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沙漠,曾经是水乡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etthus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漠,从来都是荒芜和暴烈的象征,生命几乎在这里绝迹。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也是如此。它干旱至极,被形容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年降水量只有可怜的10至38毫米。
   从古到今,它吞噬了无数文明,楼兰、小河、精绝……连当年的丝绸之路,都只能小心翼翼地从它的边缘经过。
   全国沙漠面积大约有80万平方千米,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有36.5万平方千米,可以说,这片沙漠几乎占全国沙漠面积的一半。
   而几千万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漠还不是这样的模样。
   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板块运动,海水退去,陆地初现。青藏高原的崛起阻挡了水汽,让本就远离大陆的塔里木盆地,更是鲜有降雨。
   再加上常年的风蚀作用,裸露的土地和岩石便慢慢被剥离成了细沙。周围高原高山的冰雪融水形成河流,冲积出厚厚的疏松沙层。干燥的环境中,沙层被风扬起,日积月累,汇聚成庞大的沙漠。
   我們对沙漠的认知,可能是一片荒凉没有生机的死亡之海,但其实并非如此。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四面被高原和高山围绕,极度干旱。然而,高原高山在阻隔了水汽的同时,也带来了珍贵的冰雪融水。
   冰雪融水汇聚成淙淙溪流,宛转地在沙漠里蜿蜒。大大小小的河流往往各自为政,不予外流,或是汇入湖泊,或是干脆消失在沙漠之中。其中,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约2200千米。部分河段没有固定河床,水流任性奔放,所以诨名叫“脱缰的野马”。
   水带来了绿洲,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胡杨的家园”,据说,这里的胡杨占全国胡杨的90%。有些植物为了应对缺水,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而动物为了逃避酷热和食物短缺,有夏眠的现象。
   绿洲养育了各种生物,也催化出文明。高山上的皑皑白雪,在春天里化为水,如神女的秀发般披散而下,一座座绿洲城市,就是发上系着的绿宝石首饰。
   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它宽大的胸怀包容、吐纳着古往今来的一切。风沙中的叹息已经远去,我们依旧能听见驼铃的声声脆响。雄奇的沙漠不是死亡之海,一直以来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其他文献
6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迎来40万名学生返校复课第一天,涉及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和小學六年级学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学们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和“云端课堂”。图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举行网上升旗仪式,学生们在教室里向国旗敬少先队礼。   摘自《中国日报》
期刊
新课改密码  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渴望动手操作等特征。就物理教学而言,引导初中生开展游戏活动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让全班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名学生在讲桌下面摆弄着道具,让其发声)。  师:这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生:青蛙。  师: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那不行,青蛙是益虫,怕你们会伤害到青蛙。  一名学生说:肯定是假青蛙,要不然它发出的叫声怎么可能由人来控制呢?  操作实验的学
期刊
5月10日傍晚,完成家庭作业后的肖露(化名)走到窗前,朝着对面楼栋大声吆喝同班同学去小区内的游乐区域玩耍。欢声笑语间,这群认识不到一年的孩子就像“发小”般亲密。   去年9月,来自洞口县花古、高沙、罗溪等19个乡镇(街道、管理区)的532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乔迁新居”,住进了洞口县经开区幸福小区。贫困户们的子女共98人,来到了离小区大约100米的一所全面改造后的新学校——洞口经开
期刊
在北京清华园的东北角,坐落着一个神秘的学院。这个学院面向全球招生,每年僅招200人到该书院进行硕士学位学习。每年招生时刻,哈佛、普林斯顿、耶鲁、麻省理工、西点军校毕业生争相报考。   它就是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你肯定疑惑,苏世民是谁?清华最难进的学院凭啥用他命名?   苏世民其实只是这个人的中文名,他的本名叫史蒂芬·施瓦茨曼,曾被《福布斯》杂志誉为私募股权行业无可争议的“华尔街之王”
期刊
浏阳文庙位于浏阳市圭斋路北侧,在浏阳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宋,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遷建于今址,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续修,迁崇圣祠于右,改建了大成殿,增建了奎文阁,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孔庙之一。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改革家、爱国志士谭嗣同曾在奎文阁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民间科技团体“新算学馆”。民国时,文庙辟为县立初级中学,革命前辈胡耀邦、杨勇、李志民等同志先后在该校就读。1
期刊
当春天的尾声随着树荫渐浓隐去,柳树新生的枝条长成,就是做柳哨的时候。儿时,奶奶一手牵着我,一手提着一把柴刀,来到屋后的柳树下。抬头望,柳树枝叶浓密,绿得清新。那是一种苍翠而又饱满的绿,一层一层,如同深深的湖水,而我们在水底,仰望绿枝绿叶在风里摇曳出层层细浪。棕褐色的树身裂出一条条波纹,那是时间的风霜雨雪,刻在生命中的见证。   奶奶手起刀落,砍下几根当年春天新生的树枝,这些枝条不老不嫩,树皮饱满有
期刊
5月29日,隆回縣北山镇新连小学师生在劳动基地除草。今年该校在教学改革中,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实地了解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管理知识,体验田间劳动,培养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期刊
“五·一”前夕,迎着灿烂的朝阳,我带着“帮扶责任人”的神圣使命,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宁乡市沙田乡沈家组贫困户沈正龙家中。我进门时,沈大爷在家忙着编竹筐。沈大爷已73岁高龄了,但仍精神矍铄,步履矫健,除了听力稍差,身体并无大碍。我向沈老请教养生之道,他的话简单、朴实而富有哲理:身懒病欺人,身勤人欺病。   这3年来,我已跟沈老面对面或者电话里打过多次交道了,如同亲人般无话不谈。他的老伴常年患病。沈老有两
期刊
以前在文化上對于微笑的认知,和今天大不相同。17世纪的欧洲,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展示笑脸的一般都是穷人、浪荡子、喝醉的酒鬼、天真的人和卖唱卖笑的表演者。对当时的上层阶级来说,展示笑脸是不合礼仪的。   还有个因素:作画持续时间太长,保持灿烂的笑容太难了。最美最自然的微笑,往往只在一瞬之间,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时代,它非常难保存,更不易记录。   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说服自己的模特笑是很难的。   14
期刊
须趁晴,相约起。   次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岳麓山下,层林叠翠,隐隐一缕芬芳扑鼻,使之神清气爽,若开笼之雀也。令:整装待发!目标:岳麓山轻穿桃花岭,至象鼻窝。众人得令。须臾,轻装前进,弃大道寻山路,斩荆黎而上。正所谓,归隐山林远世间,无烦无恼胜桃源。何须问我何方去,寻找心中那朵莲。   鲜有人迹之路,上上下下几回合,丛林茂密,落叶层层压层层,青石台阶青苔厚,林中稍有几丝清凉,浑然不知世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