黄、绿、青、蓝、紫涂成彩虹色的外墙,把天地连接来的独特设计而获得首届香港建筑师学会银牌奖。
拥有7400个单位共18600多人居住的彩虹邨一共有11座楼,分别以不同颜色命名,如白云楼,碧海楼,红萼楼,紫薇楼等,和应彩虹邨之名。而附近的道路也是跟颜色挂钩,如绿柳路,青杨路和橙花路等。彩虹邨最为人乐道的自拍圣地,就是在金华楼和丹凤楼之间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空地。在三面彩虹色大楼的包围下,与同样是七彩相间的篮球场,形成一个被鲜艳颜色拥抱的上镜空间。
爱民邨
于1974年开始入住的爱民邨,是九龙城区占地最大的屋邨,12座楼宇一共可供6300户居住。1975年,英女皇访港期间也来探访被誉为“九龙模范邨”的爱民邨,轰动一时。屋邨除了使用常见的旧长型设计,还同时让5座大楼采用较为罕见的双塔式设计。外表平凡的大楼里,却是令人震撼的井型造型。若从大楼的正下方往上看,层叠而上的楼层绝对能给你巨大的视觉冲击:被四面包围,空有一片天窗在上,楼下的人恍如井底之蛙,仿佛伸手可及的蓝天却遥不可及。若长时间站在这整齐而封闭的空间里,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压抑感。
若登到楼上俯视楼下大堂,便能清楚看见大堂的井字设计,就像玩过三关的九宫格。每家每户都挤在这小小的高塔里,打开门就要面对邻里,个人隐私是个问题,而且这种密集的空间也让人喘不过气来。正因为这种漩涡似的设计,视觉上有着把人卷进去的魔力,导致不少悲剧发生,例如在2014年11月25日,爱民邨在3小时里连续发生3起跳楼自杀的悲剧。
大坑励德邨
位于湾仔区大坑的励德邨在1975年开始入住,一共有8座楼宇,共有2677个单位。由于靠近维多利亚港,大部分高层单位都能看到海港景色,可谓公共房屋中的“豪宅”。励德邨的名字取名于被誉为“公屋之父”的前港英政府工务司及香港房屋协会委员邬励德。而励德邨的三栋楼宇分别称为“励洁楼”、“德全楼”和“邨荣楼”,若取每个名字的第一个字,便是“励德邨”,而这种运用“藏头诗”的取名方式也是非常罕见。
在8座大楼里,有4座大楼采用圆筒形设计,打破了当时的传统建筑理念,成为香港首个圆筒形设计的建筑,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圆筒形廉租房大楼”。由于其圆筒形设计,大楼的楼梯也设计成三角形,以符合大楼的结构。虽然与爱民邨相似,都是采用内天井的柱体设计,但励德邨的采光设计更为科学,每层楼梯都会把阳光透进,所以形成与爱民邨截然不同的风貌。若在里面仰视27层楼高的圆筒形大楼,一圈又一圈的楼层构成一道通往天上人间的道路,道路尽头的光芒令人温暖如春。
但如今香港的公屋,就像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进来难,出去更难。公屋里的老一辈在里面耗尽了自己的梦想,与那些早期的公屋一同老去。而没有太多背景的新一代,只好拼命往上爬,盼望终有一天能触及那份光芒。然而,遥不可及的楼价和日益高涨的日常消费,就像不断延伸的迷宫,渐渐耗尽了一代、一代,或许又一代人的梦想。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排名第四的地区,约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740万人口。寸土寸金的香港,房价高到让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并且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不仅买不了房,租也很困难。
公共屋邨[cūn]是香港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公屋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以较低价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
关于公屋的起源,还得从60多年前的一场大火说起。1953年的石硖尾大火导致5万多灾民无家可归,为了安置这批灾民,政府开始建造廉租大樓,而这也成为香港公共房屋发展的序幕。如今香港共有1/3的居民居住在各个公共屋邨里,公屋成为老一辈和新一代的共同回忆,承载着大多数平常港人的人间烟火和对新生活盼望。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早期公屋的设计多次作出新尝试,因而产生不少具有启蒙性质的新颖建筑。今天就来看看那些香港早期的特色公屋,感受老一代港人的居住环境。
彩虹邨
彩虹邨,为香港最早期兴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九龙黄大仙区。彩虹邨于1962年开始建成,而它的前身只是一片农地。由于这里背靠狮子山与飞鹅山,面对维多利亚港湾,每逢雨后,由维港海面折射出来的虹光,就会悬挂在这片地方,故取名为彩虹。作为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彩虹邨采用旧长型设计,长排的形状恍如一道墙,横卧在大地之上。虽然如此,却也是张画布,承载着缤纷的彩虹色与万家灯火。彩虹邨凭借其用红、橙、黄、绿、青、蓝、紫涂成彩虹色的外墙,把天地连接来的独特设计而获得首届香港建筑师学会银牌奖。
拥有7400个单位共18600多人居住的彩虹邨一共有11座楼,分别以不同颜色命名,如白云楼,碧海楼,红萼楼,紫薇楼等,和应彩虹邨之名。而附近的道路也是跟颜色挂钩,如绿柳路,青杨路和橙花路等。彩虹邨最为人乐道的自拍圣地,就是在金华楼和丹凤楼之间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空地。在三面彩虹色大楼的包围下,与同样是七彩相间的篮球场,形成一个被鲜艳颜色拥抱的上镜空间。
爱民邨
于1974年开始入住的爱民邨,是九龙城区占地最大的屋邨,12座楼宇一共可供6300户居住。1975年,英女皇访港期间也来探访被誉为“九龙模范邨”的爱民邨,轰动一时。屋邨除了使用常见的旧长型设计,还同时让5座大楼采用较为罕见的双塔式设计。外表平凡的大楼里,却是令人震撼的井型造型。若从大楼的正下方往上看,层叠而上的楼层绝对能给你巨大的视觉冲击:被四面包围,空有一片天窗在上,楼下的人恍如井底之蛙,仿佛伸手可及的蓝天却遥不可及。若长时间站在这整齐而封闭的空间里,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压抑感。
若登到楼上俯视楼下大堂,便能清楚看见大堂的井字设计,就像玩过三关的九宫格。每家每户都挤在这小小的高塔里,打开门就要面对邻里,个人隐私是个问题,而且这种密集的空间也让人喘不过气来。正因为这种漩涡似的设计,视觉上有着把人卷进去的魔力,导致不少悲剧发生,例如在2014年11月25日,爱民邨在3小时里连续发生3起跳楼自杀的悲剧。
大坑励德邨
位于湾仔区大坑的励德邨在1975年开始入住,一共有8座楼宇,共有2677个单位。由于靠近维多利亚港,大部分高层单位都能看到海港景色,可谓公共房屋中的“豪宅”。励德邨的名字取名于被誉为“公屋之父”的前港英政府工务司及香港房屋协会委员邬励德。而励德邨的三栋楼宇分别称为“励洁楼”、“德全楼”和“邨荣楼”,若取每个名字的第一个字,便是“励德邨”,而这种运用“藏头诗”的取名方式也是非常罕见。
在8座大楼里,有4座大楼采用圆筒形设计,打破了当时的传统建筑理念,成为香港首个圆筒形设计的建筑,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圆筒形廉租房大楼”。由于其圆筒形设计,大楼的楼梯也设计成三角形,以符合大楼的结构。虽然与爱民邨相似,都是采用内天井的柱体设计,但励德邨的采光设计更为科学,每层楼梯都会把阳光透进,所以形成与爱民邨截然不同的风貌。若在里面仰视27层楼高的圆筒形大楼,一圈又一圈的楼层构成一道通往天上人间的道路,道路尽头的光芒令人温暖如春。
但如今香港的公屋,就像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进来难,出去更难。公屋里的老一辈在里面耗尽了自己的梦想,与那些早期的公屋一同老去。而没有太多背景的新一代,只好拼命往上爬,盼望终有一天能触及那份光芒。然而,遥不可及的楼价和日益高涨的日常消费,就像不断延伸的迷宫,渐渐耗尽了一代、一代,或许又一代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