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不同功能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变化,探讨坐位下相邻未融合节段矢状位序列的调节机制.方法:2010年9月~2012年2月行腰椎短节段融合术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0例,女33例,末次随访时年龄为61.6±11.0岁(31.0~81.0岁),随访时间为82.0±7.3个月(68.0~94.0个月).共39例患者融合至S1,其中3例为L5~S1固定融合,20例为L4~S1固定融合,15例为L3~S1固定融合,1例为L2~S1固定融合;24例未融合至S1,其中13例为L3~L5固定融合,5例为L4~L5固定融合,6例为L2~L5固定融合.均行术前站立位、末次随访站立位-端坐位-自然坐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通过院内PACS系统,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固定节段前凸角(FSL)、胸椎后凸角(TK)、上相邻前凸角(URL)、下相邻前凸角(LRL)及T1骨盆角(TP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站立位、自然坐位情况下URL、LRL与其他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当体位由站立位向坐位转变后,矢状位参数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对于未融合至S1的患者,从站立位变为端坐位后,LL显著减小、TPA显著增大(P<0.05);由端坐位变为自然坐位后,LL进一步显著减小、TPA进一步显著增大(P<0.05),SS、URL、LRL显著减小(P<0.05),PT显著增加(P<0.05).对于融合至S1的患者,从站立位变为端坐位后,LL、URL显著减小(P<0.05),TPA显著增大(P<0.05);由端坐位变为自然坐位后,LL、URL进一步显著减小(P<0.05),TPA进一步显著增大(P<0.05),SS显著减小、PT显著增加(P<0.05).在站立位时,URL与PI、SS、FSL、LL有显著相关性(P<0.05).自然坐位后,URL与FSL无显著相关性(P=0.388),URL与PI、SS、TK、LL有显著相关性(P<0.05),LRL与PT、SS、LL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患者坐位时矢状位序列会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骨盆后倾旋转,腰椎前凸变得平直,尤其是上、下相邻节段.自然坐位时,URL主要依靠骨盆与胸椎后凸角度的调节.自然坐位下URL、LRL显著减小的特点,可能是腰椎融合术后远期交界区并发症的病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