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进行植株的引进是基本的形式,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单纯的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种植绿化已经过时,需要通过植物造景来体现出更多的艺术享受,将自然环境、艺术体验和城市生活融合起来。但是在植物造景的建设中,还要时刻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利用空间、色彩和韵律等协调搭配,将园林的空间艺术形式充实起来。文章对植物造景内容和建设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提高造景效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化;建设要点;建设方法
园林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社会建设的变化中逐渐的创新,并影响了现如今的城市生活。通过园林建设,提高了社会生活环境的艺术气息,并通过在园林中植物造景,将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将人文气息与艺术体现相融合,在促进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净化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植物造景是在栽种植株的基础上体现出更加美好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应该逐渐加强建设。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小品、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二、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建设要点分析
1、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发展前提
在园林建设中,坚持生态平衡的发展具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人们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生活逐渐加快,在一味的建设城市经济的同时难免会对附近的自然环境带来影响,通过园林植物造景的建设,能够将自然环境融合到社会环境中,改善城市气候、温度和空气质量等变化,并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生态平衡的建立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成活率。在自然环境中植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营养需求,并利用根系和枝叶等汲取,在植物造景中要遵循植物的生长态势,避免过度改造致使植株的死亡。
2、进行现代化艺术建造
园林绿化不仅仅是通过栽种绿色植物营造清醒的自然环境,还要将园林艺术与当地的城市建设相结合,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的人文艺术。而园林艺术的体现也需要植物造景来完成。在植物造景中要利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将长青植物与季节性植物相结合,注重园林绿色植株的层次划分,利用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以及草坪等营造出多层次的视觉享受。另外在植物造景中重点注重艺术形式搭建,通过不同植株的组合和同一植株的外形修建,将园林的艺术活现出来,由于植株生长具有自然的生长特点,在艺术建造时还要注意整齐性。
3、对称与平衡
园林艺术具有艺术的体现,但是在多元化的艺术建造中还要有整齐划一的体现,如植物造景中要进行对称与平衡的设计。在人们观赏的道路两旁,通过对植物的外形修剪体现造景的意义,并要求外形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两侧的树木要呈对称和平衡的关系。
4、掌握韵律和节奏
植物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如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一种乔木和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称为“交替韵律”。随着植物种类增多或更多交替排列,韵律感会逐渐丰富。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或弧形起伏的波浪状,从而形成一种“形状韵律”。
三、植物观赏表现形式
1、孤植树
孤植物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阔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2、树丛
树丛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丰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隶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织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3、花坛
花坛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作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朝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田、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4、树群
树群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可采用纯林,更宜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四、提高植物造景效果的方法
1、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讲求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先面后点,先主后宾,远近结合”。同时植物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窄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
2、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种手法。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意盎然,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景观。也就是经常说的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园林树种的季相变化,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突出视觉功能的作用。
3、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
植物围合空问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空间,冠下空间,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等几种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是通過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人们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来形成,如乔木、灌木、花草等不同的植物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植物造景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出适时、适地、有韵律的植物景观,是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要求所需求的。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植物造景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充分展示植物的美,同时将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满足植物生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卫萍,职雪彬.浅析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卷宗,2015(09).
[2] 姜楠,叶婷婷.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6).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化;建设要点;建设方法
园林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社会建设的变化中逐渐的创新,并影响了现如今的城市生活。通过园林建设,提高了社会生活环境的艺术气息,并通过在园林中植物造景,将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将人文气息与艺术体现相融合,在促进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净化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植物造景是在栽种植株的基础上体现出更加美好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应该逐渐加强建设。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小品、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二、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建设要点分析
1、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发展前提
在园林建设中,坚持生态平衡的发展具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人们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生活逐渐加快,在一味的建设城市经济的同时难免会对附近的自然环境带来影响,通过园林植物造景的建设,能够将自然环境融合到社会环境中,改善城市气候、温度和空气质量等变化,并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生态平衡的建立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成活率。在自然环境中植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营养需求,并利用根系和枝叶等汲取,在植物造景中要遵循植物的生长态势,避免过度改造致使植株的死亡。
2、进行现代化艺术建造
园林绿化不仅仅是通过栽种绿色植物营造清醒的自然环境,还要将园林艺术与当地的城市建设相结合,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的人文艺术。而园林艺术的体现也需要植物造景来完成。在植物造景中要利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将长青植物与季节性植物相结合,注重园林绿色植株的层次划分,利用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以及草坪等营造出多层次的视觉享受。另外在植物造景中重点注重艺术形式搭建,通过不同植株的组合和同一植株的外形修建,将园林的艺术活现出来,由于植株生长具有自然的生长特点,在艺术建造时还要注意整齐性。
3、对称与平衡
园林艺术具有艺术的体现,但是在多元化的艺术建造中还要有整齐划一的体现,如植物造景中要进行对称与平衡的设计。在人们观赏的道路两旁,通过对植物的外形修剪体现造景的意义,并要求外形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两侧的树木要呈对称和平衡的关系。
4、掌握韵律和节奏
植物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如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一种乔木和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称为“交替韵律”。随着植物种类增多或更多交替排列,韵律感会逐渐丰富。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或弧形起伏的波浪状,从而形成一种“形状韵律”。
三、植物观赏表现形式
1、孤植树
孤植物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阔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2、树丛
树丛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丰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隶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织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3、花坛
花坛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作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朝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田、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4、树群
树群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可采用纯林,更宜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四、提高植物造景效果的方法
1、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讲求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先面后点,先主后宾,远近结合”。同时植物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窄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
2、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种手法。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意盎然,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景观。也就是经常说的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园林树种的季相变化,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突出视觉功能的作用。
3、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
植物围合空问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空间,冠下空间,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等几种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是通過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人们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来形成,如乔木、灌木、花草等不同的植物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植物造景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出适时、适地、有韵律的植物景观,是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要求所需求的。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植物造景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充分展示植物的美,同时将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满足植物生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卫萍,职雪彬.浅析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卷宗,2015(09).
[2] 姜楠,叶婷婷.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