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成林之前的抚育管理,以人为的活动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消除林地的各种灾害,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巩固植树造林成活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未成林 造林 抚育管理
前言:在新时期里,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且对造林绿化的要求和标准会更加严格。加大造林绿化全程科技支撑力度。针对造林绿化难度日趋加大的现状,充分估计气候变化给造林绿化带来的困难,积极调动林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抗旱造林等造林绿化难点攻关和科技推广。大力加强对珍稀树种、紧缺树种良种壮苗的选育和推广。大力加强对珍稀树种、紧缺树种良种壮苗的选育和扩繁,加快培育一批优良品种用于造林绿化。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造林绿化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广大林农的造林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一般的迹地造林,采用除草松土的抚育方法,抚育之后穴盘下陷,植株不稳固,春夏干旱季节幼苗枯死,夏秋雨季苗穴积水,晚秋初春易发生冻拨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因此,幼林郁闭成林之前,以人为的活动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消除林地的各种灾害,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巩固植树造林成活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一. 造林前的林地处理
1、加强整地施肥浇水。整地、施肥、浇水是造林绿化的重要环节,整地质量的好坏、施肥浇水是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要求,加强整地质量检查,确保造林绿化施工第一道工序技术到位、规格到位、质量到位。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大力提倡径流林业整地,提高种植穴集水抗旱能力。积极推行专业队伍造林施工,切实开展机械整地,提高整地质量。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与农民收益直接相关的珍贵树种的新造林地的面积,确保造一棵,活一四季度,成材一棵。
2、大力提倡良种壮苗造林。加强种苗分级检验和病虫害检疫,坚决杜绝不合格种苗出圃、上山。大力推广使用容器苗造林,提高容器苗造林比重。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提倡造林树种多样化。充分挖掘乡土树种潜力,采用乡土树种、珍稀树种造林。
3、积极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从森林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不强的现状出发,重点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残次林改造,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对密度过大、稳定性差的幼龄林,采取除草、割灌、修枝、透光伐等抚育措施。对生长快、营养竞争激烈的中龄林,采取抚育间伐、生态疏伐等经营措施。对郁闭度低的稀疏林分,采取林下补植、林隙补植等措施加大改造力度。对树种选择不当或多次人为干扰破坏形成的低效残次林,采取采伐更新、更换树种、补采结合等措施进行改造。
4、立地条件:坡向:西北坡,坡度:3°,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棕色森林土,腐殖质层15厘米以上,粒状结构,PH值为6.5。植被。以蕨类植物为主,兼有其它草本。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为-0.4℃,年绝对最高气温为36℃,年绝对最低气温为-39℃,无霜期为106天,年降水量为680毫米。
二.未成林的抚育管理
1.未成林可以分为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和封山育林未成林地两种。前者指人工造林当年成活率在85%以上或保存率在8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线400mm以下地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为70%以上或保存率65以上)的林地;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在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地。后者指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在中等以上,尚未郁闭成林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与人工林不同,应划分不同的小班。
2、新造林及未成林地抚育技术及管理
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是从造林至郁闭以前这一时期所进行抚育管理技术的统称,包括土壤管理技术和林木抚育技术,以及幼林保护和造林检查验收。幼林抚育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和空气的需求,在于进行林木控制,使之生长迅速、旺盛,并形成良好的干形,在于保护幼林,使其免遭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在于检查验收新造幼林,加强造林质量管理。新造林地比较常见的幼林抚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割薪抚育: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造林后往往杂草灌木相当繁茂。对这类幼林地,可用割薪撫育方式进行,每年在七月上旬和八月中下旬各进行一次。所割柴草铺盖在幼林周围,起到遮荫保湿作用。
2)、全垦抚育:对表土板结、土质较差的造林地,幼林抚育最好以全垦抚育方式,从造林当年起,前三年每年要在七月和八月各全垦抚育一次,并对幼林进行培土。
3)、除蘖抚育:对杉木、杨树这类根系萌蘖力强的树种,造林后往往在其根部萌条丛生,要在进行割草抚育或全垦抚育的同时,对其及时进行除蘖抚育,每株只留1--2个健壮主干。
4).林苗的补植重造:对于旱死而未能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在具备造林条件时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和新造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因造林树种选择不当而造成旱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补植补造和重造的苗木一般采用容器苗。
因此、加强新造林的抚育管护。在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新造林的松土、除草、割灌等抚育管护工作,确保新造幼苗正常生长。建立有效的管护责任制度,实行封山护林,明确管护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同时,加强管护设施维护,做好防火灾、防病虫害、防牛羊破坏等管护工作,切实做到“三分造七分管”,提高造林绿化的保存率。
关键词:未成林 造林 抚育管理
前言:在新时期里,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且对造林绿化的要求和标准会更加严格。加大造林绿化全程科技支撑力度。针对造林绿化难度日趋加大的现状,充分估计气候变化给造林绿化带来的困难,积极调动林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抗旱造林等造林绿化难点攻关和科技推广。大力加强对珍稀树种、紧缺树种良种壮苗的选育和推广。大力加强对珍稀树种、紧缺树种良种壮苗的选育和扩繁,加快培育一批优良品种用于造林绿化。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造林绿化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广大林农的造林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一般的迹地造林,采用除草松土的抚育方法,抚育之后穴盘下陷,植株不稳固,春夏干旱季节幼苗枯死,夏秋雨季苗穴积水,晚秋初春易发生冻拨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因此,幼林郁闭成林之前,以人为的活动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消除林地的各种灾害,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巩固植树造林成活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一. 造林前的林地处理
1、加强整地施肥浇水。整地、施肥、浇水是造林绿化的重要环节,整地质量的好坏、施肥浇水是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要求,加强整地质量检查,确保造林绿化施工第一道工序技术到位、规格到位、质量到位。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大力提倡径流林业整地,提高种植穴集水抗旱能力。积极推行专业队伍造林施工,切实开展机械整地,提高整地质量。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与农民收益直接相关的珍贵树种的新造林地的面积,确保造一棵,活一四季度,成材一棵。
2、大力提倡良种壮苗造林。加强种苗分级检验和病虫害检疫,坚决杜绝不合格种苗出圃、上山。大力推广使用容器苗造林,提高容器苗造林比重。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提倡造林树种多样化。充分挖掘乡土树种潜力,采用乡土树种、珍稀树种造林。
3、积极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从森林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不强的现状出发,重点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残次林改造,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对密度过大、稳定性差的幼龄林,采取除草、割灌、修枝、透光伐等抚育措施。对生长快、营养竞争激烈的中龄林,采取抚育间伐、生态疏伐等经营措施。对郁闭度低的稀疏林分,采取林下补植、林隙补植等措施加大改造力度。对树种选择不当或多次人为干扰破坏形成的低效残次林,采取采伐更新、更换树种、补采结合等措施进行改造。
4、立地条件:坡向:西北坡,坡度:3°,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棕色森林土,腐殖质层15厘米以上,粒状结构,PH值为6.5。植被。以蕨类植物为主,兼有其它草本。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为-0.4℃,年绝对最高气温为36℃,年绝对最低气温为-39℃,无霜期为106天,年降水量为680毫米。
二.未成林的抚育管理
1.未成林可以分为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和封山育林未成林地两种。前者指人工造林当年成活率在85%以上或保存率在8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线400mm以下地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为70%以上或保存率65以上)的林地;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在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地。后者指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在中等以上,尚未郁闭成林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与人工林不同,应划分不同的小班。
2、新造林及未成林地抚育技术及管理
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是从造林至郁闭以前这一时期所进行抚育管理技术的统称,包括土壤管理技术和林木抚育技术,以及幼林保护和造林检查验收。幼林抚育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和空气的需求,在于进行林木控制,使之生长迅速、旺盛,并形成良好的干形,在于保护幼林,使其免遭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在于检查验收新造幼林,加强造林质量管理。新造林地比较常见的幼林抚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割薪抚育: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造林后往往杂草灌木相当繁茂。对这类幼林地,可用割薪撫育方式进行,每年在七月上旬和八月中下旬各进行一次。所割柴草铺盖在幼林周围,起到遮荫保湿作用。
2)、全垦抚育:对表土板结、土质较差的造林地,幼林抚育最好以全垦抚育方式,从造林当年起,前三年每年要在七月和八月各全垦抚育一次,并对幼林进行培土。
3)、除蘖抚育:对杉木、杨树这类根系萌蘖力强的树种,造林后往往在其根部萌条丛生,要在进行割草抚育或全垦抚育的同时,对其及时进行除蘖抚育,每株只留1--2个健壮主干。
4).林苗的补植重造:对于旱死而未能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在具备造林条件时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和新造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因造林树种选择不当而造成旱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补植补造和重造的苗木一般采用容器苗。
因此、加强新造林的抚育管护。在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新造林的松土、除草、割灌等抚育管护工作,确保新造幼苗正常生长。建立有效的管护责任制度,实行封山护林,明确管护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同时,加强管护设施维护,做好防火灾、防病虫害、防牛羊破坏等管护工作,切实做到“三分造七分管”,提高造林绿化的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