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6月,李江泳调到南宁市盲聋哑学校,任聋学生美术课教师,从此走上了无声世界的讲台。一晃十多年,从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如今成熟稳重的中年,她把自己最美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这些孩子,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的执着为他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在盲聋哑学校,需要面对的是一群很特殊的孩子,他们多来自偏远山区,而且因生理上的缺陷都很自卑,不愿与人交流。在那里,孩子们听不到上课铃声,上下课起立也无法整齐站立,甚至无法发出整齐的一声“老师好”,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手语交流。为了让这些孩子能与普通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李老师贯注了全部的爱心。平日里,她就像亲姐姐一样惦念着他们、心疼着他们,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让爱的甘露一滴滴渗进孩子们的心田。慢慢地,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孩子们总是喜欢和她拉拉手,有时还要抱一抱。在亲密无间的相处中,她用自己的细心、爱心温暖了一个个学生的心。
为了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1998年下学期,李老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学生到南宁市少年宫和普通孩子一起学画画。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们时,开始他们很犹豫,后来在她的鼓励下,终于同意了。从此,每到星期六的上午,她都带着6名学生步行到少年宫学画画。每次上课时,李老师就在孩子们的旁边用手语一句一句地翻译,还手把手地给他们做示范,帮助他们完成课堂作业。一学期下来,她的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在不断进步,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走出社会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语言表达又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李老师在教学中总结出“多看、多问、多说、多画”这一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课堂上,她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并茂,以图直观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与聋生交谈中,注意他们在语言语法运用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由“会说”、“敢说”,变成“能说”,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康复身心的作用,从而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与他人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优美的肢体语言表现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和韵律美,震撼了世界。李老师由此想到,感受韵律美,不仅属于健全人,也属于有听力障碍的聋哑人。后来,她根据聋生的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线的律动——静物写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直观教学,从舞蹈、武术、运动等艺术欣赏导入,引导聋生从舞蹈、武术、运动、体操的艺术表现中感受韵律美,如舞蹈的刚柔、武术强弱、运动的快慢,并将这些感受与线的长短、粗细、曲直虚实进行联想,运用各种线的对比表现节奏和韵律,强化线的韵律美,让聋生和健康的孩子一样能感受韵律、表现律动美。同时还教聋生在美术活动中自由摆设静物组合造型,感受造型艺术的乐趣,大胆地进行线描创作,发挥创作个性,补偿聋生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的缺陷。
在长期美术教学实践中,李老师总结出体验试直观教学与学习这种比较适合聋学生特点的教学、学习方法。通过体验式的美术写生活动,要求聋学生用钢笔直接进行线描写生或创作。由于用钢笔画的线条不能涂改,聋学生锻炼形成了用笔大胆、果断、线条肯定的习惯,改掉作画犹豫、涂涂改改的毛病,同时大胆、富有个性的线描创作也使他们增强自信。在教学中,为了提高聋生的绘画基本功,她从简单的静物写生训练开始,首先引导他们如何去观察、表现;其次,她通过讲解构图、写生方法,并局部演示的方式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她还把线描写生分几个阶段强化训练,内容由易到难,从训练静物、植物、花卉、树木写生开始,到训练建筑、风景、场景写生,再到训练静态人物、动态人物场景写生。一步步引导聋生在写生作品中提炼,升华为创作作品。运用写生收集的素材,进行儿童画、版画、装饰画等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李老师的努力最终收到丰厚的回报。近几年来,她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类书画比赛中获奖的共有300人次,其中获全国性奖励100多人次;所辅导学生所作的美术作品在《中日儿童版画集》、《今日小学生》等书刊上刊登,有些作品还在广西博物馆、时代画廊等地展出。那一幅幅儿童画、版画、速写创作,无不流露出孩子们心灵的真与善。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展翅飞翔,幸福地成长。
(人物小档案:李江泳,女,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执教的美术课获第十二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协作交流会一等奖、广西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执教比赛一等奖。指导聋生参加全国各类书画比赛多次获金奖。)
在盲聋哑学校,需要面对的是一群很特殊的孩子,他们多来自偏远山区,而且因生理上的缺陷都很自卑,不愿与人交流。在那里,孩子们听不到上课铃声,上下课起立也无法整齐站立,甚至无法发出整齐的一声“老师好”,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手语交流。为了让这些孩子能与普通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李老师贯注了全部的爱心。平日里,她就像亲姐姐一样惦念着他们、心疼着他们,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让爱的甘露一滴滴渗进孩子们的心田。慢慢地,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孩子们总是喜欢和她拉拉手,有时还要抱一抱。在亲密无间的相处中,她用自己的细心、爱心温暖了一个个学生的心。
为了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1998年下学期,李老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学生到南宁市少年宫和普通孩子一起学画画。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们时,开始他们很犹豫,后来在她的鼓励下,终于同意了。从此,每到星期六的上午,她都带着6名学生步行到少年宫学画画。每次上课时,李老师就在孩子们的旁边用手语一句一句地翻译,还手把手地给他们做示范,帮助他们完成课堂作业。一学期下来,她的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在不断进步,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走出社会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语言表达又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李老师在教学中总结出“多看、多问、多说、多画”这一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课堂上,她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并茂,以图直观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与聋生交谈中,注意他们在语言语法运用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由“会说”、“敢说”,变成“能说”,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康复身心的作用,从而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与他人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优美的肢体语言表现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和韵律美,震撼了世界。李老师由此想到,感受韵律美,不仅属于健全人,也属于有听力障碍的聋哑人。后来,她根据聋生的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线的律动——静物写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直观教学,从舞蹈、武术、运动等艺术欣赏导入,引导聋生从舞蹈、武术、运动、体操的艺术表现中感受韵律美,如舞蹈的刚柔、武术强弱、运动的快慢,并将这些感受与线的长短、粗细、曲直虚实进行联想,运用各种线的对比表现节奏和韵律,强化线的韵律美,让聋生和健康的孩子一样能感受韵律、表现律动美。同时还教聋生在美术活动中自由摆设静物组合造型,感受造型艺术的乐趣,大胆地进行线描创作,发挥创作个性,补偿聋生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的缺陷。
在长期美术教学实践中,李老师总结出体验试直观教学与学习这种比较适合聋学生特点的教学、学习方法。通过体验式的美术写生活动,要求聋学生用钢笔直接进行线描写生或创作。由于用钢笔画的线条不能涂改,聋学生锻炼形成了用笔大胆、果断、线条肯定的习惯,改掉作画犹豫、涂涂改改的毛病,同时大胆、富有个性的线描创作也使他们增强自信。在教学中,为了提高聋生的绘画基本功,她从简单的静物写生训练开始,首先引导他们如何去观察、表现;其次,她通过讲解构图、写生方法,并局部演示的方式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她还把线描写生分几个阶段强化训练,内容由易到难,从训练静物、植物、花卉、树木写生开始,到训练建筑、风景、场景写生,再到训练静态人物、动态人物场景写生。一步步引导聋生在写生作品中提炼,升华为创作作品。运用写生收集的素材,进行儿童画、版画、装饰画等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李老师的努力最终收到丰厚的回报。近几年来,她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类书画比赛中获奖的共有300人次,其中获全国性奖励100多人次;所辅导学生所作的美术作品在《中日儿童版画集》、《今日小学生》等书刊上刊登,有些作品还在广西博物馆、时代画廊等地展出。那一幅幅儿童画、版画、速写创作,无不流露出孩子们心灵的真与善。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展翅飞翔,幸福地成长。
(人物小档案:李江泳,女,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执教的美术课获第十二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协作交流会一等奖、广西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执教比赛一等奖。指导聋生参加全国各类书画比赛多次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