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在于有“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贵在于有“疑”,这是一个极为普遍而人人皆知之的道理。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因此读书皆有“疑”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让学生阅读中生“疑”?尤为重要。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要使学生会读能读,就必须从课堂阅读教学抓起,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学生习惯抓起,通过文本阅读,理清思路,理解主旨、把握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而积极主动思考,获得思想启迪。这些从哪里来,必须从阅读中来,从阅读中生发“疑”,然后质疑——释疑——无疑。最终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
  从事语文教学三十余年,感受最深的是,不少教师阅读课上学生没有“疑”,学生自读课文,不会“疑”。长此以往,阅读教学一直在髙耗低效中徘徊。那么,如何才能从阅读中产生“疑”,疑点从哪里产生?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水平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我认为:
  首先,抓好课堂,用好文本这个载体,解决基础层面的“疑”。教师要以课本为本,从基础抓起,解决课本中的“疑”。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时有“疑”的意识、良好的阅读品质和习惯,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要的条件。
  一般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弄清阅读的重点目标,然后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因为它是编者设计的“疑”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把握作者,从而达到阅读的效果。这些“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段内,读懂文本,弄明白这些问题,也就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每节课都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开启兴趣和心智,切实提高基本素养。
  比如,七年级课文《散步》(人教版)阅读时,要先看所在第一单元总要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这就提前明确了最基本要寻找的“疑”的要点和地方。
  再看《散步》的阅读提示是:“一家三口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从这里可以产生很多“疑”点,可以问几个“为什么”。
  最后,还要重点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本文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二、“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三、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第一个是从“题目”入手的质疑;第二个是句子方面的“疑”;第三个是写法上的“疑”,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学生通过努力自己基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达到了课标要求最低的标准。
  以上这三看,就是解决最基本的“疑”,主要是就文而文,是教材规定的,这样的“疑”是事先预设的,不是学生自己的“疑”,因此,只能是最基本层面的“疑”,解决了这些也就基本上达到了课标要求的目标。
  第二,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疑”问。这不再仅是简简单单的表层问题,而是将学生阅读引向深入,在阅读中产生感悟、在阅读中产生思考、在阅读中产生智慧和灵感,让阅读走进生活,让生活提高水平,让精神更加愉悦,真正使阅读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是阅读达到的较高层次的目标。
  比如,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完成课本要求的问题外,教师教给阅读方法,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寻“疑”解“疑”。具体方法是将同一类事物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生发出新的“疑”,这有助于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水平。阅读《爱莲说》时,学生能发现文章中充满了“爱”——“可爱者甚蕃”。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菊”,“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这些爱有什么分别吗?通过比较将“疑”引发,从而进入思考,把阅读引向深入。
  从不同视角发现“疑”,也是将阅读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一是从小处细微处研究文本中有值得“疑”的地方。比如: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一个句子都是可以发现的地方。二是局部或者部分研究,容易产生有“疑”的地方。比如: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一个单元或者一本教材,从结构、表达方式、手法、体例、思路选文特点等入手,生发出来的“疑”,这种“疑”就更进一步了。三是从大处着眼产生的“疑”,这是较高水平的阅读才有的结果。比如:语文课程、教材编写意图、语文课程目标和标准以及阅读评价等生发出来的“疑”。
  以鲁迅的《故乡》为例,不仅要从小处着眼,看鲁迅在文中用词用语的特点,还要从全文整体探究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作品表达的主题等“疑”点,除此之外,还要从更高更远的视野审视课文,阅读课文,发现更深层次的“疑”,达到提升阅读的整体水平。思考《故乡》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应该用多长时间阅读?……这样想,《故乡》这篇文章的阅读便能够形成意想不到的秀美风景。因此,以文本为本,以课文为圆心展开阅读,产生不同的“疑”,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感觉。
  第三,通过类比和延伸的方式,生发“疑”点,加深阅读理解。
  这是阅读教学最高的目标。这些“疑”从哪里来,如何生发“疑”会“疑”,需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阅读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才能生发有价值的“疑”。
  当前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令人忧虑。从现状来说:不少学生讨厌读书,不会阅读。随着商品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冲击,一些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学生群体中很少有那种广泛涉猎、求知若渴的追求;很少有像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很少有饱读诗书,刻苦学习,成为像钱仲书、陈寅恪那种满腹经伦,让万人敬仰的大师的个人追求。急功近利,追逐时尚,贪图物质享受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往往量少、面窄、质差。
  要改变这些现状,教师要做的是:一是进行同类文章类比而后生“疑”,如:读鲁迅的《生命的路》,可以同时阅读巴金的《生命》、席慕蓉《写给生命》等进行比较,生发“疑”点,产生思考,提升对生命的理解。
  二是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老课文时,结合阅读前的提示并结合学生生活适当提出要求,从而提高阅读的品质。
  学习魏巍《我的老师》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老师或心目中的老师,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疑”,谈谈魏巍的老师是不是你理想的老师等。
  三是给学生讲清文本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达到阅读的目标。
  杨绛的《老王》,叙述的是文革时期的事情,一般老师的解读落脚于“命运”上,认为“杨绛对于人各有运,有觉察,有感悟。”对于“命运不平”,有感叹、有哀婉;“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有惭愧、有愧怍。立足文章实际,可以看出在人物身上确实体现了命运的问题,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不是这些。应该是作者和老王之间的交往,是老王对待我们的种种善行,以及“我”关心老王的种种言行。要弄清这些,就要了解文革时期的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但这些距离学生已经久远了,教师只有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讲清,才会发现阅读的“疑点”。在一次公开课上,学生通过了解背景后,提出三个“疑点”:(1)杨绛为何对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大鸡蛋时外貌进行描写。(2)作者明知老王会很快去世,为何十多天后在碰见老李顺便问他的情况?(3)当得知老王去世,为什么“没多问”丧礼和相关事宜?学生如果没有结合实际和背景是提不出这些“疑点”的。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这种方式的生“疑”是学生积极建构阅读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过程,是生“疑”的最高方式。
  无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这正是阅读的要领所在,阅读教学讲的就是把文章读懂、反复思考,在文章基础上生发出“小疑”——大疑——无疑,这是阅读的规律,阅读必须有“疑”,有“疑”,才能有“思”,有“思”,才会有“悟”,阅读的真谛也许就在于此。
  张子庆,教师,现居河北武安。
其他文献
【课堂缘起】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王尚文教授早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立德树人系列活动之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中提出有关“语文品质”的概念。王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其生成的缘由,从而使学生学会借鉴,提升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推敲语言表达的习惯。语文课程必须致力于提升语文品质,如若不然,就会使语文课变得不是语文课,至少
张学新,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教师。   意境是散文的特点。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就散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意境。散文意境有三个层次,或称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1]散文教学自然要教出其“意境”的特点。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散文越来越被当成记叙文来教。散文的文体特质不再,其意蕴当然更不存。如何教出散文的“意境”?笔者以为,要首先突破“言意相隔
语文教学主要关乎阅读与写作。而阅读又是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呈现形式,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事关语文教学成败。从阅读的对象上来说,通常分为文学类作品阅读与非文学类作品阅读。非文学类作品阅读重在客观,重在客观理解,分歧要少;而文学类作品的阅读事关读者、作者的个人情感体验,存在很多歧见,有人认为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纯属个人意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有的是情感指向明确,有的情感存在多
全国新课标卷从2013年起每年均设置图文转换题,意在考查考生图形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试题设题灵活,技巧性强,难度较大,应当引起考生的重视。  试题给出的图片可分为主题图标和思维导图两种类型。抓住每类图片的特征有效解读图片是试题突破的关键。  一、抓象征意义,解读主题图标  主题图标类的试题要求考生写出构图要素和图形寓意。准确理解构图要素的象征意义是阐释图标寓意的关键。  在完成如2013年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是鲁迅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于苦闷彷徨中荷戟战斗,在孤寂呐喊中探索前行时所作。在《祝福》中,“雪”的具体描写出现了4次,细读此文,我们可以围绕“雪”这一意象,探微发幽,触摸其中的生命脉搏和情绪意志,审视仓促厚重的时代下的劳动妇女,难以突围铁壁合围的生存困境,最终裹胁在压抑与痛楚之中,垂死挣扎在这一《祝福》世界里的残酷现实。   任何文本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作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到课堂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成为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一个主要指标。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一定的目标,阅读文本、观察生活、妥善表达,
文学是以语言为符号体系而引发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以语言形式为载体,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语言主要分为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对话、独白等,即人物语言;作者在叙述事件、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语句,即叙述人语言。正确解码语言,将成为解读小说、阅读小说的有效路径。   一、解碼人物语言,把握形象特征   (
统编版教材必修一上册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当代诗人昌耀以其流放地祁连为背景而创作的新诗。昌耀研究专家燎原认为,这首诗最能反映昌耀在深重困境中的心灵状态。昌耀用他苦难人生淬炼出的独特语言方式,以凝重、壮美的意象来表现他对向死而生精神的深度思索。   这首诗因其意象的绵密,以及意象本身的隐喻性、多义性及思维跳跃性而变得不能完全被解读。阅读这首诗常令人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履险之感。故此,我们
综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从宏观视角看,有一条线纵贯始终,那就是批判性思维。不管是德、智、体、美的党的教育总目标的实现,还是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四大活动的进行,尤其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都同批判性思维高度契合,都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全面介入。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于高中语文学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德语地区出现新教和天主教鼎立的局面。从十七世纪巴罗克文学时期到十九世纪末现代文学开始之前的近三百年时间里,德语文学中的主要作家和理论家,诸如歌德、席勒、诺瓦利斯、荷尔德林、霍夫曼和冯塔纳等大多出身新教家庭。而在地域和人口上占近一半的天主教地区在世俗文学方面却未出现什么大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宗教文化、社会历史和政治角度可以将其概括为这样几点:一是新教地区重视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