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现状下市级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问卷,探讨医护人员心理健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24.0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现状下市级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神经病性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护人员的健康状态、睡眠状态、有无负性生活事件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有统计学意(P<0.05)。3、负性生活事件、睡眠、个人健康状态可以解释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变异的40.3%。结论:医护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医护人员的健康状态、睡眠状态、有无负性生活事件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总分的影响有意义,且负性生活事件、睡眠、个人健康状态这三个因素是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19-03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报告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1]。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常态化,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继续抗击疫情,防止反弹,一方面要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其工作易產生疲惫感,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现状下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是在2020年5月2020年6月期间进行,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12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所调查的人员均意识清楚、状态良好,并认真配合。
  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成都市郫都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包括:
  2.1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医护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由德若伽提斯等在1975年编制,作为心理测量工具,评估测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了不同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2.3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测试前对全体被试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全体被试者同意接受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受试者介绍调查目的与测评方法,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本研究使用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医护人员自愿匿名参与,于2020年 5月1日发放正式的线上调查问卷。
  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将调查的结果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验、核实无误后,采用应用统计软件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F 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一步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100%。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
  对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统计描述料,结果见表 1。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发现SCL-90各因子,除人际关系紧张和敌对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且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神经病性5个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显示:①一般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的症状强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较差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强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睡眠状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显示:①较好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偏执、神经病性的症状强于非常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一般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强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较差组和非常差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强于非常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显示:有负性生活事件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的症状强于无负性生活事件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个人健康状态、负性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态度、后勤保障、睡眠状态、父母健康状态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态度、睡眠态度、个人健康状态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线性诊断显示:各模型的容忍度为0.752~0.904,方差膨胀因子为1.107~1.356,考虑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讨论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现状下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通过医护人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筛查为阳性的医护人员有27人,占总人数的21.4%。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在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说明医护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与张小妮等[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在疫情常态化的状况下,医护人员不仅要进行抗疫的,排查境外人员感染新冠情况,落实探视制度,还要维持正常的诊疗护理工作,极易对工作产生疲惫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关心和支持医护人员,落实轮休弹性工作机制,保证医护人员的休息,宣传先进典型,树立学习先进的信念。進行适时的心理辅导,改善医院的就医流程,加强制度和技能的培训,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满足医护人员生活的需求[3]。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身体健康状态一般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的症状强于身体健康组;身体健康状态较差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强于健康组。这可能是因为平时身体较差或一般的医护人员,免疫力也较低,在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的同时害怕自己也被感染,因此较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因此,建议对平时身体较差或一般的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后勤保障注意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干预。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睡眠状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医护人员的睡眠状态较差者更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与吴际军[4],何宇红[5]的研究一致。一方面,疫情常态化现状下,医护人员不仅要面对排查境内,特别是境外新冠患者的任务,而且还要恢复正常的诊疗护理秩序,致使一线临床医生护士心理压力大;另一方面,多数医生护士未参加过系统灾害应急培训,也未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经验缺乏。长时间的抗疫工作,易产生焦虑、疲乏等心理症状,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配备及完善的传染病防治体系;同时加强对临床一线医生护士的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创造磁性的医院工作环境,减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其睡眠质量,以充足的精力、体力和心理状态应对临床一线护理工作。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有负性生活事件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的症状强于无负性生活事件组。生活事件( Life events) 是指任何促使需要重新调整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般而言,生活事件可分为正向事件与负向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是指发生在个体生活中的超出其自身应对能力的不良事件,导致个体体验到强烈的压力和紧张感,并使其产生失落、绝望等抑郁情绪[6]。负性生活事件包括重大疾病、丧偶、亲人离去等[7]。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个体越需要更多的可利用的资源来应对应激事件,其主管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会影响其负性情绪体验[8]。因此,对待近期有负性事件发生的医护人员,家庭和工作单位因多在生活工作中予以关心,并请精神科的医生及时评估予以心理干预。
  5、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本研究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中对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得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健康状态、负性生活事件、睡眠状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影响变量有 3个,即负性生活事件、睡眠态度、个人健康状态。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这3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为0.657。由负性生活事件、睡眠、个人健康状态可以解释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变异的40.3%。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医护人员,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需对抗疫期间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医护人员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或者心理干预。睡眠较好的医护人员其心理状态较好,因此,需分析导致医护人员睡眠较差的原因,及时进行调整,并且提供安静的住宿条件,保证其睡眠质量。个人健康状态较好的医护人员其心理状态较好,对身体欠佳,不能胜任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最好调整其岗位。
  6、结论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26名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发放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调查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为21.4%;
  (2)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个人健康状态、负性生活事件、睡眠状态;
  (3)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负性生活事件、睡眠、个人健康状态这四个因素。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发生负性生活事件,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睡眠较好,个人健康状态较好,越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WHO(2020).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2020-01-12) [2020-02-05]. https//www. who. int/zh/emergencies/ diseases / novel - coronavirus -20.
  [2]张小妮,刘沛珍,余申子,等.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一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7):11-14.
  [3]钱明平,胡龙军,高文学,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及医政管理部门对医护人员心理疏导的途径[J].广西医学,2020,42(5):614-621.
  [4]吴际军,宋娴,陈飞,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20,34(4):1-5.
  [5]何宇红,汪瑶,王进松,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影响[J/OL].武汉大学学报:1-4[2020-03-19].
  [6]涂阳军,郭永玉.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52-655.
  [7]孙鹃娟,蒋炜康.负性生活事件与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兼论社会网络、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J].人口研究,2020,44(2):73-85.
  [8]刘耀,况利,艾明,等.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生命质量与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38-1144.
  基金项目: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院课题,课题编号:2020ZXA10
  作者简介:朱蓉,1989.07,女,汉,广东揭阳,硕士,护师  心理护理  循证护理。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桂枝汤加减治疗瘾疹风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15例瘾疹风寒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玉屏风桂枝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本次研究15例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本且15例患者中满意12例,基本满意3例,无不满意病例,满意率为100%。结论:玉屏风桂枝汤加减治疗瘾疹风
期刊
摘要:目的:对溶血对临床免疫和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和影响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体检中心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于早晨抽取患者6ml空腹静脉血并将其平分为两份,对其中一份进行溶血处理,溶血处理后的血液样本纳入观察组,未溶血处理的标本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样本的临床免疫和生化检验结果,探讨溶血对对临床免疫和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和影响。结果:两组标本ALB、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非定点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心理及应激障碍状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自制一般问卷包括一般资料、焦虑自评量表(SAS)、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于2020年4月选择云南省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定点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胸外科、重症医学科、临检科室、急诊科、门诊、支持中心)的医护人员作进行问卷星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焦虑检出率为33.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纳入患者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康复治疗结束后,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前者75例,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后者75例,纈沙坦治疗,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水平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能对比。  1.2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
期刊
摘要:间叶组织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其恶性肿瘤并不常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左眼下睑间叶组织肿瘤患儿的发病及诊断情况。对患儿的诊断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该病的病理检查、光镜检查等情况进行了总结,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间叶组织肿瘤;左眼下睑;儿童;病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58-01  间叶组织包括脂
期刊
摘要:本文对1例亚叶酸钙致皮肤过敏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探析。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亚叶酸钙;过敏反应;治疗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60-01  对于局部晚期食管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DDP+5-FU作为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基础方案,能使大部分患者获益。CF作为5-fu的增敏药物,过敏率极低[1]。但是我院发现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给予预防接种适龄期儿童家长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对适龄期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及应用意义。方法:抽取的68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待的预防接种儿童及其家长,将其以每组34例均分为对照教育组与探讨教育组。对照教育组给予预防接种适龄期儿童家长行常规接种健康教育指导方案,探讨教育组给予预防接种适龄期儿童家长行常规接种健康教育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方案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孕不育治疗过程中应用氯米芬联合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74例,将其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展开研究调查,调查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予以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一般药物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判断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最终治疗效果(97.29%)显著高于参照组(81.08%),数据之间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就水囊配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及大月份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30例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足月妊娠及大月份妊娠引产术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催产素引产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水囊配合催产素引产干预,分别对两组产妇引产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引产效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引产后宫颈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