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慢性腰痛 谨防致密性髂骨炎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6岁的张玲生完孩子1年多,最近感觉后腰痛,天阴、疲劳时加重。她到医院骨科检查,发现两侧骶髂关节有压痛,挤压骨盆时疼痛明显。检查显示,骶髂关节处的髂骨密度明显增高、发白。诊断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简称致密性髂骨炎)。
  骶髂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位于腰椎下方与骨盆后方交界处,两边各有一个,它由骶骨和髂骨的关节面构成,上接腰骶椎,下连髂骨(俗称胯骨),是使上半身重力传导至下肢的一座“桥梁”。它的关节面很特殊,呈耳状,关节间隙十分狭窄,关节面有软骨附着。髂骨关节面比骶骨关节面薄一半还多,所以髂骨更容易受损。此外,骶髂关节前后还有很坚固的几条韧带连接保护,对维持关节稳定性十分重要。
   什么是致密性髂骨炎?
   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发生在髂骨靠近关节边缘的局限性骨质硬化密度增高的疾病,可能与妊娠、劳损及病灶性炎症有关。女性妊娠后期、分娩可能是本病的誘发因素。尤其女性在分娩时,由于内分泌的作用,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此时骶髂韧带及其他骨盆的韧带均松弛或松动,髂骨关节面承受的压力增加,而持续增加的压力使髂骨关节面软骨受损,软骨下骨新生,导致局部髂骨的密度增加。此外,有些人发病可能与慢性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局部劳损或扭伤等因素有关,这些异常刺激或损伤,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产生无菌性炎性反应或关节不稳,从而刺激神经导致腰痛。
   此病好发于20~3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为2.2%,女性是男性的5倍,其中经产妇占绝大多数,站立工作的人发病率较高,病变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站立是引起女性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年轻女性,一旦出现下腰部慢性持续性疼痛,反复发作,伴周期性改变,尤以产后下腰部疼痛症状加重,且步行、站立及负重为剧,坐位跷二郎腿出现胯部疼痛,应怀疑本病,及时就医。检查会发现疼痛部位在腰骶部即骶髂关节附近有压痛点,挤压骨盆有压痛,腰部活动不受限。X线片主要表现为髂骨耳状关节面处骨质局限性均匀性密度增高,关节间隙略有改变。大多为双侧病变,少数为单侧病变。X线片还可排除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结核、转移性肿瘤等病变。
   患了致密性髂骨炎该如何保健?
   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自限性或自愈性的疾病,应注意日常保健。女性在孕期要注意休息,卧硬板床,不要过度劳累以保护好腰肌;产后要充分休息,不宜穿高跟鞋,以免加重骨盆的前倾,影响骶髂关节的血液供应;尽可能避免站立负重工作,以减轻骶髂关节处的受压;防止腰部或胯部扭伤,以免造成骶髂关节不稳;注重局部保暖,防止风寒侵入;应注意减少活动,带围腰保护,逐渐增加活动量,并加强腰部功能锻炼。
其他文献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一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被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动脉栓塞性疾病的治疗。由于氯吡格雷为新型抗血小板药,作用更强,因而多用于新近发生的脑卒中、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疗程多为8~12周。   尽管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但在近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它也存在抵抗现象,称之为“氯吡格雷抵抗”
頸椎枕 最好选择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枕头;高度适中(一般一拳高)、中等硬度,保证颈椎不会过度前屈或后伸。平躺时枕头宽度应刚好从头部一直垫到肩部,切忌颈椎悬空。平躺时,将头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支点位于颈后正中,与颈背部弧度适应。  膝枕 在膝关节下垫一个较低的枕头,能避免脊柱,尤其是腰椎部分出现过度牵拉,让脊柱和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髋关节及骨盆也会维持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摘自《健康时报》
61岁的张先生,5年前的一天无缘无故出现胸痛,上楼梯时特别明显,休息后未见好转,不得已到医院就诊。经检查未发现张先生心脏有问题,胸痛症状在住院后似乎也有所缓解,不过随后又反复发作。多年来就诊过消化内科、骨科、神经内科,这让他非常苦恼,直至最近才查出病因,而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竟是哮喘在作祟。   哮喘胸痛,越焦虑越痛   说起哮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咳嗽、喘气等典型症状,不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
先来看下两个发生在浙江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传播路径,这两个病例提醒我们:这段时间去公共场所不戴口罩有多危险。  2020年2月5日0—24时,杭州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例,其中有1对夫妻(丈夫徐某某、妻子王某某)同时被确诊。  经流行病学调查,这对夫妻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之前确诊患者不相识。徐某某发病前三天曾经出现在当地某医馆。  
人的脚部有很多穴位和反射区,与体内各脏器间有着直接联系,经常按摩刺激脚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让僵硬的血管变得柔软。每天晚上用温水泡完脚后,不妨做做以下动作:  按压脚趾内侧 用手指(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脚趾的正、背面,用力按压后再松手,每根脚趾各进行20~30次。  左右揉搓脚趾 用手指(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脚趾的左右两边揉搓,趾甲两侧布满的穴位都会被刺激到,每根腳趾进行20~50次。 
液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液门穴具有清热利咽、清肝泻火、通络止痛等作用,可缓解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眼睛赤涩、龋齿等症。  取穴:第4、5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方法:每天早晚各用拇指指腹按揉液门穴200次左右,以有酸胀感为佳。  摘自《醫药星期三》
大脑健康的前提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用得越多,功能保持得越好。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大脑功能在20~30岁时达到顶峰,之后進入不可逆的衰老过程。通过训练,可以尽量减缓这个衰老进程。  学习新鲜事物 接触新事物会让大脑神经细胞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提升大脑功能,还能让老年人和社会建立更多联系,有益于维持大脑功能。对老年人来说,接触新事物可以是学习一种乐器、练书法、做手工等,也可以是练习使用智
中医中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后,疗效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因此,非常受欢迎!  戴先生入院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他一度只能靠无创呼吸机维持呼吸,躺在病床上疲倦不堪,居高不下的体温让我们很是着急。好在经过我们精心的治疗,他不仅高热退了,还脱离了呼吸机,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并且可以自己下床活动。  查房时,我问他:“戴先生,感觉怎么样?”  “感觉好很多,但是心率还是快一点,每分钟没有低于100次
近日,《老年神经生物学》杂志刊发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会减少大脑血流量,增加老年人患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加强体力活动可改变甚至逆转大脑血流量减少。  研究小组调查了50岁以上成年人的体质指数、腰臀比和腰圍、体育活动情况后发现,超重或肥胖会显著减少老年人的大脑血流量,而大脑血流量减少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征兆。具体而言,腰围每增加1厘米,大脑血流量减少的数值与年龄增加1岁的情况相同。因此,该研究强调
以往研究认为,适量吃坚果与心脏病、脑卒中及相关死亡的风险降低有关,但坚果到底对哪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尚不确定。最近,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一项新研究给出了结论,每周吃数次坚果,能有效降低房颤、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研究小组对6.1万名45~83岁人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并追踪17年,以此评估坚果摄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结果发现,若只考虑性别及年龄,坚持适量食用坚果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