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致使广大大学生工作难求,尤其对于信息不畅通的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来说,工作更难找。因此,有意识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时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我们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致使许多本来就奢求专业对口、待遇从优的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而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就读的学生因信息等因素,工作更难求。总的说,供需矛盾加大,大学生难找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求职能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笔者将在考察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问题。
一、就业能力与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什么是“就业能力”?顾名思义,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学术界的见解甚多,有人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就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与特殊能力[2];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3];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4]。也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由传统的智力技能、关键技能、个性特征、组织知识和态度四个主要部分组成[5]。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6];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7]。还有人认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有5个要素:(1)就业动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2)人际关系技巧;(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4)有效的工作方法;(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8]。总结起来,“就业能力”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习惯等和与人沟通、自我管理的能力;(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即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所要求掌握的实践操作能力;(3)就业技能,即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的求职礼仪与技巧等。实际上,就业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求职中的集中体现。
(二)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以上定义和内容中所包含的所有要素外,还应该明白自己在地理、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劣势因素。因此,在本地区的就业能力培养中,还应该重视差异性能力(即弥补劣势因素带来的不利)、差异适应能力(即减少劣势因素带来的心理阴影)、差异竞争能力(即消除劣势因素带来的竞争阻力)的培养。据调查,本地区很多大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草,不想积极参与就业竞争,毕业后不得不回到老家接受现实的安排,或者和普通打工族一起去南方谋生。
“优胜劣汰”是残酷的自然竞争规律,但在职场上,照样如此,如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很难立足的。
二、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应该剖析自己的利弊,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才能寻找适当、可行的培养途径。从现在的就业情况看来,基本存在以下特征:
(一)就业压力大
就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看,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212万人,到2008年已达559万人,2009年达610万,而2010年人数将达700万,到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近758万,达到峰值。于此增长的人数,无疑增加了就业的压力。但是,社会也是发展的,就业岗位也会相应增加,不过,岗位的要求会越来越向技能化、知识化等方面倾斜,大学生也可能去当掏粪工、种植工、园丁、门童等过去认为知识含量不高的职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09年6月份,“我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45%,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签约率比去年下降了三个百分点。”[9]
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驻省会或自治区首府的高校除外)来讲,根据每年招生的情况推算,至少每年在20万以上毕业生,2010年会有25万左右,到2010年将近30-32万,也和全国毕业生人数一样将达到峰值。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而他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需求量又无法满足这么多人就业,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二)求职难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一般位于比较偏僻的山区,信息比较闭塞,可每年也有那么几次外地单位组团到该地区招聘学生的机会(如近年来在湖南吉首大学多次举行的“泛西南地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等)。但据调查,很多单位的要求很高,或者来招聘的单位本身就是要收费的中介机构,因此,这种“泛西南”之类的“见面会”真的只能是“见面”,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求职问题。这是本地区大学生在应聘机会上明显劣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学生的突出表现。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交通的不便利,本地用人单位不多等原因,许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每年从最后一年的第一学期就开始物色工作。到了最后一学期,就会成群结队或结伴到沿海、省会等地找工作。所以,这里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成本很高,不像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大学生那样走出校门就可参加应聘(尽管失败的也不少,但成本很低)。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就业不利因素
1.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转变
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基本未转变。据调查,从职位和学生的期望来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青睐的是公务员职位,其次就是轻松、待遇好的职位(如办公室文员等),而对那些技术含量高、接近科研的职位(如软件开发、调研等)却望而止步,加上绝大多数学生又看不起很多基层的职位:如业务员、营销员、保洁员、家政服务等。这应该通过就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传统的律师、教师等职位都是需要专门考试才能获得就业资格的。但很多学生怕考不上连名也不敢报,结果,出现一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尴尬局面。出现这种“就业鸿沟”的原因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还有其所在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存脱节,学校只注重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培养,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三、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培养就业能力的工作不够深入
从以上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来看,说明地方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目前很多高校就业能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以知识介绍为主、能力培养较少,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关注不够;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一些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体验式培训等应用不多。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工作来讲,由于经费、师资的配备受限制,这种工作不深入的表现更加令人担忧。
(二)就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不大
一般来说,就业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引领和教育的作用,帮助求职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引导求职者开拓思路、帮助求职者掌握求职的技巧;②促进与传播的作用,在就业教育中传播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③桥梁与服务的作用,为求职者提供政策指导、心理辅导、个体规划、实践锻炼等[10]。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虽对以上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主要工作还是集中在帮助毕业生掌握求职的技巧、最大限度地提供和传播就业信息、提供政策指导三个狭义的作用。据调查,很多学生对这种就业指导方式并不完全满意,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心理、信息、观念等方面增加就业的信心。
(三)对师资与学生的因素重视不够
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能力培养实际效用的提高都不能忽视“人”的要素,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培养就业能力的师资力量薄弱。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出于经费和人员编制、设备等的限制,目前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般是党政干部或辅导员,这些人本来是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而不是由专家来开展的。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人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业务培训,这些人的专业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这就要求大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但据调查,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部分学生不愿多花时间培养自己的能力。本地区有些师范类学生临近毕业了,到台上讲几句话都满脸通红,说话结结巴巴,这又何谈去参加大公司、大企业等单位的应聘呢?而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比较关注的是如何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何扩大就业渠道、如何传授求职技巧、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等方面,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求职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
四、努力培养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对此问题的探讨,学术界一般从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来考虑,综合本地区的大学生就业特征,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提高基本素质
在就业过程中,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经常决定求职的成功与否,它包括个人的心理、态度、习惯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
1.接受教育
大学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疏导或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如演讲与口才、管理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以便充实就业能力。时下,很多大学在努力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很少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抓起,这不能不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失去优势。
2.自我提高
除了接受教育外,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主要还是由学生自己努力。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应多与人交流,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平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反省自己的言行和不足之处。平时放假的时候,也要在家、在社会中有意识地、大胆地加强自己各种能力的训练。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就业竞争力才能磨练出来。
基本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存心向老师、同学、社会学习,是无法改变自己的陋习的。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任何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优势。一般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学者都很重视这一点的阐述,我们可从课程安排、授课方式和学生的自我提高等方面来考虑:
1.专业课与就业指导内容相结合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特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教育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与就业指导内容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也可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需要,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同时大力拓展学生实践基地,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方式。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包括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在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等。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兼职活动,以获取社会经验、增长阅历,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2.努力学习与就业选择相结合
自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大学生就应该明确,学习的目的就是用过硬的本领立足社会。为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入学教育,使之明白自己在大学的几年里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除此外,还要动员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爱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将来就业的可能去向,加强本职业或相近职业的能力的训练,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据笔者对已参加工作的部分学生的调查,许多工作如意的学生,基本都“背叛了师门”——他们从事了其他行业的工作,一位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同学现在从事美容美发的职业培训工作,另一些同学则从事保险、银行、物流业;一位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同学却在做软件开发工作。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毕业后转行的,但有的是在读书时就已经瞄准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如那位软件开发的学生)。
(三)培养差异性能力
“物以稀为贵”,只有与众不同的人、物、技能等才会被人青睐,因此,面临形势严峻的就业竞争,只有能力突出的大学生才有机会获得称心如意的职位。这就需要高校在具体的教学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按学生能力的差异,分等级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这是一种思路,但也有人认为可以根据社会分工的差异来培养个性化人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与能力[11]。这些观点固然有可行之处,但笔者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进行的差异性教育,除了以上模式外,其应该是一种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模式,其目标就是培养出超越于他人的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能力。遗憾的是,这种差异性能力培养受专业的制约比较大,即因专业不同而能力要求也不同,如建筑专业除了其他建筑类课程,可以开设西部少数民族建筑;法律专业可以在其他必修法律课程之外,开设西部少数民族民间法;政治类专业可开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医学专业可开设西部少数民族民间医药与疾病治疗等课程。总之,这种差异性就是针对本地区文化资源,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差异能力和地区性适应能力。如果在本地区择业的话,受过这些课程培训的学生自然拥有其他地区学生所不具有的能力。据笔者调查,本地区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列有与本地区特点紧密相关的课程,但因过于专业化和师资匮乏,真正能够开好这些课程的专业并不多,亟待解决。
今天,就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所以,本地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上与其他地区高校类似的和可行的方法,如就业指导等方面,就不赘述了。
总之,大学生找工作的方式有多种,但万事俱备,关键在自己适用工作的多种技能的提高,否则,谈工作问题也是空谈。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老师在大学三至五年的时间里,抓住时间和机遇,有针对性地在克服各自心理缺陷的基础上,知难而进,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个过程,从课堂内外到校园内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到学生的私人生活、公共生活,从培养机制到能力运用机制,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因此,我们不可能单独地处理此问题,而要从体系的整体上来把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2]田卫东.浅谈如何提高就业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2(10):86-87.
[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4]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66.
[5]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2):485-486.
[6]Employability Skills[EB/OL].2000.2008-02-22.http://www.con-ferenceboard.Ca/education/leaming-tools/pdfs/esp2000.pdf.
[7]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7):97-109.
[8][瑞士]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6):97-99.
[9]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2009-12-21.http://ha.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9-12-21/44893.htm.
[10]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2):59-62.
[1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EB/OL].2006-6-12http://www.nbedu.gov.cn/jyzc/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22604.
本文为吉首大学教改课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9010)。
作者简介:皮学军(1970-),男,湖南益阳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社会学。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致使许多本来就奢求专业对口、待遇从优的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而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就读的学生因信息等因素,工作更难求。总的说,供需矛盾加大,大学生难找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求职能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笔者将在考察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问题。
一、就业能力与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什么是“就业能力”?顾名思义,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学术界的见解甚多,有人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就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与特殊能力[2];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3];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4]。也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由传统的智力技能、关键技能、个性特征、组织知识和态度四个主要部分组成[5]。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6];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7]。还有人认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有5个要素:(1)就业动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2)人际关系技巧;(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4)有效的工作方法;(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8]。总结起来,“就业能力”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习惯等和与人沟通、自我管理的能力;(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即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所要求掌握的实践操作能力;(3)就业技能,即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的求职礼仪与技巧等。实际上,就业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求职中的集中体现。
(二)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以上定义和内容中所包含的所有要素外,还应该明白自己在地理、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劣势因素。因此,在本地区的就业能力培养中,还应该重视差异性能力(即弥补劣势因素带来的不利)、差异适应能力(即减少劣势因素带来的心理阴影)、差异竞争能力(即消除劣势因素带来的竞争阻力)的培养。据调查,本地区很多大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草,不想积极参与就业竞争,毕业后不得不回到老家接受现实的安排,或者和普通打工族一起去南方谋生。
“优胜劣汰”是残酷的自然竞争规律,但在职场上,照样如此,如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很难立足的。
二、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应该剖析自己的利弊,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才能寻找适当、可行的培养途径。从现在的就业情况看来,基本存在以下特征:
(一)就业压力大
就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看,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212万人,到2008年已达559万人,2009年达610万,而2010年人数将达700万,到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近758万,达到峰值。于此增长的人数,无疑增加了就业的压力。但是,社会也是发展的,就业岗位也会相应增加,不过,岗位的要求会越来越向技能化、知识化等方面倾斜,大学生也可能去当掏粪工、种植工、园丁、门童等过去认为知识含量不高的职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09年6月份,“我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45%,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签约率比去年下降了三个百分点。”[9]
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驻省会或自治区首府的高校除外)来讲,根据每年招生的情况推算,至少每年在20万以上毕业生,2010年会有25万左右,到2010年将近30-32万,也和全国毕业生人数一样将达到峰值。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而他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需求量又无法满足这么多人就业,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二)求职难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一般位于比较偏僻的山区,信息比较闭塞,可每年也有那么几次外地单位组团到该地区招聘学生的机会(如近年来在湖南吉首大学多次举行的“泛西南地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等)。但据调查,很多单位的要求很高,或者来招聘的单位本身就是要收费的中介机构,因此,这种“泛西南”之类的“见面会”真的只能是“见面”,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求职问题。这是本地区大学生在应聘机会上明显劣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学生的突出表现。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交通的不便利,本地用人单位不多等原因,许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每年从最后一年的第一学期就开始物色工作。到了最后一学期,就会成群结队或结伴到沿海、省会等地找工作。所以,这里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成本很高,不像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大学生那样走出校门就可参加应聘(尽管失败的也不少,但成本很低)。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就业不利因素
1.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转变
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基本未转变。据调查,从职位和学生的期望来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青睐的是公务员职位,其次就是轻松、待遇好的职位(如办公室文员等),而对那些技术含量高、接近科研的职位(如软件开发、调研等)却望而止步,加上绝大多数学生又看不起很多基层的职位:如业务员、营销员、保洁员、家政服务等。这应该通过就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传统的律师、教师等职位都是需要专门考试才能获得就业资格的。但很多学生怕考不上连名也不敢报,结果,出现一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尴尬局面。出现这种“就业鸿沟”的原因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还有其所在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存脱节,学校只注重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培养,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三、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培养就业能力的工作不够深入
从以上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来看,说明地方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目前很多高校就业能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以知识介绍为主、能力培养较少,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关注不够;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一些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体验式培训等应用不多。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工作来讲,由于经费、师资的配备受限制,这种工作不深入的表现更加令人担忧。
(二)就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不大
一般来说,就业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引领和教育的作用,帮助求职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引导求职者开拓思路、帮助求职者掌握求职的技巧;②促进与传播的作用,在就业教育中传播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③桥梁与服务的作用,为求职者提供政策指导、心理辅导、个体规划、实践锻炼等[10]。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虽对以上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主要工作还是集中在帮助毕业生掌握求职的技巧、最大限度地提供和传播就业信息、提供政策指导三个狭义的作用。据调查,很多学生对这种就业指导方式并不完全满意,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心理、信息、观念等方面增加就业的信心。
(三)对师资与学生的因素重视不够
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能力培养实际效用的提高都不能忽视“人”的要素,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培养就业能力的师资力量薄弱。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出于经费和人员编制、设备等的限制,目前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般是党政干部或辅导员,这些人本来是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而不是由专家来开展的。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人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业务培训,这些人的专业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这就要求大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但据调查,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部分学生不愿多花时间培养自己的能力。本地区有些师范类学生临近毕业了,到台上讲几句话都满脸通红,说话结结巴巴,这又何谈去参加大公司、大企业等单位的应聘呢?而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比较关注的是如何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何扩大就业渠道、如何传授求职技巧、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等方面,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求职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
四、努力培养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对此问题的探讨,学术界一般从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来考虑,综合本地区的大学生就业特征,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提高基本素质
在就业过程中,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经常决定求职的成功与否,它包括个人的心理、态度、习惯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
1.接受教育
大学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疏导或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如演讲与口才、管理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以便充实就业能力。时下,很多大学在努力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很少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抓起,这不能不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失去优势。
2.自我提高
除了接受教育外,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主要还是由学生自己努力。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应多与人交流,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平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反省自己的言行和不足之处。平时放假的时候,也要在家、在社会中有意识地、大胆地加强自己各种能力的训练。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就业竞争力才能磨练出来。
基本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存心向老师、同学、社会学习,是无法改变自己的陋习的。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任何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优势。一般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学者都很重视这一点的阐述,我们可从课程安排、授课方式和学生的自我提高等方面来考虑:
1.专业课与就业指导内容相结合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特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教育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与就业指导内容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也可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需要,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同时大力拓展学生实践基地,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方式。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包括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在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等。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兼职活动,以获取社会经验、增长阅历,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2.努力学习与就业选择相结合
自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大学生就应该明确,学习的目的就是用过硬的本领立足社会。为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入学教育,使之明白自己在大学的几年里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除此外,还要动员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爱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将来就业的可能去向,加强本职业或相近职业的能力的训练,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据笔者对已参加工作的部分学生的调查,许多工作如意的学生,基本都“背叛了师门”——他们从事了其他行业的工作,一位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同学现在从事美容美发的职业培训工作,另一些同学则从事保险、银行、物流业;一位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同学却在做软件开发工作。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毕业后转行的,但有的是在读书时就已经瞄准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如那位软件开发的学生)。
(三)培养差异性能力
“物以稀为贵”,只有与众不同的人、物、技能等才会被人青睐,因此,面临形势严峻的就业竞争,只有能力突出的大学生才有机会获得称心如意的职位。这就需要高校在具体的教学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按学生能力的差异,分等级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这是一种思路,但也有人认为可以根据社会分工的差异来培养个性化人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与能力[11]。这些观点固然有可行之处,但笔者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进行的差异性教育,除了以上模式外,其应该是一种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模式,其目标就是培养出超越于他人的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能力。遗憾的是,这种差异性能力培养受专业的制约比较大,即因专业不同而能力要求也不同,如建筑专业除了其他建筑类课程,可以开设西部少数民族建筑;法律专业可以在其他必修法律课程之外,开设西部少数民族民间法;政治类专业可开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医学专业可开设西部少数民族民间医药与疾病治疗等课程。总之,这种差异性就是针对本地区文化资源,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差异能力和地区性适应能力。如果在本地区择业的话,受过这些课程培训的学生自然拥有其他地区学生所不具有的能力。据笔者调查,本地区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列有与本地区特点紧密相关的课程,但因过于专业化和师资匮乏,真正能够开好这些课程的专业并不多,亟待解决。
今天,就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所以,本地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上与其他地区高校类似的和可行的方法,如就业指导等方面,就不赘述了。
总之,大学生找工作的方式有多种,但万事俱备,关键在自己适用工作的多种技能的提高,否则,谈工作问题也是空谈。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老师在大学三至五年的时间里,抓住时间和机遇,有针对性地在克服各自心理缺陷的基础上,知难而进,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个过程,从课堂内外到校园内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到学生的私人生活、公共生活,从培养机制到能力运用机制,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因此,我们不可能单独地处理此问题,而要从体系的整体上来把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2]田卫东.浅谈如何提高就业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2(10):86-87.
[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4]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66.
[5]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2):485-486.
[6]Employability Skills[EB/OL].2000.2008-02-22.http://www.con-ferenceboard.Ca/education/leaming-tools/pdfs/esp2000.pdf.
[7]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7):97-109.
[8][瑞士]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6):97-99.
[9]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2009-12-21.http://ha.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9-12-21/44893.htm.
[10]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2):59-62.
[1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EB/OL].2006-6-12http://www.nbedu.gov.cn/jyzc/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22604.
本文为吉首大学教改课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9010)。
作者简介:皮学军(1970-),男,湖南益阳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