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有的人去扫墓,某一次终于发现在逝去的亲人面前再也哭不出来,或者竟能笑着讲一些好玩的琐事。这不是心冷,更不是背叛。追不上了,就不必追了,仅此而已。
清明节的边上,推荐龙应台的一本老书《目送》。
有个女性朋友特别喜欢龙应台,言必称《野火集》多么多么好,说那些激扬文字的后面,对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批判和忧虑,令人上瘾。然而在我看来,《目送》这本书才是真正的龙应台。拂除了一切需要端起来的架子以及需要很深刻批判的龙应台,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尤其是讲亲情讲到父亲入土的时候,情绪的缠绵,久久难以平复。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买书的人,看到《目送》里这段话的时候,恐怕就已经被征服了吧。
“不必追”,简简单单三个字,做到却好难。每次清明节,就像一个悬在全国人民头上的闹钟一样,叫大家赶紧拾掇香烛和冥钱,为逝去的亲人祭奠。所有人都无从幸免。而活着的人们,也逃不开这种桎梏。例如习惯了传统思维的年轻一代,内心“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占据着牢固的位置,还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古训的呵斥,怎么可能走得开。
所以大家都有太多牵绊,小到童年玩过的玩具、打过苍蝇的苍蝇拍,大到一座即将拆迁的旧宅、一段明明远去的恋爱。
龙应台理解这种感情,她在书里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叫你起床;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在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因为看懂了生命的无奈,龙应台告诉大家不要勉强。正如有的人去扫墓,某一次终于发现在逝去的亲人面前再也哭不出来,或者竟能笑着讲一些好玩的琐事,这不是心冷,更不是背叛。追不上了,就不必追了,仅此而已。
清明节的边上,推荐龙应台的一本老书《目送》。
有个女性朋友特别喜欢龙应台,言必称《野火集》多么多么好,说那些激扬文字的后面,对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批判和忧虑,令人上瘾。然而在我看来,《目送》这本书才是真正的龙应台。拂除了一切需要端起来的架子以及需要很深刻批判的龙应台,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尤其是讲亲情讲到父亲入土的时候,情绪的缠绵,久久难以平复。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买书的人,看到《目送》里这段话的时候,恐怕就已经被征服了吧。
“不必追”,简简单单三个字,做到却好难。每次清明节,就像一个悬在全国人民头上的闹钟一样,叫大家赶紧拾掇香烛和冥钱,为逝去的亲人祭奠。所有人都无从幸免。而活着的人们,也逃不开这种桎梏。例如习惯了传统思维的年轻一代,内心“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占据着牢固的位置,还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古训的呵斥,怎么可能走得开。
所以大家都有太多牵绊,小到童年玩过的玩具、打过苍蝇的苍蝇拍,大到一座即将拆迁的旧宅、一段明明远去的恋爱。
龙应台理解这种感情,她在书里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叫你起床;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在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因为看懂了生命的无奈,龙应台告诉大家不要勉强。正如有的人去扫墓,某一次终于发现在逝去的亲人面前再也哭不出来,或者竟能笑着讲一些好玩的琐事,这不是心冷,更不是背叛。追不上了,就不必追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