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心”途径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多元化特征凸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支柱,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需要另辟蹊径,回归人的“心灵”本源,打造出具有“心”文化的传播“心”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心”文化 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国,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所受到的阻碍也更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开辟出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论,从“心”文化入手,打造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传播道路。

以心灵为本源,倡导中国特色大众话语


  心灵哲学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从道德哲学与人生哲学发展转变而来,能够更好地塑造人格、调整心态,从而帮助人类获得幸福的真谛。中国的“心”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儒家、道家的哲学家所遵循的人生哲理,如修心、养心等,以心灵的修炼作为觉悟人生的重要途径。早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就有哲学家提出“仁”的观点,到了宋明时期又提出了“无为”“内省”“格物”等心灵哲学思想。
  在我国的哲学思想中,“心”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认知和思考的器官,关于“心”的认知与思考的哲学思想诸多,如孔子认为心的活动神秘且变化,能够把握时即为存在,放弃时即为失去;孟子同样将心作为是具有思维功能的器官,不管是思想还是感情,都是心的功能范畴;朱熹曾经提出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的命题……因此,不难看出,我国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将人的“心”作为是具有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自身的一种特殊生命体,由此产生了“本心”。“本心”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既可以指“良心”,也可以指“真心”,是人的心灵的一种本体属性。从本质上说,“本心”是一种儒家思想,拥有了“本心”也就是拥有了丰富且纯真的“心灵”。
  由于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多元化性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势必要面临各种挑战。因此,采用以心灵为本源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广大民众在心灵上更易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首先,以心灵为本源,可以使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将我国传统的“仁、智、礼、义、信”等思想重新定义,将人们的实际生活融入其中,让人们更好地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其次,以心灵为本源,有助于帮助人们对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彻底反思,通过理性思考的方式,摆脱拜金思想、享乐思想的荼毒,使他们能够以心灵生活作为一面镜子,正确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再次,以心灵为本源,借助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提高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亲和力;最后,以心灵为本源,有利于建立基于科学基础的大众话语体系,实现文明价值的重新体现,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良心为信仰,唤醒对义务的自觉意识


  从“心灵”的概念深入去谈,势必要提及“良心”的概念,良心又被称之为“良知”。有关良心的概念和思想,最早来源于我国哲学思想家孟子所提出的良知良能观。在孟子的思想观点中,良心具有先天性,可以具体表现为良知和良能两种形式。孟子认为人不用学习就可以做到的是良能,而人不用思考就能知晓的则是良知,这两种形式的良心都是伴随着人的成长存在的,是通行天下的。在孟子的良心观中,将人对于“心”的思考更加深入,从而为后世的“心”文化发展夯实了基础。明代的王阳明在孟子的心学观念的基础之上,发展了新的心学理论,他将孟子理论“心”文化中的物质成份完全剔除,保留了“心”文化中的精神成份,也就是将“心”作为统领人以及事物的主要角色,于是孟子观点中所提及的“良知”“良能”等概念都被统称为了“良知”。
  在目前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把以良心为信仰的观念渗透到民众内心,将会更好地培养他们在义务执行方面的自觉意识。良心的特征并不是附加了对利益的计算和权衡,而是去除这些,才形成了良心的本源特征。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应以一些功利性思想去引导,而是以培养对义务的自觉意识来最终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深层次渗透,让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产生一种自觉意识,从而促成其观念的传播。

以心力为驱动,激发、培养积极的正向追求


  在中国近代哲学中,首次提出了“心力”的概念,即“心的力量”,可以认为是人心中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和意志能力,通过培养和激发,可以实现内在力量向外在力量的转变。以近代中国变革来说,面对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问题,是“中国的未来方向在哪里”。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改革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直接方式,由此也出现诸多以“心力”为主题的哲学思想。如清朝末期的哲学家龚自珍曾提出了“心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认为“心力”作为一种情感意志力量,是改变世界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关键作用力。这一思想在戊戌变法中也有所体现,将人的“心力”看做是人具备的内在力量,可以通过激发和培养,将其转变为外在的可以发挥现实力量的物质。国学大师梁启超推崇“心力”,并同时倡导国人强壮自己的心力,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激发出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在面对国家需要之时,培养自己对国家的创造力。最为重要的是,将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力量向着外在力量转化,与此同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与一百年前相提并论,我们理应看到前人所提出的“心力”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唯意志论对“心力”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致使该思想观念缺乏科学的认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今天,既要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心力”对广大民众所起到的精神激励作用,又要从唯物主义观念的角度看待“心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促进作用。广大民众树立主体意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当中至关重要,需要着力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精神、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中国公众。归根结底,要将“心力”思想中的唯物观念作为彻底摆脱资本主义功利思想的重要推力,并从民众的内心去除“享乐就是价值”的价值观,激发出民众积极正向的社会追求。
  我国疆域广袤,各地文化和经济差异较为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也不同。整体而言,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处于较为粗浅的阶段,因此,以“心”文化为切入点,建立以心灵为本源、以良心为信仰、以心力为驱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途径,可以有效实现该价值观传播的中国特色,树立民众的自觉意识。
  (作者为吉林工商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参考文献】


  ①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为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②欧清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初探》,《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③金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三重境域》,《桂海论丛》,2015年第31期。
  责编/张寒 美编/宋扬
其他文献
河北省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水利厅农水处1997年8月21~22日在平山县召开了“1997年河北省农业节水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农业、农垦、地质行业的大专
1998年2月~2001年2月,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86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引青济秦工程建成通水后,在引青局的精心管护下,依靠高科技,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一在国内首创了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的求情测报、优化谓度,供求网络全面自动
1997年4月9日至10日,河北省水利厅与河北省水利学会在石家庄联合召开了。河北省‘96·8’洪水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
区域农业灌溉节水水平评价是农业用水管理与节水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农业灌溉用水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农作物产出、作物种类、种植结构、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引入工业节水
期刊
今天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召开大会,认真传达贯彻“科教兴国”、“科教兴冀”战略和河北省“科教兴水”、开展’96水利科技教育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设计研究院的实际
辽宁省凌海市“美丽乡村”建设对实施美丽凌海、文明凌海、法洽凌海、创业凌海、幸福凌海“五大战略”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