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普遍实施大班教学,而有效的活动则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系统总结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活动策划与执行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任务与竞赛并重的互动教学方式,分析了其价值与设计方式,以期能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提供必要的借鉴之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课 大班教学 课堂活动
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贯穿于整个大一学年。普及性的教学必然带来师资紧张的问题,因而广大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一门课程往往安排有三个甚至四个班级同时进行授课和考核。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改变常规小班以课堂互动交流和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必须采用活动化教学来营造氛围、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提高广大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和效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大班教学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实施一定的创新与变革活动。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以单向说教为主,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主要是来自基础课部,数量有限,每一位教师要承担数门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一门课程都是大班教学,课前需要备课,课后需要批改作业,承担着相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这就造成部分教师倾向于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阐述英语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而学生则处于被动聆听、思考、接受的状态,从而形成英语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活动环节,教师不用设计和实施活动,学生也不用参与活动,看似减少了教师压力,实则弱化了英语教学质量,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
2.以简单互动作为点缀,造成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活动,利用点名、回答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小班教学中,英语教师面对数量有限的学生,对学生兴趣、基础水平、学习能力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实现互动交流的全覆盖与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活动教学效果。然而面对七八十人的一个课堂,英语教师并不熟悉学生情况,只能随机地点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而大部分学生则并不会被点名,不会和教师有所互动,处于被动聆听的状态,久而久之便产生懈怠情绪。这种简单化的互动教学,在大班教学中失去了其应有的互动价值,造成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3.以讲解知识点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涉及阅读、翻译、听力、口语、写作等诸多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都表现出鲜明的实操性、实用性的特征,只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与掌握,实现预期的英语课程终极教学目标。然而根据调查了解,目前高校英语课教师以单向说教为主体教学模式,以简单互动作为点缀,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偏向理论,甚至完全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过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缺乏切实有效的活动教学环节,缺乏学生参与及实操内容,由此造成课程教学效果满意度较低的问题。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价值
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分组,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训练,通过竞赛的形式评估成果。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引入此种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优势。
1.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大班教学是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始终处于被动聆听、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很多英语教师采用全英语的授课方式,更是容易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而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教学则为学生布置有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摸索、训练,而教师则负责组织活动、答疑解惑、激励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主动学习的对象。这能够保证大班学生均可以参与活动,发挥出一定的活动价值,从而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大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2.以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大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互动的机会,被动接受知识点,面对晦涩、枯燥的讲授,不仅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而且极容易触发厌烦、排斥的学习情绪。而任务和竞赛并重型的活动教学方案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荣誉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即整个活动以“分组”进行,以“竞赛”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学生会为了团队荣誉、班级荣誉而参与学习,并在成功之后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这就会使学生抱着至高目标、精神激励而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积极主动的主观意愿,由此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参与英语课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以活動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学习所有课程的目标都是为了指导日常行为,增强实操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也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翻译、听力、口语、写作能力而设置的,然而当前大班教学普遍面临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脱节的问题,造成学生英语实操能力弱的现状。任务和竞赛并重型教学方式则改变了教师说教为主、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其成为活动组织者、答疑解惑者、激励指导者,是一个辅助、引导、鼓励的角色,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主动探索、积极发问、主动训练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这一过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训练之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从而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素养,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设计
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教学活动彻底颠覆了常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但其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技巧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严格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1.设计课程模块
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的前提是精心设计“任务”,而要想保证整个学期始终如一地开展任务引领学习活动,则必须在授课之前就要安排好课程模块。英语教师需要改变常规的不分轻重、由头至尾的“流水线”式的教学方式,而要将整个课程知识分为主体明确的知识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融入了来自不同章节、不同课时的知识点。这既方便对学生实施集中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关联性的认识,提高对知识整合认知和应用的能力,而且也方便后期任务与竞赛教学活动的实施。这需要英语教师具有全局性的课程知识整合处理能力,由此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分配与整合,形成模块清晰、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案。
2.开展分组活动
“分组”是开展后期竞赛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实施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直接决定着后期竞赛激励效果的情况。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需要根据预先设计的课程模块,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3到4个小组,或者是以特定数量为单位,将学生分成数量不等的小组,也可以采用宿舍为单位,将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从而将大班学生进行了量化,每一个学生都是小组中的成员,都承担有小组任务,在小组中感受到责任感和荣誉感,既方便任务分配,也方便竞赛经验,而且还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互动、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英语教师根据模块内容特征,本着激励性、实操性原则对学生实施灵活分组,而且还必须根据分组情况,为每一个小组安排相关的主题内容或者是活动项目,该内容与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实现在小组内的分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主题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任务带动学习
分配任务、带动学习是实施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在完成分组工作之后,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各小组任务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其难度水平、学习重点、任务量应大致相同,由此才能保证后期竞赛经验标准的一致性及检验结果的合理性。随后,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授课模块进行简单介绍,随后在课堂中或者是课堂之外,要求各小组学生进行任务分解和再分配,以任务带动学习活动,期间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的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才能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英语教师一定要明确“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并非是单纯为了完成某一项活动而进行的,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4.同步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一定要有效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关系,主要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与变革活动,借此提高授课过程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而其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翻译、阅读、听力、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与表达素质。英语教师一定要避免在进行模块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抛给”学生,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造成“授课”与“学习”之间的脱节,影响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一定要秉持“同步进行教学”的理念,在开展模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相关的理论教学环节,在合适的时间安排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内容,在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之后,再通过模块教学方式来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5.竞赛检验成果
竞赛检验学习成果是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其开展的严格性、实效性直接决定着学生随后完成下一阶段其他模块学习任务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在学生完成前一阶段的知识模块之后,需要选择一个专门的时间和地点,要求每一个小组委派一名或数名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原则上每一学期每一个小组成员至少参加两次汇报),由课程教师进行独立评判,或者是邀请其他英语教师共同参与评判,总结其成功之处,提出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并最终给各小组一个评分。学期结束之后,每一个小组在历次汇报中所获分数的平均分便是其平时成绩,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成为其最终课程成绩。这一过程以竞赛来展示其学习成果,以分数形成激励效果,由此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结 语
总体来说,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采用大班教学成为必然选择,然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说,当前大班教学面临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而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教学则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以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活动来增强实践能力,能够有效解決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然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一定要加强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的设计,遵循设计课程模块、展开分组活动、任务带动学习、同步进行教学、竞赛检验成果的流程,合理安排活动过程,严格执行教学方案,以充分发挥该活动教学方案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林林:《MOOCS资源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技术·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刚欣:《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研究》2018年第8期。
[3]万剑:《大班英语教学策略探讨》,《文教资料》2016年第8期。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课 大班教学 课堂活动
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贯穿于整个大一学年。普及性的教学必然带来师资紧张的问题,因而广大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一门课程往往安排有三个甚至四个班级同时进行授课和考核。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改变常规小班以课堂互动交流和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必须采用活动化教学来营造氛围、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提高广大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和效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大班教学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实施一定的创新与变革活动。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以单向说教为主,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主要是来自基础课部,数量有限,每一位教师要承担数门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一门课程都是大班教学,课前需要备课,课后需要批改作业,承担着相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这就造成部分教师倾向于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阐述英语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而学生则处于被动聆听、思考、接受的状态,从而形成英语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活动环节,教师不用设计和实施活动,学生也不用参与活动,看似减少了教师压力,实则弱化了英语教学质量,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
2.以简单互动作为点缀,造成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活动,利用点名、回答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小班教学中,英语教师面对数量有限的学生,对学生兴趣、基础水平、学习能力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实现互动交流的全覆盖与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活动教学效果。然而面对七八十人的一个课堂,英语教师并不熟悉学生情况,只能随机地点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而大部分学生则并不会被点名,不会和教师有所互动,处于被动聆听的状态,久而久之便产生懈怠情绪。这种简单化的互动教学,在大班教学中失去了其应有的互动价值,造成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3.以讲解知识点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涉及阅读、翻译、听力、口语、写作等诸多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都表现出鲜明的实操性、实用性的特征,只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与掌握,实现预期的英语课程终极教学目标。然而根据调查了解,目前高校英语课教师以单向说教为主体教学模式,以简单互动作为点缀,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偏向理论,甚至完全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过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缺乏切实有效的活动教学环节,缺乏学生参与及实操内容,由此造成课程教学效果满意度较低的问题。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价值
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分组,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训练,通过竞赛的形式评估成果。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引入此种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优势。
1.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大班教学是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始终处于被动聆听、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很多英语教师采用全英语的授课方式,更是容易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而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教学则为学生布置有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摸索、训练,而教师则负责组织活动、答疑解惑、激励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主动学习的对象。这能够保证大班学生均可以参与活动,发挥出一定的活动价值,从而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大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2.以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大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互动的机会,被动接受知识点,面对晦涩、枯燥的讲授,不仅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而且极容易触发厌烦、排斥的学习情绪。而任务和竞赛并重型的活动教学方案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荣誉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即整个活动以“分组”进行,以“竞赛”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学生会为了团队荣誉、班级荣誉而参与学习,并在成功之后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这就会使学生抱着至高目标、精神激励而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积极主动的主观意愿,由此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参与英语课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以活動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学习所有课程的目标都是为了指导日常行为,增强实操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也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翻译、听力、口语、写作能力而设置的,然而当前大班教学普遍面临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脱节的问题,造成学生英语实操能力弱的现状。任务和竞赛并重型教学方式则改变了教师说教为主、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其成为活动组织者、答疑解惑者、激励指导者,是一个辅助、引导、鼓励的角色,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主动探索、积极发问、主动训练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这一过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训练之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从而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素养,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设计
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教学活动彻底颠覆了常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但其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技巧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严格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1.设计课程模块
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的前提是精心设计“任务”,而要想保证整个学期始终如一地开展任务引领学习活动,则必须在授课之前就要安排好课程模块。英语教师需要改变常规的不分轻重、由头至尾的“流水线”式的教学方式,而要将整个课程知识分为主体明确的知识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融入了来自不同章节、不同课时的知识点。这既方便对学生实施集中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关联性的认识,提高对知识整合认知和应用的能力,而且也方便后期任务与竞赛教学活动的实施。这需要英语教师具有全局性的课程知识整合处理能力,由此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分配与整合,形成模块清晰、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案。
2.开展分组活动
“分组”是开展后期竞赛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实施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直接决定着后期竞赛激励效果的情况。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需要根据预先设计的课程模块,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3到4个小组,或者是以特定数量为单位,将学生分成数量不等的小组,也可以采用宿舍为单位,将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从而将大班学生进行了量化,每一个学生都是小组中的成员,都承担有小组任务,在小组中感受到责任感和荣誉感,既方便任务分配,也方便竞赛经验,而且还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互动、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英语教师根据模块内容特征,本着激励性、实操性原则对学生实施灵活分组,而且还必须根据分组情况,为每一个小组安排相关的主题内容或者是活动项目,该内容与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实现在小组内的分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主题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任务带动学习
分配任务、带动学习是实施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在完成分组工作之后,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各小组任务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其难度水平、学习重点、任务量应大致相同,由此才能保证后期竞赛经验标准的一致性及检验结果的合理性。随后,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授课模块进行简单介绍,随后在课堂中或者是课堂之外,要求各小组学生进行任务分解和再分配,以任务带动学习活动,期间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的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才能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英语教师一定要明确“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并非是单纯为了完成某一项活动而进行的,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4.同步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一定要有效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关系,主要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与变革活动,借此提高授课过程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而其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翻译、阅读、听力、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与表达素质。英语教师一定要避免在进行模块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抛给”学生,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造成“授课”与“学习”之间的脱节,影响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一定要秉持“同步进行教学”的理念,在开展模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相关的理论教学环节,在合适的时间安排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内容,在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之后,再通过模块教学方式来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5.竞赛检验成果
竞赛检验学习成果是任务与竞赛并重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其开展的严格性、实效性直接决定着学生随后完成下一阶段其他模块学习任务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在学生完成前一阶段的知识模块之后,需要选择一个专门的时间和地点,要求每一个小组委派一名或数名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原则上每一学期每一个小组成员至少参加两次汇报),由课程教师进行独立评判,或者是邀请其他英语教师共同参与评判,总结其成功之处,提出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并最终给各小组一个评分。学期结束之后,每一个小组在历次汇报中所获分数的平均分便是其平时成绩,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成为其最终课程成绩。这一过程以竞赛来展示其学习成果,以分数形成激励效果,由此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结 语
总体来说,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采用大班教学成为必然选择,然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说,当前大班教学面临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而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教学则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以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活动来增强实践能力,能够有效解決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然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一定要加强任务与竞赛并重型活动教学的设计,遵循设计课程模块、展开分组活动、任务带动学习、同步进行教学、竞赛检验成果的流程,合理安排活动过程,严格执行教学方案,以充分发挥该活动教学方案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林林:《MOOCS资源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技术·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刚欣:《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研究》2018年第8期。
[3]万剑:《大班英语教学策略探讨》,《文教资料》2016年第8期。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