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怎样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重点分析初中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1.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带给教育的是便捷,也是挑战。基于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教育信息化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视的学习环境。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技术,也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受”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教师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遭到了冲击。转变教师角色,扩充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传统上拥有“一桶水”的教师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长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教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贯彻实施,才能够合理地将教育信息化巧妙的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过程中,数学教师既是发展的对象,也是发展的主体。任何专业发展都要落实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上,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经过由自发转变为自觉状态,需要通过数学教师的自我发展、主动学习、自我完善来实现持续发展。这一方面要求数学教师主动、自觉的学习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数学教师利用各种检测手段进行自我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现实中数学教师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自身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说的就是教师有怎样的观念就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教育观决定学生观,只有在对自己及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清楚、准确的认知,才能有一个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学生观,表现为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感,恰当的工作动机。发展观是数学教师在对自己和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有关自我成长的观念,它不仅与数学教师的工作有关,对于促进数学教师人格的健全也具有积极地意义。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方面,这样便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还有情感的、社会的、生理的过程。[1]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这便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抱有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初中数学教师普遍不能树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教师自我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发展就是看看数学新进展、了解时事动态,参加学校的课程培训,在网络上看看教学视频等。从教师的发展观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发展没有正确的认知,不能认识到发展的深层内涵,以至于不能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自我发展。
学者吴岳军曾说,“传统教学与存储相似,教学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对传递准确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网络存储占多大优势”。[2]说法虽然偏激,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通过实施新课标、课改,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课改,虽然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反而使得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了。现代教育要求全面发展的学生,更要求全面发展的教师,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发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理念以及技能,并且积极主动的寻求各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发展。
2.2学校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提高教师素养的实践活动
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多样化的发展途径,满足了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如果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再好的外部环境也不会自发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调查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仍然选择自己旧有的、习惯了的教学方法;校内开展的研修活动,缺乏理论的引导,成了年复一年的枯燥的“机械重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数学教师在工作之余不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整理,即便是学习到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的知识经验,也没有及时内化、吸收,也就不能构建成为自己专业素养的一部分。
2.3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动力之一。通过考核评价,教师们能够了解自身专业素养发展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但实际上,学校针对数学教师制定的考核评价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够人性化,导致教师自我效能感低,影响教育教学态度,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学校对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成绩、公开课、及出勤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职位晋升相联系。这种评价机制缺乏对教育教学具体过程的关注,不利于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方法单一,不能对所有教师产生正面激励作用,而只能对少数不称职教师或少数优秀教师施加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对这种评价缺乏心理认同感,甚至有些心理抵触,直接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杨翠蓉.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专长的视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吴岳军.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现实追问[J].江苏高教,2011(3):98-99.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1.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带给教育的是便捷,也是挑战。基于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教育信息化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视的学习环境。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技术,也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受”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教师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遭到了冲击。转变教师角色,扩充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传统上拥有“一桶水”的教师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长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教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贯彻实施,才能够合理地将教育信息化巧妙的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过程中,数学教师既是发展的对象,也是发展的主体。任何专业发展都要落实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上,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经过由自发转变为自觉状态,需要通过数学教师的自我发展、主动学习、自我完善来实现持续发展。这一方面要求数学教师主动、自觉的学习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数学教师利用各种检测手段进行自我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现实中数学教师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自身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说的就是教师有怎样的观念就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教育观决定学生观,只有在对自己及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清楚、准确的认知,才能有一个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学生观,表现为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感,恰当的工作动机。发展观是数学教师在对自己和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有关自我成长的观念,它不仅与数学教师的工作有关,对于促进数学教师人格的健全也具有积极地意义。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方面,这样便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还有情感的、社会的、生理的过程。[1]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这便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抱有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初中数学教师普遍不能树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教师自我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发展就是看看数学新进展、了解时事动态,参加学校的课程培训,在网络上看看教学视频等。从教师的发展观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发展没有正确的认知,不能认识到发展的深层内涵,以至于不能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自我发展。
学者吴岳军曾说,“传统教学与存储相似,教学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对传递准确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网络存储占多大优势”。[2]说法虽然偏激,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通过实施新课标、课改,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课改,虽然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反而使得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了。现代教育要求全面发展的学生,更要求全面发展的教师,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发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理念以及技能,并且积极主动的寻求各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发展。
2.2学校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提高教师素养的实践活动
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多样化的发展途径,满足了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如果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再好的外部环境也不会自发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调查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仍然选择自己旧有的、习惯了的教学方法;校内开展的研修活动,缺乏理论的引导,成了年复一年的枯燥的“机械重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数学教师在工作之余不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整理,即便是学习到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的知识经验,也没有及时内化、吸收,也就不能构建成为自己专业素养的一部分。
2.3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动力之一。通过考核评价,教师们能够了解自身专业素养发展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但实际上,学校针对数学教师制定的考核评价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够人性化,导致教师自我效能感低,影响教育教学态度,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学校对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成绩、公开课、及出勤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职位晋升相联系。这种评价机制缺乏对教育教学具体过程的关注,不利于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方法单一,不能对所有教师产生正面激励作用,而只能对少数不称职教师或少数优秀教师施加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对这种评价缺乏心理认同感,甚至有些心理抵触,直接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杨翠蓉.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专长的视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吴岳军.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现实追问[J].江苏高教,2011(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