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想象与中国的特殊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方艺术·大家》开专栏已经一年多了,事实上是跟着时间走,因为每到一期出版时都要写一篇文字,让自己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有些思考。这次约稿从国内约到我来英国参加艺术管理项目,正好可以将地理与文化差异的感觉写一写。
  首先,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这样的艺术项目,是加强其文化与中国的交流,它们不仅在与中国有这样的项目,与其他国家也有。这正如中国开展孔子学院活动一样,有着如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世界里,交流是非常自然的需要,是因为交流和了解,才有了那么多文化年、艺术展、学习、艺术家驻留计划等等,从这角度,也理解了中国近30年来,那么多新艺术、前卫艺术、青年艺术等为什么在没有任何主流关注的情况下,能够漂洋过海在不同的地方、国家做展览、被研究。对此,我们曾经报以警惕和批判,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或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策略,似乎拒绝交流和展览就抵御了这种后殖民主义,或者只以国家的名义去做,就不存在这种质疑。这也许是我们从自身出发做出的想象和假设,我们不断用猜测来分析对方的动机,对于民族、国家的冲突对立念念不忘。这样的思考和出发点也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做什么。仅仅是否定和拒绝,则永远使我们处于蒙蔽状态和自虐心理中。
  幸好,世界越来越沟通,中国的开放程度大为改观,甚至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建设,其中艺术的交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但如何做,目前官方决策者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比如,韩国在伦敦的中心位置,租下整个临街楼层来展示韩国的文化、设计、艺术、饮食,大力推广韩国的文化形象或国家形象。相反,据了解,我国还没有做到这些,即中国的国家形象还不显赫,或没有,有的只是那些我们都知道的负面印象(如不民主、专制)。人们都知道、都感知到了中国的变化和加工制造的标签,但一民族、一国家的形象是整体构成的,特别是强调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后,我们更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视野,这方面,民间做的要比官方好,当代艺术家做的就比较好,尽管对之批评的也很多。这很正常,批评的声音是常态,而为了面子或友好的关系而不说什么意见,那却是要不得的。
  一切以文化的姿态来做交流就非常自然,是这个全球化时代都在做的事情,主动、积极去交流,就能够获得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肯定了自身的价值,交流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要增加认知,在这方面,我们对于艺术也应该有明晰的自信力,对于多样化、转换文化传统的艺术多些理解和宽容,让这些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多来国际上交流,这会使得对中国的尊敬愈以增加。在国际上,首先是对艺术(如当代的视觉艺术)的尊重,而增加了对该国家与文化的尊重,也增强了该国的文化形象,也就塑造了该国的形象。在今天的世界,国家的形象是以文化确立的,不单是经济的;也是以国家的文明确立的,不单是强制的;而文明又是以公益和道德为前提的,缺少了对人群、族裔、社区、环境、自然的关心和爱护,则缺少了对文化的尊重和爱护,因为国家、社会是以族裔、社区、自然为构成的,而不是以超于其上的什么构成的,这一点颠倒了,其文明的状态便不自然,很多本该族裔、社会做的事情就做不好。为什么我们出国看到很干净、漂亮的环境,其实这很简单,如果群体关心公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无不会去做好的;社会的公益性要大于极端的私利性,但公益性不等于团体性,只为一个小群体牟利。以前看到MBA课程里有一门叫企业伦理,当时很疑惑:做企业不就是赚钱、唯利是图、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吗?如果讲企业伦理,那不是做公益了吗?还办什么经济、发展什么产业?其实,现代社会的发展,恰恰是资本主义之外有着强大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在里面,甚至说资本主义的弊症是需要社会的公益伦理来修正与修复的。
  这是人类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过去中国也有族裔和社群(宗族、乡村)来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而现在的中国如何再次进入新的公共社会,实际上是中国改革的大问题。对此,人们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艺术,就知道不同地域下的艺术有何不同,否则无法理解那些不在我们的环境下存在的艺术的理由。如参与式艺术,则在我们的艺术知识话语里很少这样讲,我们一说艺术的功能,过去只讲“为人民服务”,而公共性是以表达公共话题、问题为诉求的,它像言论表达一样。当言说不可以任意的时候,这种参与式艺术在中国的不普及,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反过来,中国有大量符号式、隐喻式艺术也可以理解。因为不可以直接诉说,则必然曲折表现;既然现实性不可直接呈现,则以符号的去叙事性来表现;个体不可以表达公共性话题,则以个体的技术性和观念性来显现。这样,中国的艺术家最容易创造他们的观念性、最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他们想这样做的话。如果能证明中国的创造力的话,艺术家是最容易发挥这个特长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都变得越来越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系统,凡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就能够被宽容的社会接受,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命名,就权且称之为艺术。艺术的宽容带来了艺术的想象和创造的可能性,而整个社会的大的结构性秩序又容许艺术的前卫和挑战,艺术被赋予这样的批判态度和可能性,是现代社会进化的结果,如果不是艺术去表达这样的批判性,那还需要什么呢?正像足球释放了现代人的热情和体力,也同样地,现代社会也需要艺术释放人们对社会的反思、新视觉以及批判和观念化。
  历史意义上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再现、写实、反映、美化、装饰、把玩、愉悦等,都继续存在,但作为当代显性的方式,被艺术的功能转换所代替,艺术有了其继续表达思考方式的特征和功能,作为整体的方式,艺术与多学科结合起来,成为言说各种观念的载体和方便,由于艺术作为方式可以激发想象力和思考力,所以,艺术成为受到教育重视的核心课程之一,就如过去学习拉丁语是学习古典文化的基石一样。艺术成为整个人文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后,现今的世界对于艺术就有了全新的求解、求知的需要和渴望,如在这个英国诺里奇市的东安格利亚大学(East Anglia)的桑斯贝里视觉艺术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就出版了《世界艺术》(World Art)学术研究期刊,一年两期,去年创刊,迄今出版了三期,其出版宗旨就是“鼓励对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交汇进行批评性反思,为学者、学生和实践者重新界定艺术的概念,重新思考艺术与阐释范畴并探讨艺术实践、正典及话语的文化翻译,并鼓励研究人类活动(过去的与现在的)的创新—比较方法”。对他们而言,现在已经不是西方艺术史什么的,而是世界艺术历史什么的,也是因为他们有了一批桑斯贝里的收藏捐赠,于是在实物的基础上开始反思“世界艺术”何以可能,也借此来出版其学术主张,汇集世界学者共同来研究,而不是给一个答案。他们采访了20多个学者来谈“世界美术”,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正好说明了“世界艺术”的本来状态,何处求一致呢?事物就是都有其自身价值,但又有共性和交流的可能,正如“当代艺术”概念,我们是多么想给出一个定义,这恰恰违背了“当代艺术”的宗旨和精神,还想以强制性定义去规约“当代艺术”,肯定是背道而驰。但是对于当代的人来说,他们还是以“当代”作为一种态度,来回应、思考、解读他们的时代和问题,虽然答案不一,但共存于世界的差异理解是必要的,也是要追求。
  在今年这个秋天,人们有很多的想象,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上,都有一种思变求变的倾向和需要。在这样的节点上,我们要继续地开放和努力。其实,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开放心态和胸襟,越是开放和接纳,就越是和世界在一起。这是一个共同的世界,要上升到伦理层面的世界。
其他文献
1月12日,空间站举办了“宝石迷阵—刘光光个展”。刘光光很擅长对景观的抽离及再造,这种本能在此次展出的近两年作品中表露无遗。在本次展览中策展人以“景观碎片”、“景观还原”、“自我还原”3个部分,叙述地呈现处于启蒙状态的年轻艺术家所面临的人文环境,和他们不断适应的努力;而现场光影间碰撞的晕眩可将观者引入宝石迷阵般的感官游戏,深刻体会新锐艺术家再造的艺术世界。(木木)
期刊
这期是一个关于80年代的理想主义情境,在当下时空如何继续发挥效用的主题。9月5日,一个名为“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由青年策展人王萌策划,展出了马路、尹齐、王玉平、王琰、申玲、孙原、刘刚、李炎修、张方白、张永旭、孟禄丁、陈曦、夏俊娜、韩中人、蒋丛忆15人的最新探索和代表作品。作为一个展览的共同体,参展的15位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来自中央美院四画室,
期刊
艺术家韩三之在有关普兰洞计划的文字中这样记述:当我带着寻根的愿望来到被称为“世界中心”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的时候,就被县城对面的山崖小洞吸引过去!如果将这些小洞变成更大的人类文明启蒙的语言符号的话,将自己绘画中经常出现的有形的“墨点”像这些山洞一样一排排地印在这山崖上将是一个什么状态?我兴奋极了!韩三之将呈载了时光和风沙啄食的天然地貌与文化诉求关联起来,他计划根据普兰县城特有的历史遗迹和地质结构,
期刊
用“盆景”来收纳现实景观的表现手法,正越来越多地被艺术家运用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之中,这一方面或许是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太过庞杂和沉重,以致于需要一面缩微的“凹镜”方能承载或消解,而另一方面,“盆景”还有效的界定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艺术家眼中的现实从纷乱的社会现实中抽离出来,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场景并加以戏剧化的营造,正如袁欣在他的作品《灰色天空》中所表现的那样,残酷的海战由于被收纳在鱼缸之中而变得
期刊
法国汉学家于连(Fran?ois?Jullien)将他论述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文章结集出版,题目叫《赞美平淡》。在概括中国艺术的特征时,于连心目中的参照物是拜占庭时间的镶嵌画。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镶嵌画依然给人以金碧辉煌的感觉。但是,中国艺术并不缺乏这种风格。宗白华将中国艺术的风格概括为两个极端:一个是错彩镂金,一个是芙蓉出水。如果说芙蓉出水接近天然平淡的话,那么错彩镂金就接近金碧辉煌了。中国文化向来
期刊
艺术对于很多画者而言可能就是某种的技巧和某种的表达,但是艺术对于晨晓而言则是自我的坚持和信念的实现。出身浙江名门的晨晓,很早就浸淫于艺术的氛围。即便他没有过接受国内学院美术教育的经历,但是家庭的影响和前辈的品味仍然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早年的晨晓是杭州少年宫的小画家,青年时代的他则与张培力、吴山专一起,是“85新空间”群体中的一员。晨晓说“当时的我非常茫然,是莫名其妙地卷入其中的”,历史或许存在着
期刊
和我同龄的刘锋,性情却更近于一个天真与烂漫的孩子。在他略显笨拙的画里,有着一种缓慢生长的温暖情绪,这似乎不被外界任何的动荡所打破。他迷恋于选择一个能延伸至很远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在梦里、在回忆中、在未来,或在任何一个有温暖与可能幸福的地方,他切割其中的一角,再现了一场生动与荒诞的对美的执念。这种执念不是以有强烈的冲击性得以表达,它更近于对已经既定的美好记忆重组,在看似漫不经心、混乱,与日常相关的视
期刊
日常物  如果说焦虑是艺术家用以解决自身困境和倦怠的有效动力的话,那么作品的自律与节制,则是一个艺术家在释放焦虑的同时务必恪守的创作职责。当然,这两者并非一定同时存在。在我们观看奥诺黛拉—有机的作品—《日环食》时,作品中看不到脸的女人遭遇由各国文化符号(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山丘)构成的马、公鸡以及熊的袭击情形使我们体察到艺术家创作时显示出的性别与文化焦虑,而在杉本博司拍摄的《影院》系列里,这种作品
期刊
看王彦萍的素描很难想象她的创作会画成什么样子。她的素描是为创作准备的稿子,但不是创作的草图,虽然有一些关系,而是探索创作的思路。素描画得很随意,没有规则的束缚,没有笔墨的讲究,更接近画家的本质。看了她的素描,更能了解她的创作意图。她的创作像是着了色的素描,但是因为采用了水墨的媒材,人们就总是会以水墨的规矩来看待她的创作,喜欢她的作品的人会认为她打破了笔墨的规矩,画出了独创性的作品,画出了真实的自我
期刊
今天北京著名艺术区之一的黑桥艺术村,起源于2005年底,当时钟飙、杨冕、朱彤、洪东禄分别从重庆、成都、南京、台北来到北京发展,租下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黑桥村空置了一年的仓库,进行改造后变身工作室,卸货的空地成了花园。房东大受启发,复又租地依此样板再盖工作室,只是密度越来越大,再也不可能有开阔的花园。从2006年艺术市场升温,到2009、2010年别的艺术区遭遇拆迁,这里渐渐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