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学生更需要特殊的“配方”
焦点提示:随着电子家访的兴起,有人认为电子家访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电子家访虽然方便快捷,但是缺少了必要的温情。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害怕老师家访,特别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才会上门‘告状’,这其实是一种误会。”南京大光路小学周锋校长说,学校要求老师上门家访,但是在家访的内容上,不仅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背景、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还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孩子感觉得到了赏识。“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家访中要会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暑假我去孩子们家,孩子们都很高兴。其中有个男孩,平时在学校是那种比较调皮的孩子,上课也老走神。可是这次到他家里去,他不仅来接我,还主动泡茶,和我聊天,非常专注、认真地讲自己的决心和愿望,让我看到一个崭新的他。”力学小学陈昕老师说,家访可以看出孩子的另一面,而这对于发掘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很有帮助。“我在家访中还会留意孩子的房间,看他们的藏书情况,了解家长有没有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看到孩子在家里的真实情况会对孩子们形成新的印象。”
“我去年家访去一个小男孩家里,跟他聊了会儿天,后来这个孩子就变化了。”大光路小学周锋校长说,以前这个男孩看到他就躲,现在看到他就会笑着跟他打招呼,变得阳光自信了很多。“家访,不仅要访家长,更重要的是要访小孩。”
“我儿子小学快上完了,老师只是通过电话和我们联系过几次,都没有到家里来过一次。现在的老师是不是已经不进行家访了呢?我觉得这种的教育传统不应该丢弃。”市民魏旭说。家访,曾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词,尤其是在节假日里,老师经常上门家访。但是,现在传统的上门家访已很少见,逐渐被打电话、发短信、聊QQ等代替。虽然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依然存在甚至更加频繁,但是他们总是感觉这种“电波”那端的家访方式,让老师和家长之间少了点什么。有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老师上门家访的家长占到多数。“上门家访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生活的环境有最直接的了解。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出来的状态并不是最真实的一面,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往往只有在家里才会自然地表露出来。”儿子上初中二年级的王女士说。
“我也很盼望老师来家访。”女儿在实验小学上五年级的高女士说,由于她家近几年碰到的事情比较多,对孩子影响比较大,她一直想和老师谈谈女儿的一些情况,但平时她和老师的沟通只限于通过发手机短信。而老师上次家访,那还是女儿读二年级的事情了。“我女儿读小学三年级了,老师一次都没来家访过。”曾经当过老师现在机关工作的傅先生告说,每天他都能收到孩子老师发来的短信,如“字词抄几遍”“这次考试考多少分”“在班里属于什么水平”等。“尽管这些信息很及时,但总感觉冷冰冰的。”
在人们的记忆中,每逢新学期伊始,老师家访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将家里打扫干净,把老师客气地迎进门,时不时偷偷瞄一眼老师和父母聊天的情况,这都是传统家访里记忆最深刻的部分。
开学不久,德州清新县的某小学廖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叫小鹏的学生很不正常,平时待人礼貌、成绩不错的小鹏,开学的两个星期里却老是犯错误,上课迟到、作业经常忘记做,整个人没精打采的,头发又长又乱,有时衣服比较脏。廖老师按以往的做法,找他谈心,要他纠正过来。他总是态度很好地接受并同意改过来。但是令廖老师失望的是,小鹏每天还是老样子。廖老师从以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小鹏是单亲家庭,家庭环境较贫穷。但是他还是现在这样的表现,太不争气了。一天中午放学,廖老师就想,下午一定要好好教育这个学生,同时还考虑请其家长到学校。
那天中午吃完饭后,廖老师骑车到周围转转,还想着怎样批评教育小鹏。不经意到小鹏家的村子了,于是廖老师来到小鹏的家,因为是破旧的农村屋,门没关,廖老师一进去就看到小鹏正在喂猪。个子矮小的小鹏提着笨重的猪食桶显得非常吃力,廖老师赶忙帮他提起来倒进猪槽。廖老师发现,在天井的另一边,堆放着没洗的衣服和青菜。
小鹏的堂伯告诉廖老师,小鹏的爸爸病倒在床上,天天要人照料,前段时间是邻居轮着照料,但这段时间邻居们活比较多,大家都没空帮忙照料了,担子就落到了小鹏身上。好在这个孩子懂事,每天细心照顾爸爸的饮食,早上都是做完家务才出门,导致每天上学都迟到。听完小鹏堂伯的介绍,廖老师问小鹏为什么不告诉老师自己的困难。“我不想老师再为我操心,也不想同学同情我、可怜我。”看着一脸倔强的小鹏,廖老师的心被刺痛了,眼睛湿润地看着这正在干活的小背影,刚才想到的批评方案已烟消云散,她想不到一个小学生竟然有这样强的自尊心。经过这次不经意的家访后,廖老师完全改变了之前对小鹏的看法,不但从学习上主动关心他,在生活上对他关怀备至,还从精神上鼓励他、从心理上辅导他,使他得到在家里失去的温暖。在廖老师的关心下,这个孩子变得开朗起来了,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这一次不经意的家访,廖老师每次想起来也心有余悸,暗自庆幸没把一个已经受伤的好孩子再推到刀尖上。但再一深想,作为班主任,她下次还可以这样“幸运”吗?作为老师,在批评学生之前是否已经充分了解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廖老师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家访。她说,自己做班主任的座右铭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这学期你家访了吗?”现在,真正上门家访的老师太少。现在城市各中小学校中,老师坚持对每个孩子上门家访的已不多见,学校与教育部门也没有作出硬性的规定与要求。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老师没有家访过,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比较忙,一般都是在电话里沟通,随时都可以通过电话沟通,交流比较充分。同时学校还通过校讯通发送短信,平均起来每周至少有一条,每次考完试成绩多少也会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我们家长。”小孩在某市区新城某小学读六年级的曾女士表示。 沟通形式应多样化
焦点提示:老师与家长表示,老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但不必拘泥于家访一种形式,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开设“家长信箱”“家访专题”等。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家访不是任何书本和课堂上教学所能替代的。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孙书记说:“家访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家长和班主任能面对面、全方位地分析孩子的优缺点,探讨改进教育方法。”烟台山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叶医生则认为,动不动就请家长到学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造成家长与孩子感情上的疏远,还会给孩子心理增加压力,产生逆反心理,使得师生感情对立。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表示,老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但不必拘泥于家访一种形式。比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开设“家长信箱”“家访专题”等,还有进行电话家访、网络视频咨询等。学生家庭环境不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式也应不同,根据学生特点实行个性化的沟通。
如有老师通过电子邮箱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该生非常认真,作为语文课代表,从收作业到作业检查到安排早自习都很用心,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该生的家庭作业可以看到家长的细心和关注,但该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锻炼,在参加大赛时往往怯场。我希望她能多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及时调节心理状态。
同样,家长也通过电子邮箱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非常听话,照看弟弟,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可以做些简单的饭菜。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很是关心,凡是需要的书籍,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还是尽量满足孩子。孩子在家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不喜欢让家长检查。当家长询问她的学习时,孩子总是不乐意,家长很是头疼。
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改进,以及网络交流的兴起,传统的上门家访逐渐被飞信、短信、电话、QQ群等电子家访所取代,成为老师和家长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专家表示,家访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不必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一些家长也表示,电子家访让家长与学校及老师之间的联系更便捷了。
家访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利孩子成长最重要。“家访能够眼见为实,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生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德州学院教育系系主任王萍认为,传统家访是一个老师、学生与家长共同进行交流与认知的平台,具有不可替代性。 “学校应该定期安排老师进行必要的家访,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业内人士表示,方便快捷的电子家访只是让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增加了一种联络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家访。
但王萍同时表示,在通讯如此便捷的今天,学校有成熟的“家校通”平台,每个班都建有QQ群、飞信,传统的家访固然不能丢失,但电子家访也能够更快捷便利。王萍认为,家访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不应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王萍说,“哪种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就采取哪种形式。”
电子家访必定是一种有益尝试
焦点提示:家访目的在于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人及家庭教育状况。在传统家访遭遇阻碍的情况下,通过电子家访把老师和家长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新型的有益沟通的尝试。
著名评论员孙曙峦指出,以前学生都是就近入学,老师家访起来很是方便。如今却不然,一个班学生可能分住在城市东西南北,要想做到逐一家访,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现代社会,许多家长为生活所迫,不是长年加班,就是到处奔波,很难抽出时间留在家里等老师上门。由此可见,传统的家访形式,确实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用武之地”。好在随着社会进步,各种通讯方式蓬勃兴起,为老师与家长交流提供了新渠道。无论是QQ群、电话还是微博,都能确保老师与家长无障碍地进行沟通。
事实上,家访目的在于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人及家庭教育状况,老师通过QQ、电话或其它电子通讯工具,同样能够达到这一目的。而且,相对于传统家访,电子家访既不受场地的限制,亦能节省老师与家长的大量时间,可谓优点多多。当然,作为一种新家访形式,电子家访也算不上十全十美。毕竟,通过电子家访,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不过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得以弥补,比如,家长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与生活环境,从而弥补老师不能亲临现场的不足。
对于正在兴起的电子家访,教育专家也表示,电子家访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形式上的对等,彼此之间更容易沟通。但是如果只依靠电子家访,也就弱化了情感交流。如果老师能将传统家访与电子家访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毕竟,有利于孩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焦点提示:随着电子家访的兴起,有人认为电子家访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电子家访虽然方便快捷,但是缺少了必要的温情。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害怕老师家访,特别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才会上门‘告状’,这其实是一种误会。”南京大光路小学周锋校长说,学校要求老师上门家访,但是在家访的内容上,不仅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背景、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还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孩子感觉得到了赏识。“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家访中要会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暑假我去孩子们家,孩子们都很高兴。其中有个男孩,平时在学校是那种比较调皮的孩子,上课也老走神。可是这次到他家里去,他不仅来接我,还主动泡茶,和我聊天,非常专注、认真地讲自己的决心和愿望,让我看到一个崭新的他。”力学小学陈昕老师说,家访可以看出孩子的另一面,而这对于发掘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很有帮助。“我在家访中还会留意孩子的房间,看他们的藏书情况,了解家长有没有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看到孩子在家里的真实情况会对孩子们形成新的印象。”
“我去年家访去一个小男孩家里,跟他聊了会儿天,后来这个孩子就变化了。”大光路小学周锋校长说,以前这个男孩看到他就躲,现在看到他就会笑着跟他打招呼,变得阳光自信了很多。“家访,不仅要访家长,更重要的是要访小孩。”
“我儿子小学快上完了,老师只是通过电话和我们联系过几次,都没有到家里来过一次。现在的老师是不是已经不进行家访了呢?我觉得这种的教育传统不应该丢弃。”市民魏旭说。家访,曾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词,尤其是在节假日里,老师经常上门家访。但是,现在传统的上门家访已很少见,逐渐被打电话、发短信、聊QQ等代替。虽然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依然存在甚至更加频繁,但是他们总是感觉这种“电波”那端的家访方式,让老师和家长之间少了点什么。有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老师上门家访的家长占到多数。“上门家访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生活的环境有最直接的了解。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出来的状态并不是最真实的一面,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往往只有在家里才会自然地表露出来。”儿子上初中二年级的王女士说。
“我也很盼望老师来家访。”女儿在实验小学上五年级的高女士说,由于她家近几年碰到的事情比较多,对孩子影响比较大,她一直想和老师谈谈女儿的一些情况,但平时她和老师的沟通只限于通过发手机短信。而老师上次家访,那还是女儿读二年级的事情了。“我女儿读小学三年级了,老师一次都没来家访过。”曾经当过老师现在机关工作的傅先生告说,每天他都能收到孩子老师发来的短信,如“字词抄几遍”“这次考试考多少分”“在班里属于什么水平”等。“尽管这些信息很及时,但总感觉冷冰冰的。”
在人们的记忆中,每逢新学期伊始,老师家访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将家里打扫干净,把老师客气地迎进门,时不时偷偷瞄一眼老师和父母聊天的情况,这都是传统家访里记忆最深刻的部分。
开学不久,德州清新县的某小学廖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叫小鹏的学生很不正常,平时待人礼貌、成绩不错的小鹏,开学的两个星期里却老是犯错误,上课迟到、作业经常忘记做,整个人没精打采的,头发又长又乱,有时衣服比较脏。廖老师按以往的做法,找他谈心,要他纠正过来。他总是态度很好地接受并同意改过来。但是令廖老师失望的是,小鹏每天还是老样子。廖老师从以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小鹏是单亲家庭,家庭环境较贫穷。但是他还是现在这样的表现,太不争气了。一天中午放学,廖老师就想,下午一定要好好教育这个学生,同时还考虑请其家长到学校。
那天中午吃完饭后,廖老师骑车到周围转转,还想着怎样批评教育小鹏。不经意到小鹏家的村子了,于是廖老师来到小鹏的家,因为是破旧的农村屋,门没关,廖老师一进去就看到小鹏正在喂猪。个子矮小的小鹏提着笨重的猪食桶显得非常吃力,廖老师赶忙帮他提起来倒进猪槽。廖老师发现,在天井的另一边,堆放着没洗的衣服和青菜。
小鹏的堂伯告诉廖老师,小鹏的爸爸病倒在床上,天天要人照料,前段时间是邻居轮着照料,但这段时间邻居们活比较多,大家都没空帮忙照料了,担子就落到了小鹏身上。好在这个孩子懂事,每天细心照顾爸爸的饮食,早上都是做完家务才出门,导致每天上学都迟到。听完小鹏堂伯的介绍,廖老师问小鹏为什么不告诉老师自己的困难。“我不想老师再为我操心,也不想同学同情我、可怜我。”看着一脸倔强的小鹏,廖老师的心被刺痛了,眼睛湿润地看着这正在干活的小背影,刚才想到的批评方案已烟消云散,她想不到一个小学生竟然有这样强的自尊心。经过这次不经意的家访后,廖老师完全改变了之前对小鹏的看法,不但从学习上主动关心他,在生活上对他关怀备至,还从精神上鼓励他、从心理上辅导他,使他得到在家里失去的温暖。在廖老师的关心下,这个孩子变得开朗起来了,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这一次不经意的家访,廖老师每次想起来也心有余悸,暗自庆幸没把一个已经受伤的好孩子再推到刀尖上。但再一深想,作为班主任,她下次还可以这样“幸运”吗?作为老师,在批评学生之前是否已经充分了解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廖老师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家访。她说,自己做班主任的座右铭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这学期你家访了吗?”现在,真正上门家访的老师太少。现在城市各中小学校中,老师坚持对每个孩子上门家访的已不多见,学校与教育部门也没有作出硬性的规定与要求。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老师没有家访过,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比较忙,一般都是在电话里沟通,随时都可以通过电话沟通,交流比较充分。同时学校还通过校讯通发送短信,平均起来每周至少有一条,每次考完试成绩多少也会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我们家长。”小孩在某市区新城某小学读六年级的曾女士表示。 沟通形式应多样化
焦点提示:老师与家长表示,老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但不必拘泥于家访一种形式,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开设“家长信箱”“家访专题”等。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家访不是任何书本和课堂上教学所能替代的。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孙书记说:“家访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家长和班主任能面对面、全方位地分析孩子的优缺点,探讨改进教育方法。”烟台山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叶医生则认为,动不动就请家长到学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造成家长与孩子感情上的疏远,还会给孩子心理增加压力,产生逆反心理,使得师生感情对立。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表示,老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但不必拘泥于家访一种形式。比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开设“家长信箱”“家访专题”等,还有进行电话家访、网络视频咨询等。学生家庭环境不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式也应不同,根据学生特点实行个性化的沟通。
如有老师通过电子邮箱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该生非常认真,作为语文课代表,从收作业到作业检查到安排早自习都很用心,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该生的家庭作业可以看到家长的细心和关注,但该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锻炼,在参加大赛时往往怯场。我希望她能多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及时调节心理状态。
同样,家长也通过电子邮箱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非常听话,照看弟弟,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可以做些简单的饭菜。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很是关心,凡是需要的书籍,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还是尽量满足孩子。孩子在家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不喜欢让家长检查。当家长询问她的学习时,孩子总是不乐意,家长很是头疼。
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改进,以及网络交流的兴起,传统的上门家访逐渐被飞信、短信、电话、QQ群等电子家访所取代,成为老师和家长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专家表示,家访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不必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一些家长也表示,电子家访让家长与学校及老师之间的联系更便捷了。
家访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利孩子成长最重要。“家访能够眼见为实,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生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德州学院教育系系主任王萍认为,传统家访是一个老师、学生与家长共同进行交流与认知的平台,具有不可替代性。 “学校应该定期安排老师进行必要的家访,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业内人士表示,方便快捷的电子家访只是让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增加了一种联络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家访。
但王萍同时表示,在通讯如此便捷的今天,学校有成熟的“家校通”平台,每个班都建有QQ群、飞信,传统的家访固然不能丢失,但电子家访也能够更快捷便利。王萍认为,家访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不应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王萍说,“哪种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就采取哪种形式。”
电子家访必定是一种有益尝试
焦点提示:家访目的在于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人及家庭教育状况。在传统家访遭遇阻碍的情况下,通过电子家访把老师和家长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新型的有益沟通的尝试。
著名评论员孙曙峦指出,以前学生都是就近入学,老师家访起来很是方便。如今却不然,一个班学生可能分住在城市东西南北,要想做到逐一家访,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现代社会,许多家长为生活所迫,不是长年加班,就是到处奔波,很难抽出时间留在家里等老师上门。由此可见,传统的家访形式,确实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用武之地”。好在随着社会进步,各种通讯方式蓬勃兴起,为老师与家长交流提供了新渠道。无论是QQ群、电话还是微博,都能确保老师与家长无障碍地进行沟通。
事实上,家访目的在于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人及家庭教育状况,老师通过QQ、电话或其它电子通讯工具,同样能够达到这一目的。而且,相对于传统家访,电子家访既不受场地的限制,亦能节省老师与家长的大量时间,可谓优点多多。当然,作为一种新家访形式,电子家访也算不上十全十美。毕竟,通过电子家访,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不过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得以弥补,比如,家长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与生活环境,从而弥补老师不能亲临现场的不足。
对于正在兴起的电子家访,教育专家也表示,电子家访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形式上的对等,彼此之间更容易沟通。但是如果只依靠电子家访,也就弱化了情感交流。如果老师能将传统家访与电子家访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毕竟,有利于孩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