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办公室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内部早已暗流涌动之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惨剧就会随之发生,“冷暴力”如同一隐形杀手,将职场人折磨得寝食难安,有些战斗力较弱的人,甚至会就此倒地,退出战场。
近七成人遭遇“冷暴力”
在一家IT公司担任销售主管的陆鸣工作兢兢业业,销售业绩名列前茅,眼看荣升高级主管指日可待,可他的致命伤就是爱倚老卖老,连总经理都不放在眼里,屡次争吵让公司的领导下不了台。于是,总经理下达一纸文书,凡大学本科以下的员工不能参评高级主管,一脚把陆鸣踢出候选名单。“这次高管的候选人一共5个,我的销售业绩排第一,但论学历,就我一个是专科,这摆明就是整我嘛!”气呼呼的陆鸣受不了领导的“阴招儿”,前不久被迫辞职。
这就是职场“冷暴力”的一个情景。
在关于职场“冷暴力”的调查中,30.6%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这样一个概念,而其余69.4%的职场人表示对此概念不甚了解。
随后,调查员向受访者阐述了关于职场“冷暴力”的概念——所谓职场“冷暴力”,一般是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让人饱受讥讽,漠视甚至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之后,有近七成的职场人表示曾遭受过职场“冷暴力”。
当他们遭遇“冷暴力”
个案一:陈先生,32岁,项目主管
主人公自述:感受从“施暴”到“受暴”的冰火两重天
我从事房产咨询行业多年,已成为老板器重、同事羡慕的老将,于是情不自禁地开始牛起来,对下属十分严格,一旦发现他们有人喊累叫苦,我就变法布置更重的任务让他们完成,以此来磨炼他们,可过于严苛的我最终还是尝到了“受暴”的滋味。
前不久,老板派我去谈一笔生意,几次下来我发现那个客户很难缠,合作意图也模棱两可,没多久项目就流产了。老板因此很生气,从此收起对我一向谦和的态度,甚至连我手头的案子也不过问,即使我主动汇报,他也是敷衍我。更要命的是,我眼尖的下属发现我“失宠”后立马开始策划,用“冷暴力’’报复我。上周例会提前召开,竟没有一个同事通知我,当我按原定的时间到达,在众目睽睽之下低头走进会议室时,心里真是怄到家了。
分析:职场中的中层位置好似一块夹心饼干,既要面对上层的压力,又要考虑与下属相处之道,实属不易。首先,他们作为职场的管理者,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职场“冷暴力”的危害,避免成为职场“冷暴力”的实施者;其次一旦自身遭遇职场“冷暴力”时,应更加积极和理性地处理,被孤立的陈先生可以把此看成是一次成长锻炼的机会,在冷淡寂寞的环境中“悟”出些道理。
个案二:李小姐,24岁。人力资源
主人公自述:我成了边缘化的办公室“孤儿”
今年夏天,我经人介绍做了“空降部队”,来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得心应手,可唯一让我困扰的就是公司的人际关系。我自认是个开朗友善的人,可从进公司起我就感觉自己根本没法融入这个集体,同事对我很冷淡,有时候他们明明在说笑,可我一参与进来就没了声响,后来从冷淡慢慢发展为冷言讥讽,说我经常买些高级货,上班是上着玩的。有次在讨论年终奖的时候就有人说肯定是我得了,谁让我是皇亲国戚呢。
这些小是非让我头疼不已,一向对我溺爱的老爸劝我辞职,宁愿我做“啃老族”也不愿意我在公司受排挤,可我老妈却对此很不屑,认为如此恶劣的环境正是练就社交高手的绝佳地方,我有些左右为难。
分析:遇到这类同事,一味逃避只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给人留下清高、不合群的印象。既然已经成为同事,为了日后工作顺利,应主动尝试与他们交朋友,想办法改善关系。另外,多参加一些公司的群众性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了解,消除隔阂,很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个案三:Jessjca,31岁。行政助理
主人公自述:生完孩子,领导还当我是隐形人
我在外企行政岗位已工作4年,本来事业春风得意,和同事相处融洽,可我现在还是准备辞职,这一切都源于我宝宝的诞生。
在公司,上司很看重我,本想对我重点栽培,可就在要升职的时候我突然怀孕了。上司暗示我如果等一等再要孩子,我的职业生涯可以再升一个高度。可当时我考虑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一直没要孩子,婆婆的脸已越拉越长,喜欢小孩的丈夫也为了我的工作一直迁就我。于是,我决定留下孩子。
怀孕后,我手头工作量明显减少,当时我还很开心,觉得上司体谅员工。可等生完孩子回到公司,我发现上司还是没有给我任何工作只是交给我像定会议室、收发邮件这类杂事。时间一长,我心里从发慌转为抑郁,真想找个机会对这个用心险恶的上司破口大骂一通,然后辞职走人。
分析:上司和下属只是为了工作目标走到一起的工作伙伴,不要奢望上级会不计回报力挺属下员工,所以1esslca生完孩子后被“晾干”也很正常。如果换位思考,IessKa辜负了上司给予的升职机会,那么上司也没有理由一定要给育后的lesslca很好的发展空间。这个时候,1esslca应顶住压力,主动找上司请缨做事,或者干脆认真做好手头的琐事,以务实的工作态度重新征服领导。
职场“冷暴力”四大表现
职场“冷暴力”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
一是“得罪”老板,随后被冷落。本该你做的工作,老板安排其他人去做,把你“晾”得压抑而沉l圈;
二是与部门主管发生矛盾后,主管成心给你安排8小时内做不完的工作量,使你忙得喘不过气;
三是同事间有“圈”,你因为不屑人“圈”,始终形单影只;
四是自己某一次的不当举动,成为“公愤型人物”,此后被同事“敬而远之”。
“冷暴力”缘何越来越多
在不少外国人看来,中国人正处在不知疲倦的现代化狂奔中。正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致使职场人每天需要花费1/3至1/2的时间跟上司、同事呆在一起,产生矛盾的几率自然而然随之升高。同时,由于目前的职场竞争压力空前巨大,职场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攻击性随之加强,使得办公室里诞生出一头头满身带刺的“刺猬”,扎得一旁的“小绵羊”生疼。
另外,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职场“冷暴力”频发的原因。“在工作节奏飞快的今天,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明明只是一句无心的话,却会遭到误解,引来‘冷暴力’。”在一家外资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工作的吕秋月表示,从上午9时上班开始,办公室除了“噼哩啪啦”打电脑的声音,别无他响。到中午,同事们一股脑儿冲出去解决午餐,再迅速坐回格子间。 “有一次,有位同事吃完饭买了瓶可乐,我提醒她吃过饭马上喝水对胃不好,结果竟被她反问:“‘我下午忙得根本没时间倒水,难道你很闲啊?”自从有了这次的自讨没趣,吕秋月也随大流,在公司从不轻易开金口,尽管内心巳被公司的“冷环境”冻得瑟瑟发抖。
“冷暴力”,难以承受之重
蔡依林在新歌《冷暴力》里这样唱“我使出冷暴力换你神经兮兮,冷暴力是最后武器。”那么,当“冷暴力”这种被职场人喻为杀人于无形的武器一旦被举起,会酿成怎样的后果呢?据调查,对于绝大部分受害者而言, “冷暴力”造成的心理阴影不容小觑,有些人最后只能选择黯然离职来逃避受害,更有甚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两年前,成绩优异的SIVA毕业后顺利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中的一家公司工作。但公司不知什么原因冷落了他,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他曾询问过上司几次,也总是不了了之。上司本要带他参与新疆项目组的工作,后来不知何故,SIVA在网上看到自己被安排到江西团队,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又被踢出江西组。他的情绪一落干丈,最终选择用极端方式了断一切。
心理专家指出,上司的冷处理只是让脆弱的SIVA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多数还是取决于SIVA自身的脆弱,但是即便对于性格坚毅的人来说,职场的“冷暴力”也会导致心理压抑、郁闷,从而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
“以冷制冷”还是化冷为暖
说到将“以冷制冷”运用到极致的,当数网络上被誉为“史上最强女秘书”的瑞贝卡(原EMC中国区总裁秘书英文名)。当初瑞贝卡在EMC上班时曾收到一封总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总裁在发送这封邮件时,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结果瑞贝卡以一封咄咄逼人的邮件进行回复,井让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
瑞贝卡的邮件在各大论坛转帖引发了广泛争议,她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强女秘书”,根据新浪科技的一份调查,在7000多名参加调查的网友中,约72%的网友对女秘书的做法表示支持。在“秘书门”事件发生不久后,瑞贝卡就离职了。
据调查,一旦遭遇职场“冷暴力”,20.9%的职场人会像瑞贝卡一样,选择“以冷制冷”,同样让对方陷入职场“冷暴力”。高级职业顾问把冉指出,以冷制冷的效果只能让受害者尝到一时之快,出了口恶气,但从长期看,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若想真正化解矛盾,受害者应该寻找一个适合的机会,面对而跟“施暴者”恳谈,切记要用商谈的语气,而非质问与责备,平和地阐述理由和坦诚地沟通交流无疑是化解“冷暴力”的最佳方式。
遭遇“冷暴力”见招拆招
平心静气: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项法则: “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前两项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第三项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因为人情绪激动时通常都是胸前倾的,当身体前倾时,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讲话姿态能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
闭口倾听: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帕金森和英国知名的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 “如果发生了争吵,切记免开尊口,先听听别人的,让别人把话说完,要尽量做到虚心诚恳,通情达理。靠争吵绝对难以赢得人心,立竿见影的办法是彼此交心。”愤怒情绪发生的特点在于短暂, “气头”过后,矛盾就较为容易解决。当别人的想法你不能苟同,而一时又觉得自己很难说服对方时,闭口倾听,这样不仅压住了自己的“气头”,同时也有利于削弱和避开对方的“气头”。
交换角色: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的上司发生争执,凯利建议他们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5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才行。如果双方在意见交流时,能够交换角色而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就能避免大动肝火。
增强自身“免疫力”:无论是来自上司还是同事的“冷暴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凡事不要太较真,要培养自己豁达开朗、乐观幽默的个性,如果自己的情绪能调节得像火一样, “冷暴力”也自然化解了。如果实在不堪忍受,换个东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千万别让一时的“冷暴力”从此摧毁你的自信和前程。
积极地正面理解问题:积极正面地理解问题,不要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心理专家认为, “冷暴力”其实就是一种非言语、无身体接触式的交流,是一种在意念中的交流,最后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倒不一定真是被对手打败。遇到问题不要胡思乱想,应该客观地对待。
近七成人遭遇“冷暴力”
在一家IT公司担任销售主管的陆鸣工作兢兢业业,销售业绩名列前茅,眼看荣升高级主管指日可待,可他的致命伤就是爱倚老卖老,连总经理都不放在眼里,屡次争吵让公司的领导下不了台。于是,总经理下达一纸文书,凡大学本科以下的员工不能参评高级主管,一脚把陆鸣踢出候选名单。“这次高管的候选人一共5个,我的销售业绩排第一,但论学历,就我一个是专科,这摆明就是整我嘛!”气呼呼的陆鸣受不了领导的“阴招儿”,前不久被迫辞职。
这就是职场“冷暴力”的一个情景。
在关于职场“冷暴力”的调查中,30.6%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这样一个概念,而其余69.4%的职场人表示对此概念不甚了解。
随后,调查员向受访者阐述了关于职场“冷暴力”的概念——所谓职场“冷暴力”,一般是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让人饱受讥讽,漠视甚至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之后,有近七成的职场人表示曾遭受过职场“冷暴力”。
当他们遭遇“冷暴力”
个案一:陈先生,32岁,项目主管
主人公自述:感受从“施暴”到“受暴”的冰火两重天
我从事房产咨询行业多年,已成为老板器重、同事羡慕的老将,于是情不自禁地开始牛起来,对下属十分严格,一旦发现他们有人喊累叫苦,我就变法布置更重的任务让他们完成,以此来磨炼他们,可过于严苛的我最终还是尝到了“受暴”的滋味。
前不久,老板派我去谈一笔生意,几次下来我发现那个客户很难缠,合作意图也模棱两可,没多久项目就流产了。老板因此很生气,从此收起对我一向谦和的态度,甚至连我手头的案子也不过问,即使我主动汇报,他也是敷衍我。更要命的是,我眼尖的下属发现我“失宠”后立马开始策划,用“冷暴力’’报复我。上周例会提前召开,竟没有一个同事通知我,当我按原定的时间到达,在众目睽睽之下低头走进会议室时,心里真是怄到家了。
分析:职场中的中层位置好似一块夹心饼干,既要面对上层的压力,又要考虑与下属相处之道,实属不易。首先,他们作为职场的管理者,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职场“冷暴力”的危害,避免成为职场“冷暴力”的实施者;其次一旦自身遭遇职场“冷暴力”时,应更加积极和理性地处理,被孤立的陈先生可以把此看成是一次成长锻炼的机会,在冷淡寂寞的环境中“悟”出些道理。
个案二:李小姐,24岁。人力资源
主人公自述:我成了边缘化的办公室“孤儿”
今年夏天,我经人介绍做了“空降部队”,来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得心应手,可唯一让我困扰的就是公司的人际关系。我自认是个开朗友善的人,可从进公司起我就感觉自己根本没法融入这个集体,同事对我很冷淡,有时候他们明明在说笑,可我一参与进来就没了声响,后来从冷淡慢慢发展为冷言讥讽,说我经常买些高级货,上班是上着玩的。有次在讨论年终奖的时候就有人说肯定是我得了,谁让我是皇亲国戚呢。
这些小是非让我头疼不已,一向对我溺爱的老爸劝我辞职,宁愿我做“啃老族”也不愿意我在公司受排挤,可我老妈却对此很不屑,认为如此恶劣的环境正是练就社交高手的绝佳地方,我有些左右为难。
分析:遇到这类同事,一味逃避只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给人留下清高、不合群的印象。既然已经成为同事,为了日后工作顺利,应主动尝试与他们交朋友,想办法改善关系。另外,多参加一些公司的群众性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了解,消除隔阂,很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个案三:Jessjca,31岁。行政助理
主人公自述:生完孩子,领导还当我是隐形人
我在外企行政岗位已工作4年,本来事业春风得意,和同事相处融洽,可我现在还是准备辞职,这一切都源于我宝宝的诞生。
在公司,上司很看重我,本想对我重点栽培,可就在要升职的时候我突然怀孕了。上司暗示我如果等一等再要孩子,我的职业生涯可以再升一个高度。可当时我考虑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一直没要孩子,婆婆的脸已越拉越长,喜欢小孩的丈夫也为了我的工作一直迁就我。于是,我决定留下孩子。
怀孕后,我手头工作量明显减少,当时我还很开心,觉得上司体谅员工。可等生完孩子回到公司,我发现上司还是没有给我任何工作只是交给我像定会议室、收发邮件这类杂事。时间一长,我心里从发慌转为抑郁,真想找个机会对这个用心险恶的上司破口大骂一通,然后辞职走人。
分析:上司和下属只是为了工作目标走到一起的工作伙伴,不要奢望上级会不计回报力挺属下员工,所以1esslca生完孩子后被“晾干”也很正常。如果换位思考,IessKa辜负了上司给予的升职机会,那么上司也没有理由一定要给育后的lesslca很好的发展空间。这个时候,1esslca应顶住压力,主动找上司请缨做事,或者干脆认真做好手头的琐事,以务实的工作态度重新征服领导。
职场“冷暴力”四大表现
职场“冷暴力”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
一是“得罪”老板,随后被冷落。本该你做的工作,老板安排其他人去做,把你“晾”得压抑而沉l圈;
二是与部门主管发生矛盾后,主管成心给你安排8小时内做不完的工作量,使你忙得喘不过气;
三是同事间有“圈”,你因为不屑人“圈”,始终形单影只;
四是自己某一次的不当举动,成为“公愤型人物”,此后被同事“敬而远之”。
“冷暴力”缘何越来越多
在不少外国人看来,中国人正处在不知疲倦的现代化狂奔中。正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致使职场人每天需要花费1/3至1/2的时间跟上司、同事呆在一起,产生矛盾的几率自然而然随之升高。同时,由于目前的职场竞争压力空前巨大,职场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攻击性随之加强,使得办公室里诞生出一头头满身带刺的“刺猬”,扎得一旁的“小绵羊”生疼。
另外,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职场“冷暴力”频发的原因。“在工作节奏飞快的今天,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明明只是一句无心的话,却会遭到误解,引来‘冷暴力’。”在一家外资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工作的吕秋月表示,从上午9时上班开始,办公室除了“噼哩啪啦”打电脑的声音,别无他响。到中午,同事们一股脑儿冲出去解决午餐,再迅速坐回格子间。 “有一次,有位同事吃完饭买了瓶可乐,我提醒她吃过饭马上喝水对胃不好,结果竟被她反问:“‘我下午忙得根本没时间倒水,难道你很闲啊?”自从有了这次的自讨没趣,吕秋月也随大流,在公司从不轻易开金口,尽管内心巳被公司的“冷环境”冻得瑟瑟发抖。
“冷暴力”,难以承受之重
蔡依林在新歌《冷暴力》里这样唱“我使出冷暴力换你神经兮兮,冷暴力是最后武器。”那么,当“冷暴力”这种被职场人喻为杀人于无形的武器一旦被举起,会酿成怎样的后果呢?据调查,对于绝大部分受害者而言, “冷暴力”造成的心理阴影不容小觑,有些人最后只能选择黯然离职来逃避受害,更有甚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两年前,成绩优异的SIVA毕业后顺利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中的一家公司工作。但公司不知什么原因冷落了他,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他曾询问过上司几次,也总是不了了之。上司本要带他参与新疆项目组的工作,后来不知何故,SIVA在网上看到自己被安排到江西团队,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又被踢出江西组。他的情绪一落干丈,最终选择用极端方式了断一切。
心理专家指出,上司的冷处理只是让脆弱的SIVA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多数还是取决于SIVA自身的脆弱,但是即便对于性格坚毅的人来说,职场的“冷暴力”也会导致心理压抑、郁闷,从而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
“以冷制冷”还是化冷为暖
说到将“以冷制冷”运用到极致的,当数网络上被誉为“史上最强女秘书”的瑞贝卡(原EMC中国区总裁秘书英文名)。当初瑞贝卡在EMC上班时曾收到一封总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总裁在发送这封邮件时,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结果瑞贝卡以一封咄咄逼人的邮件进行回复,井让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
瑞贝卡的邮件在各大论坛转帖引发了广泛争议,她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强女秘书”,根据新浪科技的一份调查,在7000多名参加调查的网友中,约72%的网友对女秘书的做法表示支持。在“秘书门”事件发生不久后,瑞贝卡就离职了。
据调查,一旦遭遇职场“冷暴力”,20.9%的职场人会像瑞贝卡一样,选择“以冷制冷”,同样让对方陷入职场“冷暴力”。高级职业顾问把冉指出,以冷制冷的效果只能让受害者尝到一时之快,出了口恶气,但从长期看,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若想真正化解矛盾,受害者应该寻找一个适合的机会,面对而跟“施暴者”恳谈,切记要用商谈的语气,而非质问与责备,平和地阐述理由和坦诚地沟通交流无疑是化解“冷暴力”的最佳方式。
遭遇“冷暴力”见招拆招
平心静气: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项法则: “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前两项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第三项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因为人情绪激动时通常都是胸前倾的,当身体前倾时,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讲话姿态能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
闭口倾听: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帕金森和英国知名的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 “如果发生了争吵,切记免开尊口,先听听别人的,让别人把话说完,要尽量做到虚心诚恳,通情达理。靠争吵绝对难以赢得人心,立竿见影的办法是彼此交心。”愤怒情绪发生的特点在于短暂, “气头”过后,矛盾就较为容易解决。当别人的想法你不能苟同,而一时又觉得自己很难说服对方时,闭口倾听,这样不仅压住了自己的“气头”,同时也有利于削弱和避开对方的“气头”。
交换角色: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的上司发生争执,凯利建议他们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5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才行。如果双方在意见交流时,能够交换角色而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就能避免大动肝火。
增强自身“免疫力”:无论是来自上司还是同事的“冷暴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凡事不要太较真,要培养自己豁达开朗、乐观幽默的个性,如果自己的情绪能调节得像火一样, “冷暴力”也自然化解了。如果实在不堪忍受,换个东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千万别让一时的“冷暴力”从此摧毁你的自信和前程。
积极地正面理解问题:积极正面地理解问题,不要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心理专家认为, “冷暴力”其实就是一种非言语、无身体接触式的交流,是一种在意念中的交流,最后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倒不一定真是被对手打败。遇到问题不要胡思乱想,应该客观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