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就改变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豚体内含有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毒性相当于剧毒品氰化钠的1250倍,一块小小的河豚鱼肝就足以毒死几十个成年人。可是,河豚的肉质柔和细腻,吃了令人回味无穷,所以自古就有“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以至于许多人“拼死”也要享受河豚的美味。
  河豚的烹制不是任何廚师都能够驾驭的,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培训,厨师才能具备烹饪资格。一条河豚从进厨房到上餐桌,要经历30道工序,但长时间的高温烹煮并不能降解河豚的毒性。因此,食用最烦琐也是最重要的并不是烹饪工序,而是万无一失的食材准备工序:先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鱼肉切成小块,放进清水中反复漂洗十余遍,直至将毒素涤荡干净。
  即便如此,河豚还是河豚,天生无解的毒鱼,让人又爱又怕的珍馐。加工时,厨师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食客就有中毒丧命的风险。
  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刚孵化出来的河豚鱼苗原本是无毒的,在大海度过的幼年时光里,它们依靠滤食海藻长大。问题是,海藻是有毒的,摄入的毒素经年累月地沉积在体内,河豚的毒性就变得越来越大。
  知道了来龙去脉,科学家便在山东省荣成市做起了试验,将河豚养殖在网箱里,完全与海藻隔离。河豚失去了天然的食物,焦急地在网箱里横冲直撞,试图逃出去觅食,结果撞得头破血流。败下阵的河豚只好服输,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接受科学家准备的小鱼、小虾。
  就这样,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沿袭,人工养殖的河豚终于彻底改变了亘古不变的食性,再也不以海藻为食,体内的毒素也完全消失了,变成了安全无忧的美食佳肴。
  从一开始就改变。剧毒河豚都能变得人畜无害,世上还有什么事不能改变呢?
其他文献
每临盛夏,许多城市都会如临大敌,盛夏多雨,且雨量巨大,很多地方都无法避免一雨成涝的现象。尽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修缮下水道,但因为没有事先规划设计,事后开挖,影响交通不说,往往事倍功半。近日,浏览古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宋代,很多地方已经非常重视下水道,且頗有值得称道之处。  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其中有记述他写开封的下水道:“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又谓之‘鬼樊
1945年,巴哈德出生于埃及开罗。在他6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看足球赛。从此,他便迷上了黑白相间的足球,想做一名职业球员,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回家后,他缠着父亲送自己到足球学校学习。在足球学校,他学习非常认真,颠、踩、控、扣,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踢球技术进步得非常快。  巴哈德在成为职业球员的道路上前进着,可惜12岁那年,他冒雨踢球,患上了重感冒,经过抢救才死里逃生。从此以后,母亲就极力反对他踢足
17岁的华裔少年林飞,是美国纽约市的一名高中生,他非常喜欢玩电子产品,尤其是苹果产品。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4以来,受到无数苹果迷的热捧,然而白色版本的上市日期却一拖再拖,让苹果迷们非常失望,在听到苹果公司从官方在线商店里撤掉了iPhone 4白色版本选项的消息后,苹果迷们更是怨气冲天,林飞好不容易才帮助朋友购买到一款白色的iPhone 4外壳,他还看到有人在网上出售i-phone 4的配件。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良心!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岂知世界上有一个城市最没“良心”,因为它没有下水道,这个城市就是秘鲁的首都——利马。  始建于1535年的利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城市,也是古代美洲大陆三大印第安文明中心之一。漫步城区,你可以看到许多架构恢宏壮观、造型精致细腻的巴洛克风格的修道院、教堂,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带有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在
建筑与纸的关系,从古至今都非常密切。  爱丁堡艺术家查尔斯,以每天做一个纸模的速度,做成了一座不但拥有365个纸模,而且错落有致的迷你城市。面对惊世之作,查尔斯动情地称之为“纸沙洲”。  在印度孟买国际展览中心,就有一座全部用瓦楞纸板做成的咖啡馆。这可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实用,因为纸板的缝隙里含有约50%的空气,具有吸音降噪的功能。在这样的纸板咖啡馆里,就算旁边有KTV,顾客也可以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
潮州这个名字真好!  一座很“潮”的城市,这座城市的“潮”不仅仅体现在街景的现代化,以及潮州人穿着的时髦,更多的是体现在潮州人的生活方式。吃过了午饭,打个盹儿,就去茶馆听潮剧。  在潮州的载阳茶馆,我听过一场潮剧,演的是《莫愁女》,戏词若不看字幕,还真难听得懂,只觉得台上的演员,眉眼清秀,一笑一颦格外动人。以潮剧为背景,我喜欢茶馆的装饰,民国风的装修风格,十字纹的窗格玻璃,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让人
口水能发电?当然不能。但如果以它作为介质驱动某种物质,就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美国纽约州宾汉姆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款通过唾液驱动的“口水电池”。这种电池外观薄得像纸,里面有一种叫“奥奈达湖杆菌”的厌氧菌,它可以在低氧重金属的环境中存活,还能把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研究团队配置了一个由硝酸银制成的阴极,加上导电聚合物作为阳极,中间是冷冻干燥细菌做成的储存器。当干燥的细菌遇到口水后就会被唤醒,开
作家阿城曾写了一篇《棋王》的文章,说的是王一生。在棋王同时与九人下盲棋时,阿城这样描写道: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柱子,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以一对九,与九人车轮战,棋艺高超自不必说,还要牢牢记住九个对手的棋分别走
所有的人类都曾经是鱼,这点我们已经从古生物化石中得知,陆地脊椎动物的祖先就是4亿年前的肉鳍鱼。既然鱼类在海洋里享受着鱼水之欢,那是什么驱使它勇敢地踏足凶险无比的陆地呢?  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结论是:看到远方也许是鱼类离开海洋的助力之一,而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会深刻影响动物的行为。在研究了许多鱼类和四足动物之间过渡的物种后,研究人员发现,在进化至可以行走之前,它们首先进化的是眼睛。在1200万年里,从鳍
千百年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总想去地球之外的地方看看。那时圆时缺的月亮更是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在科学的帮助下,1969年,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人们狂呼,人类终于“逃离”了地球。然而,50年过去了,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月球竟然在地球大气层里面。也就是说,尽管人们登上了月球,但依旧在地球的“笼罩”下,人类从来没有逃离过地球。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