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结束新闻职业生涯一年后,他在大学教师岗位上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二个中国新闻奖,成为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辽宁省唯一获奖的大学教授。投身党的新闻事业20余年来,现为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记者的孟嘉多已经成长为辽宁省优秀专家,获国家级、省部级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33次,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有99%的人选择安逸,
但我宁愿做那1%”
翻看着往年别人的优秀新闻作品,青年孟嘉多不禁在心里嘀咕:“怎么我就写不出来?他们都是怎么写的?……”一边翻看一边拿出纸笔,一字一句誊写起来。觉得抄写还不够,他又拿来主编修改过的文稿,认真与原稿比较。
“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这么修改?”在思索与誊写之间,他恍然大悟:原来新闻要这样写!而就是这样一个转变,让孟嘉多捅开了新闻写作这层神秘的窗户纸。
2008年,新闻报道《一个爱笑女孩的最后心愿》感动了辽沈大地,文中一句“妈妈,如果我的角膜能使别人恢复光明,我还在这个世界上看着你;如果我的心脏能在别人的胸腔跳动,我还在这个世界上爱着你”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锦州师专上学的铁岭籍女大学生孙祺突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她希望能在离世后将器官捐献给社会。
孟嘉多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医院,同时组织起一支156人的献血团队,为挽救孙祺的生命争分夺秒。
没人敢保证孙祺的存活概率有多大,但孟嘉多还是选择奔走于各大企业之间,号召企业和社会为孙祺募集爱心善款。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奇迹竟真的出现了:孙祺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半年后康复出院,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果孙祺没有被救活,你会怎么办?”辽宁电视台记者采访孟嘉多时这样问。
“这个问题当时也考虑过,我们只能尽力,如果真的不幸,她捐献器官回报社会,同样伟大,同样有意义!”
其实,这样果断的预判能力和新闻素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初入新闻行业时,孟嘉多也曾有过自我怀疑。
“新闻记者在我看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有时看着署名就会想:我真的是一名记者了吗?我已经准备好了吗?”为了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尽管身在锦州的市级媒体,孟嘉多始终坚持用省级、国家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每篇文章都当作要参评中国新闻奖一样认真对待。
最初当记者时,孟嘉多曾不满意自己在采访时操着一口锦州方言,怕给采访造成障碍,便拿来录音机一句句地跟读,学习普通话。遇到采访不顺利时,便反复琢磨采访技巧,思考怎样才能问出有价值的信息。他还坚持研究国家政策,与省级、国家级媒体方向保持一致。
有人问:“你在市级媒体工作,为啥对自己要求这么高?”孟嘉多回答:“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是一定没有的。也许有99%的人会选择安逸,但我宁愿做剩下的那1%。”
“我收获了个‘1’,
但更应看到我准备了‘10’”
“中国新闻奖我上小学时就知道,那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孟嘉多感慨道。
“刚当记者时总想,中国新闻奖得主究竟长啥样?后来发现获奖者竟然有身边同事朱大伟,1994年他九死一生,拍下了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牺牲前最后的瞬间,赢得了全国新闻界的尊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实至名归。”孟嘉多虽然平时跟朱大伟称兄道弟,但内心里崇敬得不得了。后来他说,哪怕给朱大伟扫地倒水也想跟他多学点东西……
随着新闻作品越写越多,好作品也积累了不少,可遗憾的是身在市级媒体,与中国新闻奖总差了一个平台、一个渠道。
2014年,对于中国新闻界来说极不平凡。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机制启动一系列改革措施。“两奖”评选增加了受理自荐、他荐参评作品和参评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全国11家新闻教研机构可独立推荐参评作品。
2015年11月8日,《锦州晚报》发表的新闻通讯《损失5万 挽回140万 村主任舍自家鱼塘救活乡亲田》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也是孟嘉多通过自荐制度获得的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中国新闻奖,而全国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靠自荐获奖的稿件仅6篇。
“同学们,不要怕栽跟头,不要怕失败,只有等你跌够了跟头,生活才会送你一份大礼。”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后的孟嘉多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只看到我获奖有了‘1’,但为此我却准备了‘10’。”
“做硬骨头好人,为普通人发声”
农民工刘建伟一大清早就来到报社编辑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你们救救我媳妇吧!哪怕让她多活几天也行啊……”
刘建伟走了很多单位都被拒之门外,这次刚要被劝走,却被孟嘉多拦下:“大哥,我听你讲。”
第二天一早,《亲爱的,多想多想再留住你几天》的锦州版“山楂树之恋”见报,“深情哥”为绝症妻子奔走的消息传遍锦州大地。
社会捐款十多万元,可惜的是,刘建伟的妻子赵春香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但孟嘉多却一直留在刘建伟的心里。每年春节,刘建伟都来看望他,有时赶上他开会,刘建伟干脆站在雪地里等,就为了告诉他一声:“孟老弟,我现在挺好的。”
孟嘉多有时也会遇到难缠的采访对象,采写调查报道经常会遇到各种阻力,甚至还可能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
“不行!这事你可不能去,太危险了!”母亲听闻儿子报的选题,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孟嘉多只好背着家人写调查报道。
入选“中国好人”时,孟嘉多说:“也许在大家印象里,好人就是忠厚老实的老好人,但我不想做老好人,我要做硬骨头的好人!”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30名扑火队员在转场途中,突遇山火爆燃牺牲。就在大家沉浸在悲痛中,痛心悼念英雄时,网络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看到这样不和谐的言论,孟嘉多非常气愤。“这不是往烈士家属伤口撒盐吗?”他当即决定:撰写评论文章对这种言论予以驳斥,纠正侮辱英雄的歪风。而正是这篇《决不允许恶意调侃救火牺牲英雄》的文章,为孟嘉多第二次敲开了中国新闻奖的大门,两次获奖相隔5年。这篇文章成为辽宁历史上第一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网评文章。
从业20余年后,孟嘉多结束新闻生涯,来到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人才而在教学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他将自己的经验与故事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莘莘学子。他会讲起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情节,更有深度思考,将新闻人的梦想与情怀传递下去。虽然不在新闻工作一线,他仍在讲台上讲述着:新闻人要有维护正义敢于亮剑的勇气,要把握国家政策大方向,站在高处想问题,到田间地头找问题……
“有99%的人选择安逸,
但我宁愿做那1%”
翻看着往年别人的优秀新闻作品,青年孟嘉多不禁在心里嘀咕:“怎么我就写不出来?他们都是怎么写的?……”一边翻看一边拿出纸笔,一字一句誊写起来。觉得抄写还不够,他又拿来主编修改过的文稿,认真与原稿比较。
“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这么修改?”在思索与誊写之间,他恍然大悟:原来新闻要这样写!而就是这样一个转变,让孟嘉多捅开了新闻写作这层神秘的窗户纸。
2008年,新闻报道《一个爱笑女孩的最后心愿》感动了辽沈大地,文中一句“妈妈,如果我的角膜能使别人恢复光明,我还在这个世界上看着你;如果我的心脏能在别人的胸腔跳动,我还在这个世界上爱着你”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锦州师专上学的铁岭籍女大学生孙祺突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她希望能在离世后将器官捐献给社会。
孟嘉多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医院,同时组织起一支156人的献血团队,为挽救孙祺的生命争分夺秒。
没人敢保证孙祺的存活概率有多大,但孟嘉多还是选择奔走于各大企业之间,号召企业和社会为孙祺募集爱心善款。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奇迹竟真的出现了:孙祺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半年后康复出院,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果孙祺没有被救活,你会怎么办?”辽宁电视台记者采访孟嘉多时这样问。
“这个问题当时也考虑过,我们只能尽力,如果真的不幸,她捐献器官回报社会,同样伟大,同样有意义!”
其实,这样果断的预判能力和新闻素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初入新闻行业时,孟嘉多也曾有过自我怀疑。
“新闻记者在我看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有时看着署名就会想:我真的是一名记者了吗?我已经准备好了吗?”为了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尽管身在锦州的市级媒体,孟嘉多始终坚持用省级、国家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每篇文章都当作要参评中国新闻奖一样认真对待。
最初当记者时,孟嘉多曾不满意自己在采访时操着一口锦州方言,怕给采访造成障碍,便拿来录音机一句句地跟读,学习普通话。遇到采访不顺利时,便反复琢磨采访技巧,思考怎样才能问出有价值的信息。他还坚持研究国家政策,与省级、国家级媒体方向保持一致。
有人问:“你在市级媒体工作,为啥对自己要求这么高?”孟嘉多回答:“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是一定没有的。也许有99%的人会选择安逸,但我宁愿做剩下的那1%。”
“我收获了个‘1’,
但更应看到我准备了‘10’”
“中国新闻奖我上小学时就知道,那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孟嘉多感慨道。
“刚当记者时总想,中国新闻奖得主究竟长啥样?后来发现获奖者竟然有身边同事朱大伟,1994年他九死一生,拍下了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牺牲前最后的瞬间,赢得了全国新闻界的尊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实至名归。”孟嘉多虽然平时跟朱大伟称兄道弟,但内心里崇敬得不得了。后来他说,哪怕给朱大伟扫地倒水也想跟他多学点东西……
随着新闻作品越写越多,好作品也积累了不少,可遗憾的是身在市级媒体,与中国新闻奖总差了一个平台、一个渠道。
2014年,对于中国新闻界来说极不平凡。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机制启动一系列改革措施。“两奖”评选增加了受理自荐、他荐参评作品和参评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全国11家新闻教研机构可独立推荐参评作品。
2015年11月8日,《锦州晚报》发表的新闻通讯《损失5万 挽回140万 村主任舍自家鱼塘救活乡亲田》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也是孟嘉多通过自荐制度获得的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中国新闻奖,而全国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靠自荐获奖的稿件仅6篇。
“同学们,不要怕栽跟头,不要怕失败,只有等你跌够了跟头,生活才会送你一份大礼。”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后的孟嘉多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只看到我获奖有了‘1’,但为此我却准备了‘10’。”
“做硬骨头好人,为普通人发声”
农民工刘建伟一大清早就来到报社编辑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你们救救我媳妇吧!哪怕让她多活几天也行啊……”
刘建伟走了很多单位都被拒之门外,这次刚要被劝走,却被孟嘉多拦下:“大哥,我听你讲。”
第二天一早,《亲爱的,多想多想再留住你几天》的锦州版“山楂树之恋”见报,“深情哥”为绝症妻子奔走的消息传遍锦州大地。
社会捐款十多万元,可惜的是,刘建伟的妻子赵春香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但孟嘉多却一直留在刘建伟的心里。每年春节,刘建伟都来看望他,有时赶上他开会,刘建伟干脆站在雪地里等,就为了告诉他一声:“孟老弟,我现在挺好的。”
孟嘉多有时也会遇到难缠的采访对象,采写调查报道经常会遇到各种阻力,甚至还可能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
“不行!这事你可不能去,太危险了!”母亲听闻儿子报的选题,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孟嘉多只好背着家人写调查报道。
入选“中国好人”时,孟嘉多说:“也许在大家印象里,好人就是忠厚老实的老好人,但我不想做老好人,我要做硬骨头的好人!”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30名扑火队员在转场途中,突遇山火爆燃牺牲。就在大家沉浸在悲痛中,痛心悼念英雄时,网络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看到这样不和谐的言论,孟嘉多非常气愤。“这不是往烈士家属伤口撒盐吗?”他当即决定:撰写评论文章对这种言论予以驳斥,纠正侮辱英雄的歪风。而正是这篇《决不允许恶意调侃救火牺牲英雄》的文章,为孟嘉多第二次敲开了中国新闻奖的大门,两次获奖相隔5年。这篇文章成为辽宁历史上第一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网评文章。
从业20余年后,孟嘉多结束新闻生涯,来到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人才而在教学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他将自己的经验与故事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莘莘学子。他会讲起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情节,更有深度思考,将新闻人的梦想与情怀传递下去。虽然不在新闻工作一线,他仍在讲台上讲述着:新闻人要有维护正义敢于亮剑的勇气,要把握国家政策大方向,站在高处想问题,到田间地头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