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课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实效性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以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法,经常采用分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能大大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身到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都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标新立异,解法创新,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往往会想出意想不到的好方法,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实施情感教学,创造和谐、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师生情感上的沟通,做学生的朋友,尽量用激励的语言使更多学生及时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互相补充,这样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热爱数学,爱学数学。
  二、树立课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要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确定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要围绕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根据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对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有效地整合、合理变动教材的顺序,发掘教材中内含的知识线索,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和难点,补充能够进一步说明问题的相关内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逐步展开的。教师可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能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并非仅取决于讲课时间的长短、补充材料的多少,而是在于能否对问题的关键处进行集中而透彻的讲述。尤其是在选择例题时,最好呈阶梯式展现,再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型和本节的知识内容选择相关题目。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指导学生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收集资料并用多媒体演示等课堂活动,指导学生自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例题:已知函数f(x)=ax+bx-3x(a,b∈R)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2=0,(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经过点M(2,m)可以作出曲线y=f(x)的三条切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了让学生明确这道题的重点、难点,我在上课开始时,就在黑板上将重点内容简要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再講透讲深,把重点和难点细化、简化,使教学更具体、深入、明确。
  三、依据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新授课上,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起作用的应是教学目标——学期的、单元的、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直观教具或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这样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推证当n=k+1等式也成立时,用上归纳假设后需要证明的等式是?摇?摇?摇?摇.
  我在讲解这道题时,依据题目内容讲授教学方法,当n=k+1时,故只需证明即可.
  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数学归纳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蕴含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要充分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其他文献
求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或最大(小)值,是中学数学学习中一类常见的问题.该类问题在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许多省市的高考试卷中涉及该类问题的题目所占的分值,几乎接近卷面总分的30%。因此,解答好该类题目对高考数学取得好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变量往往是一个变化的实数。它还可以用其他方式体现出来,如代数式、距离、斜率、面积、体积、角,等等。  求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求它的最大(小)值的
摘 要: 对动点的轨迹方程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本文对用定义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广大同仁和同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定义法 轨迹方程 变式  定义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就是已知动点满足的条件后,可以推理出动点的轨迹,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常用的动点的轨迹可以是直线、线段、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例1:人教版必修2课本P124B组第2题:一条定长为2a的线段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