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数学核心素养与微表情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教师想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有效性不失为一种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而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達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这是一种人们在受到不同刺激时瞬间所做出的细微表情和反应,对于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来说,这种表情是无意的,不加掩饰的,也是正因如此,这种“表情”能比较客观反应一个人的心里活动,天真单纯的孩童更是如此。
2 微表情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关系,内心世界单纯而懵懂,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容易展现在脸上,有时还伴有相应的体态动作,这些形体上的外在表现便是学生的“微表情”,也是真实心理活动的写照。读懂这些“微表情”,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开发、运用微表情的策略,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教育更加高质高效。掌握学生心理,“见招拆招”的教学策略也能有效地减少发呆、厌学、小动作等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 效利用“微表情”提升课堂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师们纷纷以此标准为指导纲领来优化自己的课堂,除了要做好备课讲授等基本工作外,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见招拆招乃是深厚教学功力和教学智慧的提现。微表情在课堂中的应用转变了教师教学的传统理念,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中根据学生微表情而适时改变教学策略,将教师的语言授课与学生的非语言行为相结合,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其本质是通过学生的外部表情及细微动作,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借此找到最合适的手段来迎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他们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授课目的。
在课堂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极好的自制能力,即便他们对当前的授课不敢兴趣,或者早已掌握,觉得非常无聊,他们也不会通过语言表达,甚至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但小孩的内心活动会很自然的通过面部表情,坐姿体态表现出来。例如今年我新接手的四年级,在讲授“统计 平均数”一课时,发现多数学生眼睛无神,有几个用手撑着自己的小脑袋,有几个在玩转自己手里的铅笔,这绝不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如果是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这样还说得过去,但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的话,应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我的授课方式有问题;要么正在教学的内容有问题。了解下来,原来这个班级在三年级的时候上过一个公开课,所学习的内容就是“统计 平均数”,也就是说现在所教的东西,他们早就学过了!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我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不再把书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讲解一遍,而是改以练习为主,并配以与平均数知识相关的游戏和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同时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我还曾留心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新授课(讲授新知识,不同于复习课)上,有很多孩子在听讲是会微微张开嘴,年级段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我拿这个现象去请教大学时的心理学教师,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许多动作都是不加掩饰的本能行为,张开嘴代表了“吃”的本能,课堂里当然不存在任何可以吃的东西,所以亦可以解释为“吸收”,学生张嘴代表了他想努力“吸收消化”新的知识,是一种好的现象。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当然我并不提倡每一个学生上课时总是怪模怪样的张着大口,但起码我知道了“微微张嘴”的学生是在听,在想,正努力试图“吃下”这些新知识,而相反那些面无表情,坐姿纹丝不动的孩子,也许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教师和黑板上,这时就需要适当地提问或者加以提醒,将他的心神拉回到课堂里面。
4 个别教育时微表情的有效利用
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微表情”能帮助教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于此同时,它在个别教育中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G是名女同学,学习处于班级中游的水平。有一次她来订正作业,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实际问题一直是她的弱项,但这次作业她改得又快又准确,只是在让我批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她左顾右盼,时而伸手摸摸自己的脖子。在“微表情”中,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左顾右盼”时常代表了焦虑与欺骗,而摸脖子是人撒谎时候的典型强迫行为,属于机械反应。她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我的重视,当我拿一道相类似的题目让她完成时,小姑娘涨红了脸完全无从下手。情况了解下来,G由于不会做题又害怕教师批评,就去看了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并抄了上去,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学生G一同系统的复习了一遍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知识,查漏补缺,并始终提醒自己用温和鼓励的言语,不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就这样,一个“微表情”的捕捉,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使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手段更加丰富。
经过几个星期的研究与探索,我对于“微表情”的认识和见解有了相应的提高,“微表情”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也日见成效。在不上课的时间帮助个别同学提优补差时,我发现自己有了更丰富更有效的“利器”。
当我在帮助身旁的学生订正错题或讲解知识点时,如果他将一只手用力抵着大腿,身体绷得很,直那是紧张的表现。许多实验都证实儿童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所以我必须改变眼下的策略,不然可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舒缓自己的口吻,放慢讲话的语气,适当讲一些使学生放轻松的题外话,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换个时间段来让学生补习,都是有效而适用的手段;但如果学生的手并没有用力抵住身体,而是出现小幅度的移动,甚至不停摩挲或者擦拭手中的橡皮或铅笔等文具,那么教师们要注意了,您接下去十几分钟的“辛苦劳作”可能毫无意义,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您或者您所讲解的知识上面,让其先停下身体的小动作,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来,才是帮助其提高的关键。
5 用好“微表情”,高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微表情”的利用弥补了普通教学中语言交流的不足,将学生不敢说的,不愿说的话呈现到教师面前,教师借此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省心省力的同时,教学功力也更进一步。
在教师面前,小学生是一类“胆小的”、“不擅表达的”、“被动”的群体,如果师生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他们的学习习惯,思考模式将会更上一层楼。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微表情教学,“观察”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心理活动,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当时的感受,创造教学机会,开发出最迎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扬褒为主,循循善诱,让数学教育荡涤在一片“高效和谐”的春风中。那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使他们一生受益的宝藏。
附表(仅供参考)
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每种表情都表达不一样的意思:
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教师想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有效性不失为一种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而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達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这是一种人们在受到不同刺激时瞬间所做出的细微表情和反应,对于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来说,这种表情是无意的,不加掩饰的,也是正因如此,这种“表情”能比较客观反应一个人的心里活动,天真单纯的孩童更是如此。
2 微表情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关系,内心世界单纯而懵懂,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容易展现在脸上,有时还伴有相应的体态动作,这些形体上的外在表现便是学生的“微表情”,也是真实心理活动的写照。读懂这些“微表情”,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开发、运用微表情的策略,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教育更加高质高效。掌握学生心理,“见招拆招”的教学策略也能有效地减少发呆、厌学、小动作等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 效利用“微表情”提升课堂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师们纷纷以此标准为指导纲领来优化自己的课堂,除了要做好备课讲授等基本工作外,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见招拆招乃是深厚教学功力和教学智慧的提现。微表情在课堂中的应用转变了教师教学的传统理念,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中根据学生微表情而适时改变教学策略,将教师的语言授课与学生的非语言行为相结合,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其本质是通过学生的外部表情及细微动作,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借此找到最合适的手段来迎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他们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授课目的。
在课堂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极好的自制能力,即便他们对当前的授课不敢兴趣,或者早已掌握,觉得非常无聊,他们也不会通过语言表达,甚至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但小孩的内心活动会很自然的通过面部表情,坐姿体态表现出来。例如今年我新接手的四年级,在讲授“统计 平均数”一课时,发现多数学生眼睛无神,有几个用手撑着自己的小脑袋,有几个在玩转自己手里的铅笔,这绝不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如果是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这样还说得过去,但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的话,应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我的授课方式有问题;要么正在教学的内容有问题。了解下来,原来这个班级在三年级的时候上过一个公开课,所学习的内容就是“统计 平均数”,也就是说现在所教的东西,他们早就学过了!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我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不再把书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讲解一遍,而是改以练习为主,并配以与平均数知识相关的游戏和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同时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我还曾留心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新授课(讲授新知识,不同于复习课)上,有很多孩子在听讲是会微微张开嘴,年级段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我拿这个现象去请教大学时的心理学教师,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许多动作都是不加掩饰的本能行为,张开嘴代表了“吃”的本能,课堂里当然不存在任何可以吃的东西,所以亦可以解释为“吸收”,学生张嘴代表了他想努力“吸收消化”新的知识,是一种好的现象。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当然我并不提倡每一个学生上课时总是怪模怪样的张着大口,但起码我知道了“微微张嘴”的学生是在听,在想,正努力试图“吃下”这些新知识,而相反那些面无表情,坐姿纹丝不动的孩子,也许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教师和黑板上,这时就需要适当地提问或者加以提醒,将他的心神拉回到课堂里面。
4 个别教育时微表情的有效利用
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微表情”能帮助教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于此同时,它在个别教育中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G是名女同学,学习处于班级中游的水平。有一次她来订正作业,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实际问题一直是她的弱项,但这次作业她改得又快又准确,只是在让我批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她左顾右盼,时而伸手摸摸自己的脖子。在“微表情”中,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左顾右盼”时常代表了焦虑与欺骗,而摸脖子是人撒谎时候的典型强迫行为,属于机械反应。她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我的重视,当我拿一道相类似的题目让她完成时,小姑娘涨红了脸完全无从下手。情况了解下来,G由于不会做题又害怕教师批评,就去看了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并抄了上去,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学生G一同系统的复习了一遍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知识,查漏补缺,并始终提醒自己用温和鼓励的言语,不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就这样,一个“微表情”的捕捉,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使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手段更加丰富。
经过几个星期的研究与探索,我对于“微表情”的认识和见解有了相应的提高,“微表情”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也日见成效。在不上课的时间帮助个别同学提优补差时,我发现自己有了更丰富更有效的“利器”。
当我在帮助身旁的学生订正错题或讲解知识点时,如果他将一只手用力抵着大腿,身体绷得很,直那是紧张的表现。许多实验都证实儿童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所以我必须改变眼下的策略,不然可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舒缓自己的口吻,放慢讲话的语气,适当讲一些使学生放轻松的题外话,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换个时间段来让学生补习,都是有效而适用的手段;但如果学生的手并没有用力抵住身体,而是出现小幅度的移动,甚至不停摩挲或者擦拭手中的橡皮或铅笔等文具,那么教师们要注意了,您接下去十几分钟的“辛苦劳作”可能毫无意义,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您或者您所讲解的知识上面,让其先停下身体的小动作,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来,才是帮助其提高的关键。
5 用好“微表情”,高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微表情”的利用弥补了普通教学中语言交流的不足,将学生不敢说的,不愿说的话呈现到教师面前,教师借此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省心省力的同时,教学功力也更进一步。
在教师面前,小学生是一类“胆小的”、“不擅表达的”、“被动”的群体,如果师生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他们的学习习惯,思考模式将会更上一层楼。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微表情教学,“观察”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心理活动,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当时的感受,创造教学机会,开发出最迎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扬褒为主,循循善诱,让数学教育荡涤在一片“高效和谐”的春风中。那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使他们一生受益的宝藏。
附表(仅供参考)
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每种表情都表达不一样的意思:
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