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蓝天白云,碧水晚霞,平野万里,策马飞驰,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带着长调般的抒情委婉,时常将我带回到故乡的细草无言之中。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歌词的作者火华先生是一位才思奔涌的诗人、词作家、书法家,与我相识二十余载,谊在亦师亦友之间。2019年的春天,他的新作《火华忆名人》出版时,虽然感到些许意外,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改革开放之后的二三十年,是中国文艺界的春天,滚滚春潮活跃了整个文坛,老艺术家们焕发出新的青春,年轻的艺术家们更是思想解放、创作多元。在这个五彩缤纷、繁花似锦的时代,火华也进入了他艺术生活最愉快、艺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精彩绝伦的作品日渐受到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他的脚步和视野开始走出内蒙古,走向全中国,接触到很多他仰慕的大作家、大艺术家。火华常常会利用出差或者会议间隙,走访拜望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气息。每当这些艺术家到内蒙古讲学或者采风时,火华都会真诚地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用草原的礼仪款待宾客。
《火华忆名人》书中写到的艺术家们大都是他那些年所接触或相识的,还有一些是他在音乐创作中的合作伙伴。其中,有词曲作家公木、李焕之、乔羽、黄准、阎肃、傅庚辰、刘炽、石祥、生茂、阿拉腾奥勒、雷蕾,有作家诗人冰心、贺敬之、柳倩、魏巍、马识途、高莽,有歌唱家贾世骏、马玉涛、胡松华、德德玛、田震,有书画家旭宇、林岫、马潇潇、塔琳托娅,还有戏剧家红线女、影视导演邓在军等等。
这些国宝级的人物,一个个都是文采风流、个性粲然,每一位都是文化领域、艺术天地中的饱学之士。他们的传奇经历、轶事逸话,甚至生活细节,都是人们心口相传、书之不尽的热议话题。他们灿烂的成就和作品、傲拔的志趣和风骨更是磁铁般地吸引着火华。同样,火华身上憨厚的真诚、学者的深邃和诗人的激情所形成的气质,也深深地感染着他们。火华是诗人,是作家,这样珍贵和难得的历史时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写作的冲动,他开始用文字记录这些接席尊闻、平生难得的时刻,记录心驰神往、德高望重的人物。但火华不溢美、不仰望,而是用客观的事实回忆自己与他们快乐驰骋的时光……
从体例上看,这些文章不是传记,不是评论,也不是艺术史,但从内容上看,有些地方又像传记,像评论,也像艺术史,可以说,是一幅介于散文与评传之间的人物画卷。
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的永恒主题,不仅记录着人们关于文化的吟赏,也记载着书写者对于生命的咏叹。中国的文化名人很多都醉心于书法,火华也不例外,他多年不辍笔耕,风格自成一体。在与文化名人相处的过程中,火华幸运地收藏了许多名家赠予的书法和往来的信札。人常说“文如其人”或“字如其人”,透过他们的墨迹,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性格和气度,还可见出他们的学问和趣味。除了林岫、旭宇等几位专业书家的作品之外,大部分文化名人的书法并不讲究书写本身,而是以凸现个性文化、注重趣味和书卷气为特点。也许它们的点画还不够精到,章法也没有刻意的安排和讲究,但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所以,字里行间也就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意趣盎然了。其中,刘炽、胡松华、公木的字恣肆汪洋,贺敬之、晓光、石祥的字隽秀雅致,柳倩、阎肃、李瑛的字挺拔清健,光未然、马识途、管桦的字古拙散澹,旭宇、林岫、李焕之的字法度谨严……它们作为文字的重要补充,也被收录到《火华忆名人》一书中,相映成趣,如同点睛之笔,不僅丰富了文字叙述的内容,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格调。
30多年过去了,火华笔下的艺术家们大多进入了人生暮年,有的已经驾鹤西去,而这些点点滴滴的鲜活记忆却像珍珠似的串起了一段可以穿透时空、穿越地域的历史,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亦史亦文亦故事,宜读宜赏宜收藏,《火华忆名人》一书,不仅凝聚着文化名流的智慧,更凝聚着火华的心血,它们就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在荡气回肠的歌词之外,看到了一个清香四溢的世界,一幅血肉丰满的群像,也看到了一个涉笔成趣的火华。一个时代的艺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潮;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兴替。从这个意义上讲,《火华忆名人》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份关于名人的记录了,而是火华在他的艺术领域之外,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份独特贡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华所记录、收藏的一切,将成为人们记忆深处永不凋零的花。
改革开放之后的二三十年,是中国文艺界的春天,滚滚春潮活跃了整个文坛,老艺术家们焕发出新的青春,年轻的艺术家们更是思想解放、创作多元。在这个五彩缤纷、繁花似锦的时代,火华也进入了他艺术生活最愉快、艺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精彩绝伦的作品日渐受到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他的脚步和视野开始走出内蒙古,走向全中国,接触到很多他仰慕的大作家、大艺术家。火华常常会利用出差或者会议间隙,走访拜望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气息。每当这些艺术家到内蒙古讲学或者采风时,火华都会真诚地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用草原的礼仪款待宾客。
《火华忆名人》书中写到的艺术家们大都是他那些年所接触或相识的,还有一些是他在音乐创作中的合作伙伴。其中,有词曲作家公木、李焕之、乔羽、黄准、阎肃、傅庚辰、刘炽、石祥、生茂、阿拉腾奥勒、雷蕾,有作家诗人冰心、贺敬之、柳倩、魏巍、马识途、高莽,有歌唱家贾世骏、马玉涛、胡松华、德德玛、田震,有书画家旭宇、林岫、马潇潇、塔琳托娅,还有戏剧家红线女、影视导演邓在军等等。
这些国宝级的人物,一个个都是文采风流、个性粲然,每一位都是文化领域、艺术天地中的饱学之士。他们的传奇经历、轶事逸话,甚至生活细节,都是人们心口相传、书之不尽的热议话题。他们灿烂的成就和作品、傲拔的志趣和风骨更是磁铁般地吸引着火华。同样,火华身上憨厚的真诚、学者的深邃和诗人的激情所形成的气质,也深深地感染着他们。火华是诗人,是作家,这样珍贵和难得的历史时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写作的冲动,他开始用文字记录这些接席尊闻、平生难得的时刻,记录心驰神往、德高望重的人物。但火华不溢美、不仰望,而是用客观的事实回忆自己与他们快乐驰骋的时光……
从体例上看,这些文章不是传记,不是评论,也不是艺术史,但从内容上看,有些地方又像传记,像评论,也像艺术史,可以说,是一幅介于散文与评传之间的人物画卷。
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的永恒主题,不仅记录着人们关于文化的吟赏,也记载着书写者对于生命的咏叹。中国的文化名人很多都醉心于书法,火华也不例外,他多年不辍笔耕,风格自成一体。在与文化名人相处的过程中,火华幸运地收藏了许多名家赠予的书法和往来的信札。人常说“文如其人”或“字如其人”,透过他们的墨迹,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性格和气度,还可见出他们的学问和趣味。除了林岫、旭宇等几位专业书家的作品之外,大部分文化名人的书法并不讲究书写本身,而是以凸现个性文化、注重趣味和书卷气为特点。也许它们的点画还不够精到,章法也没有刻意的安排和讲究,但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所以,字里行间也就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意趣盎然了。其中,刘炽、胡松华、公木的字恣肆汪洋,贺敬之、晓光、石祥的字隽秀雅致,柳倩、阎肃、李瑛的字挺拔清健,光未然、马识途、管桦的字古拙散澹,旭宇、林岫、李焕之的字法度谨严……它们作为文字的重要补充,也被收录到《火华忆名人》一书中,相映成趣,如同点睛之笔,不僅丰富了文字叙述的内容,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格调。
30多年过去了,火华笔下的艺术家们大多进入了人生暮年,有的已经驾鹤西去,而这些点点滴滴的鲜活记忆却像珍珠似的串起了一段可以穿透时空、穿越地域的历史,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亦史亦文亦故事,宜读宜赏宜收藏,《火华忆名人》一书,不仅凝聚着文化名流的智慧,更凝聚着火华的心血,它们就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在荡气回肠的歌词之外,看到了一个清香四溢的世界,一幅血肉丰满的群像,也看到了一个涉笔成趣的火华。一个时代的艺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潮;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兴替。从这个意义上讲,《火华忆名人》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份关于名人的记录了,而是火华在他的艺术领域之外,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份独特贡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华所记录、收藏的一切,将成为人们记忆深处永不凋零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