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应对,也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福州大学从准确定位多元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各类人才培养方案、探寻开放式多元化育人模式、构建柔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地方高校;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点。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一定是多样的[1]。教育部2012年3月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指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应对,也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福州大学是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培养为主的学院,本科专业72个。作为福建省海西经济发展人才的摇篮,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
一、根据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准确定位多元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量[2]。地方“211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直接的驱动力,坚持区域特色,体现区域特色。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明显加快,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学校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出发,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工程”,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不同学科领域培养多样化人才。
1、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性研究型人才成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的创新,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基础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担负着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的重任,对促进海西区域经济建设,提高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学校面向化学、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领域,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和学校数理基础综合班,以创新性、研究型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理科基础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理科创新性研究型拔尖人才。
2、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类人才之间跨行业流动越来越频繁,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宽厚的基础,也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学校将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起来,对主体学生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大类基础,按需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以培养基础扎实,口径宽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一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促使学生形成跨专业复合型知识结构。
3、工程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福建省要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因此,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家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干力量,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为契机,在机械制造、地矿、电气、化工等10个工科领域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工科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师,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同时随着科学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短期内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可能迅速增长,这就要求高校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通过创业更快实现自我价值。学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明显的“创业遗传代码”,具有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思维方式,具有勇于创新、敢于求变的行为能力,具有积极参与社会变革责任意识的这样一种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的多样化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其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计和相应的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学校根据不同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各有特色的培养方式,为各类人才打造不同的成才通道。
1、对于创新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依托我校化学学科优势,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化学基础研究人才。基地班实施“成才阶梯行动计划”,将本科教学四学年划分为与研究型人才培养规律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即“科学研究兴趣培养、科学研究入门、科学研究感悟、科研能力初步形成”,并辅以不同的科目和训练内容,从而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数理基础综合班按六年制本硕贯通原则优化设计培养方案,构建数理基础厚实,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实施课堂、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及数理基础综合班分别为本校和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输送了一批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近年来这两类学生攻读硕士生比例很高,平均达60%以上,其中攻读“985”重点院校硕士生的比例平均达25% 以上。此外,数理基础综合班的学生具有较突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历届综合班在各种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特别是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数理基础综合班学生作为主力队员之一,代表学校四次晋级ACM-ICPC全球总决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第36届取得了全球18名的好成绩,是福建省晋级本届全球总决赛的唯一高校。 2、对于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对于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按一级学科整合成大类专业,如管理学院的11个专业整合成5个大类进行招生培养,以达到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大类基础的目的。目前全校72个本科专业中,已有30个专业整合成15个大类进行招生培养,大部分学院招生的专业(类)数只有2-3个,电气学院、材料学院等已经实现了按院招生。这些以大类招生的专业,推行“2+2”的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大类内的各专业学生,前两个学年修习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其课程量约占课内教学总学分的70%。第三学年开始专业分流,学生根据特长、兴趣及市场需求选择专业,修习相关专业课程。通过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辅之以学分制灵活的运行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注重夯实基础、注重拓宽知识面、同时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培养方案,降低修读门槛,实施目标管理,目前共开通27个第二专业,在校修读第二学位(专业)的学生数达297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3.7%。
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11届、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92.04%和92.09%,一次性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3、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大特点,即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办学实际出发,采取“3+1”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机制。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各环节进行有效指导。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回归工程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科学与工程知识、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系统解决工程问题、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以面向工程实际为主,学生至少有一年以上时间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多方面突出工程能力和素质训练。
4、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全校层面上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和引导文理渗透,建设跨学科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科之间的交叉创新点和创新思维习惯;加强创业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配有专兼职创业、职业发展教育教师58人;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如十佳创业项目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各类创业主体讲座、创业沙龙等;加大校内外创业辅助计划的支持力度,设立创业奖励基金,创建学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点及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以管理学院市场营销、金融学等专业为先行改革试点,支持和鼓励各学院试办创业教改实验班,探索系统化创业课程和培养环节的设置。
三、开放式多元化,探寻校地、校企、境内外多元育人模式
学校不断开展校地、校企、境内外合作办学,积极探索开放式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学校实施“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产学研合作,使专业教学、实践训练与企业实践以及预就业等工作紧密相联,以加强学校与我省主导行业的企业合作。学校先后分别与福建ICC基地和相关企业合办“微电子学专业”,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创办“八方物流学院”,与福州软件园合办“软件专业”,与新大陆集团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校企物联网学院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为物联网产业培养创新人才。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福州大学,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宽的发展平台。同年,依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及相关学科优势,学校与泉州市泉港区达成共同筹建福州大学闽南石化学院的意向,努力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石化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行业人才。2007年学校与著名的紫金矿业集团合作,创办“紫金矿业学院”, 并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校企深度联合培养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紫金模式”,即“企业支持办学建设、企业参与办学过程、企业检验办学成效”。在这种模式下,紫金矿业集团支持学院的基本建设,参与学院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案的制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且直接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紫金集团注资1.5亿建立了我国首个校企联办的高级矿业人才培养基地—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制定了系列管理运行办法,并得到成功运行,成为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重大成果和标志。“紫金模式”的实践,对高校探索学校与大型企业“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在高水平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校积极开展境内外学生合作与交流项目,与日本长崎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我校共有7名学生赴长崎大学留学中就有4人获得了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提供的JASSO奖学金,另有3人以免费生身份赴长崎外国语大学留学。学校与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开展“5+5”双学位合作项目,每年派出10位学生赴德学习,并接收6名德国学生到我校深造学习。学校对台合作与交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台湾交通大学、师范大学等10多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并选派部分学生赴台学习。此外,学校积极筹建平潭海洋大学和福州大学海洋学院,充分利用两岸优质教育资源,共同规划、合作办学、合作管理,创新两岸合作办学模式。
四、以生为本,构建柔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大众化背景下的多样化人才质量标准要求学生教育不能是千篇一律,一个标准,教学运行机制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管理体系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富有弹性和开放性[3]。学校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创建和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实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个性化、最优化、科学化。 1、以自主学习机制为主要内容实行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本科最长学制可延长至6年,允许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意愿自主选择学习年限,学生可提前毕业或按规定停学创业。实施学分绩点制,按学分绩点衡量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对平均学分绩点2.5以上的学生,在鼓励其加快学习进程,允许提前毕业的同时,提供修习第二学位(专业)、主辅修的机会,同时对学分绩点较低的学生及时发出学习预警,对其学习进程和方式提出指导性意见,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管理。实施转专业制,学生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申请转专业。转专业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实施选课制,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培养计划的要求,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学生还可以跨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部分课程;学校开设涵盖面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校级选修课,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个性,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和全面成长、成才。
2、以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个性化成才的引导。学校制定《福州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在生师比较低的学院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其余学院在低年级实行班导师制,高年级全面实行导师制,发挥导师在选课、导学和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导师主动帮助指导学生,学生主动联系导师,促进教学相长,营造宽松和谐师生交流环境,对大面积学生实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
3、以奖励学分制鼓励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制定《福州大学本科学生奖励学分管理实施办法》,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发明创造等取得的成果视成果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学分,充分调动学生挖掘自身潜质,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4、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学生培养的个性化,导致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大大增加,只有借助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工具,才能为教学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强有力的保障。学校研制了基于B/S模式版的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网络平台,该系统功能全面、个性化强,学生个人选课、学籍、成绩管理、毕业审核,学院教学计划管理、排课、排考等均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使教学各环节运行更加便捷,教学质量监控更加到位。
总之,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改革创新的龙头,地方高校应立足社会、学生和自身发展需要,从培养模式改革入手,以多样化、个性化为改革着力点,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培养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并形成合力,以达到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宾齐.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校趋同化原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2] 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3] 潘维真.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责任编辑:吴芳和]
关键词:地方高校;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点。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一定是多样的[1]。教育部2012年3月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指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应对,也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福州大学是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培养为主的学院,本科专业72个。作为福建省海西经济发展人才的摇篮,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
一、根据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准确定位多元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量[2]。地方“211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直接的驱动力,坚持区域特色,体现区域特色。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明显加快,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学校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出发,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工程”,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不同学科领域培养多样化人才。
1、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性研究型人才成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的创新,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基础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担负着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的重任,对促进海西区域经济建设,提高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学校面向化学、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领域,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和学校数理基础综合班,以创新性、研究型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理科基础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理科创新性研究型拔尖人才。
2、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类人才之间跨行业流动越来越频繁,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宽厚的基础,也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学校将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起来,对主体学生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大类基础,按需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以培养基础扎实,口径宽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一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促使学生形成跨专业复合型知识结构。
3、工程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福建省要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因此,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家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干力量,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为契机,在机械制造、地矿、电气、化工等10个工科领域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工科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师,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同时随着科学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短期内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可能迅速增长,这就要求高校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通过创业更快实现自我价值。学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明显的“创业遗传代码”,具有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思维方式,具有勇于创新、敢于求变的行为能力,具有积极参与社会变革责任意识的这样一种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的多样化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其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计和相应的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学校根据不同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各有特色的培养方式,为各类人才打造不同的成才通道。
1、对于创新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依托我校化学学科优势,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化学基础研究人才。基地班实施“成才阶梯行动计划”,将本科教学四学年划分为与研究型人才培养规律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即“科学研究兴趣培养、科学研究入门、科学研究感悟、科研能力初步形成”,并辅以不同的科目和训练内容,从而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数理基础综合班按六年制本硕贯通原则优化设计培养方案,构建数理基础厚实,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实施课堂、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及数理基础综合班分别为本校和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输送了一批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近年来这两类学生攻读硕士生比例很高,平均达60%以上,其中攻读“985”重点院校硕士生的比例平均达25% 以上。此外,数理基础综合班的学生具有较突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历届综合班在各种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特别是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数理基础综合班学生作为主力队员之一,代表学校四次晋级ACM-ICPC全球总决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第36届取得了全球18名的好成绩,是福建省晋级本届全球总决赛的唯一高校。 2、对于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对于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按一级学科整合成大类专业,如管理学院的11个专业整合成5个大类进行招生培养,以达到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大类基础的目的。目前全校72个本科专业中,已有30个专业整合成15个大类进行招生培养,大部分学院招生的专业(类)数只有2-3个,电气学院、材料学院等已经实现了按院招生。这些以大类招生的专业,推行“2+2”的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大类内的各专业学生,前两个学年修习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其课程量约占课内教学总学分的70%。第三学年开始专业分流,学生根据特长、兴趣及市场需求选择专业,修习相关专业课程。通过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辅之以学分制灵活的运行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注重夯实基础、注重拓宽知识面、同时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培养方案,降低修读门槛,实施目标管理,目前共开通27个第二专业,在校修读第二学位(专业)的学生数达297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3.7%。
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11届、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92.04%和92.09%,一次性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3、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大特点,即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办学实际出发,采取“3+1”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机制。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各环节进行有效指导。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回归工程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科学与工程知识、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系统解决工程问题、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以面向工程实际为主,学生至少有一年以上时间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多方面突出工程能力和素质训练。
4、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全校层面上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和引导文理渗透,建设跨学科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科之间的交叉创新点和创新思维习惯;加强创业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配有专兼职创业、职业发展教育教师58人;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如十佳创业项目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各类创业主体讲座、创业沙龙等;加大校内外创业辅助计划的支持力度,设立创业奖励基金,创建学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点及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以管理学院市场营销、金融学等专业为先行改革试点,支持和鼓励各学院试办创业教改实验班,探索系统化创业课程和培养环节的设置。
三、开放式多元化,探寻校地、校企、境内外多元育人模式
学校不断开展校地、校企、境内外合作办学,积极探索开放式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学校实施“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产学研合作,使专业教学、实践训练与企业实践以及预就业等工作紧密相联,以加强学校与我省主导行业的企业合作。学校先后分别与福建ICC基地和相关企业合办“微电子学专业”,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创办“八方物流学院”,与福州软件园合办“软件专业”,与新大陆集团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校企物联网学院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为物联网产业培养创新人才。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福州大学,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宽的发展平台。同年,依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及相关学科优势,学校与泉州市泉港区达成共同筹建福州大学闽南石化学院的意向,努力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石化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行业人才。2007年学校与著名的紫金矿业集团合作,创办“紫金矿业学院”, 并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校企深度联合培养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紫金模式”,即“企业支持办学建设、企业参与办学过程、企业检验办学成效”。在这种模式下,紫金矿业集团支持学院的基本建设,参与学院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案的制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且直接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紫金集团注资1.5亿建立了我国首个校企联办的高级矿业人才培养基地—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制定了系列管理运行办法,并得到成功运行,成为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重大成果和标志。“紫金模式”的实践,对高校探索学校与大型企业“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在高水平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校积极开展境内外学生合作与交流项目,与日本长崎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我校共有7名学生赴长崎大学留学中就有4人获得了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提供的JASSO奖学金,另有3人以免费生身份赴长崎外国语大学留学。学校与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开展“5+5”双学位合作项目,每年派出10位学生赴德学习,并接收6名德国学生到我校深造学习。学校对台合作与交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台湾交通大学、师范大学等10多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并选派部分学生赴台学习。此外,学校积极筹建平潭海洋大学和福州大学海洋学院,充分利用两岸优质教育资源,共同规划、合作办学、合作管理,创新两岸合作办学模式。
四、以生为本,构建柔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大众化背景下的多样化人才质量标准要求学生教育不能是千篇一律,一个标准,教学运行机制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管理体系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富有弹性和开放性[3]。学校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创建和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实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个性化、最优化、科学化。 1、以自主学习机制为主要内容实行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本科最长学制可延长至6年,允许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意愿自主选择学习年限,学生可提前毕业或按规定停学创业。实施学分绩点制,按学分绩点衡量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对平均学分绩点2.5以上的学生,在鼓励其加快学习进程,允许提前毕业的同时,提供修习第二学位(专业)、主辅修的机会,同时对学分绩点较低的学生及时发出学习预警,对其学习进程和方式提出指导性意见,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管理。实施转专业制,学生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申请转专业。转专业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实施选课制,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培养计划的要求,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学生还可以跨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部分课程;学校开设涵盖面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校级选修课,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个性,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和全面成长、成才。
2、以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个性化成才的引导。学校制定《福州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在生师比较低的学院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其余学院在低年级实行班导师制,高年级全面实行导师制,发挥导师在选课、导学和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导师主动帮助指导学生,学生主动联系导师,促进教学相长,营造宽松和谐师生交流环境,对大面积学生实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
3、以奖励学分制鼓励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制定《福州大学本科学生奖励学分管理实施办法》,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发明创造等取得的成果视成果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学分,充分调动学生挖掘自身潜质,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4、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学生培养的个性化,导致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大大增加,只有借助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工具,才能为教学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强有力的保障。学校研制了基于B/S模式版的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网络平台,该系统功能全面、个性化强,学生个人选课、学籍、成绩管理、毕业审核,学院教学计划管理、排课、排考等均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使教学各环节运行更加便捷,教学质量监控更加到位。
总之,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改革创新的龙头,地方高校应立足社会、学生和自身发展需要,从培养模式改革入手,以多样化、个性化为改革着力点,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培养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并形成合力,以达到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宾齐.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校趋同化原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2] 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3] 潘维真.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责任编辑:吴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