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外周的机械应力及张力和硬度的相互作用与微囊蛋白1/ROCK信号增加及瘢痕进展相关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i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游离同侧多块小腿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多发创面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患者手部18处创面,其中4例分布于示、中指,2例分布于中、环指,1例分布于示、中、环指,1例分布于中、环、小指,手部缺损面积为1.5 cm×0.8 cm~4.0 cm×3.0 cm。患者中男4例、女4例,年龄34~62岁。6例患者游离同侧2块小腿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2例患者
烧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进程,涉及众多的器官和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应用于烧伤的诊治。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与人类接近的动物,是研究烧伤问题的最合适模型。目前研究烧伤的动物模型已经发展到可以对烧伤不同方面的情况进行模拟。这些模型在阐明烧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人类研究新的治疗干预方法、新的材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了解这些动物模型
脂肪干细胞(ASC)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ASC具有易于获取、便于培养、含量丰富等优点,是修复重建领域有应用价值的种子细胞。近年来随着对分化调控和功能研究不断深入,ASC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压力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的有效性。方法以"hypertrophic scar、hyperplastic scar、HTS、pressure therapy、pressure treatmen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增生性瘢痕、瘢痕增生、肥厚性瘢痕、压力治疗、压力疗法
目的探讨应用肩颈胸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和关键技术。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1月,东莞康华医院整形外科及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2例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其中男3例、女19例,年龄为4~48岁。其中Ⅱ型瘢痕患者16例、Ⅲ型瘢痕患者6例。Ⅰ期扩张术前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或多排螺旋CT定位穿支血管。本组患者埋置1~4个扩张器,额定容量为100~60
期刊
目的探讨异体糖尿病大鼠来源脂肪干细胞(ASC)是否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有促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取56只12~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每组28只。健康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糖尿病组大鼠于腹腔一次性注射10 g/L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取健康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各4只,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培养纯化ASC以获得健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游离皮瓣修复兔软组织缺损的影响。方法取30只6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大白兔,心脏采血后Aghaloo法制备PRP,于每只兔耳制作5 cm×3 cm的游离皮瓣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每只兔一侧兔耳作为PRP组,另一侧兔耳作为生理盐水组。PRP组兔耳皮瓣基底均匀涂抹1.0 mL自体PRP,生理盐水组涂抹等量生理盐水,皮瓣原位回植。分别于术后2、3、5、7、14 d
皮肤病理性瘢痕是一组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组织学特点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不清是制约其诊疗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证实,微小RNA在病理性瘢痕的调控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竞争性内源RNA(ceRNA)由于拥有微小RNA应答元件,可通过海绵吸附作用竞争性结合微小RNA,实现RNA间的相互调节,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疾病的发展过程。本文从ceRNA假说入手,对c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