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听说文化广场要推出《春之觉醒》时,我就开始好奇和期待,到底这样一部敏感又细腻的摇滚音乐剧会在国内的文化大地上开出什么样的花。2006年从外百老汇开始走向世界音乐剧舞台的《春之觉醒》(Spring Awakening)实际上是从1891年由德国戏剧家弗兰克·魏德金(Frank Wedekind)创作的德语话剧改编而来,故事设定就在19世纪末期的德国,而2006年12月10日在尤金·奥尼尔剧场(Eugene O’Neil Theatre)首次推出的音乐剧,则吸收了自19世纪末以来各种舞台呈现和改编的元素,并确定了非主流摇滚音乐的风格,来表现青春期的骚动以及青少年对社会、对学校、对家长、对性的思考和苏醒。
正是这样一个在百老汇获得了无数成功、涉及青少年、涉及敏感的性话题的作品,如何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以隐忍和谐著称的中国,性更不是一个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文化广场制作《春之觉醒》堪称一次大胆的行为。
故事情节和唱段原封不动地来自百老汇原版,开场就是母女二人在家中的场景,年轻懵懂的少女对婴儿的诞生充满了好奇,恳求母亲告知其中的奥秘。母亲并没有向女儿科学地解释清楚,此时少女独唱的以及之后一群少女合唱的《生下了我的妈妈》(Mama who bore me)正是表达了少女们青春期的迷惑和彷徨,而妈妈们却都没有给她们解惑。相信这样的话题在千百年的子女教育过程中已经出现过无数次,这一幕带给现代中国观众的触动依然是巨大的,因为谈性色变的年代并没有远去。
而对于男性,虽然所处男权社会中,充满好奇的男孩与禁锢的教会学校之间的冲突却时有发生,《众所周知的事》(All that’s known)表面上是与刻板老师就语法规则使用上的争执,实际上是一群校园男孩对社会规则的不解,紧接着《这操蛋的生活》(The bitch of living)则是对可以自我控制的生活的放声呐喊,这两段曲目同时也体现了两个男孩不同的个性。而到了关于对爱情的甜蜜向往以及性冲动的迸发阶段,《我的烦恼》(My junk)唱出了少男少女内心的苦闷,《触碰我》(Touch me)则是少男对性冲动的初探和惊奇体验。
在此之后,两个男孩便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在初尝禁果获得奇妙体会后唱出《镜蓝的夜》(The mirror-blue night),这是有主见的少年面对人生困惑开始明白自己的追求所在之后的静谧。而另一个,仍然充满对人生、前途和性的迷惑和无助,尤其是在向看似开明的家长寻求帮助未果之后,无力承受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重压力,于是唱出了《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此时,依旧懵懂的少女还沉浸在对自我身体的探索和疑惑中,《身体的语言》(The word of your body)就是最好的说明,而还有一些女孩却身处地狱,相信观众们在听到《我熟知的黑暗》(The dark I know well)之后会深深地陷入到我们这个社会中常见却不为人熟知的家庭暴力、性虐待的思索中。而结尾少女因庸医堕胎而亡之后,在墓地里,面对两座年轻人的坟墓,未亡的人们只能满怀悲痛地唱出《紫色夏日之歌》(The song of purple summer)。
可以说,《春之觉醒》最为出色的就是这些极其贴合情节起伏的歌曲,而且正因为歌曲在《春之觉醒》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百老汇第一版的制作中,并没有很精美的舞台和绚烂的服装道具,甚至可以说非常简陋,完全将重心放在了演员的演唱上。此次中文版制作保留了这些经典又脍炙人口的歌曲,给国内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演员绝大部分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歌曲的声乐呈现水平。可惜的是,由于有些演员对演唱英文唱词存在语言障碍,在预演和正式演出过程中,能明显听得出由于语言压力带来的吐字发声不准,尽管制作方很贴心地打出了中文字幕,但在情节和情感的传达上略打折扣。可以想象得到,今后不论是百老汇还是伦敦西区的经典作品,国内音乐剧演员想要挑战的话,第一关就会出在语言这道坎上,原文演唱的表演要求,或者是中文唱词的翻译要求都是很高的,需要国内音乐剧引进和制作方慎重考虑。
这次文化广场的制作可谓是十分精良,舞台设计上从全景呈现了一个冰封世界中的破旧剧院,冰锥自然悬挂,让观众在走进剧院的时候就如落入真正的冰封世界,而到了故事情节推动的后半段,冰锥悄然融化降下,寓示着寒冬将过,人们觉醒的春天即将来临,契合作品标题。尽管这样浅显直白的舞台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品给人带来的深刻思考,但给观众的视觉震撼还是不小的。特别是在少男少女初尝禁果的部分,从舞台上方降下来的摇篮状帷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遮羞布,这和百老汇版本直接在舞台上赤裸呈现相比,明显带有典型东方文化的含蓄色彩,尤其是在灯光投射下的动作,不禁让观众会心一笑。
同时,由于故事情节上的设定,此次制作并没有改变德国、教会学校等这样的背景设置,因此观众在听到熟悉的中文对白的同时,仍然听到了关于宗教、上帝、欲望、罪恶等字眼,很多直接来自于圣经等宗教教义的台词,我相信对国内大部分观众来说并不太熟悉,而且从自身的体验和理解上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共鸣。因此,又要谈到关于外国经典作品来到国内的本土化改编的问题了,到底是坚持原作,原封不动地照搬呢?还是实现本土化的改编,将情节类比到国内观众熟悉的文化背景和话题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我相信,后一个选择,只要坚持在准确的文化研究背景下,做到适当地接地气,应该会收到更广泛的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正是这样一个在百老汇获得了无数成功、涉及青少年、涉及敏感的性话题的作品,如何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以隐忍和谐著称的中国,性更不是一个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文化广场制作《春之觉醒》堪称一次大胆的行为。
故事情节和唱段原封不动地来自百老汇原版,开场就是母女二人在家中的场景,年轻懵懂的少女对婴儿的诞生充满了好奇,恳求母亲告知其中的奥秘。母亲并没有向女儿科学地解释清楚,此时少女独唱的以及之后一群少女合唱的《生下了我的妈妈》(Mama who bore me)正是表达了少女们青春期的迷惑和彷徨,而妈妈们却都没有给她们解惑。相信这样的话题在千百年的子女教育过程中已经出现过无数次,这一幕带给现代中国观众的触动依然是巨大的,因为谈性色变的年代并没有远去。
而对于男性,虽然所处男权社会中,充满好奇的男孩与禁锢的教会学校之间的冲突却时有发生,《众所周知的事》(All that’s known)表面上是与刻板老师就语法规则使用上的争执,实际上是一群校园男孩对社会规则的不解,紧接着《这操蛋的生活》(The bitch of living)则是对可以自我控制的生活的放声呐喊,这两段曲目同时也体现了两个男孩不同的个性。而到了关于对爱情的甜蜜向往以及性冲动的迸发阶段,《我的烦恼》(My junk)唱出了少男少女内心的苦闷,《触碰我》(Touch me)则是少男对性冲动的初探和惊奇体验。
在此之后,两个男孩便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在初尝禁果获得奇妙体会后唱出《镜蓝的夜》(The mirror-blue night),这是有主见的少年面对人生困惑开始明白自己的追求所在之后的静谧。而另一个,仍然充满对人生、前途和性的迷惑和无助,尤其是在向看似开明的家长寻求帮助未果之后,无力承受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重压力,于是唱出了《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此时,依旧懵懂的少女还沉浸在对自我身体的探索和疑惑中,《身体的语言》(The word of your body)就是最好的说明,而还有一些女孩却身处地狱,相信观众们在听到《我熟知的黑暗》(The dark I know well)之后会深深地陷入到我们这个社会中常见却不为人熟知的家庭暴力、性虐待的思索中。而结尾少女因庸医堕胎而亡之后,在墓地里,面对两座年轻人的坟墓,未亡的人们只能满怀悲痛地唱出《紫色夏日之歌》(The song of purple summer)。
可以说,《春之觉醒》最为出色的就是这些极其贴合情节起伏的歌曲,而且正因为歌曲在《春之觉醒》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百老汇第一版的制作中,并没有很精美的舞台和绚烂的服装道具,甚至可以说非常简陋,完全将重心放在了演员的演唱上。此次中文版制作保留了这些经典又脍炙人口的歌曲,给国内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演员绝大部分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歌曲的声乐呈现水平。可惜的是,由于有些演员对演唱英文唱词存在语言障碍,在预演和正式演出过程中,能明显听得出由于语言压力带来的吐字发声不准,尽管制作方很贴心地打出了中文字幕,但在情节和情感的传达上略打折扣。可以想象得到,今后不论是百老汇还是伦敦西区的经典作品,国内音乐剧演员想要挑战的话,第一关就会出在语言这道坎上,原文演唱的表演要求,或者是中文唱词的翻译要求都是很高的,需要国内音乐剧引进和制作方慎重考虑。
这次文化广场的制作可谓是十分精良,舞台设计上从全景呈现了一个冰封世界中的破旧剧院,冰锥自然悬挂,让观众在走进剧院的时候就如落入真正的冰封世界,而到了故事情节推动的后半段,冰锥悄然融化降下,寓示着寒冬将过,人们觉醒的春天即将来临,契合作品标题。尽管这样浅显直白的舞台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品给人带来的深刻思考,但给观众的视觉震撼还是不小的。特别是在少男少女初尝禁果的部分,从舞台上方降下来的摇篮状帷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遮羞布,这和百老汇版本直接在舞台上赤裸呈现相比,明显带有典型东方文化的含蓄色彩,尤其是在灯光投射下的动作,不禁让观众会心一笑。
同时,由于故事情节上的设定,此次制作并没有改变德国、教会学校等这样的背景设置,因此观众在听到熟悉的中文对白的同时,仍然听到了关于宗教、上帝、欲望、罪恶等字眼,很多直接来自于圣经等宗教教义的台词,我相信对国内大部分观众来说并不太熟悉,而且从自身的体验和理解上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共鸣。因此,又要谈到关于外国经典作品来到国内的本土化改编的问题了,到底是坚持原作,原封不动地照搬呢?还是实现本土化的改编,将情节类比到国内观众熟悉的文化背景和话题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我相信,后一个选择,只要坚持在准确的文化研究背景下,做到适当地接地气,应该会收到更广泛的观众和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