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方艺术·大家》开专栏已经一年多了,事实上是跟着时间走,因为每到一期出版时都要写一篇文字,让自己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有些思考。这次约稿从国内约到我来英国参加艺术管理项目,正好可以将地理与文化差异的感觉写一写。
首先,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这样的艺术项目,是加强其文化与中国的交流,它们不仅在与中国有这样的项目,与其他国家也有。这正如中国开展孔子学院活动一样,有着如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世界里,交流是非常自然的需要,是因为交流和了解,才有了那么多文化年、艺术展、学习、艺术家驻留计划等等,从这角度,也理解了中国近30年来,那么多新艺术、前卫艺术、青年艺术等为什么在没有任何主流关注的情况下,能够漂洋过海在不同的地方、国家做展览、被研究。对此,我们曾经报以警惕和批判,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或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策略,似乎拒绝交流和展览就抵御了这种后殖民主义,或者只以国家的名义去做,就不存在这种质疑。这也许是我们从自身出发做出的想象和假设,我们不断用猜测来分析对方的动机,对于民族、国家的冲突对立念念不忘。这样的思考和出发点也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做什么。仅仅是否定和拒绝,则永远使我们处于蒙蔽状态和自虐心理中。
幸好,世界越来越沟通,中国的开放程度大为改观,甚至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建设,其中艺术的交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但如何做,目前官方决策者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比如,韩国在伦敦的中心位置,租下整个临街楼层来展示韩国的文化、设计、艺术、饮食,大力推广韩国的文化形象或国家形象。相反,据了解,我国还没有做到这些,即中国的国家形象还不显赫,或没有,有的只是那些我们都知道的负面印象(如不民主、专制)。人们都知道、都感知到了中国的变化和加工制造的标签,但一民族、一国家的形象是整体构成的,特别是强调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后,我们更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视野,这方面,民间做的要比官方好,当代艺术家做的就比较好,尽管对之批评的也很多。这很正常,批评的声音是常态,而为了面子或友好的关系而不说什么意见,那却是要不得的。
一切以文化的姿态来做交流就非常自然,是这个全球化时代都在做的事情,主动、积极去交流,就能够获得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肯定了自身的价值,交流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要增加认知,在这方面,我们对于艺术也应该有明晰的自信力,对于多样化、转换文化传统的艺术多些理解和宽容,让这些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多来国际上交流,这会使得对中国的尊敬愈以增加。在国际上,首先是对艺术(如当代的视觉艺术)的尊重,而增加了对该国家与文化的尊重,也增强了该国的文化形象,也就塑造了该国的形象。在今天的世界,国家的形象是以文化确立的,不单是经济的;也是以国家的文明确立的,不单是强制的;而文明又是以公益和道德为前提的,缺少了对人群、族裔、社区、环境、自然的关心和爱护,则缺少了对文化的尊重和爱护,因为国家、社会是以族裔、社区、自然为构成的,而不是以超于其上的什么构成的,这一点颠倒了,其文明的状态便不自然,很多本该族裔、社会做的事情就做不好。为什么我们出国看到很干净、漂亮的环境,其实这很简单,如果群体关心公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无不会去做好的;社会的公益性要大于极端的私利性,但公益性不等于团体性,只为一个小群体牟利。以前看到MBA课程里有一门叫企业伦理,当时很疑惑:做企业不就是赚钱、唯利是图、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吗?如果讲企业伦理,那不是做公益了吗?还办什么经济、发展什么产业?其实,现代社会的发展,恰恰是资本主义之外有着强大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在里面,甚至说资本主义的弊症是需要社会的公益伦理来修正与修复的。
这是人类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过去中国也有族裔和社群(宗族、乡村)来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而现在的中国如何再次进入新的公共社会,实际上是中国改革的大问题。对此,人们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艺术,就知道不同地域下的艺术有何不同,否则无法理解那些不在我们的环境下存在的艺术的理由。如参与式艺术,则在我们的艺术知识话语里很少这样讲,我们一说艺术的功能,过去只讲“为人民服务”,而公共性是以表达公共话题、问题为诉求的,它像言论表达一样。当言说不可以任意的时候,这种参与式艺术在中国的不普及,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反过来,中国有大量符号式、隐喻式艺术也可以理解。因为不可以直接诉说,则必然曲折表现;既然现实性不可直接呈现,则以符号的去叙事性来表现;个体不可以表达公共性话题,则以个体的技术性和观念性来显现。这样,中国的艺术家最容易创造他们的观念性、最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他们想这样做的话。如果能证明中国的创造力的话,艺术家是最容易发挥这个特长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都变得越来越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系统,凡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就能够被宽容的社会接受,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命名,就权且称之为艺术。艺术的宽容带来了艺术的想象和创造的可能性,而整个社会的大的结构性秩序又容许艺术的前卫和挑战,艺术被赋予这样的批判态度和可能性,是现代社会进化的结果,如果不是艺术去表达这样的批判性,那还需要什么呢?正像足球释放了现代人的热情和体力,也同样地,现代社会也需要艺术释放人们对社会的反思、新视觉以及批判和观念化。
历史意义上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再现、写实、反映、美化、装饰、把玩、愉悦等,都继续存在,但作为当代显性的方式,被艺术的功能转换所代替,艺术有了其继续表达思考方式的特征和功能,作为整体的方式,艺术与多学科结合起来,成为言说各种观念的载体和方便,由于艺术作为方式可以激发想象力和思考力,所以,艺术成为受到教育重视的核心课程之一,就如过去学习拉丁语是学习古典文化的基石一样。艺术成为整个人文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后,现今的世界对于艺术就有了全新的求解、求知的需要和渴望,如在这个英国诺里奇市的东安格利亚大学(East Anglia)的桑斯贝里视觉艺术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就出版了《世界艺术》(World Art)学术研究期刊,一年两期,去年创刊,迄今出版了三期,其出版宗旨就是“鼓励对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交汇进行批评性反思,为学者、学生和实践者重新界定艺术的概念,重新思考艺术与阐释范畴并探讨艺术实践、正典及话语的文化翻译,并鼓励研究人类活动(过去的与现在的)的创新—比较方法”。对他们而言,现在已经不是西方艺术史什么的,而是世界艺术历史什么的,也是因为他们有了一批桑斯贝里的收藏捐赠,于是在实物的基础上开始反思“世界艺术”何以可能,也借此来出版其学术主张,汇集世界学者共同来研究,而不是给一个答案。他们采访了20多个学者来谈“世界美术”,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正好说明了“世界艺术”的本来状态,何处求一致呢?事物就是都有其自身价值,但又有共性和交流的可能,正如“当代艺术”概念,我们是多么想给出一个定义,这恰恰违背了“当代艺术”的宗旨和精神,还想以强制性定义去规约“当代艺术”,肯定是背道而驰。但是对于当代的人来说,他们还是以“当代”作为一种态度,来回应、思考、解读他们的时代和问题,虽然答案不一,但共存于世界的差异理解是必要的,也是要追求。
在今年这个秋天,人们有很多的想象,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上,都有一种思变求变的倾向和需要。在这样的节点上,我们要继续地开放和努力。其实,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开放心态和胸襟,越是开放和接纳,就越是和世界在一起。这是一个共同的世界,要上升到伦理层面的世界。
首先,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这样的艺术项目,是加强其文化与中国的交流,它们不仅在与中国有这样的项目,与其他国家也有。这正如中国开展孔子学院活动一样,有着如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世界里,交流是非常自然的需要,是因为交流和了解,才有了那么多文化年、艺术展、学习、艺术家驻留计划等等,从这角度,也理解了中国近30年来,那么多新艺术、前卫艺术、青年艺术等为什么在没有任何主流关注的情况下,能够漂洋过海在不同的地方、国家做展览、被研究。对此,我们曾经报以警惕和批判,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或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策略,似乎拒绝交流和展览就抵御了这种后殖民主义,或者只以国家的名义去做,就不存在这种质疑。这也许是我们从自身出发做出的想象和假设,我们不断用猜测来分析对方的动机,对于民族、国家的冲突对立念念不忘。这样的思考和出发点也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做什么。仅仅是否定和拒绝,则永远使我们处于蒙蔽状态和自虐心理中。
幸好,世界越来越沟通,中国的开放程度大为改观,甚至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建设,其中艺术的交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但如何做,目前官方决策者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比如,韩国在伦敦的中心位置,租下整个临街楼层来展示韩国的文化、设计、艺术、饮食,大力推广韩国的文化形象或国家形象。相反,据了解,我国还没有做到这些,即中国的国家形象还不显赫,或没有,有的只是那些我们都知道的负面印象(如不民主、专制)。人们都知道、都感知到了中国的变化和加工制造的标签,但一民族、一国家的形象是整体构成的,特别是强调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后,我们更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视野,这方面,民间做的要比官方好,当代艺术家做的就比较好,尽管对之批评的也很多。这很正常,批评的声音是常态,而为了面子或友好的关系而不说什么意见,那却是要不得的。
一切以文化的姿态来做交流就非常自然,是这个全球化时代都在做的事情,主动、积极去交流,就能够获得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肯定了自身的价值,交流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要增加认知,在这方面,我们对于艺术也应该有明晰的自信力,对于多样化、转换文化传统的艺术多些理解和宽容,让这些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多来国际上交流,这会使得对中国的尊敬愈以增加。在国际上,首先是对艺术(如当代的视觉艺术)的尊重,而增加了对该国家与文化的尊重,也增强了该国的文化形象,也就塑造了该国的形象。在今天的世界,国家的形象是以文化确立的,不单是经济的;也是以国家的文明确立的,不单是强制的;而文明又是以公益和道德为前提的,缺少了对人群、族裔、社区、环境、自然的关心和爱护,则缺少了对文化的尊重和爱护,因为国家、社会是以族裔、社区、自然为构成的,而不是以超于其上的什么构成的,这一点颠倒了,其文明的状态便不自然,很多本该族裔、社会做的事情就做不好。为什么我们出国看到很干净、漂亮的环境,其实这很简单,如果群体关心公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无不会去做好的;社会的公益性要大于极端的私利性,但公益性不等于团体性,只为一个小群体牟利。以前看到MBA课程里有一门叫企业伦理,当时很疑惑:做企业不就是赚钱、唯利是图、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吗?如果讲企业伦理,那不是做公益了吗?还办什么经济、发展什么产业?其实,现代社会的发展,恰恰是资本主义之外有着强大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在里面,甚至说资本主义的弊症是需要社会的公益伦理来修正与修复的。
这是人类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过去中国也有族裔和社群(宗族、乡村)来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而现在的中国如何再次进入新的公共社会,实际上是中国改革的大问题。对此,人们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艺术,就知道不同地域下的艺术有何不同,否则无法理解那些不在我们的环境下存在的艺术的理由。如参与式艺术,则在我们的艺术知识话语里很少这样讲,我们一说艺术的功能,过去只讲“为人民服务”,而公共性是以表达公共话题、问题为诉求的,它像言论表达一样。当言说不可以任意的时候,这种参与式艺术在中国的不普及,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反过来,中国有大量符号式、隐喻式艺术也可以理解。因为不可以直接诉说,则必然曲折表现;既然现实性不可直接呈现,则以符号的去叙事性来表现;个体不可以表达公共性话题,则以个体的技术性和观念性来显现。这样,中国的艺术家最容易创造他们的观念性、最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他们想这样做的话。如果能证明中国的创造力的话,艺术家是最容易发挥这个特长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都变得越来越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系统,凡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就能够被宽容的社会接受,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命名,就权且称之为艺术。艺术的宽容带来了艺术的想象和创造的可能性,而整个社会的大的结构性秩序又容许艺术的前卫和挑战,艺术被赋予这样的批判态度和可能性,是现代社会进化的结果,如果不是艺术去表达这样的批判性,那还需要什么呢?正像足球释放了现代人的热情和体力,也同样地,现代社会也需要艺术释放人们对社会的反思、新视觉以及批判和观念化。
历史意义上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再现、写实、反映、美化、装饰、把玩、愉悦等,都继续存在,但作为当代显性的方式,被艺术的功能转换所代替,艺术有了其继续表达思考方式的特征和功能,作为整体的方式,艺术与多学科结合起来,成为言说各种观念的载体和方便,由于艺术作为方式可以激发想象力和思考力,所以,艺术成为受到教育重视的核心课程之一,就如过去学习拉丁语是学习古典文化的基石一样。艺术成为整个人文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后,现今的世界对于艺术就有了全新的求解、求知的需要和渴望,如在这个英国诺里奇市的东安格利亚大学(East Anglia)的桑斯贝里视觉艺术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就出版了《世界艺术》(World Art)学术研究期刊,一年两期,去年创刊,迄今出版了三期,其出版宗旨就是“鼓励对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交汇进行批评性反思,为学者、学生和实践者重新界定艺术的概念,重新思考艺术与阐释范畴并探讨艺术实践、正典及话语的文化翻译,并鼓励研究人类活动(过去的与现在的)的创新—比较方法”。对他们而言,现在已经不是西方艺术史什么的,而是世界艺术历史什么的,也是因为他们有了一批桑斯贝里的收藏捐赠,于是在实物的基础上开始反思“世界艺术”何以可能,也借此来出版其学术主张,汇集世界学者共同来研究,而不是给一个答案。他们采访了20多个学者来谈“世界美术”,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正好说明了“世界艺术”的本来状态,何处求一致呢?事物就是都有其自身价值,但又有共性和交流的可能,正如“当代艺术”概念,我们是多么想给出一个定义,这恰恰违背了“当代艺术”的宗旨和精神,还想以强制性定义去规约“当代艺术”,肯定是背道而驰。但是对于当代的人来说,他们还是以“当代”作为一种态度,来回应、思考、解读他们的时代和问题,虽然答案不一,但共存于世界的差异理解是必要的,也是要追求。
在今年这个秋天,人们有很多的想象,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上,都有一种思变求变的倾向和需要。在这样的节点上,我们要继续地开放和努力。其实,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开放心态和胸襟,越是开放和接纳,就越是和世界在一起。这是一个共同的世界,要上升到伦理层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