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构建,提出“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三个阶段和步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影视画面拍摄技巧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接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98-03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影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团队会同思政课教师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契机,深入挖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构建“引领—协同—反哺”课程思政模式,分“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三个阶段和步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影视专业核心课程“影视画面拍摄技巧”的教学。教学中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需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巧设“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视频制作及传播任务,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理念與思路
(一)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和要求
厘清教学脉络,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影视专业实际,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教育契机,将教育引导学生恪守新闻道德、维护新闻真实、履行舆论担当、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等作为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力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育教学效果。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生活化
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提取素材,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使教学工作做到“配方新颖、营养丰富、工艺精湛”,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提升学生获得感。
(三)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大思政”育人理念,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在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教学设计中,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加强联动,把专业知识、能力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二、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本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分为“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三个阶段和步骤。
(一)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阶段:共商共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影视专业课程团队教师敏锐意识到必须及时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转换成鲜活的教学素材。在制定延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学方案时,专业团队教师选取核心课程影视画面拍摄技巧,会同思政课教师联合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一是确立“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二是明确通过教学所要实现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和价值目标。以疫情防控为教育契机,将引导影视专业学生恪守新闻道德、维护新闻真实、履行舆论担当作为本门课程需要重点实现的素质目标。三是决定选取相应知识点,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设立“抗疫系列微视频制作”教学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组建团队,通过实战掌握独立摄制和传播影视作品的知识和能力。四是明确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阶段:共同实施教学活动项目
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开课后,教师发布“抗疫系列微视频制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组队和选题,并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其中,专业课教师负责知识讲授和技术指导,思政课教师负责对学生团队的选题、脚本和素材进行指导。学习任务发布后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和教师审核,最后共同确定抗疫微视频的制作项目及其“三维教学目标”(见表1)。
学生团队完成微视频制作任务后,由专业课教师会同思政课教师,对各项目团队在完成作品过程中体现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水平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对作品质量进行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均作为本门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阶段:将学生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中
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机电云课堂”等平台上设立“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微视频专栏,本着“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陆续上传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抗疫”系列微视频,作为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积极利用广西高校教育在线、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优酷等校外媒体,对系列微视频进行宣传和推广。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4月15日,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多个校外媒体转载系列微课,点击量已经超过10万次。
三、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取得的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由影视专业2018级学生团队和教师共同开发完成的“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视频陆续制作完成并上线播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独立制作和传播影视作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明确了影视传媒从业人员应有的新闻道德和舆论担当,更在疫情防控时期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公民责任教育、生命感恩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系列微视频上线播出以来,得到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网络点击量不断攀升,成为学校防控疫情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系列微视频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多所高校得到了推广和使用,人民网、《广西日报》、广西教育厅官网、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媒体先后对其进行报道,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广西思政教育在线、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多个媒体和平台转载系列微课。 四、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创新与经验
(一)创新
一是教学理念创新。在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建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体,大胆探索实践“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努力解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为战的难题,使两者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三是教学方法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巧设“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视频制作和传播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二)经验
一方面,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如何实现有机融合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面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等现实困境,以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为改革试点,探索出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引领—协同—反哺”课程思政模式的具体路径,有效提升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两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如何实现有机融合方面形成了有益经验。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政课程,都必须充分运用社会现实生活中丰富且鲜活的素材开展教学,积极推动教學内容向生活化转化,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在课程思政设计上,将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案例的选取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如星.跨界融合视角下网络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
[2]刘云飞.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
[3]李俊玲,杨保华.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与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课堂+’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0SZ033)
【作者简介】卢思桥(1983—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黄振宣(1979—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98-03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影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团队会同思政课教师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契机,深入挖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构建“引领—协同—反哺”课程思政模式,分“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三个阶段和步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影视专业核心课程“影视画面拍摄技巧”的教学。教学中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需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巧设“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视频制作及传播任务,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理念與思路
(一)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和要求
厘清教学脉络,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影视专业实际,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教育契机,将教育引导学生恪守新闻道德、维护新闻真实、履行舆论担当、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等作为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力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育教学效果。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生活化
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提取素材,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使教学工作做到“配方新颖、营养丰富、工艺精湛”,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提升学生获得感。
(三)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大思政”育人理念,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在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教学设计中,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加强联动,把专业知识、能力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二、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本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分为“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三个阶段和步骤。
(一)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阶段:共商共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影视专业课程团队教师敏锐意识到必须及时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转换成鲜活的教学素材。在制定延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学方案时,专业团队教师选取核心课程影视画面拍摄技巧,会同思政课教师联合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一是确立“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二是明确通过教学所要实现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和价值目标。以疫情防控为教育契机,将引导影视专业学生恪守新闻道德、维护新闻真实、履行舆论担当作为本门课程需要重点实现的素质目标。三是决定选取相应知识点,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设立“抗疫系列微视频制作”教学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组建团队,通过实战掌握独立摄制和传播影视作品的知识和能力。四是明确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阶段:共同实施教学活动项目
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开课后,教师发布“抗疫系列微视频制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组队和选题,并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其中,专业课教师负责知识讲授和技术指导,思政课教师负责对学生团队的选题、脚本和素材进行指导。学习任务发布后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和教师审核,最后共同确定抗疫微视频的制作项目及其“三维教学目标”(见表1)。
学生团队完成微视频制作任务后,由专业课教师会同思政课教师,对各项目团队在完成作品过程中体现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水平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对作品质量进行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均作为本门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阶段:将学生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中
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机电云课堂”等平台上设立“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微视频专栏,本着“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陆续上传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抗疫”系列微视频,作为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积极利用广西高校教育在线、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优酷等校外媒体,对系列微视频进行宣传和推广。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4月15日,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多个校外媒体转载系列微课,点击量已经超过10万次。
三、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取得的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由影视专业2018级学生团队和教师共同开发完成的“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视频陆续制作完成并上线播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独立制作和传播影视作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明确了影视传媒从业人员应有的新闻道德和舆论担当,更在疫情防控时期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公民责任教育、生命感恩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系列微视频上线播出以来,得到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网络点击量不断攀升,成为学校防控疫情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系列微视频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多所高校得到了推广和使用,人民网、《广西日报》、广西教育厅官网、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媒体先后对其进行报道,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广西思政教育在线、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多个媒体和平台转载系列微课。 四、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的创新与经验
(一)创新
一是教学理念创新。在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建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体,大胆探索实践“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努力解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为战的难题,使两者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三是教学方法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巧设“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视频制作和传播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二)经验
一方面,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如何实现有机融合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面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等现实困境,以影视画面拍摄技巧课程为改革试点,探索出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引领—协同—反哺”课程思政模式的具体路径,有效提升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两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如何实现有机融合方面形成了有益经验。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政课程,都必须充分运用社会现实生活中丰富且鲜活的素材开展教学,积极推动教學内容向生活化转化,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在课程思政设计上,将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案例的选取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如星.跨界融合视角下网络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
[2]刘云飞.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
[3]李俊玲,杨保华.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与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课堂+’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0SZ033)
【作者简介】卢思桥(1983—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黄振宣(1979—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