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目的:通过教师评价可以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也是体育教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能够有客观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更好的完成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主题及范围:以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内的文献,作为本篇综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二、正文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突破,目前更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比较而言,教育评价创新明显滞后,成为制约深化教育改革的瓶颈[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不够完善,进而造成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能力不够了解,不能做到让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能[2]。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二)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能力《教育大词典》对于教学能力的定义如下:“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3]。
(三)研究现状或争议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承担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记忆认知、动手沟通、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验技术的责任。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强调“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紧迫任务”,要“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等[4]。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这一意见对体育教师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在根据该文件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5]。
比起学者周媛媛把组织和监控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教学内容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归纳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6]评价体系,我更同意田守雨学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为全面。从教育学视角包括教学内容设计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学科研究能力;从心理学的视角包括教师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并指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延伸要紧密围绕这几种能力[7]。
而大部分学者按照课堂中时间顺序把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划分的,如许益芳,邵伟德[8]把教学能力进行划分为:课前准备能力、课中实施能力、课后总结与反思能力。袁鸿祥結合《课标》和教师自身特点,把教学能力归纳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学习自研能力、教学合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唐晓民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把能力的基本要素概括为:理解和运用教材能力、观察学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控制课堂能力、科研能力。并指出体育部门相关领导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及培养力度,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
从以上综述来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设定,需对中小学教师或高校教师分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标制定,其中存在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高校体育的目标在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必须要以“健康第一”为根本任务,同时指出“以身体活动为媒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学者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看法各持己见,但由于地域差异,评价指标都不适用于云南地区的高校,因此,建立一个适用于云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应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域特色、学校条件、学生素质和课程安排合理的制定评价指标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文化和风俗多元化,各个民族的习俗融合汇集,这无疑扩大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还要适当加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元素,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指标还需改善。
(二)可否增加关于教师教学信息化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体育课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应该更多的和时代前沿融合接轨,运用大数据或媒体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
(三)细化指标体系的建设,再以具体学校和师生情况具体分析其权重
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的指标体系还需加入信息化运用能力指标后细化到三级指标,权重上也需在云南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师生情况再做分析考量。
参考文献:
[1]石培军.创新教师评价体系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 (34):19-21.
[2]王东升.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4]闫晓毓.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5]周媛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优化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 (7):146-148.
[6]田守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 (29):65-66.
[7]许益芳,邵伟德.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分析[J].运动,2009,28 (26):81-82.
[8]袁鸿祥.普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构成与评价[J].教育探索,2013,37 (6):69-72.
目的:通过教师评价可以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也是体育教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能够有客观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更好的完成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主题及范围:以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内的文献,作为本篇综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二、正文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突破,目前更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比较而言,教育评价创新明显滞后,成为制约深化教育改革的瓶颈[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不够完善,进而造成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能力不够了解,不能做到让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能[2]。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二)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能力《教育大词典》对于教学能力的定义如下:“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3]。
(三)研究现状或争议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承担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记忆认知、动手沟通、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验技术的责任。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强调“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紧迫任务”,要“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等[4]。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这一意见对体育教师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在根据该文件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5]。
比起学者周媛媛把组织和监控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教学内容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归纳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6]评价体系,我更同意田守雨学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为全面。从教育学视角包括教学内容设计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学科研究能力;从心理学的视角包括教师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并指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延伸要紧密围绕这几种能力[7]。
而大部分学者按照课堂中时间顺序把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划分的,如许益芳,邵伟德[8]把教学能力进行划分为:课前准备能力、课中实施能力、课后总结与反思能力。袁鸿祥結合《课标》和教师自身特点,把教学能力归纳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学习自研能力、教学合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唐晓民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把能力的基本要素概括为:理解和运用教材能力、观察学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控制课堂能力、科研能力。并指出体育部门相关领导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及培养力度,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
从以上综述来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设定,需对中小学教师或高校教师分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标制定,其中存在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高校体育的目标在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必须要以“健康第一”为根本任务,同时指出“以身体活动为媒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学者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看法各持己见,但由于地域差异,评价指标都不适用于云南地区的高校,因此,建立一个适用于云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应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域特色、学校条件、学生素质和课程安排合理的制定评价指标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文化和风俗多元化,各个民族的习俗融合汇集,这无疑扩大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还要适当加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元素,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指标还需改善。
(二)可否增加关于教师教学信息化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体育课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应该更多的和时代前沿融合接轨,运用大数据或媒体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
(三)细化指标体系的建设,再以具体学校和师生情况具体分析其权重
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的指标体系还需加入信息化运用能力指标后细化到三级指标,权重上也需在云南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师生情况再做分析考量。
参考文献:
[1]石培军.创新教师评价体系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 (34):19-21.
[2]王东升.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4]闫晓毓.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5]周媛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优化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 (7):146-148.
[6]田守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 (29):65-66.
[7]许益芳,邵伟德.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分析[J].运动,2009,28 (26):81-82.
[8]袁鸿祥.普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构成与评价[J].教育探索,2013,37 (6):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