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原创力量、传承力量、治理力量和育人力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人类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先哲,那是人类文明的“哲学突破”,也被称为“轴心时代”。全世界出现了一次伟大的智慧普及运动,告诉人们应该怎么生活。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不曾中断文明进程的文明体,自然搭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一趟列车”。
儒家宣讲“仁义礼智信”,法家推崇“以法治国、严刑峻法”,道家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家教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无论是儒家、法家、道家,还是墨家,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和凝聚人们应对世界万千变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思想,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原创力量,为社会发展出了主意、拿了方案、开了方子。
世界各国文化原创的多,传承下来的不多。比如,我国孩子们现在还在背《三字经》《论语》,试问还有多少国家,在用几千年前的思想教育孩子?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都能在古典中找到出处。
“富强”出自《管子》“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民主”出自《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文明”出自《礼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谐”出自《荀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由”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平等”出自《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公正”出自蘇轼“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法治”出自王安石“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爱国”出自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敬业”出自《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诚信”出自李白“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友善”出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世界最大的宫殿——大明宫,面积达到354公顷,相当于4个故宫、7个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6个巴格达城、3个凡尔赛宫、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唐朝的长安人口超过100万,其中至少有10万是外国人,还有20万是军队。单是养活这些人,就十分考验唐朝的治理力量。
唐太宗身边有一批精兵良将,这个班子很强,各方面人才都有,和而不同,能把大家的优点和缺点摆出来。所以说,唐太宗当“班长”当得好。其实,唐太宗的理念也很简单,就是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朝是个特殊的时代,员半千在《陈情表》中曰:“请陛下召天下才子三五千人,与臣同试诗、策、判、笺、表、论,勒字数,定一人在臣先者,陛下斩臣头,粉臣骨,悬于都市,以谢天下才子。”员半千称得上是“大唐第一狂”,以及后来李白吼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言,其实那时的很多官员就是这么想的。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是这么狂傲,都是不世之才,放在适当的位置,就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治理力量。
《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改。”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力量,已经源远流长的体现了。
苏轼写有《赠李方叔赐马券》,因为李方叔家境贫寒,苏轼想要送他一匹宝马,这马是朝廷赏赐,市场上不多见,于是苏轼写张字据说明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梁启超给儿子梁思成写信曰:“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儿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儿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
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原创力量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人类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先哲,那是人类文明的“哲学突破”,也被称为“轴心时代”。全世界出现了一次伟大的智慧普及运动,告诉人们应该怎么生活。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不曾中断文明进程的文明体,自然搭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一趟列车”。
儒家宣讲“仁义礼智信”,法家推崇“以法治国、严刑峻法”,道家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家教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无论是儒家、法家、道家,还是墨家,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和凝聚人们应对世界万千变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思想,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原创力量,为社会发展出了主意、拿了方案、开了方子。
传承力量
世界各国文化原创的多,传承下来的不多。比如,我国孩子们现在还在背《三字经》《论语》,试问还有多少国家,在用几千年前的思想教育孩子?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都能在古典中找到出处。
“富强”出自《管子》“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民主”出自《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文明”出自《礼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谐”出自《荀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由”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平等”出自《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公正”出自蘇轼“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法治”出自王安石“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爱国”出自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敬业”出自《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诚信”出自李白“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友善”出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治理力量
世界最大的宫殿——大明宫,面积达到354公顷,相当于4个故宫、7个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6个巴格达城、3个凡尔赛宫、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唐朝的长安人口超过100万,其中至少有10万是外国人,还有20万是军队。单是养活这些人,就十分考验唐朝的治理力量。
唐太宗身边有一批精兵良将,这个班子很强,各方面人才都有,和而不同,能把大家的优点和缺点摆出来。所以说,唐太宗当“班长”当得好。其实,唐太宗的理念也很简单,就是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朝是个特殊的时代,员半千在《陈情表》中曰:“请陛下召天下才子三五千人,与臣同试诗、策、判、笺、表、论,勒字数,定一人在臣先者,陛下斩臣头,粉臣骨,悬于都市,以谢天下才子。”员半千称得上是“大唐第一狂”,以及后来李白吼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言,其实那时的很多官员就是这么想的。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是这么狂傲,都是不世之才,放在适当的位置,就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治理力量。
育人力量
《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改。”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力量,已经源远流长的体现了。
苏轼写有《赠李方叔赐马券》,因为李方叔家境贫寒,苏轼想要送他一匹宝马,这马是朝廷赏赐,市场上不多见,于是苏轼写张字据说明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梁启超给儿子梁思成写信曰:“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儿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儿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
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