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堂学生发言是重要教学行为,但有些发言失真,言不由衷,或“复制粘贴”教辅资料的话,缺乏个性观点。造成学生发言失真的原因,有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因素,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发言的轰轰烈烈,采取“行政手段”,强行让学生发言,或对学情和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入,设计的问题不恰当,或对发言的评价标准失当,于是学生发言失真;学生对学习内容缺少预习、不感兴趣,或过分依赖教辅资料,或没有养成合作、探究、讨论的学习习惯,也会造成发言失真的现象。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发言失真 现象分析 解决对策
课堂学生发言是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也可以说没有了学生的发言就没有了师生的对话与沟通、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降低身份,“猥自枉屈”,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的不多,相反,教师以行政手段,“强买强卖”的情况却较多,最后的结果是学生课堂发言说假话、失真。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教师抛出问题后,紧接着就下了行政命令,要求学生“可以乱说,但不能不说”,于是学生在严师的干预下,发言要么偏离问题,要么“复制、链接”别人的东西。总之,言不由衷,失去自我两个字——“失真”。
造成学生发言失真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但我觉得教师是关键的因素。
(一)不平等待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但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恪守“师道尊严”的古训,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上。特别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答案的唯一性更确立了教师的独尊地位,教师手里握有“标准答案”,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教师成为“标准答案”的化身。课堂上“说”的权利被教师独霸,学生只有“听”的权力而没有“说”的自由。学生被剥夺了发言权,也就被剥夺了说真话的权力,“真我的风采”怎么唱得出,那颗“驿动的心”还怎么跳动,更何谈与教师平等对话?
解决办法:教师去掉行政手段,少“行政命令”,多“为民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的一节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节课让我来配合大家学习这篇文章”,一个“配合”,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得十分准确:是主导、配合,而不是指挥、命令。只有教师首先“洗脑”,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二者都充当一定的角色,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那么师生之间才能敞开各自的内心世界,平等的对话才不失真;才能再现《论语》中所提到的“侍坐”氛围,才能让学生不受拘束地“各言其志”。
(二)不结合学情
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水平,以及这种能力和水平能否达到学生年龄段生理及心理特征……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些情况是否了解,或者了解的程度有多深,了解的面有多宽。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眼中无生,或不了解学情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所讲的,不是学生所需求的;学生所讲的,不是老师所期待的。于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只好讲些违心的假话。
解决办法:教师应经常“下基层”,走进学生,了解“民情”,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能够询问学生是否预习学习内容,预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等等。这些情况教师即使不能亲自过问,也可以安排科代表调查一下,以便掌握学生的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课,不但要讲考试要考的内容,也要讲学生需求的东西,这样,学生也就会与教师真心沟通。当然讲学生需求的东西,也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而不是迎合学生。另外,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心理学,特别是要掌握所教对象心理、生理特征,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倾听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里话、真话。
(三)不结合材情
这里的“材”指的是教材、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的泛化和矮化。“泛化”是指目标过大无法实现,“矮化”是指目标过低,“地球人都知道”,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发言的失真:目标无法实现于是就会乱说,不着边际;一看就会无需再说,于是说也等于白说——“乱说”和“白说”都是假话,失真的发言。
2.讨论问题的失真。学生讨论发言所围绕的问题的设计脱离教学目标,或问题指向性不明确,随意性很强。一些教师热衷于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常常提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的齐声回答并非他们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而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深奥,学生绞尽脑汁还是无从张嘴,即使张嘴又不知所云,同样得不到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只有获得真实有效地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只有有效地发言才是真实的。
解决办法: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制定符合教材、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讨论问题应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层次性,不同的问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发言时都有话说、说真话。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还应把注意力多投入到生成性问题上,这些问题一旦被突然抛出,就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顿然生起波澜,学生的思想之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就会灿然开放,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发言往往更精彩,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这些都是真实的,作为教师更应该呵护这些真实的心灵,更要启发和配合学生展开讨论和发言,配合默契启发对路,学生的发言往往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
(四)评价标准失真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落后于新课程的改革,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落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仍然还有些教师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把“不吭不响”等同于“诚实老实”,把“能说会道”等同于“花言巧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往往是这样的,课本以教参为标准,考试以答案为标准,思想行为以教师为标准,唯独没有以学生为标准。这种“唯教参”“唯答案”“唯老师”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发言不敢也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只有去迎合教参、答案、老师,才能赢得考试的高分,博得教师的欢心。
解决办法: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确立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觉得“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学生敢说、能说并且会说自己的真心话,这也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部分,否则就是假“语文素养”,就是打折扣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的发言上,培养他们敢说真话、能说真话、会说真话。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应摒弃传统守旧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生的“不吭不响”绝不等同于“诚实老实”,“能说会道”绝不等同于“花言巧语”,其实“能言善辩”恰恰是聪明睿智的表现,它可以反映学生思维敏捷,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敢说真话、能说真话、会说真话恰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二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既然“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凡是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凡是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发言都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绝不能只“唯教参”“唯答案”“唯老师”,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总之要“唯真”“唯实”。
造成学生发言失真的原因除了教师的因素外,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身也存在很多因素。
(一)言不由衷失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发言随便应付,回答没有针对问题,词不达意;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东拉西扯。学生课堂上本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但有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是在思考问题,而是在“祷告”老师千万不要提问自己;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熟悉或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一旦被提问,要么三缄其口“无可奉告”,要么言不由衷胡编乱造,以应付老师。
解决办法:学生课前应认真预习所学内容,通过预习,提高课堂听讲的目的性和积极性;课上认真听讲,全身心投入;课堂发言积极踊跃,并且能够“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二)复制粘贴失真
有的学生在发言中参考教辅资料,有的直接“复制粘贴”教辅资料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发言也是一种失真。现在大多数学生手里各科都有一本教辅资料,于是学生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有的学生缺少教辅资料就无法学习。不错,教辅资料的产生和蓬勃兴起,无论是对语文教学的提升,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其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一味地依赖、迷信教辅资料,学生就会迷失自我,迷失真我。
解决办法:当前教辅资料泛滥,鱼目混珠。笔者认为对教辅资料的使用,应坚持适时、适可的原则。“适时”就是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比如可以在预习时参考,而不是课堂上临时抱佛脚,发言时“复制粘贴”。“适可”就是应有自己的化合、分解和过滤,要有自己的观点态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过分迷信教辅资料作用,忽视了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所以说教辅资料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恰当使用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有个性化的理解,在个性化阅读和理解基础上的发言才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才是真的。
(三)各说各话失真
各说各话,就是学生的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于是课堂上有些发言明显失真,但由于缺少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及时质疑、讨论或批驳,就容易传达错误的信号:发言失真的学生会沾沾自喜,其他同学就会纷纷效仿,该复制的复制,该粘贴的粘贴,前仆后继,无所忌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说假话的学风。
解决办法:形成讨论机制,让学生从“独白”走向“对话”,让发言“失真”的学生能受到来自教师或同学的质疑甚至辩驳,及时矫正失真的发言,在质疑、讨论和辩驳中锻炼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在课堂上形成说真话、会说话的磁场。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才有独特体验、独到见解;合作探究,才能取长补短,有更深发现,把“独到见解”发展为“真知灼见”,在此基础上的发言才更真实。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言,应努力摒弃自己的行政手段,在矫正学生“失语症”时,不能矫枉过正,造成学生发言的“失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育人观念;精心钻研教科书,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意识。”同时要为学生的课堂发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的真情告白在课堂上自然流露,让学生的精彩发言在课堂上飞扬,让敢说、想说而且会说真话,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把学生培养为求真之人,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发言失真 现象分析 解决对策
课堂学生发言是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也可以说没有了学生的发言就没有了师生的对话与沟通、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降低身份,“猥自枉屈”,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的不多,相反,教师以行政手段,“强买强卖”的情况却较多,最后的结果是学生课堂发言说假话、失真。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教师抛出问题后,紧接着就下了行政命令,要求学生“可以乱说,但不能不说”,于是学生在严师的干预下,发言要么偏离问题,要么“复制、链接”别人的东西。总之,言不由衷,失去自我两个字——“失真”。
造成学生发言失真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但我觉得教师是关键的因素。
(一)不平等待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但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恪守“师道尊严”的古训,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上。特别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答案的唯一性更确立了教师的独尊地位,教师手里握有“标准答案”,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教师成为“标准答案”的化身。课堂上“说”的权利被教师独霸,学生只有“听”的权力而没有“说”的自由。学生被剥夺了发言权,也就被剥夺了说真话的权力,“真我的风采”怎么唱得出,那颗“驿动的心”还怎么跳动,更何谈与教师平等对话?
解决办法:教师去掉行政手段,少“行政命令”,多“为民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的一节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节课让我来配合大家学习这篇文章”,一个“配合”,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得十分准确:是主导、配合,而不是指挥、命令。只有教师首先“洗脑”,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二者都充当一定的角色,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那么师生之间才能敞开各自的内心世界,平等的对话才不失真;才能再现《论语》中所提到的“侍坐”氛围,才能让学生不受拘束地“各言其志”。
(二)不结合学情
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水平,以及这种能力和水平能否达到学生年龄段生理及心理特征……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些情况是否了解,或者了解的程度有多深,了解的面有多宽。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眼中无生,或不了解学情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所讲的,不是学生所需求的;学生所讲的,不是老师所期待的。于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只好讲些违心的假话。
解决办法:教师应经常“下基层”,走进学生,了解“民情”,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能够询问学生是否预习学习内容,预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等等。这些情况教师即使不能亲自过问,也可以安排科代表调查一下,以便掌握学生的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课,不但要讲考试要考的内容,也要讲学生需求的东西,这样,学生也就会与教师真心沟通。当然讲学生需求的东西,也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而不是迎合学生。另外,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心理学,特别是要掌握所教对象心理、生理特征,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倾听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里话、真话。
(三)不结合材情
这里的“材”指的是教材、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的泛化和矮化。“泛化”是指目标过大无法实现,“矮化”是指目标过低,“地球人都知道”,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发言的失真:目标无法实现于是就会乱说,不着边际;一看就会无需再说,于是说也等于白说——“乱说”和“白说”都是假话,失真的发言。
2.讨论问题的失真。学生讨论发言所围绕的问题的设计脱离教学目标,或问题指向性不明确,随意性很强。一些教师热衷于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常常提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的齐声回答并非他们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而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深奥,学生绞尽脑汁还是无从张嘴,即使张嘴又不知所云,同样得不到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只有获得真实有效地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只有有效地发言才是真实的。
解决办法: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制定符合教材、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讨论问题应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层次性,不同的问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发言时都有话说、说真话。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还应把注意力多投入到生成性问题上,这些问题一旦被突然抛出,就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顿然生起波澜,学生的思想之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就会灿然开放,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发言往往更精彩,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这些都是真实的,作为教师更应该呵护这些真实的心灵,更要启发和配合学生展开讨论和发言,配合默契启发对路,学生的发言往往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
(四)评价标准失真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落后于新课程的改革,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落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仍然还有些教师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把“不吭不响”等同于“诚实老实”,把“能说会道”等同于“花言巧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往往是这样的,课本以教参为标准,考试以答案为标准,思想行为以教师为标准,唯独没有以学生为标准。这种“唯教参”“唯答案”“唯老师”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发言不敢也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只有去迎合教参、答案、老师,才能赢得考试的高分,博得教师的欢心。
解决办法: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确立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觉得“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学生敢说、能说并且会说自己的真心话,这也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部分,否则就是假“语文素养”,就是打折扣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的发言上,培养他们敢说真话、能说真话、会说真话。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应摒弃传统守旧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生的“不吭不响”绝不等同于“诚实老实”,“能说会道”绝不等同于“花言巧语”,其实“能言善辩”恰恰是聪明睿智的表现,它可以反映学生思维敏捷,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敢说真话、能说真话、会说真话恰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二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既然“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凡是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凡是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发言都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绝不能只“唯教参”“唯答案”“唯老师”,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总之要“唯真”“唯实”。
造成学生发言失真的原因除了教师的因素外,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身也存在很多因素。
(一)言不由衷失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发言随便应付,回答没有针对问题,词不达意;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东拉西扯。学生课堂上本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但有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是在思考问题,而是在“祷告”老师千万不要提问自己;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熟悉或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一旦被提问,要么三缄其口“无可奉告”,要么言不由衷胡编乱造,以应付老师。
解决办法:学生课前应认真预习所学内容,通过预习,提高课堂听讲的目的性和积极性;课上认真听讲,全身心投入;课堂发言积极踊跃,并且能够“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二)复制粘贴失真
有的学生在发言中参考教辅资料,有的直接“复制粘贴”教辅资料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发言也是一种失真。现在大多数学生手里各科都有一本教辅资料,于是学生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有的学生缺少教辅资料就无法学习。不错,教辅资料的产生和蓬勃兴起,无论是对语文教学的提升,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其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一味地依赖、迷信教辅资料,学生就会迷失自我,迷失真我。
解决办法:当前教辅资料泛滥,鱼目混珠。笔者认为对教辅资料的使用,应坚持适时、适可的原则。“适时”就是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比如可以在预习时参考,而不是课堂上临时抱佛脚,发言时“复制粘贴”。“适可”就是应有自己的化合、分解和过滤,要有自己的观点态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过分迷信教辅资料作用,忽视了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所以说教辅资料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恰当使用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有个性化的理解,在个性化阅读和理解基础上的发言才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才是真的。
(三)各说各话失真
各说各话,就是学生的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于是课堂上有些发言明显失真,但由于缺少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及时质疑、讨论或批驳,就容易传达错误的信号:发言失真的学生会沾沾自喜,其他同学就会纷纷效仿,该复制的复制,该粘贴的粘贴,前仆后继,无所忌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说假话的学风。
解决办法:形成讨论机制,让学生从“独白”走向“对话”,让发言“失真”的学生能受到来自教师或同学的质疑甚至辩驳,及时矫正失真的发言,在质疑、讨论和辩驳中锻炼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在课堂上形成说真话、会说话的磁场。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才有独特体验、独到见解;合作探究,才能取长补短,有更深发现,把“独到见解”发展为“真知灼见”,在此基础上的发言才更真实。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言,应努力摒弃自己的行政手段,在矫正学生“失语症”时,不能矫枉过正,造成学生发言的“失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育人观念;精心钻研教科书,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意识。”同时要为学生的课堂发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的真情告白在课堂上自然流露,让学生的精彩发言在课堂上飞扬,让敢说、想说而且会说真话,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把学生培养为求真之人,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