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筑城计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商州府的王知府上任后,面对已经残破不堪的城池,还有穷困潦倒的百姓,不闻不问,每天只是吟诗,喝酒。这天,正在吟诗的时候,差役急急忙忙跑进来,手里拿了一封信,上面还有一根羽箭,双手交给王知府。王知府接过来,一边用另一只手去拿桌上的茶杯,茶杯没拿住,哐啷一声落在地上,雪花般粉碎。王知府瘫坐在太师椅上,诗也不吟了,嘴唇颤抖着道:“谁……谁送来的?”
  差役告诉他,在城头边拾到的,看了寄信人的名字,自己不敢私自撕开,就送来给老爷了。
  王知府颤抖着手撕开信封,只读了两句,又是“啊”的一声惊叫,站起来在房内转着圈子道:“这……这该如何是好?”
  师爷在旁边见了,悄悄拿过信读了两句,也“啊”的一声惊叫道:“老爷,快想想办法啊。”
  王知府脑门冒汗,两手一摊,自己怎么想办法。
  师爷凑到他耳朵边嘀咕两句,王知府一甩袖子,长叹一声道:“下官本来不想辛苦当地百姓,准备三年期满,赶快离开,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说完,他吩咐师爷赶快写了布告,到处张贴,从明天起,开始募捐,修筑城墙。
  师爷连连答应着,准备去了。
  差役们个个摸不着头脑,不知懒散成性的知府,突然怎么就忙碌着准备修筑城墙。大家私下里问了那个刚刚送信的差役,也随之一个个目瞪口呆起来。
  原来,那封信不是别人送的,竟是横行三府十八县的土匪张独行送来的。
  第二天,王知府派出差役,四处征集银子。每到一处,都让差役将张独行的信念上一遍:“我张独行最近兜里空得跳蚤都没一只,准备在八月中秋之夜,带着兄弟们进城,如果城里拿不出二十万两银子犒劳咱,咱就血洗全城。”
  這个张独行,是出了名的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大家听了,个个脑门儿冒汗,纷纷拿出银子。可是,银子集中到王知府面前,他扒拉着算盘一算,不行,不足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他眨巴着眼想了一会儿,决定先开工再说,筑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大家听了暗叹:这个糊涂知府,哪有这样筑城的?
  王知府不管这些,放出话来,谁要承包工程,得来报名。越是穷地方,富户越多,银子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了嘛。商州府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整个城里富户云集,大家听到有生意可做,而且竟然是筑城,是个大工程。于是,一个个跑到知府衙门,弯腰打躬,希望将工程弄到手。
  王知府微笑着告诉大家,得有工程设计人啊,不然,弄到工程也难以施工啊。
  大家一听,对,大家都是外行,得找内行主持。这样的工匠还是容易找到的。大家一人找一个带在身旁,去见王知府。王知府仍微微笑着不说话。
  大家提醒:“老爷,按照你的要求,准备匠人了。”
  王知府捋着胡须道:“你们也算是做生意的吗?干岸上能把船划过去啊?”
  这些人哪个不是猴精,马上明白了,一个个走了,晚上再来,见了王知府,从袖里拿出银票。王知府见了,眼睛放亮道:“果然聪明。”说完,拿出一个本子,让每个送银票的人,都将名字和银票数写在一张纸上。
  大家不解道:“老爷,干吗?”
  王知府理直气壮地说:“到时,包工程的只有一个,当然是送得最多的,不记这些账,怎么比较啊?”大家听了,都暗暗摇头,为了弄到工程.就可着劲儿地送,心想,反正工程到手,什么都赚回来了。
  每个人送上银票,都没忘记叮咛一句:“老爷,别将工程包给于百万啊。”
  王知府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放心,绝不会承包给于百万,别人买他老小子的账,我姓王的才不买哩。在我的眼中,他就是这个。”说着,王知府还用小拇指示意了一下。那些富户一听放了心,觉得只要没于百万插手,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这项工程。
  他们离开前,王知府还没忘了叮嘱一句:“告诉于百万,他老小子别进我的衙门,不然,我一脚让他满嘴狗牙落地。”
  大家乐滋滋地回家,消息也就传到了于百万的耳朵。

2


  于百万听了,气得拿着茶碗的手直抖。他想:这个王知府,也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竟然和我于百万斗,你瞧着好了。
  于百万是商州府第一富豪,有人说,他家银子多得没处放,就砌在墙内。于百万有钱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的儿子在朝廷为官,担任御史,每天和皇帝面对面的。也因为这样,于百万在商州府是横着走路。过去,商州府有什么工程,一定是于百万的。于百万如果弄不到手,马上写封信,送到京城,于御史就给当地知府来一封信,工程就到了于百万手里。
  这次,于百万决定去会会王知府。
  他坐着轿子,吱嘎吱嘎去了商州府衙门,让人通报:“于子野来访。”
  过了一会儿,王知府慢腾腾走出来,边走边打呵欠道:“于兄来访,有失远迎。”话没说完,于百万气得胡子高高翘起,心想:自己都六十多了,你才四十多,怎么说也该称呼自己一声前辈吧?王知府仿佛没有看见他脸上的不快,请进,让座。
  于百万坐下,王知府让斟茶。
  于百万一挥手,免了,然后道:“听说大人准备建造城墙,老夫不揣冒昧,想获得工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王知府摇着头,不行,建筑城墙,是为了防备张独行来攻,如果不结实,城墙就失去了所用,那样以来,丢掉性命的就不只是自己,还有全城百姓,也包括于子野。于百万听了嘿嘿一笑:“大人怎知别人能建好,我建的就不结实呢?”
  王知府问:“你请的设计建筑的工匠呢?”
  于百万傻了眼,自己让这个该死的知府气糊涂了,这点起码的条件都忘记了。他呵呵一笑,告诉王知府,自己马上回去,聘请最好的匠人。王知府挥挥手:“请到再说。”   于百万回到家,马上广发英雄帖,有筑城的能工巧匠,如果合格,自己将以万两银子聘请,绝不吝啬。
  布告一贴,就有人来。可是,这些人显然都是冲着银子来的,没准备好,当于百万让他们拿出修筑城墙的构想时,一个个张口结舌。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喧哗声,一个年轻人走进来,二十不到的样子,玉树临风,到了于百万面前,双手一拱。于百万问他来干什么。那人说,应聘的。
  于百万瞪大眼睛:“就你?还是个孩子呢!”
  年轻人声音清脆地道:“有志不在年高。”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张规划图,告诉于子野,自己听说王知府准备筑城时,特意去观察地势绘制的。于百万一听,接过年轻人的图纸细看,图纸设计充分利用了府城的地势,攀高爬低,跌宕起伏。而且,重要地段都筑着城堡,以至于城堡如锁子,城墙如链条。整个城池,浑然一体,犹如铁铸。
  于百万哈哈大笑,一把拉了年轻人的手道:“走,去见王知府,看他还挑剔什么?”
  王知府看了图纸,再看看那个年轻匠人,就眯着眼睛养神。于子野嘿嘿一笑:“王知府,现在该交给我了吧?”
  王知府过了许久告诉他,什么事情都得按程序来,不能坏了规矩。说着,他用手指点着桌子上的纸条。于子野早已风闻王知府受贿的事,就嘿嘿一笑,拿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放在桌上,并在条子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和银票数字。
  王知府哈哈一笑道:“好,大手笔,生意归你。”
  于百万也哈哈一笑,心说:等着,城筑好,银子到手,送来的五千两银子你还得乖乖还给我,不然,我写上一封信给我儿子,让你脑袋搬家。

3


  于百万拿到工程,整个商州府的富户一听都炸了锅,纷纷跑去找王知府,索要送他的银子。王知府很干脆:“没人逼你们送,你们是自愿的。”而且,他还恐吓这些人,再来骚扰,就以冲击公堂论罪,到时,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人一个个傻了眼,无可奈何地走了。
  王知府得意地一笑,喝口茶,自言自语道:“對付你们,老爷我还是有办法的。”然后,他背着手踱着步去了工地。
  那个年轻匠人名叫王昌,正在指挥工人挖泥、垒砖、搬石头,忙得不亦乐乎。王知府对王昌显然并不放心,一再叮嘱,城墙一定要结实,如果自己不满意,就扒掉重垒,耽搁了工程,老爷的板子是不认人的。
  王昌笑着点头:“放心,一定让您老人家满意。”
  王知府哼了一声:“别论嘴上功夫,拿点实际本事出来。”
  王昌一听,拿起一把铁锹,抡动胳膊,使劲朝新筑的城墙上挖去,只是出现了一道白碴。王知府看了,才放心地走了。
  于百万也去了工地,看了一会儿,脸色就变了,将王昌悄悄叫过去,冷着脸道:“你小子是这样替我干活的啊?”
  王昌不解,望着于百万。于百万告诉他,按照这样的质量,自己要多花费多少工夫,多少米浆,多少石条和砖啊。自己别说从中赚钱,怕还得赔得当裤子。
  王昌一笑道:“老爷,我这是替你挣钱又挣名哩。”
  于百万糊涂了,瞪着王昌。王昌分析,只有城墙筑得结实,知府大人才会高兴,才会给更多的银子。如果筑得质量不好,对方怎会给银子?于百万一听有道理,点点头问:“挣名呢?”
  王昌说,这城结实了,千秋万代后,谁敢说不是于百万筑的啊?
  于百万想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坐了轿子去知府衙门拜见王知府。王知府这次笑呵呵地迎接出来,请他喝茶,夸他城修得结实。于百万忙趁机要求,自己这次钱花大了,远远超出预算的银两,希望知府大人能增加资金。
  王知府很干脆:“没问题,加。”
  于百万满脸阳光,心想,看来自己的五千两贿赂起了作用。他终于放下心,让王昌将城墙筑得再结实点儿。王昌笑着点头道:“好嘞,前辈放心。”可是,工程进行到三分之二左右,没银子了。王昌找到于百万,于百万再次找到王知府,告诉他,赶紧划拨一些银子,不然,就得停工。
  王知府此时正在衙门内转圈子,原来,他再次接到差役拾到的一封信,是张独行的。于子野接过来一看,魂飞魄散,信上,张独行说,自己知道王知府银子不多,可于百万家银子很多,如果中秋夜不准备二十万两银子,自己进城后就血洗于府,让于御史事后找王知府算账。
  于百万脸色灰白道:“这……咋办啊?”
  王知府思索一会儿,告诉于百万,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修建城池,赶到中秋节前完工。说着,他拍着于百万的肩,劝他先拿出自己的银子修城,征收捐税的期限马上就到了,到时自己加派捐税,再还给于百万。于百万叹口气,点着头走了。

4


  城池赶在中秋前终于完工,十分结实美观,于百万对王昌很满意,按照约定,给了他一万两银票,外加一千两的奖励。
  王昌接过银子,挥手走了。
  于百万坐在那儿算了一下,自己这次净赚七万两银子。他焦急地等着征收捐税。时间一到,他就急忙坐着轿子赶到知府衙门。王知府笑呵呵地迎出来,将他让进书房,让座,喊声斟茶,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走进来斟茶,并笑着对于百万点头。
  于百万一愣,这个年轻人他熟悉,竟然是王昌,他张着嘴道:“你怎么在这儿啊?”王知府笑着介绍:“这是犬子,平时读书之外,迷上建城筑桥,这次让他特意去历练一下。”
  于百万隐隐感到有点不对。他告诉王知府,这次自己为了筑城,拿出十多万两银子,王知府曾答应过自己,征税结束就还,自己正等着呢。王知府哈哈一笑道:“放心,过几天一定给仁兄一个完满的答复。”
  于百万这才放心,拱手告别王知府父子,带着一肚子不解回到家里。刚坐下不久,门外来报,京城于御史派人送信来了。于百万忙让进来,那人拿出信,交给于百万。于百万读了大惊,上写,王知府半月前,特别上奏朝廷,表扬于御史,说他身在朝廷,心念桑梓,专门动员自己父亲参与到修城工程中,甚至还捐助银子十多万两,值得褒奖。为此,皇帝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特意表扬了于御史。   于百万读罢问:“你家老爷来信什么意思?”
  送信人告诉他,自己离京时,御史老爷反复叮嘱,既然皇帝都已知道是捐助的,已经褒扬了自己,这个银子就得捐助出去,不能要回来了,即使是王知府送来,也不能收了。否则,就是欺君,就会被杀头。
  于百万听了,呆坐在那儿,终于明白,自己上了王知府的当。王知府筑城前故意放出狠话,不让自己参加,是为了激自己。而且,怕他接到工程,不按自己设计的建筑,或者质量不过关,就让自己儿子来参加应聘。他狠狠一拍桌子道:“我被当猴耍啦。”
  送信的家丁说,御史老爷已有一法对付王知府,说着,在于百万耳边嘀咕几句。于百万听了道:“好,我让他们父子这次好看。”
  送走那个家丁,于百万马上约上那些行贿的富翁,去知府衙门索要送给王知府的银子。这次,有于百万出头,大家马上理直气壮起来,进了知府衙门,告诉王知府,今天,交出他们的银子便罢,不交出来,大家马上进京告御状。
  于百万还特意用手指敲着桌子,提醒王知府:“你拿了我五千两,你儿子拿了一万一千两,总共是一万六千两银子啊。”
  王知府一笑,告诉他们,他们的银子,我们父子一文没拿,都捐助给筑城工程了。
  于百万呵呵一笑道:“鬼话连篇。”
  王知府喊声拿捐银簿子来。不一会儿,王昌拿来捐银簿子,上写“商州府城修建捐款乡绅名单和数额”,翻开来,于百万睁大眼睛,第一个就是自己,捐助十万五千两,后面又补上一万一千两,显然是他给王昌的。王知府告诉他,五千两是给自己的,这一万一千两是给王昌的。
  其他富翁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捐助的数字一文不多一文不少,都是当初自己送给王知府的。
  大家对望一眼,灰溜溜地转身离去。
  中秋那晚,差役巡城,一支箭突然射上城墻,带着一封信。信上写:这么快就修好城了,你们有乌龟壳,咱老张不傻,不碰这个钉子了,让你们高兴一段时间,咱去抢别的地方。
  整个商州府百姓听了,都奔走欢呼。那些富豪,尤其于百万知道后,长长吁了一口气,告诉大家:“算了,他也是为了我们,不然的话,这次我们一定都会死在张独行的刀下。”
  其他富豪听了,都点着头。
  在知府衙门,王昌向父亲请教:“爹,第一次让我假装张独行射箭,是为了动员百姓捐款筑城;第二次是吓唬于百万,让他拿钱筑城。可是,这次究竟是为啥啊?”
  王知府一笑,告诉他:“那些富商个个心里有气,用这个办法让他们心里平平气,还有,也为前两次张独行的出现有个交代啊。”
其他文献
民国二十六年夏天,鲁城县长王扒皮纠集了周边几个县的兵力,围剿匪窝狮子崮。此次围剿行动机密而迅速,等狮子崮大当家的梅大胡子醒过神来,早已经被围困住。  因为有一门大炮撑腰,王扒皮占了上风,梅大胡子看实在支撑不住了,就严令手下的弟兄们拼死突围,自己断后掩护。看着大当家的如此义气,弟兄们更是不忍先撤,梅大胡子把眼睛一瞪,吼道:“老子有救命的宝贝,死不了!”  梅大胡子拼死掩护,直到弟兄们跑远了,他才举手
期刊
麦穗山庄的佃户唐喜想去县城参加乡试考秀才,可家里穷拿不出盘缠,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跟东家程老爷借。走到半路,一阵风吹来一块白纱巾,上面绣了个栩栩如生的持剑少女,唐喜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入怀中。  鸡窝里能飞出金凤凰吗?程老爷担心唐喜考不到秀才不说,到时还要身背债务,便好心拒绝了他。  唐喜失望地走回家,看到一位老婆婆在他家门口昏倒了。凭经验,他觉得老婆婆是饿昏的,连忙把她扶进屋,熬了一碗米
期刊
很久以前,妙雨巷里有一个小小的尼庵。  某一天,老尼突然暴毙,小尼姑就闹着去了别的庵。巷里的善男信女只得从别的地方又请来位尼姑,没想到她才来了一天,半夜里就跑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说,说了你们也不信。  当时有一位秀才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到处打听,半年后写了一本书,里面说的事骇人听闻。书中说,尼庵的前身是一位富商所建的私人小园林,富商的老婆本是穷人出身,成天担心富贵不长久,家里的柜、箱全部上锁,脖
期刊
清朝乾隆年间,归德府大名鼎鼎的尚益才尚员外被人杀死在自己的书房里,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归德府。原来,尚益才仗着自己的兄弟尚益臣是京城的三品官,虽年近六旬,却无恶不作,所以他的死让归德府的百姓人心大快。可是新上任的归德知府马定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马定安知道,如果自己不能迅速找出凶手,将其法办的话,尚益才的弟弟尚益臣就绝对不会放过自己,轻则丢官,重则丢命,更重要的是归德府的百姓也有可能要面临一
期刊
民国时期,上海市郊有座漂亮的小别墅,主人叫米剑雄。米剑雄本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老婆勤劳贤惠,一对儿女活泼可爱,后来家乡爆发战争,他们在战乱中走失,一直没有消息。他流落到上海后,做买卖发了大财,由于思念亲人,一直没有再婚娶。现在年事已高,米剑雄在家养老,每天在别墅花园里散散步,然后读读报纸看看电视,打发时光。  这一天,他翻开报纸,一则凶杀案的报道映入眼帘。一位叫柳众翠的女孩,大白天被人闯进屋里
期刊
一、小男人被拐跑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晚清时期的东北边屯落霞岭。  那时的落霞岭,三面靠山,一面临河,山水相依,宛若传说中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小媳妇戚翠花就住在屯子东头。  提及东北媳妇,很多人会说她们性子直,爽快,甚至彪呼呼,大咧咧,但在乡民眼里,戚翠花是个例外。每日出院,低眉顺眼,见人三分笑,说话轻声细语甚是好听。在家里,一天到黑忙不完的洗衣做饭,伺候老爷们,却从不见她心焦急眼。  戚翠花的男
期刊
生死缠绵的情色传言  乔尔·博格达是法国一所美术学院的学生,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生性活泼好动。2014年岁末,他自驾到意大利旅行,一路东游西逛来到小城卡森蒂诺,玩得忘乎所以时酒驾出事,虽车毁人没亡,但落得警方高额处罚外加腿骨骨折。  倒霉的乔尔每天只能窝在病房里,坐手动轮椅到阳台透气儿。郁闷的他将随身的一个半旧望远镜架到阳台,远观风景消磨时间。病房靠近医院后院,墙外小河对岸的山峦郁郁葱葱。一天晚
期刊
一个男人走进一家酒吧,点了三杯啤酒。酒保扬扬眉毛,但还是给了男人三杯啤酒。这人独自坐在一张桌子旁,平静地喝着酒。一小时后,男人又点了三杯酒。第二天晚上,他又连着好几次点了三杯啤酒。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小镇,大家议论纷纷。  一个星期后,酒保问他:“我不想打听什么,但这里的人都想知道,為什么你总是点三杯啤酒?”  “这很奇怪,是吗?”那人回答,“你看,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澳大利亚。我们彼
期刊
清朝末年,浙江某个小镇上有个打更的。这打更的年纪也快70了,因为一无所长,也就每天打更混口饭吃。年轻时胆气很壮,到老了反倒胆小了,便养了条狗,每天打更时带在身边,也好做个伴。  有一天,打更的照例出了门。这晚月光暗淡,加上有点云,当云把月亮遮住时,天色变得更加昏暗。这打更的一手打着梆子,一手提着灯笼,带着狗从街上走过。  江南小镇,河川众多,走几步就是一座桥。他刚走到石桥上,回头却看见狗没跟上来,
期刊
大家过年贴的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一般五字、七字、九字的比较常见,最短的也有一字的。这种一字联在清朝幼儿读物《声律启蒙》里很常见,比如:云对雨、雪对风、贫对富、塞对通。稀奇的是下面这个──  上联:墨  有人猜下联是笔、纸、砚,四大文房天王;有人猜下聯是白或清,颜色相反。但都赶不上这个标准答案的合拍──  下联:泉  上联墨是黑土,下联泉是白水,黑土对白水,完美到没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