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初诊时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首次确诊的240例B-NHL患者与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根据截断值分组,探讨AMC、NLR、RDW对B-NHL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AMC、NLR、RDW预测B-NHL患者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0.54×1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初诊时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首次确诊的240例B-NHL患者与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根据截断值分组,探讨AMC、NLR、RDW对B-NHL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AMC、NLR、RDW预测B-NHL患者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0.54×10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烟雾暴露大鼠肺血管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吸入新鲜空气,常规食物喂养。烟雾暴露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均接受8周的烟雾暴露,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在暴露时间内行辛伐他汀鼻饲灌胃。造模结束后取3组大鼠的肺动脉和左主支气管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血管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各组大鼠肺血管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WA%)、血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
目的 分析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开具的1000张西药处方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归纳总结1000张西药处方中存在的配伍不当情况和患者的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及胰体尾肿瘤的标准术式.此类术式区域解剖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及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围术期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其中胰瘘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0%~30%[1].术后胰瘘发生与众多因素有关,术中胰腺残端的合理处理是避免胰瘘发生的重要一环.近十年,伴随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及器械
目的研究血清D-二聚体(D-D)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测价值.方法多发肋骨骨折病人9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VT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D-D联合VEGF对DVT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年龄≥60岁、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静脉曲张史构成比,血清D-D、VEGF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EHAT)的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9年11月接受CDT治疗的肝移植术后EHAT病人23例.结果本组均接受CDT治疗,放置CDT导管手术操作平均时间(78±24)分钟,溶栓治疗平均时间(87.4±22.8)小时,尿激酶平均用量(344.5±62.3)万U,经CDT治疗,19例肝动脉内血栓完全溶解,CDT治疗有效率为82.6%(19/23).溶栓过程中,腹腔轻微出血(<100 ml)2例,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平均随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发现晚、恶性程度高和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了改善病人的预后,探索经济、准确、微创的方法进行早期诊断,以提高手术的可切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患者,男,80岁,因“血肌酐水平升高8个月、皮疹6个月、水肿2个月”于2020年3月13日入院。8个月前患者因浮肿查血肌酐126μ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57~97μmol/L),血尿酸594μmol/L(208~428μmol/L),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尿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6个月前在外院因高尿酸血症、肾结石采用别嘌醇治疗,3周后出现全身瘙痒,颜面肿胀,伴颜面、躯干、四肢广泛充血样皮疹,融合成片、部分突出表面,体温37.4℃,考虑为“过敏性皮疹”,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复方倍他米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经典术式,涉及肿瘤和相关脏器的切除和消化道重建两个部分,手术复杂、创伤较大.随着医学进步和手术演进,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0天围术期死亡率已经降至2.43%,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49.6%,其中以胰瘘、出血最多见,这两种并发症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人,男,69岁。2020年7月16日因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余入院,诊断为梗阻性黄疸查因。入院后上腹部增强CT及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管壁不均匀增厚,动脉期明显强化,其上段胆总管、肝内胆管、胆囊明显扩张,胰管扩张。超声内镜检查可见胆总管下段闭塞,似乎可见异常回声病灶,病灶上方胆管及胰管扩张,但病灶回声不典型、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CEA 10.8U/ml,CA199:1846.5U/ml,总胆红素:204μmol/L,直接胆红素168μmol/L,白蛋白30.5g/L。合并2型糖尿病.
重症肺炎多由肺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咳嗽、咳痰、发热等主要临床表现之外,还可引发严重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等危重症,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上将应用足量针对性抗菌药物抗感染作为重症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但由于重症肺炎往往存在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且细菌耐药甚至多药耐药的现象,且日益严重,导致重症肺炎病原学确诊困难,传统的强效抗感染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易影响患者预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